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仑区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北仑区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北仑区域陆地面积达614平方千米,下辖6个街道2镇1乡。[14]北仑区是一个新区,设立不足20年,区域内学校文化在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区域内学校文化的融合性亟待提高。学校文化已在几所学校被重视,但尚未在北仑区内整体推进,没有形成区域学校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力量。

第三节 北仑区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一、北仑区的区域特征

宁波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港口城市,地处东海之滨,居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东南翼。宁波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发源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凭借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和工商业的兴起,宁波如今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中北仑区的“东方大港”北仑港称誉海内外。

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北仑区原属镇海县的一部分,1984年为适应北仑港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需要,由镇海县分区后设立滨海区,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北仑区。现北仑区域陆地面积达614平方千米,下辖6个街道2镇1乡。现有常住人口约83.8万,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5万,农业人口17.5万。改革开放后,北仑因北仑港的优势而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前哨。2010年,北仑国内生产总值约548亿元,财政收入1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近几年,北仑区提出了文化兴区、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教育领域也随之把工作重心放到“学校文化建设”上。

二、北仑区学校文化建设状况及新挑战

随着近几年北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北仑学校文化建设也呈现出新的面貌。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2007年,北仑区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仑教〔2007〕29号)文件,就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方向、如何推进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切实保障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文件提出要大力优化、美化校园内部环境,精心营造校园人文气息,科学构建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系,确定以创建“特色学校、优美校园”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区域性特色学校创建战略。

北仑区教育局的工作定位是建构“优质均衡、轻负高质、特殊多样”的区域教育新高地,为此区教育局相继印发《北仑区推进中小学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仑教〔2004〕37号)、《关于印发北仑区中小学特色项目学校认定办法的通知》(仑教〔2006〕140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学校特色办学的若干意见》(仑教〔2009〕11号)等文件,希望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引领,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办学质量,推进北仑区教育持续、特殊、跨域发展。[14]

由于自身区域的特点和整个宁波社会的转型,北仑区的学校文化建设正在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区域内学校文化融合问题

北仑区是一个新区,设立不足20年,区域内学校文化在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区域内学校文化的融合性亟待提高。

(二)外来人口的增多及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现在北仑区常住人口78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外来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半数之多,如何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他们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是持续热门的话题。如何使外来居民融入城市,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迁入地学校享受平等教育、产生归属感,除了经济上的扶持,还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因此“平等”“包容”等文化氛围也需要植入整个北仑学校文化之中。

(三)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文化建设问题

北仑作为新区,城市化进程快,城市产业和住宅区不断向郊区扩散,人口流动频繁,原来以农村为主的城郊地带逐渐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在这种城市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接壤地带,生源群体结构复杂,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主要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本地常住户人口子女,通常是被征地农民的子女,一般乡土观念较重,保留着农村的生活习惯,父母的文化水平也较低,对其容易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第二类是城区居民子女,由于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一部分人从城市的中心前往城市的郊区地带定居。他们的父母多来自城市居民经济收入中等水平群体,工作压力较大,但有着城市居民的居住习惯,通常对入住地环境不满,与其他类型居民缺少共同语言,较难融入当地生活,认同感和凝聚力还是在城区或单位,对所住地缺乏参与意识,与周边环境相对隔离,这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易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类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孩子一般在家乡出生并接受几年小学教育后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从出生起就在城乡结合部生活,对当地环境较为陌生,又存在语言等障碍,需要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父母一般忙于生计,难以顾及他们的教育问题。[15]

(四)合并学校的文化重塑问题

为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区域内进行校际调整或合并是各区域教育部门的必然选择,北仑区也不例外。学校的合并无可避免地要度过艰难的磨合期,新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上需进一步重构,以走向真正的融合。这种校内的融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6]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仑区的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育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模糊;学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尚未注重体现各校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个性不明显;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匮乏,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学校文化已在几所学校被重视,但尚未在北仑区内整体推进,没有形成区域学校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力量。

北仑区教育局认为,北仑区的各学校对于“何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何为”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深入,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光凭学校自身能解决的,需要从区域层面出发,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整合相关资源,从区域层面推进整个区各学校的文化建设。

三、北仑区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和可能性

北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北仑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也必将为北仑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助力。近年来,北仑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区教育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整体建构了统筹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的“北仑模式”,使区域教育呈现出高位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保证对教育硬件、设备等大量投入的同时,北仑区尝试从外显走向内涵,着重推进区内各校的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作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实验区之一,北仑区在课改实验中,不断创新理念、注重课堂、强化校本、改革评价、激活机制、提升成果,形成了均衡、和谐、宽厚的课改特色。北仑教育曾用“区域推进”的方式,有效推进了区内校本教研、区内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在,面对文化强区、文化立校的重大命题,可再次考虑“区域推进”的方式。

将“区域推进”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是基于对文化建设、文化品质、行政资源的理解。我们所说的“区域推进”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战略与行动,它更关注教育的整体性、自觉性、联动性与发展性,既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探寻,更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它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必然抉择。

以文化建设为发展目标,使区域内学校高位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聚焦。其实,当我们回到教育本身思考文化软实力,就会发现“文化”和“教育”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在行政引领下,以区域推进的思路将学校的发展聚焦于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之举。

以文化内涵为透视镜,使区域教育发展走向全方位品质提升的道路。正如我们起初在调查中发现的那样,一些学校几乎将所有的工作都作为内涵建设来理解和规划,忽视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抓手、方向和特色,忽视了学校日常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使得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抓手不够明确、特质不能彰显。文化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视域,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文化品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区域内涵发展的深度,透过文化品质我们可以发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景。这就提醒我们,要紧密围绕学校精神的凝聚,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围绕办学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形成,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思考内涵发展的问题,优化和改进区域教育的工作,从而使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纲举目张。特别关注以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为追求,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行为、管理方式、教学质量,系统地丰富和改造教育内涵,促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以行政资源为保障,使区域学校文化建设获得有力支撑。在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将有限的物化资源、社区资源、专家资源、考评资源、督导促进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本身就体现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投入力度与科学规划的思考。只有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实现按需供给、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有力地保障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积极应对、高位引领,与学校共同担当时代所赋予的教育命题,成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经过充分的论证,北仑区教育局认为必须审时度势,点面结合,以“区域推进”为整体思路,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以期实现区域内高一层面的优质均衡发展。

方式确定之后,下一步便是充实内容。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层次性,这使得在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时也必须考虑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按照学校文化的层次论,学校文化由浅到深,可分为物质、制度和行为三方面。物质文化是指学校文化的外显层,主要指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如校园、校舍布局设计、校园绿化景观、教学设施、娱乐场所、图书馆建设等;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指学校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守则、领导体制、检查评比制度,以及各种社团和组织结构及其职能范围;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文化的内隐层,主要指学校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学校文化的发展一般先从外显的物质环境开始,逐步规范内化后最终形成独特的内隐思想,“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发展也应该遵从和考虑这三个方面。

同时,以教育局为主体推进区内各校的文化发展,又必须考虑行政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公平性。从学校文化的对象论来看,学校文化可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四种。这四类对象都受到学校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影响,同时又以自身的行为表现着它们。从行政者工作的可行性出发,考虑和推进学校文化中各群体的行为发展是既容易落实又较好评估的一种方式。

由此,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和学校行为文化被纳入了北仑区“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中。

【注释】

[1]Barr J.J.&A.Higgins-D' Alessandro.How Adolescent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School Culture:ATwo-yearLongitudinalStudy.Adolescence,2009,44(176):751-772.

[2]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8页。

[3]Houtte M.V.Climateor Culture?A Plea for Conceptual Clarity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2005,21(35):71-89.

[4]Kent P.Finding the Missing Jigsaw Pieces:A New Model for Analysing School Culture.Management in Education,2006,20(3):24-30.

[5]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8页。

[6]刘晓静:《学校文化变革过程研究———以上海市C区K小学为例》,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6页。

[7]刘正伟、仇建辉:《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与品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0—67页。

[8]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2—28页。

[9]Roach A.T.&T.R.Kratochwill.Evaluating School Climate and School Culture.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004,37(1):10-17.

[10]魏玉莲、肖春雪、鄂丽新:《基于CI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建设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年第6期,第105—107页。

[11]苏尚锋:《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8期,第22—24页。

[12]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13]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2004年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0—30页。

[14]金淑丽、于可红:《基于区位优势理论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设想———以宁波北仑区为例》,《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第1期,第50—53页。

[15]王晶晶、王亚娜、黄旭君:《城乡结合部中学文化建设的策略探讨》,《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76—79页。

[16]陈伯良、易敏:《合并学校的文化重塑发展之路———以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为个案》,《教育导刊》2010年第5期,第19—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