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参加授课竞赛

积极参加授课竞赛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为了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通过举办授课竞赛的方式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授课能力与水平,这种措施在当时中国高校是首创的,并一直发展、完善、坚持到今天,它对传承东南大学本科教学优良传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一大批青年教师经过这样的磨炼迅速地成长起来了,成为今天东南大学的骨干和中坚。

积极参加授课竞赛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第15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动员会上讲话

蒋建清[1]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我们东南大学第15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动员会。我主要讲三点:第一,举办授课竞赛的背景;第二,举办授课竞赛的必要性;第三,一点希望。

一、举办授课竞赛的背景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大学就成立了校本科教学督导组,聘请了校内教学专家亲临课堂听课,并进行交流与指导。特别是,为了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通过举办授课竞赛的方式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授课能力与水平,这种措施在当时中国高校是首创的,并一直发展、完善、坚持到今天,它对传承东南大学本科教学优良传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一大批青年教师经过这样的磨炼迅速地成长起来了,成为今天东南大学的骨干和中坚。

大家知道,老一辈教师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都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助教阶段,他们反复多遍地听老先生的课、批改作业、答疑与试讲部分章节等,慢慢地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如今,青年教师在正式走上讲台授课前缺失了这一环节,很显然,这是难以保证初上讲台的年青老师们的授课质量的!客观地讲,原来这一套助教制度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也行之有效。虽然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已获得了博士学位,很有学问了,但是,上了讲台,面对台下学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你能否紧紧把握住课堂45分钟,将自己的学问用有条不紊的节奏合理地讲出来,让学生们听得懂,甚至于让学生们能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地听你、看你精彩的课堂表演,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以为教学需要自己去探索,还需要有经验的老教授们的精心指导!实践表明,在传统意义上的助教制度基本缺失的情况下,授课竞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东南大学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4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它大大加强了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寓传承于比赛之中,有力地促进了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教学骨干。因此,比赛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优良的教学传统,帮助大家尽快地成长,提高东南大学的教学质量。

二、举办授课竞赛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是一门艺术。大家进入东南大学这个教师集体,就从学生身份转变到了教师身份,其实,这个角色转变是非常大的。从做学生在台下听老师讲,转变到在台上给学生讲,这是很不一样的,上大课和上小课不一样、上高年级的课与上低年级的课不一样,上专业课与上基础课可能也不一样的,如此多的不一样,均需要你去用心体会,认真准备。我们知道,要驾驭好一个大的课堂是非常不容易的。怎样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怎样合理有效地安排整个课堂时间?怎样及时了解学生的听懂程度?有时候教师可能自己以为讲得很清楚了,但是下面的学生就是没有听明白;怎样做好课堂的有效互动?从形式互动到思想与心灵的互动,等等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再者,课堂教学与做学术报告也是不一样的,尽管很多老师作学术报告讲得很好,但课堂教学不一定能做好,为什么呢?因为对象不同!听学术报告的大多是高水平的同行专家,你讲的内容可以容量大、速度快、难度高,有跳跃性,但我们面对的是大学本科学生,还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还需要循循善诱,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与认知规律,因此,需要大家去重视并研究学生这个群体,研究你所选用的教材,研究你的教案,研究你的课堂管理,研究你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研究你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可见本科课堂不是自己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教学活动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学术性问题,需要大家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从学校层面讲就是通过举办授课竞赛的方式来鼓励大家研究与探索,切磋共进,教学相长!

大家知道,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大都受过系统专门的教育理论和授课技能训练,比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而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在这方面是缺乏训练的,你在你的专业上是博士,接受的是如何做好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具备了为本科生上课的学术修养,但这并不代表你已具备了上好一门本科生课程的能力。在教学中,每个老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把课讲好。我们曾对去年我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老师除了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讲课很有激情这些共性特点外,每个老师的授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正所谓“教无定法”。其实,每个老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维特点,学生正是在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中博采众长,吸取养分的,所以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剖析自己,研究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教学这个大舞台上作出大的贡献,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去考虑、去追求!经验告诉我们,教学其实比科研更难,因为,怎样用我们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把信息与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是非常灵活的,通过我们的教学,学生能懂吗?学生能懂多少?相对教学来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它是自然的、客体的,没有感情色彩,因此我们可以人为地控制变量,慢慢地一一研究其变化规律,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但是,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对个体来说,人时时刻刻在变化着,他的情绪、状态等主观意识会严重影响听课效果,你的教学需要适时调整;对群体来说,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了解你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显然,如果在教学中没有把课堂气氛调整好的话,那么其教学效果肯定会很差。所以说面向人的教育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教育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还在不断地被认识,教育学的理论在不断发展着,但迄今也没有一个理论可以把教学工作描述得完美无缺,从经验上升到科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与时变化、与人变化,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值得我们去毕生追求!

其次,教学是一种奉献,这种奉献既促进了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升华,也是我们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

我想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得比较好,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并重关系,而是一种融合关系,统一共生于教师身上。在中国,这个问题目前解决得还不太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但这一定是暂时的现象,这跟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关。教学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教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名利观念太强是搞不好教学的,因此,潜心搞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奉献,这种奉献就是园丁浇灌花朵似的:付出的是你,收获的是学生;认清了这种奉献的本来意义,也信仰着这种意义,我们就认为我们的人格得以升华了。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获得了怎样的名誉和利益,而是应该看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才能在一个群体当中体现出价值,作为一名大学青年教师应该有这种人生价值观

二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教学是一种责任。大部分在座的青年教师暂时还没成家,当你成家之后,有了小孩,你小孩进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你一定会非常非常关心他的老师是不是负责任的。当一个老师不负责任时,你一定会认为这个学校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同样的,学生来到了我们东南大学学习,来听你的课了,你负责任吗?此时此刻,你代表的就是东南大学!作为一名东南大学的教师,这是基本的职业修养,问心无愧了吗?!

三是从爱心的角度看。人格升华后你会充满爱心,大爱无边,润物无声,我们爱学生、爱教学、爱学校、爱生活、爱社会、爱国家,才会一丝不苟地去做好教学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你爱学生,学生也一定更爱你!同时,你也更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正所谓“教学相长,乐在其中”了。我们材料学院有个老教师,叫孙扬善,已过了花甲之年,去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十佳”老师之一,学生说这个老师很可爱。他经常到学生那里去交流,感觉蛮好,人很充实。学校在浦口时,他往往提前一天,晚上住在那里,既为学生提供答疑,也与同学们谈心,学校搬到九龙湖后,他也住到将军路去了,离学校近一些,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他从中深刻体会到这种人生的美好,学生的进步、认同和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大的回馈,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原动力!因此,爱学生是做一个优秀老师的前提,否则,课讲得再好也仅仅是教书,是技术性的,是“匠”,而不是育人的“师”!

最后,我想谈点说明和希望。

竞赛总会有输赢,但淘汰本身不是目的。虽然东南大学将晋升副教授同教学考核或者说同授课竞赛结合起来了,但是,我们的专任教师队伍只有两千多一点,师资并不富裕,因此,这种结合并不是想淘汰谁,而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通过前面14届竞赛的评审,我们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评审专家队伍,有一套不断完善和相对完整的评审办法。我们设置了一等、二等、三等奖和提名奖,以前与职称晋升不挂钩的时候,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是45%左右,现在考虑到职称晋升,加上提名奖,总获奖比例60%左右。这个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参照网上评教情况、参考院系考核情况等等,才能确定最后的评审结果。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好在我们有一批有经验的老专家,有多年的积累和完善,相对来讲是有很高可信度的。

整个评审过程,是一个专家决策系统。只有公平才有信度,只有公平才能持久!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呢?管理部门和专家之间既相互信任,又相互约束。作为管理部门,教务处要保证评审过程的合法性,平时不去过问专家的具体听课意见,不干扰专家的独立学术判断;而专家是根据评审要求进行听课,并给出独立的评价意见。最终评审结果是专家意见、学生网上评教意见和院(系)意见三者的综合。这种制度是学术和行政良好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权威性。大家知道评判学术水平高低的是专家,不是行政人员,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专家,尊重专家,依靠专家。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专家制度,只靠行政管理,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制度是走不到今天的。在座的老师们以后也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要参与这方面工作,把这种制度和文化传承下来,学校才能薪火相传,不断发展!

因此,希望大家把竞赛压力转化成动力,根据东南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青年教师应当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易校长多次讲过,未来的东南大学没有只上课不搞科研的老师,也没有只搞科研而不上课的老师,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必须两者兼备。所以希望大家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作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次好机会,毕竟有那么多老教师来听你的课、替你咨询,给你帮助,同时,你也可以去观摩一些老师的课,扬长补短,切磋提高。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会得益,学校会得益,参赛老师也会得益!竞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注释】

[1]蒋建清,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