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

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0年,日本政府发布《改正小学校令》,实施免费的初等义务教育。由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增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确立了义务教育费国库补助制度,义务教育的就学率迅速提高,到1908年上升到97. 8%。为使中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日本自1871年颁布《学制令》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完成了日本教育史上重大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教育

1868年,日本资产阶级的天皇制明治政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成立之初,便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开始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实施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在教育方面,主要是取消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教育,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等。

明治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在新政府太政官设立之初,便设置了大学校,它既是最高的学府,又是最高的教育行政官厅,管理教育行政事务。1871年废藩改县成功后,为加强对旧教育的改造和新教育的建设,新政府增设文部省,取消大学兼管教育行政的制度。文部省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负责统辖全国各府县的学校和一切教育事务。

文部省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全国统一的学制。1872年,颁布了参照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而制定的《学制令》。《学制令》是日本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学制令颁布之后,学校数、学生数虽然都有较大增长,但学龄儿童的就学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一是民众贫困,负担的教育经费过重,教学制度和教学计划统得过死,脱离了各地实际,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学内容也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许多教科书乃是外国教科书的生硬直译。对此,改革的呼声渐高。

1879年,明治政府公布了由文部省次官田中不二麻吕主持制定的《教育令》,以取代《学制令》。《教育令》具有浓厚的美国教育的色彩,由于其过于自由化倾向,遭到上下的反对,事实上也使得学龄儿童就学率下降。为此,1880年12月重新颁布了修改的《教育令》,其基本精神是否定人民参与教育行政管理权,强调国家对教育的干涉,加强中央及地方官对教育的监督权力。

根据修改的《教育令》,1881年文部省颁布了《小学校教育纲领》和《中学教则大纲》,其中前者将小学四四分段,改为三三二分段,即初等科3年、中等科3年、高等科2年,6岁入学,以初等科为国民教育的最低标准。后者规定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中等科毕业的学生。

二、明治维新时期后的日本教育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在19世纪80年代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1889年2月,随着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明治维新改革运动终结,日本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20世纪初则跨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教育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和加强,以及军国主义教育的萌芽。

1885年,日本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确立。次年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令》,并以敕令的形式予以颁布。其中《小学校令》规定:小学仍恢复四年制寻常小学(初小)和四年制高等小学,6~14岁为学龄期。前四年为义务教育,同时允许设置小学简易科。1890年又对此令进行了修改,寻常小学修业年限为3~4年,高等小学的修业年限可以是2年、3年、4年。总之,增加了灵活性。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忠实于国家命令的顺从的国民”。在颁布的《中学校令》中规定:中学教育有两方面的任务,即从事实业的教育及升入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学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级,其中前者为5年,由地方设置,归各府县管辖,每府县设一所,主要进行普通教育。后者为2年,由文部大臣管辖,将全国划分为5个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属大学预科性质,进行分科教育,后来又改称高等学校。

1890年10月,由天皇签署颁布的《教育敕语》,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它起到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的作用。文部省把《敕语》誊写本发给全国各地的学校,要求学校无论举行什么仪式都必须宣读敕语。各地学校必须悬挂天皇“御影”,举行仪式时要向“御影”行礼。

进入20世纪后,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帝国主义扩张侵略政策的需要,明治政府还以国家主义思想为指导,整顿了学校体系,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加强国家对教科书、对教师的控制。

1900年,日本政府发布《改正小学校令》,实施免费的初等义务教育。在1907年发布的《再次改正小学校令》中,将义务教育年限由4年延长为6年,要求学龄儿童必须接受寻常小学的6年教育。由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增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确立了义务教育费国库补助制度,义务教育的就学率迅速提高,到1908年上升到97. 8%。但是随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市、町、村的教育经费有些不足,各地纷纷向政府请愿,日本政府被迫在1918年公布市、町、村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

为使中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1899年在修改中学校令时,颁布了高等女学校和实业学校令,将中等教育改为男子高等普通教育、女子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系统。同时,将寻常中学的名称改为中学校,教育目的是向男生进行高等普通教育,修业年限为5年一贯制,入学资格为年龄在12岁以上、已修完高等小学第二学年课程者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到1919年,又取消了年龄的限制,规定学习优秀者可以“跳级”。

关于高等女学校,其目的是向女生进行高等普通教育,修业年限为4年,入学资格与男子相同,同时允许在校内设立2年内的补习科或技艺专修科等,其要求低于普通科。

日本自1871年颁布《学制令》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完成了日本教育史上重大的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是在日本统治阶级极端重视与推动下自上而下实行的;改革过程中善于摄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选择有利于己的教育实际经验,并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确立起适应本国需要的教育制度。改革把大力发展普及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不仅为后续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普遍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为发展资本主义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