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教研组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数学教研组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还需要对共同愿景、组织和成员结构、共同学习方式3个要素进行协调考虑,构建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数学教研组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张 艳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摘 要:本文借鉴“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以一则初中数学教研组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整合与创新、探索教师间合作的新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正是为了解决集体备课活动“形式化、命令化”的问题,具体做法包括开展组织学习,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利用现有组织结构,改变活动方式。此外还需要对共同愿景、组织和成员结构、共同学习方式3个要素进行协调考虑,构建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数学教研组;共同体建设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中,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得到了各方的普遍重视[1]。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个体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而且要求教师之间必须进行密切合作,形成群体合力。可以说,教师“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重要生存方式,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势在必行[2]。我国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年级组、教研组及备课组,有共同备课、相互听课的传统,这些是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参与课程发展的良好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传统合作方式,使其成为一种深远、持久的合作呢?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并对教师群体的合作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改变教师的“孤独处境”,需要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促进教育改革的进行[3]。美国教育家哈格里夫斯认为,真正的合作文化是深层次的、持久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中心部分[4]。本文尝试借鉴国外常见的教师合作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结合我校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具体案例,对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推进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