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中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做事”

“做中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做事”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决定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做事”,即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做事能力,所谓“习惯”实际上就是“利用环境达到自己目的的做事能力”。“做事能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

一、“做中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做事”

学习根源于生活的需要,而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事情构成的,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人去做,人的做事过程表现为解决各种问题的连续性行动。因此,杜威认为,生活就是以解决各种问题为中心的做事过程,尽管解决问题不是生活的全部。(21)这就决定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做事”,即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做事能力,所谓“习惯”实际上就是“利用环境达到自己目的的做事能力”。“做事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讲,“做事能力”既包括认识世界的能力,又包括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狭义角度讲,“做事能力”则是指改造世界的能力,虽然改造世界的能力离不开认识世界的能力。在杜威的经验主义看来,“做事能力”实际上表现为主体利用环境解决问题的连续性行动,在这种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无法分清也没必要分清哪些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哪些是改造世界的能力。

“做事能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一方面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表象,而客观事物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不依的客观存在,知识的根本功能就是再现这种客观存在。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关注的焦点是客观事物:整个认识过程以“客观事物”为中心而组织起来,而知识,作为认识的最终成果,则是客观事物的摹本,以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再现为宗旨。另一方面“做事能力”关注的是经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知识,关注的是“事本身”——“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行动”,而不是所要认识或所要改造的“物本身”。在教学活动中,将学习的对象定位为“知识”,学生最终获得只能是知识,所把握的只能是客体的真实面目,而将学习的对象定位为“经验”,学生最终获得则不是知识,而是经验,是行动,是如何认识世界和如何改造世界的行动经验。在杜威看来,至关重要是学会做事——学会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不是掌握知识——把握世界的本来面目,尽管对经验的学习离不开对知识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