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需求导向的多通道全互动开放式教学实验

需求导向的多通道全互动开放式教学实验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希望把“大众传播通论”作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案例和载体,以此探索一条当代新媒体环境下能应对学生的变化和需求的大类课理论课的教学新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以上原则,课程组对“大众传播通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需求导向的多通道全互动开放式教学实验——“大众传播通论”课程

叶琼丰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类别

大类课程(人文大类必修课&全校性大类选修课)

2.学科类别

文学—新闻传播学

3.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大众传播通论”课程属于浙大教改中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化专业的教学理念为一、二年级本科生设计的7个门类大类课程之一,是人文大类学生的必修课,其他类别的学生的大类选修课。课程旨在直接帮助学生形成当代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科学地透视传媒、使用传媒,较好地应对复杂的信息环境,提高传播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2)课程内容:介绍大众传播体系本身,包括大众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内涵特点、现状与趋势、功能与要素、运作实务等的基本知识;了解大众传播与社会其他建构体系的关系,诸如与新闻、与国际关系、与文化、与经济、与科技、与政治等各领域的关联与互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媒介传播技能的认知实践与实务训练。

4.教学对象

大一、大二人文大类学生,全校其他专业的选修学生,总体每年一般为500名左右。

5.教学场景

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其他环节如网络讨论、媒介接触实践、读书报告等主要在课外完成。

二、课程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

(1)如何在非常有限的课时中处理好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鲜活纷繁的资料?

首先,课程要向同学介绍的知识量和教学资料较庞大,实际上涵盖了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其不可缺少大众媒介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性质、特点与功能、现状与趋势等,而且大众传播所涉及的媒介种类丰富,如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录音、计算机、互联网、新媒介和通讯社等,内部的运作很复杂;其次,关联的领域也多,广告、公关、文化、经济、政治、科技、舆论……大众传媒与它们有互动共进的复杂生态关系。因此,如何在非常有限的课时中处理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鲜活丰富的资料,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如何在大类通识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传播的实践能力?

传播素养既包括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认知能力,也包括传播实践中的实际素养和技能。因此,课程一方面要完成大类通识课程的理论体系教学,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指导学生实践观察和体验大众传播活动,帮助同学把大众传播学的知识初步进行内化,初步建立起运用传播学知识和方法观察分析、透视传媒问题和信息现象的习惯与能力,学会科学地利用媒介进行传播活动,为以后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3)如何解决本课程年级低、专业跨度大、班级人数多、个体需求差异等因教学对象特征带来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难点:一是学生大多低年级,既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难以正确理解抽象理论,也缺少实践,对传播似有所知但认知不全面,因此要解决如何使学生能科学全面地认识与社会其他方面有越来越错综复杂关系的大众传播活动,并有较完善的媒介素养和较强的媒介使用能力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学生专业跨度大因而知识相对难以深入、课堂人数多因此讨论效果降低、知识容量大因此课堂教学内容有限、教学时间少因此互动通道相对较弱等教学方面的挑战。

(4)如何既能保持教师个体教学独立性又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学团队成效?

同时有多位教师开课,教师及其教学内容的个性和独立性得到展现的同时,又容易出现教学团队间教学方法错落、教学内容彼此差异较大、考核不一、教师团队的总体力量发挥不足、学生只与单个老师互动等现象。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成效为目标,探索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也是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

上述的重点和难点,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和迫切。所以,我们希望把“大众传播通论”作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案例和载体,以此探索一条当代新媒体环境下能应对学生的变化和需求的大类课理论课的教学新法。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和策略:一是重视学生的需求与差异;二是深入浅出,能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与途径,正确诠释大众传播学的内涵和原理;三是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大众传播学的过程中体会传播的实用和趣味;四是常性的切身体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标;五是教学资源最大化,通过某些互动平台和通道使老师资源最大化地为学生服务;六是借力新媒体,在新媒体如此蓬勃的时代,要通过新媒体的充分利用来扩展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以上原则,课程组对“大众传播通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见图1~4)。

img18

图1 教学实践总体描述

img19

图2 教学探索与实践——课堂基本教学技巧选择

img20

图3 新媒体多通道开放式

img21

图4 教学环节流程

(1)不断完善和更新课堂讲授内容和方式,并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求新求生动。一是每年增加新教学素材。将新的科研成果、外界业界的新动态、学生反馈中的内容都转化为教学资源,每年的教学素材更新量至少在30%以上。二是为了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知识点图示与模型化、以最新案例为载体、适度使用影像资料、从比较中凸显问题等成为本课程的教学的常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既有效地解决了知识量大、抽象知识接受度差等问题,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除了教师讲授外更多地使用开放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课堂教学中多以问题为导向、以讨论为手段、以启发为结果。关于问题导向式的讨论教学,团队中的邱老师已有相关教学论文(《打破常规的问题与对话》)发表在核心刊物上。而问题,来自教学大纲要求内容,也往往来自学生的反馈。

(3)多通道全互动平台。利用多媒体开发多种平台通道,有效加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教学互动,拓展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①网络课件。通过课程的网络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扩展内容,网络课件基本整合了团队师资的教学资源,有一定的统一性,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支持下进行长期持续的完善和改进。②课程博客。团队教师共同建设了课程博客,在博客上与学生全时互动,学生可以和所有团队内各位教师交流,团队内教师的教学思考和内容也呈现在同一个课程博客上,教师会在博客上发日记和推荐等内容,学生在博客上随时提问,不论班级的其他学生老师都可以回应,这使得互动成为24小时的常态,使短短每周两个学时的课堂延伸为全天候的大课堂,使只能选一位老师听课的学生得以同时获得团队七八位教师的帮助,实现了教学资源最大化共享。③教学QQ群。开设教学QQ群,使原来只在教室一周聚一两个小时的松散集体,有了一个24小时随时聚合的平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日常互动关系,群内同学在共享上贡献新资料、围绕课堂内容拓展交流、提出议题引发讨论,老师也会组织专题的群上讨论等,对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拓展和补充。④教学午餐会。教师团队课后经常讨论教学心得、教学方法试用成果、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想法等,有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总之,新媒体日新月异,不断提供很多很强的互动和沟通途径,利用它们甚至可以颠覆教学活动的时空观念。

(4)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需求和反馈的收集,在需求导向下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展开教学活动。例如,“三问三得”,在开学初进行学情咨询(问卷),尤其是以“我有三问”形式(学生向老师提三个问题),收集同学对本课程知识点的已掌握程度和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点所在,在教学中有针对地予以解决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博客、QQ群、微博、邮件、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学习中的困惑和新问题,实时予以解惑答疑,并将普遍性问题在课堂中予以补充。在学期结束前,通过无记名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感受和收获情况,回应“学期初三问”的解决与否,也借此改善下一轮教学活动。

(5)注重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活动组织的实践性,设计多个环节进行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①“每周传播评点”。每次课前有5分钟的“每周传播评点”,选择新近发生的新闻传播事件予以剖析和理论阐释,帮助同学直观地学习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用传播理论来观察大众传播现象。②组织学生进行媒介实践系列活动。例如,以小组形式形成“媒介接触评议小组”、“校园头条采播小组”、“校园媒介素养调查小组”等,这些活动使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知识学习—现象思考—传播行动—专业表达”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全过程,真正获得跨专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跨专业技能,也使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团队精神教育、人际沟通训练、科研能力培养、个人综合能力提高等情商训练。这些实践已获得良好的成果,那些关于媒介类型的研究论文、校园新闻的采播作品、留学生媒介接触行为和学校宣传栏建设等的调查报告、学生自制反映校园传播现象的短片等,都是媒介素养提高的真实反映。

(6)采取多方位的课程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中,将所有教学环节纳入其中,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即大众传播理论应用的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将到课情况、课堂表现、网络交流、媒介接触实践、读书报告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中,课程综合成绩权重向平时倾斜,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保证传播应用能力培养的地位。

2.具体实施方法举例

(1)例一:知识点图示和模型化。

大众传播学的历史脉络、在传播学科中的位置、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体系等,是一个庞杂的内容,如果逐一介绍,对大一学生来讲,很难形成学科框架性或体系性认知,或者介绍所费时间量较大。为此,设计了一个包括了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的示意图(见图5),一个大众传播内容的鱼形FALSH动画(略),非常简洁、清晰、形象地完成了这个知识点的介绍。

img22

图5 基本内容与关系概览

(2)例二:媒介接触实践团队活动。

以小组形式形成“媒介接触评议小组”、“校园头条采播小组”、“校园媒介素养调查小组”等。基本流程:先自由按3~5人原则形成小组,然后选择或自报媒介接触活动项目,课外完成项目并形成报告,分大组课外自组织交流报告会并将大组交流报告会录像,大组代表在全班课堂交流报告会上作汇报。

这些活动使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知识学习—现象思考—传播行动—专业表达”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全过程,真正获得跨专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跨专业技能,也使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团队精神教育、人际沟通、科研能力、个人综合能力等训练。这些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成果,比如,有些同学通过调研完成了长三角高校宣传栏建设现状的分析报告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还呈递给学校相关部门,有些学生就某种媒介的某个栏目(版面/节目/类型)等进行一两个月时间监看监听形成有独到见解的研究论文媒体收入参考,有些同学对本地城市旅游品牌的大众传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好的传播建议,有些同学进行“无媒体生存实验报告”或者“大学生的一天传播生活影响实录”体验,有些学生则采制校园新闻头条并进行播报,有些留学生选择了各国留学生在本地的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有些同学自编自导自演自制了反映校园传播现象的纪录片……都是媒介素养提高的真实反映。

(3)例三: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学情咨询。

每学期开学初,请每位同学向老师任意提三个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问题,比如最想从本课程中了解什么,可以是宏观的比如传媒产业运作的内幕,也可以是微观的比如某个广告是怎么做出来的,可以是理论的比如到底如何理解迈克鲁汉的媒介三论,也可以是实践的比如一则消息要怎样写。经整理统计后,将问题纳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中去,提升兴趣和针对性。

每学期期末,请每位同学完成问卷调查,比如本课程学习后有何变化,满意度如何等,以检验教学效果和改善下一轮教学活动。

(4)例四:博客、QQ群等的互动模式。

教学平行班共设课程博客,单教学班设课程QQ群,通过博客、QQ群等群体平台,以及邮箱、微博、面晤等个人渠道,全方位随时进行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师之间的教学互动,使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全天候,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3.教学方法特点分析

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参与、合作、启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开放式教学,相对较符合教法模式。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堂以外的教学空间来进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狭义上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启发式”等方法,引导学生就问题主动探索、参与讨论和行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放式教学包含了对教学对象差异和需求的尊重,对教学活动参与者合作学习的支持,对互动交流展开提供的充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内容承载形式生动,趣味性强,教学环节设计多样。无论是教学主体内容、“每周5分钟传播评点”、课外媒介实践接触、模型化知识点、案例和影音资料的使用等,都使得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讲授、问题与对话中的讨论、多媒体辅助使用、团队项目式的合作实践以及贯穿过程中的考核,便捷高效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2)互动通道多、互动面广、互动时效强、互动充分。案例化问题式讨论、QQ群博客的全天候多方位交流讨论,都使得教学互动较以往有了质和量的提高,在拓展有限课堂的实践和空间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3)实践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能力培养有实效,教学效果持续性强。在各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大部分都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其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将大众传播理论与知识内化,逐步成为学生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从而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播思维和能力。教学效果持久,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也体现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上,将持续支持学生的发展。

四、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

1.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取多环节全方位的课程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中,将所有教学环节纳入其中,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即大众传播理论应用的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将到课情况、课堂表现、网络交流、媒介接触实践、读书报告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中,课程综合成绩权重向平时倾斜,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保证传播应用素养培养的地位。成绩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成绩打分表

img23

其他:各小组长视各团队总体表现适当加分或减分,有其他需加减分情况的酌情处理。

2.支撑手段

(1)目前使用EXCEL软件记录和自动统计分数

(2)题库建设完备后,将使用在线答题计分。

五、教学效果和推广性分析

1.教学效果

该教学方法在2009年开始系统实施,每学年对实施情况进行反馈修正,现逐渐完善。新闻系有7位老师先后投入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每年保证有5位老师授课,受益学生数量500人/年左右,学生评价良好,学评教都在B级及以上(良好或优秀)。从调查结果看正面效果,有40%的同学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坚定了自己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选择,大部分学生对互动平台和实践参与环节有兴趣评价积极。来自学生的评价如:

“对大众传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让我更全面看待生活中的大众传播,对以后选择专业有参考价值”、“对大众传播的认识有了提高,在与老师、同学关于时事的讨论中得到很多不同的想法”、“老师在课程设计安排上做了很多努力,这门课形式多样而特别,让我更深刻了解了大众传媒和记者”、“老师很认真、负责,很用心,用了很多方法,也的确提高了教学效果”、“积极热情、简单生动地传达关键信息,效率高”、“老师利用网络与同学们交流很有创意,是我所遇到的与同学交流最充分的大学老师”、“教学内容丰富,重视案例分析,观点独到犀利,形式多样,准备充分,能与同学热烈讨论,打成一片,赞!”、“老师很和善,也很负责,是我所有课程中唯一一个开QQ群与我们交流的老师,师生课后互动比较充分,对我们学习很有帮助”、“觉得大传课程的老师教学态度认真,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良师诤友,能够使学生独立思考,还想选她的课”……该课的教学普遍受到来自人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学生的欢迎,竺可桢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多次要求专门为该学院讲授这门课。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获得2010教育部新闻教指委、中国新闻学会等首届创新教育项目奖。该课程已列为传媒学院新闻系示范建设课程。该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已在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该课程已列为浙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课程已初步形成适合人文学科等学生接受大众传播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讲义,教材正在完善中,教材体例与传统教材相比有非常大的差异,其以主题式、问题化、配手工画等新的面貌特征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

2.推广性分析

一方面,作为学科的基础入门课、大类的必修课、全校性的大类选修课,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比如,如何在一周两节非常有限的课时中处理好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鲜活纷繁的资料?如何处理好理论知识所需的抽象性和传播受众偏好的生动形象要求?如何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实践能力?如何解决教学对象方面因年级低、专业跨度大、班级人数多、个体需求差异大等特征带来的问题?如何既能保持教师个体教学独立性又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学团队成效?这些都是同类性质课程会碰到的问题,不仅如此,前两者几乎也是所有基础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尝试未必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和教师,不过从教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还是可以以此课程的教学实验参与教改切磋,并提供一些参考效用。

同时,当代社会社交媒体发展如此迅猛,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学生间日常交流前所未有的充分与传统大教室授课中教学互动缺少时间空间的现实,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矛盾。网络公开课的走红似乎也已可以让人看到教育教学方法巨变的端倪,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思考: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面对面教学的价值在哪里?我们要怎样继续或者改进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自古以来的面对面教学通道今天应该给它什么样的变化?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实验参考综合了前人今人的多种经验与理论,尤其是认真实践了新媒体所提供的多通道全时互动平台,感受了它对教学效果的推进作用。从这个角度说,也许可以为所有课程提供一份实践样本供参考。当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本身对教学的热爱和投入,否则,在没有足够制度性支持的现状下,这种教学实施方法会是沉重的负担和时间精力的无底洞,难以为继。

最后,希望我们的实验,能有助于更多的师者。

六、课程教材及实验参考书

[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展江.大众传播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邵培仁.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余也鲁译.香港:海天书楼,1983

[6](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王怡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李岩.媒介批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