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密切家人关系

密切家人关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的婚姻家庭理论研究和治疗实践提出,家庭关系中排在首位的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的好坏决定了家庭的情绪氛围和其他关系的状况。每个人对爱的需求有不同,聪明的人会根据配偶的需要“投其所好”。从埃里克森这五个阶段发展任务的线索中,不难看出各方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儿童自我成熟。“有分离度的爱”就是要促进孩子的成长成熟、早日独立。禁止信息大多来自孩子接收的

二、密切家人关系

家庭关系对幼儿园园长的幸福感至关重要。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最为重要,所以重点讨论。

(一)夫妻关系

大量的婚姻家庭理论研究和治疗实践提出,家庭关系中排在首位的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的好坏决定了家庭的情绪氛围和其他关系的状况。

美国华裔心理学者黄维仁博士提出,夫妻密切关系的秘诀有三:精心维护感情,有效处理冲突,发展健全真我。

1.如何维护婚后感情

首先要多在对方的“爱情银行”中存款。“爱情银行”的观念是心理学家魏拉德·哈利提出的,爱情银行指夫妻心里都有个情感账户。存款就是让对方开心,觉得被欣赏、肯定或感受到爱。提款就是让对方痛苦,觉得被批评、误解或伤害。存款丰厚,爱能遮掩许多错,使大事化小;债台高筑,任何小错都可变成大罪。

存款还需智慧,不是自己认为对别人好别人就能收到。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提出爱有五种语言:两人共处的时刻,精心的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话语。每个人对爱的需求有不同,聪明的人会根据配偶的需要“投其所好”。

2.怎样有效处理冲突

首先要重新解读冲突的原因。家庭生命周期的重大事件可能是家庭冲突的症结所在,比如新家庭诞生、新生命的到来、孩子到了青春期、成年孩子离家都可能引起家庭的震荡;年龄、城乡、个性、原生家庭、出生次序差异也可能是导致夫妻冲突的原因;处理冲突的习惯性做法,比如指责、辩解、逃避、负面“读心”更可能是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因。了解冲突原因的意义在于让过去不曾意识到的因素进入到意识范围,知道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配偶故意更不是恶意伤害自己,这种相互理解就为解决冲突、修复关系奠定了心理基础。

黄博士还为疏导情绪、解决冲突设计了五大要诀和十大步骤。

【延伸阅读】

疏导情绪的五大要诀

1.学习暂停,为爱点燃一盏灯,从潜意识做主掌控的“冲动反应”状态,进入由意识做主掌控的“理性响应”状态。

2.了解、标明被激发的情绪。

3.省察被引发情绪背后的思维。

4.探索心理需求,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5.思考如何借自己的一点改变,他人帮助满足你的需求,修复关系。

解决冲突的五大步骤

(为便捷运用,将黄博士的十步简约为五步)

1.客观描述事件及其结果。“那天……结果……”。要领:切忌指责对方。

2.说出当时或现在的感受。“我感到难过、担心、害怕、生气……”。要领:不怕示弱,示弱比逞强更能令对方感化、响应。

3.表达内心渴望。“我所需要的是(被理解、被尊重、被爱)……”,“我希望我们俩的关系能亲密、信任、合作……”。要领:说出自己内心最需要、最看重的。

4.表达行为要求。“我需要你帮助我或为我做的是……”。要领:最好具体可行。

5.说出这样做的好处。“如果这样……,那么我会……(个人目标)或我们会……(关系目标)。”要领:对方没有马上改变也能够接受:内心的负面情绪宣泄了;可以等待。

不管是五大要诀还是五大步骤,贯穿始终的是情绪智慧: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期望来疏导自己的情绪;不指责对方,不强迫对方改变,而是念及对方的好,通过自己改变并请求对方合作来满足双方的渴望。

3.如何发展健全真我

以上所述种种努力都是在做自我的修炼。

自我的修炼还表现在提高自己的3Q上。一是LQ,即学习商数,有颗能够受教育、愿学习的心。二是EQ,即情绪智慧商数,有颗能够了解、疏导、掌控自己内在情感状态,同时可以正确地解读、帮助他人调整内在情感世界的心。三是SQ,即精神商数,有颗不忍、愿为别人着想、愿意去爱的心。

(二)亲子关系

本方面只针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和园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谈几点意见。

1.无条件而有分离度的爱

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论”,认为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文化要求是外因,由此引发的个体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内因,这两者共同规定了人格的成长路线

【延伸阅读】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img62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习信任、成为自主者、发挥主动性、变得勤奋、建立自我同一性,这几个阶段是人从出生到成人所经历的五个关键阶段,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挥最大作用的阶段。从埃里克森这五个阶段发展任务的线索中,不难看出各方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儿童自我成熟。从出生到一岁,母亲要给婴儿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他(她)是妈妈的至爱,在妈妈的怀抱里无比安全,由此衍生出对周围世界人、事、物的基本信任。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对孩子爱的“无条件”,不因孩子的性别、模样和其他因素而有不同。接下来父亲、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同龄伙伴先后加盟孩子的“教育团队”,他们对孩子的爱需要增加新的内涵:放手和指导,才能使孩子成为自主者,发挥主动性,变得勤奋,直至达到自我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平衡的自我同一性成熟。这种爱是逐渐增加分离度的爱,是让孩子在自由和规则中学会辨别、选择、担当责任的爱,是更高层次的爱。

对孩子“有条件的爱”是我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偏差最大的方面之一,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是:在学龄段,只有学习好,父母才对孩子宠爱有加;只有学习好,才会得到老师器重;一旦学习出了问题,父母、教师不自觉地会对孩子表露出不满与嫌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提出这种“有条件的爱”是导致人性扭曲的作祟者。怎样做到“无条件的爱”?就是要从根本上肯定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看到每个生命蕴含的潜能和光彩,要因循孩子本性和潜能支持他们成长,而不能控制、逼迫他们成长。

“没有分离度的爱”也是我国父母容易犯的“爱的错误”。表现为一味溺爱、凡事包办,不知不觉中孩子养成了依赖逃避、懦弱无能的习惯,或骄横跋扈、胆大妄为的个性。到孩子长大后,父母又会抱怨他们无能、无趣、无心,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活力、情趣、爱心可能早在多年的娇纵下退化了。“有分离度的爱”就是要促进孩子的成长成熟、早日独立。在孩子出于好奇和探索而做事时,要鼓励他们尝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赞赏和允许犯错的信任。当孩子做得好时,用实在的语言、真实的细节表扬孩子,让他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优良品质和行为是多么的看重和满意。在孩子出问题时,本着让孩子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后果负责任的原则进行必要批评和惩罚,让他承受做错事的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比如孩子不吃东西就会饿、忘了穿厚衣服就会冷、踢了狗一脚就有可能被咬伤的自然后果;比如幼儿故意弄坏了自己的玩具父母不会再买新玩具、学生在桌子上写字让他擦干净桌子的逻辑后果。在接受这种惩罚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明白自己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关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学会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做更好的选择。

2.慎用“应该信息”和“禁止信息”

加拿大籍心理学家伯恩(Eric Berne,1910—1970)提出,造成心理病态的深层原因在于人早年所形成的不良人生脚本。人生脚本指个体小时候在无意识中定下的一生的计划,约在2至7岁时完成。比如有人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做不了什么大事;有人认为自己很强大,做什么都没问题。交互作用理论认为,童年时父母给予的“禁止信息”和“应该信息”,是儿童产生消极的人生脚本的主要外部因素。

禁止信息是父母通过言行举止对孩子传达的“你绝对不可以……”的信息,孩子可能将它印刻在心里成为终身的禁止信息。禁止信息大多来自孩子接收的父母非口语信息的感受,有时父母未必有那个意思,但孩子却坚信而且决定要服从那个命令。例如父母忙碌时不让孩子靠近,虽然父母内心里并没有拒绝的意思,但孩子由父母的表情会强烈感受到这种信息有拒绝亲近的意思,多次发生,孩子就可能形成“我永远得不到家人的爱和别人的爱,只有自己保护自己”、“接近别人会受到羞辱,要和别人保持距离”的早期决定。禁止信息并不是都有问题的,关于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儿童成长为文明并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必修课。但不容否认,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禁止信息是严苛和扭曲的,妨碍了孩子发展内在潜能和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

应该信息指父母出于保护和照顾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所说的话,如“学习好才有出息”、“要完美,不可做错”、“要使自己快乐,生气是不好的”一类的话。人遵循应该信息做事时,内心常常经历挣扎和冲突:要么个体为了服从“应该”而牺牲自我的需要,要么当自我满足而不符合“应该”调节时又会陷入深深的内疚。于是大量的能量被消耗在这种分裂和冲突中,阻碍了个体机能的充分发挥。如已经被某件事情激怒了,心里却想“有教养的人不应该发脾气,应该有自制力”,把怒气吞回去而不是解决问题,随之而来的后遗症是自我贬低和心理阴影。

伯恩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孩子容易在早年受“禁止信息”、“应该信息”的伤害,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慎用“应该”和“禁止”信息,以免孩子从小套上种种沉重的精神枷锁,无力起飞。更应该警惕的是,0至7岁是“人生脚本”的形成期,不合理的“禁止信息”和“应该信息”可能导致儿童“灰色的人生脚本”,将他们导向人生歧途。

3.与孩子保持适度的心理界限

德籍心理学家皮尔斯(Fritz Perls,1893—1970)提出了心理界限的概念,包括自我的内部界限、自我与环境的界限。内部界限是指人是否能觉察自己内心认知、情感、意向的活动并使之协调合作。内部心理界限好的人能够把自己的精神和躯体、理智和情感、自主性和自发性资源很好地整合起来。外部界限是指自我是否既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又能与环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相互渗透。内外界限好的人既能自我支持又能与环境相互支持。

皮尔斯的心理界限概念对亲子关系的处理是一剂良药。我国父母有爱孩子的美德和牺牲精神,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孩子也承负着父母期待甚至家族声望的重托。但这种亲子关系常常是一种捆绑在一起没有界限的关系,以致弱化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和问题的能力,父母也失去不少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乐趣。更加严重的是,亲子任何一个方面的风吹草动,都会牵累另一方,如孩子的问题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夫妻不和孩子也会充当调停人或替罪羊。产生这种相互纠缠的情况,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心理界限、责任归属的意识和能力。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但不能过界越权,因为孩子只有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主体时,他才会扛起自己的责任。而处理好夫妻关系是大人的事,孩子无需承担责任。推而广之,每个人能担负自己的责任,又愿意与别人相互支持,是全社会和谐的心理保障。所以,将孩子从一个需要环境支持的婴儿,培养成为能够自我支持且与环境相互支持的人,是当今父母的使命之一。父母与孩子清晰而有弹性的心理界限是:相信孩子可以处理自己的问题,如果孩子需要帮助,父母就在这里,不过要由孩子决定是否需要大人的帮助。父母不会大包大揽,也允许孩子出错,相信孩子能从错误中得到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