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知识·文献

信息·知识·文献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是原料,经过提炼加工后,能成为有用的知识。信息是已知的知识,又是未知知识的先兆,或者,把这种先导性的预兆现象称之为信息亦未尝不可。在将信息转变成知识的运作中,人类的信息检索、挖掘、发现、分析、综合创造力是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创新的结果是把经过信息到知识共享后得到的隐性知识上升为显性知识并付诸实践,成为智慧。文献是记录信息或知识的物质形式,也是借以传递信息或知识的工具。

第一节 信息·知识·文献

一、信息

当今时代,信息如同空气一样,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信息在包围着我们,人的五官、身体所感受到的可以说首先就是信息。同时,人们又在借助于语言等手段向外传递、交流信息。人类社会中,即使人们用非语言的交流符号,也在本能地用一些常见的形式向外界发布信息,如:用体态身势,即用手势、面部表情、体态表情;用眼光,所谓“含情脉脉”、“暗送秋波”等,向外传递自身的信息,眼睛被看作是心灵的窗户。人与人交流的空间距离,也无时不在表达一种信息:相距很近,为亲密区;相距1米左右,属于熟人区;相距1~3米左右,属于社交区;相距4米以上的,属于公众交际区。一个人同你谈话时,隔着很远而不靠近的,这时他已向你传递这样的信息:不愿和你过分的亲密。人们交往中还会用些“喊”、“哭”或某些动作、手势等辅助语言以传递信息。这些非语言传递的信息,有时比用语言传递的信息更快速、更真切、更直接。由此来看,信息联系着你和我,联系着大家,联系着世间万物。人类社会实践也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新的信息。但是,对于信息的概念和定义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从研究通信理论出发,认为:“信息是关于环境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信息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数据(字母、符号和数字)、代码、图形、报表、指令等等反映出来的。”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所刊登过的专家们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信息是一切容易获得的和不易获得的,有时可供人们参考的事实和思想的总和。”

从各家对定义的阐述文字来看,信息不是事件或物体的本身,信息是事物、物质、事件等某种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某些特性的表象和线索。信息和物质不同,它没有物质那样的实体,而是一种抽象的又无所不在的东西,是一种能量形式。信息往往又以一定的载体形式传播,否则便会让原发事物自生自灭。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关于客观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陈述。信息是原料,经过提炼加工后,能成为有用的知识。数据、资料、语言、颜色、声音、情报、消息、光和光谱、自然界的信号等等都可以传递信息。从类型上来看,信息可分为来自自然界的信息与来自人类社会的信息两大类型。如若依据其它标准,则可分为其他不同的类型,如有记录信息与无记录信息,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等。信息是已知的知识,又是未知知识的先兆,或者,把这种先导性的预兆现象称之为信息亦未尝不可。“成功之道,在于先知”,古代先人的这一名言早已说出掌握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知识

知识可以说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经过加工与编码后创造出来的新的信息。信息常能导致深刻的见解,创造出知识。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辞海》解释说:“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又说:“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按照知识的职能可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按照表现将知识分类,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力知识。又有人补充进来两类:定位知识、定时知识。

知识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分割性、不可相加性、不可逆转性、可共享性、无限增殖性、非磨损性等特性。在将信息转变成知识的运作中,人类的信息检索、挖掘、发现、分析、综合创造力是不可少的必备条件。知识随着社会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在接受了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大量信息,通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活动,将这些信息结合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综合,形成新的认识,这种经过加工、孕育后的信息就成为知识。或者说,知识是同类信息的深化、积累,是优化了的信息的总汇和结晶。从外延上来看,知识包含在信息之中。收集、分析、利用信息通常导致创新知识。

如果仅仅是拥有知识和信息,未必能取得效益,只有使用,只有将知识和信息应用到创新中去才能产生生命力。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开拓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结果是把经过信息到知识共享后得到的隐性知识上升为显性知识并付诸实践,成为智慧。反过来,智慧又常会转化为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又常会转化为新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社会传递过程,借助于某些媒体传递给特定的使用者。

三、文献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5217)对文献的解释是:“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图书是文献,报纸、期刊是文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电影片也是文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材料,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记录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多媒体的出现就是这种方式的较为集中的体现。另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ISBD(G)〕定义:“文献是指以任意实体形式出现的,作为标准书目著录的书目文献实体。”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对文献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文献的范围非常广泛。古代的甲骨文记录以龟甲、兽骨作为材料是文献;有文字和图形的碑刻是文献;竹简和帛书是文献;有铭文的青铜器是文献;现今的机读资料、电子出版物、缩微制品等等都是文献。文献是记录信息或知识的物质形式,也是借以传递信息或知识的工具。

四、信息交流与文献

为了实现知识的积累、继承和借鉴,在科学技术和文化学术长期发展过程中,业已历史化地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系统(如图1.1-1)。信息交流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对于在任何社会制度下的任何国家、团体乃至个人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肖恩·麦克布赖德所指出的,信息交流“维持并活跃人们的生活,是社会文明的动力和表现;它通过千姿百态的过程和方法使人们从限于本能的阶段,发展到富有灵感的阶段。它创造着共同的思想和财富,通过信息的交换而加强着人们创造的共存感。它把人们的想法转化为行动,反映出人们的各种情感和需要:从维持生命的最低的活动直至创造性或破坏性的最高级表现。交流把知识、组织和力量结合到一起,而且像一根无形的线,通过人们为改善现状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把人类最古老的历史和最崇高的理想贯穿起来。”

img1

图1.1-1 广义信息交流系统图

人类信息交流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直接交流,另一种是间接交流。直接交流,如交谈、演讲、授课等属于这种类型。从图1.1-1可以看出,虚线以上的直接交流过程,带有明显的个性,既不能与科研工作、设计、实验工作分开,也不能由专职信息人员代劳,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完成。虚线以下的间接交流则是通过文献或第三者中介完成的。

直接交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十五六世纪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科学家伽利略等人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始产生了一些类似学术团体的组织,从而有了科学家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观摩访问。我国战国时期寄食于豪门贵族并为之服务的门客,如《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述的“食客三千人”等,他们之间交流信息,拟订策略则是这些门客们的主要“职业”。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通过非正式渠道交流的信息,在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哈尔伯特和阿克夫的研究资料,全部科学信息大约有三分之一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的。普赖斯也认为,科学交流的非正式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那些激励着每位科学家并作为使其研究成为可能的信息中”,“80%左右是他在那些资料正式报道之前通过非正式渠道从其他研究人员那里得到的,即通过代表会议、讨论会、报告会或通过现在被称为‘无形的集体’的其他一些场合和手段得到的。”

要能有效地利用非正式渠道获取信息,首先必须具备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要能够从一滴水看到大海,从一片叶去感知秋天。随时留意捕捉、网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消化并分析这些信息,以引发新思想的产生。

直接交流的信息有时稍纵即逝,它的弱点较多,如:①接触的人有限,往往只有少数人能有机会参加直接交流,对于多数人来说,这种机会少;②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没有经过权威人士或机构评价的信息,缺乏可靠程度;③不便于以后的加工整理、存储和积累。

信息交流的另一种形式,是借助于文献系统为基础的“正式”交流过程。通过正式渠道进行的间接交流乃是文献资料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资料和文献,没有构成所谓的正式渠道的整个文献传播系统,也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流,没有现代科学和现代生活,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