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层次管理的基本原理

分层次管理的基本原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群”内部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为分层次教育管理的实践提供了现实条件。常运用于学科知识群的分层次管理。某层次凸现上升型,往往反映在导引式分层次管理的“学群”中。

第三节 分层次教育管理的特征、形态和功能

1.基本特征

基于差异性:客观存在的“学群”内部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又必然阻碍各层次的发展。根据事物内部的特点确定管理方法是科学管理的必然选择。“学群”内部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为分层次教育管理的实践提供了现实条件。

遵循需求性:面向“学群”内的所有客体,使“全体”都得到发展,这既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又是政府和社会的殷切期望,也是“学群”中所有客体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呈现动态性:分层次的教育管理,其客体与主体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分层次管理,客体发展变化进入新的层次阶段,主体也必须调整计划措施,适应客体的新发展,在动态中实现新的平衡。如此循环反复,实现管理效益的最优化

着眼于提高:分层次的教育管理,在于运用适配性的管理策略,调动各层次人员(或事业)的积极性,激励其奋发向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2.基本形态

分层次的教育管理,按逻辑关系可分为分层、分阶段和分类别三种基本形态。一般情况下,按学群内部关系纵向划分为“层”和“段”,按横向划分为“类”。在具体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有相互结合进行的,即先按“层”、“段”划分再按“类”管理的,也有先按“类”划分再按“层”、“段”管理的。由于分层次教育管理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管理的效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其动态模型有:

(1)分层累积递进型:A→B→C→,见图1.1。

img2

图1.1

(2)各层次同步上升型:A↑B↑C↑,见图1.2。

img3

图1.2

(3)某层次凸现上升型:A↑或B↑或C↑,见图1.3。

img4

图1.3

(4)分类发展型:A↑B↑C↑,见图1.4。

img5

图1.4

分层累积递进型,一般体现于需循序渐进发展的“学群”中。基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发展都有一个从低到高,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积累,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递进。常运用于学科知识群的分层次管理。由于分段和分层同属于纵向划分的范围,其动态模型也具有同质性。

各层次同步上升型,对应于层次起点不同,管理方法和目标也不同的“学群”。通过分层次的管理,各层次都相应得到了提高,如对特色班和普通班的分层次管理等。

某层次凸现上升型,往往反映在导引式分层次管理的“学群”中。如学校对各类特长生的分层次管理,既需要目标导引,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管理,以推动相应层次的发展。在实践中,要不断调控分层次管理的目标和手段,使之尽可能和谐地发展。

分类发展型,常见于分类管理的实践中。如对各类学校的管理,分类制定管理目标,分类进行评价,促使各类别层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在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平衡发展的结果。

3.基本功能

指向功能:分层次管理的目标是根据不同层次的情况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标就像一根标杆、一面旗帜,每一个层次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都非常清晰、明确。目标指明了方向,引导人们为此而奋斗。每一个人要达到自己层次的目标都必须动脑筋想办法,采取适合自己的措施;同时也可以参照同一层次其他人员的方法,选取合适的拿来己用,推动目标的达成。由于每一层次的个体对实现目标有高度的期盼,并将之转化为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使思想和行为达到了一致,形成了目标的指向性动能与行为驱动力的融合,生成了集聚的爆发力,最大限度地推进了目标的达成。

激励功能:激励一般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动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20)分层次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更接近管理对象实际状况的目标管理。当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行动目标,并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意识到目标在不断接近时,其动力就会持续增强,更易激发起人们向目标方向继续努力的积极性。而且,当某一层次的人们达到了本层次的目标后,可以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有利于激发个体发展的潜能。同时在整个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体现于阶段性的目标,伴随着多次的评价肯定。每一次的肯定评价都是激励,都会形成正能量的积聚,激发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调节功能:分层次管理的每一次评价活动,都是对目标实施情况的肯定或否定,每一次的比照都是有目的的调控行为。当评价发现达标行为偏离方向或脱离原来层次的目标,主体和客体都要认真分析原因。属于主体的问题,要着重检查方法是否妥当,目标设置是否合理,评价工具是否科学,实施过程是否恰当。属于客体的问题,要重点探讨态度问题,方法问题、时间精力问题、目标认同或理解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改进,充分发挥调节的功能作用,降级、升级、补习、辅导,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和管理行为的切实到位,使目标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31.

(3)朱芬吉,刘西荣.关于宏观经济分层次管理的几个问题[J].管理世界, 1987(1): 49.

(4)傅国华,姚树洁.经济分层次增长逻辑模型与最大化条件[J].世界经济文汇, 2004(6):36.

(5)王恺.建立后备干部分层次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J].组织人事学研究, 2002(2):51.

(6)古继宝,李国伟.基础研究人员流动的分层次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06(2): 109.

(7)吴秀峰,张绍礼,王珊珊.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分层次管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12(30):1605.

(8)曲以滨.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的方法[J].人口学刊, 1985(5):51.

(9)舒代好.分层次管理与多层次稽核体制设想[J].中国城市金融,1999(7):41.

(10)叶和平.高低压供电分层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供电企业管理,2009(6):31.

(11)崔效宾.有线电视网络资产数据分层管理结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40.

(12)分层次管理.互动百科.据http://www.baike.com/wiki%E5%88%86%E5%B1%82%E6%AC%A1%E7%AE%A1%E7%90%86.

(13)甘辉,王建廷,金则新,张兴福.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04(2):04.

(14)高云峰.高职院校实行“双元制”分层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 2005(4):24.

(15)李勇,列爱国.高职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的探索[J].学理论, 2009(15):212.

(16)秦明辉.浅谈高中平行班的分层次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 2010(21):160.

(17)高翔,杨远萍.当前教师评价行为目标缺失及改进策略——分层次管理、差异性评价行为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8):26.

(18)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84—85.

(19)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3039.

(20)孙钱章.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6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