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与学校文化生态

生态与学校文化生态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我们将探讨学校生态及如何打造良好学校生态的问题。而作为一门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教育生态学则是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只有从文化生态系统入手,重建变革中“人”的维度,才能凸现学校变革的真义。这一切使得学校教育陷入了全面的危机,教育失去了精神的培育功能,其实质是教化的隐退和规训的在场,形成了教育对人的控制,以及由此导致的学校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生态与学校文化生态

当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确立以后,生态建设就应提到议事日程了。

从本质上看,不管我们的学校怎样的封闭,也不管如何的独立,但教育总是在某种环境下进行的。环境则是一种“在一特定地域单位内所有动物与植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的诸特质彼此互动所构成的生命之网”。(1)学校作为一种物理空间和组织机构,我们的内部应该说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形态的文化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整体生态系统。它持续地与外部社会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发挥着整体育人功能。而我们在这个系统中活动的师生无论如何都要受其影响和塑造。本章我们将探讨学校生态及如何打造良好学校生态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生态呢?“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住所”或“栖息地”,从词源学上来看,“生态”即是有关居住的问题。而生态学原本是研究居住学的学问,后来逐渐演变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学问。生态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指栖息地各要素的平衡、和谐发展。而作为一门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教育生态学则是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就试图建立一门教育环境学,侧重于对教育及各种宏观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开拓者。而“生态学”一词在教育上的使用始于美国学者阿什比,他在有关美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比较研究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是教育生态学研究较为活跃的时期,很多专著在欧美不少国家问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教育生态研究的范围更加宽泛,并且向纵深发展。目前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把教育放在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展示着它广阔的研究前景。

我国有关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不过香港、台湾的学者的研究早于大陆,如台湾的方炳林有《生态环境与教育》、李聪明有《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贾税有《校园生态环境的研究》等,近年来我国大陆学者吴鼎福、任凯和白燕等有关教育生态学的专著也相继出版。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我们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但鉴于生态在经济、环境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对其研究也逐渐重视起来。特别是近现代,由于人们对自然所进行的无情的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招致大自然报复的加剧,人们对生态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强,我国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由于对自然生态环境关注的加强,对教育生态的重视同样也在加强。不少学校把它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看待。当然这种重视的程度是和人们对教育生态认识的程度相互联系的。

而我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多元系统的组合。首先教育是受社会大环境制约的,没有一所学校是能够游离于社会的大环境之外的,无论是古代的乡学、书院,还是现代的大学、中学、小学概不例外。从学校的内部来看,它同样是学校的各种因素相互扭结、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系统。这里包括学校的制度、学校的理念、学校的班级构成等许多因素。

因此,我们将教育生态定义为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这个定义有下面三个因素:一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二是教育系统的相互关系是构成教育生态的核心,三是要以师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袁鼎生在《审美生态学》中用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整体周流”,这个概念较为深刻地体现了生态的特点,它反映了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运动的态势,反映了客观世界在整体循环中动态平衡、持续发展和相继衰退的深层规律”。(2)

从以上分析可知,教育的生态其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各个因素相互周流的系统。那么教育的生态文化又怎样界定呢?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其内核是体现这种文化特质的精神。教育的生态文化就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组成的体现教育某种精神的系统。建构学校的生态文化同样是建构能体现学校精神追求特质的一种系统。

(一)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意义

那么,对学校而言,学校生态的建构其意义又是什么呢?

1.学校文化生态促使师生生存方式的转变

生态的文化力量是系统的、无言的、渗透性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语境并不关注人的生命,而仅是把教育作为工具。把教育理解为社会借此可以保存、延续、进步,个体借此得以获得某种素质而在未来过上幸福完满生活的工具,不少学校的理念赫然写着: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不少人也大都从管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学校变革,认为学校变革无非是学校结构的改变,或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内容等的改革而已。这些思维惯性的最终落点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变革观,在理论上没有真正把握学校变革的实质,在实践中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文化哲学、生存哲学和生态哲学的层面来审视学校变革。只有从文化生态系统入手,重建变革中“人”的维度,才能凸现学校变革的真义。因为改善师生的生存状况,使其由被动消极的生存向主动积极的生存转化,由自在的生存向自觉的生存转化,由被动的教育教学向主动的教育教学的转化,这些只有建构起先进的生态文化才能够实现。

2.学校文化生态体现着对师生生命的关怀

我们师生的生存,按现代生命观并非简单的指“生命的存活”,而应是“生成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并且不会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而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性开放,这才是生命生存的必然特点。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理性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知识作为理性的代名词,一跃而成我们教育体系的枢纽。于是,我们教师成了主宰,学生则成了工具。因为教师掌握着标准答案,既是学生道德和知识的源泉,又成了标准、规范和秩序的化身,学生完全丧失了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由“人”而变成“非人”,变成了“容器”或一种等待加工的“产品”。教育活动凸现了知识,却迷失了人。教育日益变得刻板化、程式化并进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人们在从事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时,常常重视教育中可量化的层面,而忽略贯穿其中的生命意识。校园的封闭、空间的无序、组合的失调、人群的拥塞、人文精神的衰退、个性的扼杀、创造力的匮乏、心理的脆弱、道德约束的松弛、校园暴力等,所有现代文明病都能在校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这一切使得学校教育陷入了全面的危机,教育失去了精神的培育功能,其实质是教化的隐退和规训的在场,形成了教育对人的控制,以及由此导致的学校文化生态的失衡。因此,重新建构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重塑教育的生命意识显得尤为紧迫。

3.学校文化生态能够提升学校整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文化自觉的实质从大的方面说是指文化的“民族意识”或“主体意识”。在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中,各种复杂的网络和链条,各种亚文化相互作用并受环境的制约而达到平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学校文化生态是师生在学校生活实践中共同构建的。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学校文化生态稳定被打破,造成学校文化生态的失衡和危机。正是这种失衡和危机的存在,才使得学校教育的“自我意识”、对价值取向的自觉尤为迫切和关键。教育是文化的生命传承机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思想和行动的新潮流之外。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建构学校新文化的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学校新文化——以文化为底蕴,以价值为指向,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为目标。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学校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变革。而只有我们建构起学校的生态文化,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自觉,才能清醒地引导和把握学校未来的变革走向。

(二)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要素

当我们分析了学校文化生态的意义后,我们不禁要问学校文化生态作为一种系统的要素组合,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些讨论,进而给我们文化生态的打造提供依据。

1.历史渊源

一所学校文化生态形成,不是凭空想象的,更不是想形成就能够完全形成的,它总要有它的历史渊源,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不断调适的过程。一种生态的形成,总要有理念的确立、制度的约束、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当这些真正被师生所接受,并形成了学校全体成员整体的自觉要求。当所有这些积淀成了学校的精神后,文化的生态才能够形成。生态是一个大的系统,对于学校来说,它的形成同样应有一个主轴作为联动的核心,这就是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围绕着它全体师生经过多年自觉地开展工作,形成一种相互支持、顺应同化、相生共生的系统范型,而达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万象归一,条条大路通罗马、万川归海的整一的发展态势,使学校的系统呈现出高度的组织性、有机性,这样学校的生态才真正形成了。所以说学校生态的形成不是短暂的,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2.理念、精神因素

一所学校的发展总是有其一种核心力量的推动,学校生态的形成其一种核心的推动力量就是理念、精神因素。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而我们所说的理念,它不仅仅是指如何进行教育教学,而且是作为教师的生命理念,即老师应该如何生存、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学校生态建构中一种很重要的力量,比如我们老师树立了应该成就事业的理念,就会自觉地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来做,这和人们经常所说的教育是一种事业是同样的,但是单纯外在的宣导并不能直接成就老师把教育当做事业来追求的决心,只有这种理念变成了老师的生命意识,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而其他理念比如创新的理念、合作的理念也同样如此。当把理念当做一种信念的时候,就是教育的精神形成的时候。笔者认为,精神因素是教育生态的中心,因为它是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的一种力量,如果一个集体中的成员都有了某种精神,并成为生态中的核心因素,那么这种生态所蕴涵的力量则是无穷的、巨大的。现在不少地方谈到文化生态的打造,总是从外在的校容校貌或者制度建设上着眼,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它们同样是学校生态精神的一种外在的呈现,但生态的规范、激励的力量最终是学校全体师生认可的精神因素。

3.领导的范导

“范导”即我们常说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无疑是学校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一个法制还不健全的社会或者一个以人治为主导的群体中,这种作用尤为突出。我们说凡是比较规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它的文化生态必将是优质的;凡是学校比较混乱,处于被动下滑情况的学校,它的文化生态一定是劣质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既然这样,校长在学校文化生态中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看到过不少优质的学校是如何逐渐走下坡路的,也看到过不少一般的学校又是如何逐步上升直至成为名校的。走下坡路的学校和由一般变为优质的学校,有时候他们变化的时间周期并不是很长,有时候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校长。洋思中学是这样,杜郎口中学也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是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关键力量。目前有关教育家办学的呼唤,就是鉴于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在一所学校中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呢?“早在1919年,陶行知曾对教育家进行过分类,在他看来,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第一种不必说了,第二第三两种也都不是最高尚者。’而‘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3)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这些都可看出校长的重要作用。当然,这里的教育家,不仅仅指我们在此所说的校长,就目前情况看,我们的大多数校长和教育家的特质要求是很不沾边的,但是具有高远的对教育事业有着独立见解和坚定追求的校长教育家,必将对学校优质生态的形成起到一种巨大的作用。

4.制度的约束

在一所学校,制度是最高的法律。一所学校不管其前景如何,现实怎样,其制度建设应是一所学校保持正常运作的基础。“制度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4)笔者在《承担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一书中曾引用过老子的一段有关管理的精辟的论述:“太上,不知有之;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最高的管理者,会让下属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一等的,下属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下属畏惧他;最末一等的,下属轻蔑、怠慢他。管理者因为诚信不够,人们自然不信任他。最好的管理者是多么悠闲自在呀,他们不会发号施令,大功告成,事业遂意,大家都说“我自己感到自然”。是的,达到最高境界的管理,可能不是靠权威,不是看专横,而只能靠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制度。没有制度就会是一盘散沙,当然作为学校这种独特的靠个人的自觉劳动而工作的单位,有时候制度的约束确实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当下听到的最多的是人文管理,即一种充满着生命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是适合学校工作特点的,它是在信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这种生态是充满着和谐、自由和创造的。但是这是在制度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境界,如果没有严格制度的约束,没有制度执行中的淬炼,人文化的生态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所以说制度是学校文化生态达成的重要因素。

以上我们分析了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及相关的问题,那么洪塘中学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文化生态呢?它达成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