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课堂谈话分析框架

数学课堂谈话分析框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TIMSS1995和TIMSS-R的录像研究所开发的数学课堂谈话分析框架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第二轮是对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谈话进行先后两次编码,集中分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最后,整体判断编码信息,对各国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总体特征作出总体分析。在全面参考TIMSS-R研究技术报告[67]和研究结果报告[68]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其所涉及的数学课堂师生谈话分析内容及其编码分类体系作了系统整理。

一、数学课堂谈话分析框架

TIMSS1995和TIMSS-R的录像研究所开发的数学课堂谈话分析框架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将所有国家的数学课堂语言全部转译成英语后,按照所开发的数学课堂谈话分析框架进行比较分析。

(一) TIMSS1995数学课堂话语分析框架

TIMSS1995录像研究将数学课堂教学信息进行两轮编码。

第一轮是对课堂结构进行文字编码,客观描述课堂教学过程。即把课的过程分为教学组织、外界干扰、互动组织、活动片段和教学内容五个维度,针对这五个维度分别进行文字编码。

第二轮是对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谈话进行先后两次编码,集中分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第一次编码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每个话语(utterence)进行编码,具体分为12种编码类别,包括教师话语6类、学生话语5类和其他项1类(见表2-6)。

表2-6 TIMSS1995录像研究中课堂谈话话语的分类编码[65]

img17

(续表)

img18

“引发”类别又细分为内容引发、元认知引发、交互引发、评价引发和其他引发5个子类(见表2-7)。

表2-7 TIMSS1995录像研究课堂谈话中“引发”子类的编码

img19

第二次编码是在第一次编码的基础上对内容作细分编码,通过“谈话引发—回应序列”来刻画师生之间的交流。所谓“谈话引发—回应序列”是指一系列师生交流的循环,每一个循环从“谈话引发”开始,经过“响应”(如澄清、选择新的回答者等),直至最后的“领会”结束,即“引发—响应—领会”。“谈话引发—回应序列”可以包括这样的一个循环,也可包括多个循环。在具体编码时,运用新开发的Transana平台,将教学录像数据转化为文字后再进行编码、存储、提取和分析。

(二) TIMSS-R数学课堂话语分析框架

TIMSS-R在TIMSS1995分析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六大维度的数学课堂教学分析框架[66](见表2-8)。

表2-8 TIMSS-R录像研究的课堂教学分析框架

img20

(续表)

img21

在设计具体编码时,TIMSS-R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数学课的内容是以数学问题(mathematics problem)来组织的,由此决定主要对数学问题作编码,以洞察教学中提供了哪类数学问题、学生做了些什么、教师做了些什么。在基本确定编码体系后,编码团队采取七步编码模式对数学课堂谈话信息进行编码。这七个编码步骤为:(1)课的开始、结束和课堂互动编码;(2)活动内容编码;(3)同步问题编码;(4)内容同步性编码;(5)问题水平编码;(6)作业和非问题部分编码;(7)课的目的编码。在完成七步编码后,再请专家对问题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进行编码。最后,整体判断编码信息,对各国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总体特征作出总体分析。

在全面参考TIMSS-R研究技术报告[67]和研究结果报告[68]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其所涉及的数学课堂师生谈话分析内容及其编码分类体系作了系统整理(见表2-9)。

表2-9 TIMSS-R数学课堂师生谈话分析内容及其编码分类体系(部分)

img22

(续表)

img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