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学习法在商科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在商科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大学生合作学习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行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这些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育人效果,已促使合作性学习逐渐成为美国或英国高校的主流教学形式。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

合作学习法在商科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上海某商科高校的调查研究

余 玮 丛海涛 虞伟荣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上海一所商科高校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合作学习在商科高校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学友谊、合作技巧;尽管学生能力、“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其使用效果,教师大多还是对合作学习法持肯定的态度,已经在教学中或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女教师或受过培训的教师更可能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商科大学;本科教育

作者简介:余玮,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公司理财、会计披露研究。丛海涛,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知识经济。虞伟荣,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货币。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t Business School in China—a Survey Study at Business School in Shanghai

Abstract: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used at business school in Shanghai.The results support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improve students’grades,cooperative skill,and friendship among their classmates.Although students’capability and“free ride problem”may affect the resul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most instructors hol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cooperative learning,and they’re already used and will use this method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Empir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female teachers or instructors with cooperative training are more likely to use this education method.

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business school;undergraduate education

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2009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组织了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China,即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其中,大学生合作学习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AACSB指出,在商科教育中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AACSB,2006)。

对于如何界定合作学习的内涵,国内外教育专家众说纷纭。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1995)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育技术。”美国的著名合作学习代表人物卡根(Kagan,1994)博士则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二到六个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我国的王坦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育策略体系”(王升,2001:39—42)。合作学习促进同学之间主动的协助和支持,彼此观念分享和意见交流,不但能得到满足感,对学习也能采取更肯定的态度(Johnson&Johnson,1999)。对于教师而言,合作学习教学法不需要重新编写或改变课程大纲,只要设计符合合作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案与学习活动,便能在教学中实施。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问卷调查、准实验设计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然后根据研究成果,对合作学习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应用与发展提出建议,期待能为今后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我国商校大学的使用和发展,提供实际数据的支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CL)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习者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从而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合作学习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行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促进者(facilitator),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形式相互帮助进行学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国外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如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David and Roger Johnsons)、霍布金斯大学“学校社会组织中心”的斯莱文、美国卡根合作学习中心的卡根等。这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涉及哲学、社会学、课堂教学技术、心理发展理论、动机、需求理论等诸多领域。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实验教学或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贴近教学实际,应用面广,操作性强。虽然有些研究是针对中小学的,如斯莱文等人的“学生小组学习”,但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在大学、中学、小学推广。这些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育人效果,已促使合作性学习逐渐成为美国或英国高校的主流教学形式。

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一直重视“假设—实验”的研究范式,强调研究的科学性。根据西方学者的实验研究,斯莱文(1995)和约翰逊兄弟(1999)等发现合作学习确实有助于教学的提升,包括学业成就、学习动机、人际关系、师生互动等方面。在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情境中,学生一方面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有益于小组伙伴,小组伙伴的工作也有益于他们自己;另一方面在小组中大家一起努力,共享学习资源,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在学术上和人格上,相互支持,实现合作技巧与学习上的共同进步(Smith,1996:71—82)。斯莱文(1989)建议最佳的小组规模是2至6个学生,合作小组成员构成应考虑多样性,包括个人兴趣、学习动机、学业成绩、性别等。在分组研究方面,罗瑟(Rosser,1997)指出把女生或有色人种孤立出来,过分强调异质分组,对于这些个体获得学业成功不利。在学习进度上,霍尔特(Holt,1997:191—194)发现合作学习导致差生学习时间的无效分配,这种无效的时间分配使得学生掌握知识少,学习质量差。如果放慢小组学习,对差生进行辅导,对于其他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在权威性上,林恩(Lynn,2000:183—212)的研究表明优等生主宰小组讨论的主动权,而差生的参与明显低于其他成员。伯图西(Bertucci,2010:256—272)等人发现两人或四人小组的学习效果优于个体学习。由于合作学习会受到具体的时间、空间、物质条件,尤其是师生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活动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多种可能,而这种“假设—实验”的研究法不可能清晰揭示合作学习内部复杂的因果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合作学习在实验状态下有效率达72%,而在日常教学状态下效果却不明显的原因(Jacob,1999)。在调查研究方面,波洛克(Pollock,2009)等人在政治理论课中同时采用课堂讨论与小组讨论两种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在两种模式下的学习情况,发现小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费尔林(Fehling,2009)问卷调查了德国卡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Kassel)学习《英语教学方法论》课程(Introduction to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的学生,发现合作学习对专业和社会能力都有利。马丁内斯(Martínez-Fern︶ndez,Corcelles&Cerrato-Lara,2011:857—871)等人对西班牙八所高中的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的问卷调查,研究高中学生对于合作概念的理解。斯特罗姆等人(Strom&Strom,2011:233—251)对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能够识别并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及其对于学习任务的贡献。

在大学经济与商科的教育方面,梅尔(Maier,&Keena,1994:358—361)等人发现,在大学生经济学课程中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巴特利特(Bartlett,1995:131—139)研究经济学教育中的“搭便车”问题。齐默尔曼(Zimmerman,2003:9—23)发现好学生给差生正面影响,而差生不会影响好学生。邹(Zou&Darvish,2006:203—215)等人对研究生阶段的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合作学习的优缺点、过程以及考核指标等。亚马瑞克(Yamarik,2007:259—277)指出在经济学教学中师生交流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提高学习的效果。瑞纳(Reining,Whittenburg&Horowitz,2009:487—504)等人设计实验,学生以个人和小组形式两次参加同一会计测验,发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显著。帕克(Parker,2010:15—30)发现,性别和能力影响宏观经济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穆尔(Moore,2011:120—135)在经济学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发现小组成员的构成会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柯休等人(Cur-seu,&Pluut,2011:1—17)在荷兰大学(Dutch University)的商科教育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小组构成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小组认知的复杂度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高校对合作性学习研究的历史不长,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活动,进行合作性学习的理论探讨,在借鉴国外合作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探索和实践大都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如浙江大学教育系的“个性优化教学的探索”、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湖南大学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等。这些研究在引进、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环节作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并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指导。郭德俊等人(1994:43—47)对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介绍。王鸣迪(2000:53—57)从动机理论出发,分析帮助型合作学习。王坦(2001;2002:68—72)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等六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马红亮(2003:16—19)比较分析了合作学习、竞争性学习、个体化学习等。苗深花(2006:92—95)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使用。

高等教育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重视对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开展合作学习研究与试点的学科和人员逐渐增多。陈向明(2003:11—16)从参与者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对教师培训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进行探讨。徐立清等人(2010:82—84)针对合作性学习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在我国,合作学习的探索尚处于初试阶段,理论与应用研究较为零散。魏书敏等人(2011:51—52)分析合作学习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使用。总体上看,高校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方法介绍和移植阶段,重形式的模仿,缺乏有效的系统设计。主要表现在:研究学科集中在外语类课程中;研究内容上,侧重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程序和评价的设计。研究基本以规范研究为主,具体在一门课程的设计上,整体研究偏少,缺乏数据和实证结果对观点和结论提供支持。

目前,国内在合作学习方面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问卷调查、实验或实证研究非常有限。霍淑婷等人(2010:100—106)发现教师完全参与的合作小组,学生学习深入、讨论聚焦、效果好。教师作为管理者参与的小组或不参与的小组,学生学习不深入,讨论聚焦程度较差。凌晓明等人(2011:64—68)发现,我国“985”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美国的同类大学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国情与文化的差异,我们在引进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中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在借鉴国外的经验时,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情。例如,我国的班级规模普遍大于国外,学生从家里到学校都比较缺乏合作的机会,从家长到教师都比较忽视对学生合作技巧的培养,学生从众心理重,羞于在公共场合表达个人的观点。针对这些不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现实状况,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去发展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设计

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合作学习法也在目前各地各层面的教学实践中被重视和应用。作为商科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的培养,近年来一直努力将合作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这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引入的时间较短,对于本身的含义不甚明了,或者没有进行深刻的探讨,常常还在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参考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学生学业研究中心的“合作学习调查问卷”(cooperativ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questionnaire)(CSLP,1998),并结合我国商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共有73道选择题或填空题,主要是单选题。三个部分分别是:(1)对合作学习的专业看法;(2)教师基本情况;(3)目前教学的情况。目的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商科院校合作学习法使用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一)研究样本

调查活动采用问卷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邀请教师网上填写在“问卷星”加载的“商校高校合作学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篇)”,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从事本科教学的部分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由于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为数据收集和处理以及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另外“问卷星”要求仅收到邀请邮件的教师可以参与问卷调查,并对IP地址和重复作答进行了限制,可以保证调查样本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检验模型

我们采用以下模型,对教师使用合作学习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CL=Pr bit(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

应变量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哑变量CL(1:指教师在当前的教学中有时或经常使用合作学习法;0:指教师不使用或偶尔使用合作学习法)。

自变量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其中主要变量是教师年龄(age)、教育程度(doctor,1:博士;0:其他)、性别(gender,1:女性;0:男性)、所受合作学习法的培训情况(train,1:受过合作学习法培训;0:没有);学生基本情况包括班级规模(size)、年级(year:1—4)、学业能力(ability,1:学生水平超过平均值;0:学生水平低于平均值)等。

三、研究结果

(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们共发出104封电子邮件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部分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了5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大约为49%。

img37

图1 教师专业分布情况

根据图1观之,教师分别来自金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覆盖了绝大多数商校的专业,都属于应用性比较强、强调协作精神的专业,适合进行“合作性学习”。

img38

图2 教师职称分布情况

图2、图3反映了教师职称与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其中副教授与博士分别占43%和66%,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是我校在第一线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img39

图3 教师受教育情况

表1 教师对合作学习法的看法和使用情况

img40

表1报告了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看法和使用情况。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应该在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没有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相违背。一半以上的教师了解并能正确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只有3.92%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合作学习法,49.02%的教师有时会使用这一方法。原因可能在于,大多数教师并不认为合作学习法的使用有利于个人的职业生涯。不过,大多数教师(90%左右)打算在未来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

表2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img41

表2报告了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合作学习可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业、社会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帮助低水平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表3报告了教师认为可能影响合作学习使用效果的因素。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太多的学生希望“搭便车”,因此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学生缺乏合作的技巧,学生事前准备的时间太短都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使用效果。另外,合作学习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课堂秩序问题。

(二)实证结果

表4报告了教师使用合作学习法影响因素模型的多元回归结果。从表4的前两个模型结果看,性别(gender)、培训(train)与合作学习的使用(CL)显著正相关,说明女教师或受过培训的教师更可能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法。学生规模(size)与CL显著负相关,说明在班上学生多的情况下,教师不会选择可能影响课程次序的合作学习法。教师的年龄(age)、是否有博士学位(doctor)、学生的能力(ability)、学生年级(year)等因素不会影响合作学习法的使用。

表3 影响合作学习使用效果的因素

img42

表4 教师使用合作学习法的影响因素模型

img43

注:括号中是p值,**p<0.05,*p<0.1。

四、结论

在对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商科院校合作学习法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商科教育的特色,通过比较研究我国和西方教育环境、教师和学生的背景、性格等差异,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学友谊、合作技巧和社会能力;尽管学生能力、“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其使用效果,教师大多还是对合作学习法持肯定的态度,已经在教学中或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女教师或受过培训的教师更有可能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法。

参考文献

王升.小组合作与主体参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39—42.

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

王鸣迪.谈帮助型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要素—对动机理论的一点质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5).

苗深花.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及合作意识、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06(8).

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

徐立清、钱国英、崔彦群.高校合作性学习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魏书敏、刘君雯.基于合作学习理念,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教育探索,2011(1).

霍淑婷、高勇、赵颖.大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参与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

凌晓明、王娟娟.蒋研川基于大学生合作学习视角下的本科教育质量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1(1).

AACSB International.“Eligibility procedures and standards for business accreditation”.[2006].http://www.aacsb.edu

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2nd edition.Boston:Allyn&Bacon,1995.

Kagan,S.Cooperative Learning[M].San Clemente,CA: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1994.

Johnson,D.W.&Johnson,R.T.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M].5th edition.Boston:Allyn&Bacon,1999.

Smith,K.A.“Cooperative learning:making group work”[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7).

Slavin,R.E.“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J].Journal of the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47(4).

Rosser,S.V.Re-Engineering Female Friendly Scienc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1997.

Holt,D.“The case against cooperative learning”[J].Accounting Education,1997,12(1).

Lynn,S.“Effect of workgroup structure and size on student productivity during collaborative work on complex tasks”[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0,100(3).

Bertucci,A.,Conte,S.,Hohson,D.W.&Hohnson,R.T.“The impact of size of cooperative group on achievement,social support,and self-Esteem”[J].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2010,137(3).

Jacob,E.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ontext[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ry,1999.

Pollock,P.H.,Hamann,K.,Wilson B.M.“Comparing the benefits of small-group and large-class discussions”[W].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Working Paper,2009.

Fehling,S.“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EFL classroom”[W].Universit-t Kassel,Working Paper,2009.

Martínez-Fern︶ndez,J.R.,Corcelles,M.&Cerrato-Lara,M.“The conceptions about teamwork questionnaire:design,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ith secondary students”[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1,31(7).

Strom,P.S.&Strom,R.D.“Teamwork skills assessment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heory and Practice,2011,17(4).

Maier,M.H.,Keenan D.“Teaching tools: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conomics”[J].Economic Inquiry,1994,32(2).

Bartlett,R.“A flip of the coin-a Roll of the die:An answer to the free-rider problem in economic instruc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1995,Spring.

Zimmerman,D.“Peer effects in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3(85).

Zou,P.X.W.&Darvish,H.“Group assignments and teamwork skills development in postgraduat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udies”[J].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Design Management,2006(2).

Yamarik,S.“Does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7,38(3).

Reinig,B.A.,Whittenburg,G.E.&Horowitz,I.“Modell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switching behaviour in team learning”[J].Accounting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18(4).

Parker,J.“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oles of ability and gender in collaborative homework assignments”[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0,41(1).

Moore,R.L.“The effect of group composition on individual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n introductory economics course”[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1,42(2).

Curseu,P.L.&Pluut,H.“Student groups as learning entities:The effect of group diversity and teamwork quality on groups’cognitive complexity”[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1(5).

CSLP.“Cooperativ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questionnaire”[R].Centre for the Study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t Concordia University in Montreal,Quebec,Canada,1998.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085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课程“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上海市全英语课程“财务管理”,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