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要求社会个体适应自我存在的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变化、人的变化、社会地位的变化等。社会的正常、良性运行,需要社会个体遵从社会规范。通过社会的进化,那些为社会认可的行为被保留下来,并得到强化。同时,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经过普遍社会认同而形成的强势文化,使得社会丑恶现象与不正之风没有立足之地,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不

一、人的社会

(一)社会与社会化

1.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社会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为地方,如美国社会、日本社会、欧洲社会等;第二种理解为人群,如学生社会、工人社会、农民社会等。但这两种理解也有各自的问题:因为有了地方并不等于就有了社会,如无人居住的沙漠、荒岛就不能叫社会;同样,只有人群也不叫社会,如一起候车的人群就不叫社会。社会学家们一般对社会有三种理解:第一,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即把个人的集合看成社会。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吉丁斯、法国的塔尔德。第二,社会是一种交互动作的实在,是超脱于个人之上的独立实体。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齐美尔、法国的杜尔克姆。第三,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等在内的遗产。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派克(范和生,2005:132)。

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是十分独特的。他立足于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从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来界定“社会”。马克思对社会有两个著名的规定:一是“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2:320)。二是“生产关系总结出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2:363)。范和生先生在结合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其他论述,对马克思的“社会”定义概括为以下几点:①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②生产关系总和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构成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③社会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而且不断变化的有机体(马克思称之为“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④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⑤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结构。

综上所述,可以把社会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的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群。这个定义包括了三层意思: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二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三是有相互作用的人群(范和生,2005:132)。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华儿女世代生活在华夏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明。

2.社会化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但是社会又不是由生物人组成的。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增强其社会性,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反映着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这也是一种有复杂意义的社会过程。

人有生物性与社会性两重属性,这两重属性在人身上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生物性是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则是后天习得的。生物性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性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这样,人在社会上生活就必须增加自己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探究生物因素对人的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生物学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均有其生物学基础,它是由或部分是由人们的基因决定的(王思斌,2007:46-48)。

关于社会化的概念,简言之:社会化就是社会的人化和人的社会化过程。郑杭生在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对“社会化”的定义是:“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吕树庭 等,2009:110)

“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的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吕树庭 等,2009:110)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E.弗洛姆(E.Fromm)曾对社会化作出如下定义:“社会化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有三种角度,即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则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立场。从文化的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而其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王思斌,2007:48)。这都说明社会化即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通过习得社会文明,逐渐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与发展的社会角色。

(二)社会化的意义与条件

1.意义

(1)个人方面。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社会个体学习社会知识、认识和遵守社会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们不断去学习自己尚不熟悉的事物,有时甚至需要放弃已有的行为习惯。如上大学、大学生毕业就业、退役运动员重新择业、离退休人员新的生活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地要求他们为了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的需要,通过加强自身新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新的角色意识。这说明,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个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独立生存。

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要求社会个体适应自我存在的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变化、人的变化、社会地位的变化等。有的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取得成功;有的人由于不能顺利应对这些变化,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失败。人的适应能力的获得是不断学习的结果,是社会生活中按照社会要求,从习俗、法律、知识、语言等多方面不断认识、模仿、遵从,将这种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

(2)社会方面。社会的正常、良性运行,需要社会个体遵从社会规范。通过社会的进化,那些为社会认可的行为被保留下来,并得到强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则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按照社会需要得到取舍。

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化场所和社会化阶段,人的社会化都首先要学习特定的社会文化,这种学习过程是继承已有的社会文化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向这些文化注入现实的印记。同时,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建立在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经过普遍社会认同而形成的强势文化,使得社会丑恶现象与不正之风没有立足之地,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不断受到推崇(吕树庭 等,2009:112-113)。人们弃恶扬善,遵从社会规范,不断推进社会文明。

2.条件

(1)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固定行为叫本能。本能包括与生俱来的欲望与满足这类欲望的生来就会的行为方式,如鸡鸭孵蛋、鸟儿筑巢之类。人类则具有超越本能的高级神经活动,在适应自然中能动地改造自然。

这种超越本能的能力使人类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去实践那些从情感上所不愿意为之,但从理性上看又必须为之的事情,或者从眼前看可以不为,但从长远看必须为之的事情。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改变社会。

(2)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抚育后代的时间是最长的。人在成长中有一个生理上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人接受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人生下来的初期,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理,要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怀与照顾,这就决定了一个人开始就要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耳濡目染地接受现实社会的生活方式,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成熟,从幼儿期一直要延长到青少年期甚至青年期,特别是人脑的结构,要到十三四岁才基本发育成熟,才可以进行较完备的高级脑力劳动,积累大量的知识,为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使人类得以在受到庇护的环境中安全地度过蒙昧、不能自理和无法安排自身行为的阶段,并在此阶段学习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吕树庭 等,2009:113-114)。

(3)人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语言能力。人与其他动物相比,在学习能力上差异巨大。一般动物也有学习与积累知识的能力,但仅限于模仿,没有抽象思维,没有创造力。人则具有抽象思维与创造力,学习与积累知识是在加速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实践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形成独特的见解,认识事物的本质,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事一定的活动。这种能力是接受社会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学习与语言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劳动的产物。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人可以通过口头和语言文字传达信息,沟通思想,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达到社会化的目的。人类的语言能力使人们结成群体,相互交流,将人类文明中的成果延续下去,促进人类的进化。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是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必然,未来也必将超越当今。

(三)社会化的结果

凯布洛(Caplow)指出,作为个体的人要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至少需要满足四个条件:新的自我形象;新的相关社会行为;新的价值观;新的蜕变。凯布洛认为的四个要件可以被看作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结果(仇军,2010:102)。

(1)新的自我形象。主体性能够社会性地授予,同时还应该得到社会性支持,而且必须是完美充分的。某一群体内个人在占据一个位置(地位)时,他要学习群体内他人期待他的角色行为,并以这一角色行为定义自身,即要将群体所规定他的主体性吸纳到自身的主体性中,所扮演的自我与群规定的自我越是一致,就越能得到社会的更多支持。一旦群体对某人所要求的主体性确定,该群体就要保护它,如果可能的话还会把它进一步形成更加确切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通过适当的行为形成的主体性要求越是得到确定,个人就越能将这种主体性视为自身的行为,从而也越能获得更多的心理稳定感,最终形成新的自我形象(仇军,2010:102)。

(2)新的相关社会行为。作为个体的人加入新的群体的时候,要面对不同的陌生人,同时,他会发现作为一名社会性角色在所有场合,都要和新面对的人等趣味要求相适应,按照新接触的人等的趣味特征修正自己的行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巴伽(Berger)、考夫曼(Goffman)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个体的人加入新群体,他的新伙伴会要求他对某种社会角色扮演的诚实。某种角色扮演者在接受和承担所规定的社会角色时,他的某种特定态度已经和这一社会角色相适应。群体内的角色所要求的某种行为,通常在个人加入该群体之前群体内就存在着这样的规定和规范了。体育也不例外,角色不仅通过群体被规定,而且在诸如橄榄球队这样的志向群体中,还受到了互酬性他者角色行动的影响。可以认为,社会化只有在完成角色学习了应当要表现的行为,满足了群体所要求的行动上的义务时才能完成。对社会中新的相关行为的发生,霍兰特(Hollander)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人要通过和群体的期待一致,来确保良好的信用。这样一来,信用就意味着他人知觉中肯定印象的蓄积。在加入新群体的初始阶段,个人要努力通过新伙伴认可的举止表现自我的行为,社会角色表现者的行为举止没有能够赢得新群体当然充分的信任,这种行为举止就具有不稳定特征。”(仇军,2010:102-103)

(3)新的价值观。在新的角色行为价值获得方面,作为一种准作用的群体承认传播的价值和规范,社会行为者通过内在化从这种一般化的价值出发,在自己的思想中呈现出自己设计的一系列行为,试探他人的反应,控制不希望出现的负面冲动,而后才会发生相宜的行为。作为个体的人加入某一群体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含着个体的人加入这一群体所必须具有的思想性倾向,习得面对外部人等的行为和行动方式。个体对这一群体行动的认可,群体对个体加入者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和基准群体前景的共有,米德称之为“取得一般他者的态度”(仇军,2010:103)。个体形成新的价值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会有反复。

(4)新的蜕变。巴伽(1963)指出,主体性伴随着行为出现,行为对应于特殊的社会状况产生。人们为了获得地位常常会围绕地位产生必要的活动。人们在群体内取得某种地位时,不仅是维持自身主体性的努力,而且也是保持群体整体行为的努力。考夫曼指出,在球队行动中,球队的每个成员都具有背叛球队行为或者不相宜的行为而影响球队的潜在性力量。另外,在某些场合,为了以适当的水准维持群体的行为,还需要学习复杂行为技能的整体过程(仇军,2010:103)。这一过程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最终产生新的蜕变。

(四)社会化的形式与机制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新加入者都要接触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社会化的形式手段。这些基本的社会化手段包括训练、学习、艰苦锻炼、试错、同化、预期性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等主要形式,各自共通的方面是模型化的社会学习、社会统制、社会性的相互影响(仇军,2010:103)。

群体内的新成员需要学习基于一般的社会现实及其意味。新成员需要学习向群体显示主体性的能力,还要学习获取这种主体性随带发生的角色,学习新社会体系的文化。巴伽认为社会化不仅是人学习客观化的意味,而且还是通过学习同等对待这些客观化的意味,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形式和适应。社会性还具有个人将客观性意味吸收进来充实自己的含义。总之,社会化的所有形式都含有包括作为社会影响的某种基本机制结果而产生的态度上和行动上的变化。按照凯尔芒(Kelman)的观点,社会性影响可以分为三个主要过程,即应诺;同等看待;内在化。这三个主要过程可以理解为社会化的一般机制。

(1)应诺。凯尔芒认为,应诺是个人获得如意和喜爱的反应,而且是在接受他人或群体影响时产生的。也就是说,个人为了获得社会角色,避免处罚,要学习和熟悉由他者规定的状况,并对这种状况作出适当的反应。要学习个人对重要他者影响的反应,因为重要他者的影响同时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肯定性的或报酬性的,即对个人是积极的影响和肯定;另一种是处罚性的。应诺行动是强化(诸如给予肯定或者清除有害的人),非应诺行动是接受处罚(仇军,2010:104)。这不难让人想起动物王国里的狮子,群狮在接受新加入者时的情景。

(2)同等看待。同等看待是对他人和他人群体采取的派生行动。之所以是派生行动,是因为这种行动是和他人或他人群体自身规定的关系相关。同等看待的机理在于角色理论和仿效群体理论,角色理论将社会作为舞台来看待,将个人视为社会性的表演者。所以,角色理论是把个人相对于他人表现自我以及自我行动方法作为考察的对象。个人要学习与其自身所处状况相适应的能力,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获得主体性能力中完善自身的行动。因此,所谓角色又具有对于社会典型性期待,具有典型性反应的规定特性。因习性道德要求规定性的角色应当处于调和的状态,也即是说,个人扮演的必须首先是诚实的角色,同时也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仇军,2010:104)。

(3)内在化。内在化可以看作社会现实的私有化,或者从客观性世界结构向主观性意识结构的转换过程。在人的意识中,具象化的外在社会很少有和谐协调的状态。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越是接近社会现实就越和谐协调。社会规范和价值的内在化,与人的自身行为相对照,使自我评价自己行为成为可能。这种评价的结果可以产生对社会规范和价值的判断。正如洛伊所说:“可以产生(自我指责)或尊敬(自我强化),从而使社会影响在人的社会化方面发生作用”(仇军,2010:105)。

(五)社会化途径

个人社会化主要是经过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两条途径来实现的。社会教化一般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的社会化过程,具体机构包括家庭、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军队、监狱等(吕树庭 等,2009:119-120)。

现实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在家庭和学校进行。它贯穿于一个人从出生婴儿到青春期。至于监狱和劳动教养场所,则是由于社会个体的基本期的社会化不完全,出现违反社会规范的罪错,被强制进行的社会教化。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对人的影响是多元的,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的大众传媒中,电视、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吕树庭 等,2010:119-120)。因此,人们开始关注社会负面因素对人的影响,尽可能地规范社会行为,约束、限制负面因素的产生。

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过程则主要由媒体来完成。孩子们多数是在电视机、电脑、游戏机前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据调查显示,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电视、网络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美国一项研究表明,1~3岁的儿童看电视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电视和网络帮助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生活情境,这种情境与现实环境不同,人的社会角色与特性因此也发生了改变。孩子同样可以看到电视、网络中呈现出的关于大人世界的描述,所以变得越来越“早熟”,儿童时代与成人时代的界限因此变得模糊了(吕树庭 等,2010:119-120)。从社会化角度来说,电视和网络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作用补充,有时其内容更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相反。从某种角度说,电视、网络削弱了父母和学校的影响力。儿童在1岁以前就会对电视、网络产生兴趣,特别是注意电视广告、网络游戏和经常反复播出的电视剧主题曲。到3岁时大致已经能看懂儿童节目。大众传播学借鉴了学理学家艾伯特·班都拉的模仿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与其中某些角色或行为认同,并意识到在某些情况下模仿会有有益的结果,那么当这种情境出现时,儿童会发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可以通过媒介不断强化,形成长期行为。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电视、网络传播的显性后果,更要考虑到长期的、隐性的后果。电视、网络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是在拥有计算机的人群中,还是在上网的人群中,青年人都占绝大多数,青年所具有的文化与其父辈所拥有的文化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一种断裂性变化的局面。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变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与其父母长辈的价值观有了很大不同,表现出价值观的多元性,追求时尚,崇拜明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娱乐明星),模糊了“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限(吕树庭 等,2009:120)。因此,对于幼儿、青少年而言,主要的社会化承担者仍然是家庭、同伴群体、学校和社区共同体等。施埃尔(W.H.Sewell,1969,1970)研究表明,在说明职业实现时,将重要他者影响作为独立变量是可能的,而且对实际研究也是有益的。凯尼恩和麦克弗森在研究中为了确认有影响的变量,提出了体育社会化迁移的社会角色——社会系统二阶段分程序理论模型,见图3-1(转引自:仇军,2010)。

img6

图3-1 体育的社会化发展之社会角色-社会系统二阶段分程序理论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