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体验是生命体验的主要方式

再体验是生命体验的主要方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生命体验的再体验仅仅是我们个体生命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与亲身体验相比,再体验则是生命体验的主要方式:人的个体生命始终是以人类的生命为背景的,生命的本质只能到人类的存在中去寻求,也就是只有在人类生命的进程中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二、再体验是生命体验的主要方式

第一,再体验是个体生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个体生命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存在,它总是在世界中存在,与世界处于一种浑然一体的关系之中。人的个体生命始终是以人类的生命为背景的,生命的本质只能到人类的存在中去寻求,也就是只有在人类生命的进程中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就意味着个体生命发展必须突破个体生活体验的狭隘性,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普遍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才能获得生命体验的真谛。提升的途径就是对人类生命体验进行再体验。他人的生命体验不是自我生命体验的补充,而是自我生命体验的超越:他人的生命体验使个体能超越自我生命体验的局限,并因此而解放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再体验就是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他人生命的客观化物为中介,借助自己的想象对他人生命体验进行心理重演,从而将当事人的生命体验“感同身受”。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再体验是以生命的客观化物为线索,通过整合和系列追踪自己的现实经验痕迹,对所描述的事件身临其境的经历,从而获得如同亲身体验的生命体验。(33)

第二,我们对他人生命体验的再体验并不能直接地进行,而只能借助生命的客观化物这一中介间接地进行。生命体验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从不停顿下来供人们考察,而是一刻不停地在生命时间之河中流淌。“如果我们想要通过特殊的努力,去体验生活之流本身——它怎样冲击河岸,怎样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似乎总是同样的,但又并非确实如此,怎样既是多,又是一,那么我们将会再次落入生活的规律的窠臼。根据这种规律,无论我们如何留意河流,受到关注的生活瞬间都是一个被记住的时刻,而不是河流本身。专注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瞬间,从而使本质上流变不羁者固定化。”(34)生命体验之流虽然不能直接被把握,却可以被间接地把握住,因为生命体验会发生客观化。我们对他人生命体验的把握主要是通过生命体验的客观化物而得以实现。生命体验的客观化物既包括人类认识和创造世界(包括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过程,又包括人类认识和创造世界的成果。前者表现为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后者表现为人类体验活动所创造的人化世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这些客观化物是人类生命体验的外在表现。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生命表现来把握人类内在的生命体验。

第三,再体验的前提假设。再体验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我们可以用自己个体的生命把握他人的生命。这个前提假设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如下: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具有同构性,即他人的言行与我们的言行在性质上是根本类似的。这样,他人的生命体验历程可以外化为我们感官可以直接触及的外部现象,即每一个形之于外的客观化物都是内在生命体验的反映。形之于外的客观化物刺激我们的感官,刺激我们的内心,从而使我们产生与之相同的生命体验。最后,我们直接获得了对他人生命体验的理解和把握。(35)这个过程表明“用生命把握生命”的过程是再体验过程,一种心理重演过程:该过程是一个与生命体验客观化过程恰好相反的运作过程。但是,一种充分的生命参与要求我们通过想象回到创造者的创造现场,必须与创造活动的线索本身同向发展,必须一直与创造者的生命体验活动历程本身一道前进,直至我们再创造出他人的生命体验历程。这种再体验过程虽然表明:我们个体的生命体验是理解他人生命体验的基石,没有个体的生命体验,对他人生命体验的理解就无从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生命体验的再体验仅仅是我们个体生命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再体验”使我们摆脱了个体生命体验的特殊性和短暂性,进而把我们的个体生命体验提升为一种更为普遍的和更为恒久的人类生命体验的境界。

【主要结论与启示】

1.从实践哲学角度看,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考察世界,在实践中改变世界,在实践中助长生命。第一,体验是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方式:胡塞尔认为人主要通过现象学还原让“事情本身”在人面前显现出来,伽达默尔将语言视为“事情本身”显现的媒介,马克思则将实践作为“事情本身”得以显现的根本媒介。第二,体验不仅意味着认识世界,更意味着改造世界:人类常常根据自己的目的和客观实际来建构世界的“应然图景”,并根据“应然图景”来引导和改变世界,使实然的世界应然化,进而构建一个应然的世界以满足自己的目的。第三,体验不仅表现为人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变外部的世界,更是表现为在实践中助长人类的生命:实践不仅决定着人的自然生命,还决定着人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2.体验既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行知一体化”的过程。体验首先是身体行为事件:体验虽然包括感觉运动体系,但感觉运动体系只是体验的一个环节。体验在其本质上是一种连续的行为事件。其次,体验不仅仅是身体行为,还内含着思维在内的心理运作:体验常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情意场域中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展开的探究活动。

3.体验具有明显的时间性,体验不仅和生理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制度时间和心理时间密不可分。第一,生理时间的不可逆性常常涉及体验的客观化及其对生命成长的作用问题。随着生命时间的流逝,更多的生命体验变成了过去时,但过去的生命体验并未消失:它不仅沉淀在生命体中并直接影响生命过程,而且还外化为客观化物,散发在环境中继续对生命的现在和未来产生影响。第二,体验分为短时段体验和长时段体验。相对来说,长时段体验对人的生命产生更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根源于制度。制度不但是体验的结果,而且是体验的媒介:一方面制度不但通过体验而产生并且通过体验而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另一方面既促进着体验的不断地生成也在不断限制体验的生成,限制着体验的方向、内容和性质。第三,体验是一个由三种状态构成的统一整体:已经在世界之中的曾在状态、依附于世界内的存在者的当前状态和不断地筹划自身未来的将来状态。

4.体验的基本方式有二:亲身体验和再体验。与亲身体验相比,再体验则是生命体验的主要方式:人的个体生命始终是以人类的生命为背景的,生命的本质只能到人类的存在中去寻求,也就是只有在人类生命的进程中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就意味着个体生命发展必须突破个体生活体验的狭隘性,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普遍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才能获得生命体验的真谛。提升的途径就是对人类生命体验进行再体验。再体验就是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他人生命的客观化物为中介,借助自己的想象对他人生命体验进行心理重演,从而将当事人的生命体验“感同身受”。

【注释】

(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2)王寅:《体验哲学: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3)王寅:《体验哲学探源》,《外国语文》2010年第6期。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5)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6)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7)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8)朱志勇:《“应然”的实践阐释——论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9)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10)朱志勇:《“应然”的实践阐释——论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叶澜:《命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13)[美]丹尼尔·托马斯·普里莫兹克:《梅洛-庞蒂》,关群德译,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8-79页。

(14)王寅:《体验哲学探源》,《外国语文》2010年第6期。

(15)Lakoff,George and Johnson,Mark.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497.

(16)[美]罗伯特·B.塔利斯:《杜威》,彭国华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页。

(17)[美]罗伯特·B.塔利斯:《杜威》,彭国华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 53页。

(18)[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19)[美]罗伯特·B.塔利斯:《杜威》,彭国华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1页。

(20)[德]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21)[德]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2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文军、赵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23)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24)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25)[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26)[美]保罗·皮尔逊:《回报递增、路径依赖和政治学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27)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28)洪汉鼎:《现象学十四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29)[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59页。

(30)王寅:《体验哲学探源》,《外国语文》2010年第6期。

(31)Lakoff,George and Johnson,Mark.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497.

(32)张祥龙:《现象学导论七讲——从原著阐发原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33)鲁忠义、高志华、段晓丽、刘学华:《语言理解的体验观》,《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2期。

(34)[德]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35)[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