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作为老师都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孔子作为老师都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在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被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1]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从小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4]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大约在40岁左右,他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并通过讲学扩大宣传,争取信徒,在私学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直到51岁,获得从政机会,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在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教学,68岁时他返回鲁国,被尊为“国老”。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弟子达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余人。孔子在晚年的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葬于曲阜城外,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后来,孔门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编撰而成一本书,名为《论语》,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依据。

一、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

(一)教育的目的

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主张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既要养成恭敬谦逊的态度,还要做到能够治理天下百姓。

“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教育主要的政治目的是培养官员,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学习成绩不佳,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6]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7]没有心理担心是否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有没有学好。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的影响,普遍把做官当作学习的动机,既然已经成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孔子还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数或早或迟地参与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8]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其进步意义在于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教育的对象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9]来概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来解释。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活动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吕氏春秋·劝学》记载:“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王公贵族的胄子才有资格接受教育。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10]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上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他又说:“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11]意思是,只要诚心求教,潜心学习,不管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表现,都一视同仁。

事实上,孔子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有齐、晋、陈、蔡、宋、卫、秦、吴、楚等国。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原宪、颜路、曾参、仲弓、子路等;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也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官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种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是“有教无类”的活注释。虽门下弟子成分混杂,皆能兼收,教之成才,这说明教育家孔子胸怀的宽大能容。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打破了贵族、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人们都可以接受教育,这是历史的进步;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社会实践的效果来看,是非常伟大的。

二、教育作用和教育内容

(一)教育作用

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孔子认识到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百姓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三者兼备,这个国家就有希望了。同时也表明了三者的先后顺序,庶与富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教育。从而论证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教育要以经济为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有成效,才会实现国家的强盛。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有肯定的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2]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教育内容

从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养的是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和谐统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内容也是德才并重,既加强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识教育。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3],“克己复礼为仁[14],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四教”的内容是“文、行、忠、信”[15]。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7]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实践,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18]。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张时,匡亚明先生说:“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主要的环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知识教育方面,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教授学生。对于“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诗》即《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在当时主要用于典礼、应接和赋诗言志等方面。孔子认为学《诗》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19],把诗教当成修养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业的主要手段,并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0]

《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包括周以前流传下来的官方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现在所见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由《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书》是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从政人才的政治课本。

《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是现存礼书经东汉郑玄融合“古”“今”两派后,定型为三种,即《周礼》、《仪礼》、《礼记》。《周礼》讲各种官制;《仪礼》讲各种典礼节仪;《礼记》讲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是孔子教育中一项重要教材,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音乐审美、音乐功能等内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时的《乐经》早已散失。

《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讲解事物变化。《周易》以“--”象征阴,以“—”象征阳,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配合组成八封,象征八类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再将八封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封。孔子晚年专研《周易》,并把《易》作为教材传授给弟子。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后世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春秋左传》,合称《三传》来阐释它。孔子晚年专注于修编《春秋》,他曾感叹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21]《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

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孔子教学,除用《六经》作理论教材之外,还开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初级课艺,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作为培养弟子基本技能的教育内容。“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的任务;射和御属于体育的范畴,而且还是军事体育。射是射箭,御是驾车。商周、春秋时代,车战是战争进行的主要方式。贵族尚武,贵族子弟从小就必须习武,学会进行战争的本领。因此,射、御就成为他们入学后必修的一门军事体育课。孔子的弟子是来自各个阶层的士,而学习的目的是从政。当时的士要从政,必须学会进行战争的本领。孔子施教很重视对弟子进行军事训练,把射、御列为初学阶段的两门必修课。孔子教射御课艺时,亲自教弟子训练。“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封”也属于教的内容。

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2]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教育原则和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所涉及的教育基本理论,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一些看法对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并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的命题,南宋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3]这并不说孔子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智慧和能力,有目的、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全面、深刻、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还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24],就是要从人的行为中认识他,观察其行为的动机、途径和平时的所作所为,这样就可以对人进行全面而完整的考察。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一刀切。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知是由学而得的,学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25]、“好古敏以求之”[26],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27]。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要是学思并重,思学结合。

孔子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8]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他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学与思应当结合起来,在学与思的关系中,学习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了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孔子常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试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9]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30]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学而不思的人。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做到“学以致用”,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31]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却不能应用到政治上、外交上不能独立应对,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能够出仕为官,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体现于社会生活实践中。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知行统一,就是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原则,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2]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按朱熹的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他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这些方法体现了孔子务实和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