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型期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转型期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转型期为使民办高职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必须切实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逐步找到了一个适合民办高职院校从严管理的育人模式,即“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坚持从严治院方针,构筑全员育人格局,狠抓教学规范,深化教学改革,以质量立院。”学院一系列管理制度的确立,都是以“从严治院”方针为基调。

转型期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民办高职教育已经从初创期的注重量扩张,转到注重提高质量、科学管理、市场调控、制度创新等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上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违规办学的问题,尤其是在规范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在转型期实现科学、规范与创新管理,加快缩短与同类成熟院校间的差距,实现快速发展,这是目前值得关注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认为,转型期为使民办高职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必须切实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笔者仅以我院管理实际为例,讨论转型期民办高职院校规范与创新管理方式的意义与价值,并从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一、我院管理模式概述

我院地处县级市,办学之初面临师资队伍建设难、招生难、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难、教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逐步找到了一个适合民办高职院校从严管理的育人模式,即“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坚持从严治院方针,构筑全员育人格局,狠抓教学规范,深化教学改革,以质量立院。”学院一系列管理制度的确立,都是以“从严治院”方针为基调。按照“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质量兴院,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到“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后勤保障”四轮驱动,协调发展。招生工作,我们坚持诚信招生,坚持“不搞虚假宣传,不诋毁别人,不乱承诺”的“三不原则”,有力地保障了学院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就业服务方面,要求学生学有所长,正确定位,不好高骛远。学院采取“2+1”模式让学生提早开始实习,掌握技能,熟悉企业,了解社会。采取个人自主择业与学院推介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在学生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严格管理,狠抓行为规范,加强纪律教育,并严格考核学生校内表现。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并令其喜闻乐见的,以“四想四对照”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激励学生成才,促进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教学管理方面,狠抓教学规范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向老师提出了努力提高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管理学生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四项要求”。同时,狠抓教学改革,逐步克服学生学过的用不上,用上的没有学的弊端。将课程分为一般课程和重点课程,突出重点课程的教学。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将能力分为一般动手能力和重点动手能力,突出对重点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材改革,使教材切近生产和企业实际,适应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行政后勤服务方面,学院克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后勤管理压力大等困难,采取有力措施,从学生的吃、住、行关心起,从每一个细节上做工作,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目前,学院已经形成健康有序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基本做到“招得进,管得住,教得好,送得出”,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进入了不断做大做强的良性轨道。

二、转型期民办高职院校管理亟待规范与创新

有学者认为,“未来的五年,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什么是关键的时期?如果民办教育通过自身的改革,科学的发展,在五年之内无论是在民办教育的内涵还是在外延上面都有了一个巨大的深化和延伸拓展,民办教育就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如果在未来五年内依然徘徊,那么中国的民办教育可能就没有希望”。民办高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由于民办高职教育前期规模迅速扩张,或多或少地存在定位不准、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这势必造成学生与学校关系的紧张对立。在经历了近几年的急速扩张之后,民办高职院校正进入矛盾易发多发期,亟待善策善治。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民办高职教育要顺利走过这个关键期,必须加强规范管理。据专家预测,2010年之前是我国高中升学的高峰期。这几年,民办高职的招生压力明显比过去减轻,基本建设也多数就绪。因此,如何管住、管好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真正使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成为一个关键性、根本性的问题。在转型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千万不能放松教学管理、学生教育和管理,要大胆创新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真正走上“质量兴院,稳步发展”之路。通过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加强以辅导员为主的政工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让学生的诉求渠道通.,让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得到梳理和化解,以确保学院做大做强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民办高职院校管理规范与创新的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是民办高职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于此,笔者仅从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方面来谈谈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一)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创新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将进一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考量,学生需要与学校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家长期待与学校管理、办学质量的矛盾,不但不会缓解,可能还会因某些隐患的存在导致激化。因此,创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是民办高职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我们认为,民办高职教育转型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必须继续坚持从严管理。从严管理是民办高职学院构建学生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做大做强的法宝,无论处在哪个发展时期都不能放弃。在创新学生教育和管理模式时,必须坚持从严管理。(2)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从严管理的前提下,推行人性化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学生的新需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深化“四想四对照”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理想与前途、纪律与自由、亲情与爱情、张扬个性与遵守社会公德等大讨论和主题教育活动,使思想教育活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并真正收到实效。(3)不断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育人能力。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育人能力,是创新学生教育和管理模式的关键。要花大力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管理学生的能力。(4)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形成各学期主题鲜明、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根据各学期的教育重点确定主题,如行为规范、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理想价值、职业道德、实践发展等;教学内容上,与各学期主题相一致;教学方式方法上,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座谈式、访谈式、报告式、案例式、情景式、表演式、辩论式、演讲式、体验式、调研式等,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面,拓展教育途径,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相互支撑的三维框架;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面,形成“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5)健全教育和管理的量化考核。在德育百分制考核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和管理的量化考核制度。即以学分计量为手段,以学生必须接受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把教育与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学分,分别制定分值比例,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并把它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教育管理学分制包括教育学分与管理学分两部分。教育学分项目包括军训、入学教育、人文素质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诚信行为、社会实践、自律活动及技能比赛等;管理学分项目包括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自我管理及违纪情况等。教育管理学分制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从制度上保证其参加必须的教育活动,达到最基本的发展目标。(6)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高职学生是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他们更应该成为人文主义技术工作者,在自己的技术劳动中体现为社会负责的精神。要重视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讲座。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规范与创新

在这方面,我院在过去的办学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切合学院发展实际且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模式。早在2004年,就在认真贯彻从严治院方针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质量兴院,稳步发展”的16字工作思路。强调以育人为中心,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和后勤服务四论驱动,协调发展。在这个工作思路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制度规范管理方面,我院已有很好基础,教学管理部门先后制订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改革推进和教学质量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从教育管理理念到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管理模式,以及具体的教学管理手段,都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惟有如此,我们的学院才能充满活力,我们的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提高。(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当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一项长远的、系统的工作。要在不断引进优质师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管理和制度创新,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早就提出每位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理论教学能力。即熟悉教学业务和教育规范,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胜任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力,以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实践教学能力。一定要提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下工地,下企业,考证书;从纯粹的理论教学中走出来,到实践第一线去增长自己的才干。连教师都缺乏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何谈起!三是管理学生的能力。教师除了教书,还要担当育人重任。不会当班主任的教师,其能力是不完全的。四是研究能力。教师既要从事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存在问题,并在一定理论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的应用性研究;还要从事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进行的教学研究。要用制度来保证广大高职教师能力的提高,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我们去做。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包括科技工作)和业务(包括教育科学知识)进修,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多层次多渠道地从社会上、企业中聘用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兼职教师。要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和实训、实习指导人员的选配和培训。对已有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要进行重新审视。要突出实训,减少实验性的设备和基地。要做到硬件软做,软件硬做。(3)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要以促进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考核检验各院部、各专业的育人水平。要紧跟课程改革步伐,尽快制订出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就业力评价体系,并切实付诸实施。要以就业力的评价,来统率学院的各项教学评价。要以就业力的评价,来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受不受社会欢迎,就业力是主要检验指标。就业率高,说明你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好,也说明你这个专业有生命力,有前途!

参考文献

[1]刘少林.论民办高校管理模式的科学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3,(6).

[2]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梅.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

[3]江芬.民办高校要善策善治[J].瞭望,2006,(11).

[4]王琪,邵英,劳国强.浙江民办教育发展呈三大趋势[N].今日早报,2006‐10‐22(5).

(发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