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宁等地考察学习的报告

会宁等地考察学习的报告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观会宁教育展览室、观看会宁教育专题片后,考察团成员认为会宁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是名副其实的。几年来,会宁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7%。会宁县连续几年辍学率几乎是零,难怪全县50多万人口在校学生的数量高达17万人之多,比例超过30%,足以见得会宁人对子女上学的重视程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赴静宁、会宁等地考察学习的报告

◎张建银

为了学习、借鉴毗邻县一些名校的办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新途径,推动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彭阳县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带领彭阳县教育考察团一行22人赴静宁、会宁、西吉、原州区进行考察学习。我们通过听、看、访、谈,感受颇多。

一、基本情况

第一站来到静宁。

“静宁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考察团人员进入静宁县城后,静宁县人大、政府、政协、教育局的领导同志,带领我们先后参观了静宁县城川中心小学、静宁县德顺小学、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静宁一中等学校,听取了各学校校长的情况介绍,观看了专题片,实地考察了全县教育成果展示、静宁一中校史展示,走进了部分学校的食堂、宿舍、实验室、教室等,并访问了部分学生、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教育理念新,教育基础牢,教育质量高,教育管理科学

静宁人把勤奋读书作为第一要务。老百姓不耗资修庄打院、修楼建房,不围绕家庭收入跑江湖谋划赚钱,重读书的根扎在了这片贫瘠土地上的每个沟沟壑壑。田间地头不谈论谁家购置了大彩电、开进了小轿车,街头巷尾说的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是谁家的孩子考进了清华北大,哪个家族出了多少名状元。正是这种超前的眼光和全新的理念,把众多农家子弟送出大山,送入高等学府。

静宁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自始至终把教育摆在首位。

静宁县千方百计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全县最美的建筑在学校,最先进的设施在课堂。静宁一中现任校长在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时自豪地说:“学校硬件建设实现了‘四个翻一番’,拓展校园面积100亩;建成科技楼、图书阅览楼、教学楼、1号公寓楼等,建筑面积由原来的8494m2增至3.6万m2(筹建体艺馆建设工程、餐饮中心、2号公寓楼);绿化面积由4000m2增至1.4万m2;图书和物理、化学等实验设备及体艺器材均达到国家级一类标准。”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静宁县教育局局长郭三省说:“2000年以来,静宁县招聘引进教师1500多名,相当于每年净增2000多万元的财政支出(全县每年财政收入只有四五千万啊)。”为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静宁形成了“一机、两翼、三轮驱动”的培训体系和“大烩菜、拼盘菜、自助餐、特色菜”四步走的培训模式,在甘肃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的有效路子。一支师德、师能、师技过硬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

好学校、好教师必然会有高质量。静宁县教育成果展室里的一段文字用铁的事实证明了静宁教育的高质量和高水平,静宁教育在平凉市所占的比重有这样一组数字足以证明,可用“五四三二一”来表达:“五”是静宁县的人口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四”是全县的学生占全市的四分之一,“三”是静宁县参加高考的学生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二”是静宁县的本科上线人数、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均占全市的二分之一,“一”是静宁县高考成绩连续29年居平凉市各县(区)之首。自恢复高考以来,静宁县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2.8万人。

教育的高质量根源于教育管理的科学化。静宁人以“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四苦精神”为基础,在“苦”的前提下,尊重规律,研究方法,“苦”“巧”结合,提高效率。这也就是静宁教育人所说的“抬头看路”,这是静宁教育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为此,静宁县教育局明确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校长要置身一线,研究课程,坚持教学实践,研究考试,研究高考动向,率先垂范,为师生做楷模、树标兵。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两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定当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县乡领导下乡检查工作,必须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研究解决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

从县委、县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学校,到校长、教师,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盯着一级干,扎根这片沃土的教育之树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静宁教育”成了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第二站到达了会宁。

“会宁教育现象”,让一个“苦瘠甲天下,贫困冠陇中”的国家重点扶贫县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陇上。考察团成员走进会宁,发出的第一声感叹就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我们固原相差太远了(人们都知晓,固原是联合国官员定性的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居住地),裸露的荒山野岭和干旱的原野不时呈现在人们眼前。会宁县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考察了会宁一中、会宁枝阳初级中学、会宁实验中学、会宁高级职业中学等学校,大家越走越精神,越看越兴奋,考察结束后意犹未尽,灵魂受到了撞击,“会宁教育现象”的出现,根源于“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学生乐学和教师乐教。”

参观会宁教育展览室、观看会宁教育专题片后,考察团成员认为会宁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是名副其实的。

2002年~2004年,会宁县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未增加1人,而教师队伍却增加了1769人;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只有1300多万元,用作学校公用的经费却高达260多万元。几年来,会宁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7%。

会宁县连续几年辍学率几乎是零,难怪全县50多万人口在校学生的数量高达17万人之多,比例超过30%,足以见得会宁人对子女上学的重视程度。

我同会宁教育局的一位干部开玩笑说:“你们‘普九’达标不会有问题吧?”他告诉我说,这里的老百姓砸锅卖铁也要供娃娃上学的,因为他们的观念是“不上学不如人”,别说“普九”,就是“普十二”指标都会达到百分之一百多的。因为重读率很高,高三补习习以为常,初中补习重读也很普遍。然而,会宁之行,最让我受启发的还是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会宁县教育局局长介绍情况时说道:“会宁学生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会宁教育。学生那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从小养成,长大后是很了不起的精神财富。”是的,尽管他们总结“会宁教育现象”时说“学生乐学”,我认为这是应时之举,是时髦之词,会宁学生值得甘、宁两省乃至全国学生学习的闪光之处,还有一个“苦”字。下面看看会宁一中的作息时间表:

会宁一中作息时间表

img2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会宁的学生,他们以苦为乐,苦而思进,面对艰苦的环境,每天坚持1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可以准确地讲他们是“苦读乐学”“苦中作乐”。正如会宁五中校长张富荣所说:“在会宁,孩子对父母、对家庭、对自己都有极强的责任感,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辛,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为了报答父母的辛劳,唯有用自己勤奋刻苦、奋发进取的求学精神予以回报。”

考察团成员走进五中校园,看到宿舍楼后面两排低矮的平房,每个房门上面都标有大红阿拉伯数字,校长张富荣说,这里一共有48间小房子,全是学生的自炊灶,大都是灶厨,有几间是库房,走进一间库房我发现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面袋子,地上堆放着土豆。

碰到两名学生,他们告诉我,五中有500余名学生自己在这里做饭,都用的是小煤油炉。问他俩:“学校没有学生灶吗?”回答:“有,大小十几个呢。”“那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做饭呢?”他俩异口同声说:“省钱呗。”张富荣校长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自己动手做饭一天有1.5元钱就差不多了,面粉、土豆、油都是他们从自己家里带来的,而上灶每天大约需三四元钱呢。一位随行的副校长插了话,学生做完饭后,眼睛红红的,身上全都是煤油味,他们就是凭着信念、毅力、吃苦精神和来自发达地区的同龄人一决胜负,从而走出大山,走向发达城市的。

会宁教师,苦教乐教是“会宁教育现象”产生的根本性原因。

会宁一中校史展览室的展板上关于教师管理方面写着:坚持开展以培育敬业精神、塑造师德形象、提高育人水平为宗旨的师德建设工程,注重加强教师的政治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精神导师意识、人格榜样意识的教育。

会宁枝阳初级中学校长白建雄说,枝阳人秉承“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恪守“团结进取,和谐发展”的校风,倡导“以人为本,超越自我”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勇于争先”的学风,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强化学校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向着“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办学目标迈进。

会宁五中一位副校长同我交流时说道,在学校里大家都不敢懈怠,家长那么在乎娃娃上学,领导、社会人士那么关注教育,孩子们都那样拼命学习,老师只有拿出十二分的气力,才能心里不发慌。我问:“这里的老师加班,额外辅导补助咋给?”他吃惊地说:“啥?补助?没听过。”至于上课、辅导、补课那都是分内工作。

陪同考察团的会宁政府领导、教育局负责人告诉我们,会宁的教师现在已经尝到了“教书育人”的甜头,在艰辛的教学中体会到了乐趣,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县已累计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学生5万多名,教师们相互之间谈论最多的,不是哪个学校福利待遇有多高,班主任津贴有多少,而是哪个教师带了多少大学生,教学成绩有多好,哪个教师有忘我的工作精神,他们已经把教学当做事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每一个会宁教师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实事求是地说,会宁教师的“乐教”源于教师“苦教”。

第三站来到了西吉和彭阳。

西吉、彭阳这两个地方是一衣带水之邻邦,但我从未涉足半步,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宣传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西吉——“中国马铃薯之乡”,西吉——“蒋台堡会师纪念碑”,西吉——“火石寨丹霞地貌”,西吉——“龙女变的彩鲫宛如金鱼”……但我们彭阳教育考察团这次却是奔西吉的教育而去的。

考察团进入西吉后,在西吉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陪同下,进学校、访师生、问校情、看校舍、听介绍、谈管理、说教育、论改革。

西吉县政府分管领导介绍西吉教育的基本情况时说,我县坚持“巩固、均衡、强师、提质、规范、和谐”的教育方针,抓住一个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两个重点(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布局调整),强化三项工作(振兴初中行动计划、规范村小行动计划、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活动),破解四大教育发展“瓶颈”(县城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西吉县领导的这番情况介绍,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调整学校布局。

西吉中学校长高望东自豪地说,自恢复高考以来,西吉中学为全国各类大专院校输送学生1万余名,先后为清华、北大输送11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08年一次性本科上线335人,王宁山同学以684分的成绩荣获全自治区理科第一名,王宁山、邵常宁、何瑞乾、马瑞等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录取。

教育局负责人自信地补充道,2008年本县籍考生有4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3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录取;中考高分人数多,500分以上有669人,全固原市600分以上4名学生被西吉县包揽,全固原市中考奖励前10名学生中,西吉县学生占6名。足以见得2008年西吉县高考取得的辉煌成绩,中考再创佳绩。

考察中,我们先后走访了西吉中学、西吉县一小、西吉县玉桥中学、西吉四中等12所学校,其中新建、迁建、扩建的共有8所,分别是新建的西吉四中、西吉四小,迁建的西吉二小、回小,扩建的西吉三中、回中、三小、职中。征用土地468亩,已投入资金1.23亿元,看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我们似乎看到了西吉教育大踏步、快节奏、高质量、跨越式向前迈进的姿态。

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实施“教育带动工程”,正朝着将学校“规模调大、队伍调优、条件调好、质量调高”的目标挺进,西吉教育事业的腾飞指日可待,西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到达固原市原州区,是此次教育考察的最后一站,也是彭阳教育考察团所有成员比较了解的一个县(区),是中共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原州区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中原农业区与边疆草原区过渡地带,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西塞之口”“关中屏障”之称,类似有“宁夏敦煌”之称的须弥山石窟、战国秦长城、固原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在我们这些老固原人的眼中可以说司空见惯了,然而原州区的教育我们还是知之甚少,往往都会被“固原一中”“固原二中”“固原六小”等固原名校一叶障目。

固原市原州区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及教育局负责人带领我们先后考察了头营小学、头营中学、原州区六中,教育局田力局长详细介绍了原州区教育的基本情况,身临其境地感知了原州区的教育,了解和掌握了原州区教育改革及校长队伍管理的具体情况和办法、措施。

田力局长介绍说,原州区教育改革以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基础教育教学综合管理质量工程和“村小行动”为载体,抓管理,促质量,稳步推进。

固原市原州区教育管理改革的工作也很有特点,基本情况如下:

200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之后,区委、区政府及时制定《原州区新时期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措施,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行政村、学校和部门(单位)在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工作中的责任。

2003年,随着撤地设市、撤乡并镇工作完成,撤销了乡镇教委,设立了乡镇学区,负责乡(镇)域内中小学管理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

2010年3月,结合新一轮校长聘任工作,区委、政府决定撤销乡镇学区,设立乡镇中心小学,由中心小学校长负责乡镇小学教育工作管理,并配合政府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并在乡镇中心小学设立常务副校长,具体主持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乡镇初级中学全部统归教育局管理。

教育经费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公用教育经费由财政直拨学校,教师工资由财政统发。

固原市原州区政府领导始终坚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2009年3月,为进一步建设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懂教育、懂管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强区、强乡(镇)创建工作,区委、政府决定在原州区公开选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成立了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教育、人事、编办、监察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选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校(园)长选聘工作,按照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式,经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书面考察、竞聘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公示等程序,圆满完成了原州区新一轮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选聘工作,共选聘校(园)长57名,进一步优化了校长队伍结构,提升了管理水平。

二、体会和启示

(一)理念新是办好教育的前提

理念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再具体点说就是思想,思想决定行动。此次教育考察,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就没有办不成的教育,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全社会的教育理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等都是会宁家长普遍共识;“只有寒窗苦读,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这是会宁大街小巷、男女老少的谈论话题,他们始终坚信“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鼠”;会宁农民家中悬挂的字画,张贴的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以及“家有十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等等,无不折射出会宁老百姓“读书唯上”的理念。

领导的教育理念。会宁县委、政府领导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领导们的共同话题。他们认识到,只有大办教育,办好教育,才能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使会宁人的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才创造了“会宁教育现象”。静宁原县委书记张正同志对教育一片痴情,他说:“要摆脱贫困,必先大力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关键是要有可靠的体制和机制加以保障。”“要经常关心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甘肃日报》2006年)现任县委书记宋全科同志强调指出:“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办科学发展的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办内涵发展的教育;缩小教育差距,办均衡发展的教育;探索教育难点,办创新发展的教育;化解各类矛盾,办和谐发展的教育;满足百姓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08年在庆祝第24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也正是静宁几任县委主要负责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使静宁教育成为宣传静宁,推介静宁的重要品牌。

校长的办学理念。静宁一中校长马明义信奉“教育的进步,关键在于理念更新”,所以他明确提出“德行双修,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植于历史,着眼于现实,深入人心。全体一中人理解理念,自觉追求这一理念赋予的价值。

会宁一中校长极力推行“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师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教师队伍,一支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教师团队,是他们成就了会宁的高考神话。

(二)质量高是办好教育的标志

抓住了质量,就抓住了办教育的“牛鼻子”。

静宁一中,2008年高考上线1061人,上线率48.4%;重点本科上线378人,上线率17.2%。程国安、郭婧、魏璐宇同学分别名列甘肃省前10名、35名、42名,并被清华、北大和人民大学录取。静宁县高考质量的重要指标连续30多次获平凉市第一,近10年来高考质量始终在周边县保持领先地位,成为享誉陇上的全省高考状元县。

会宁一中,2008年二本上线1108人,近四年来,全校30多名学生进入全省前百名,自建校以来已向全国各级各类大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两万多名。2008年9月会宁一中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就是因为会宁一中、静宁一中高考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办学质量逐年攀升,才使这样的学校成为陇上名校。高质量带来高声誉,大量的县外学生慕名来这里读书。也正是因为静宁县、会宁县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有数千人进入全国名牌大学,数万名优秀毕业生进入全国各级各类大学,才使这样的国贫县,先后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县”,从而关于“状元村”“博士村”“状元家庭”的故事层出不穷,不胫而走。穷的出了名的县却因教育这张名片而以另一种出名享誉全国。

(三)管理严是办好教育的保证

办好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是标志,管理是保证。要想出质量、出效益,必须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质量。

西吉县政府分管领导介绍西吉教育情况时说:常规管理、常规教学,是我县多年来常抓不懈的工作。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措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他们制定下发了《西吉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西吉县中小学规范教学管理细则》《西吉县中小学教研工作考核细则》《西吉县强化中小学常规管理的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管理十条规定》《西吉县规范中小学教师课堂行为十条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强化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小学统一校历和作息时间,以足够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他们从教学常规、教学管理、教研工作、教学质量、教师课堂行为、教学时间等环节上都有强硬的管理措施和工作要求,这是西吉办好教育的有力保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要把学校办成“孩子满意、家长放心、社会称赞”的乐园,最根本的保证还是要靠管理。会宁一中“四线管理、四块监督、两个激励、一个中心”的管理模式留给我们很深的启迪。

“四线管理”就是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研管理系统和后勤服务管理系统。

“四块监督”首先是党组织、教代会、工会的监督,其次是发挥学生群体的监督作用,第三是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会评价的监督作用,第四是主动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监督、检查。

“两个激励”一是全面激励学生刻苦求学、勤奋读书的积极性,走进心灵和智慧的博大世界中去,走出一条开拓进取、拼搏成才的闪光之路,二是全面激励广大教师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以巨大的热情在工作中作出成就、找到幸福,从而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工作上信任、支持教师,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

“一个中心”就是全方位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更启示我们,一定要在管理的更加精细化上下工夫,花时间,想办法,不断完善和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在管理的实效性上、可行性上、科学性上动脑筋,不搞花架子,不摆形式,进一步强化管理,推动学校教育及教学管理健康、快速发展。

(四)队伍精良是办好教育的根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一所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根本在教师;能否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根本在教师;一所学校能否出特色,根本在教师。教师队伍精良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强校之本。

会宁一中是创造会宁教育神话的主力军,260多名教职工中有高级教师48人,一级教师7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200多名教师曾在全国各级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有10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奖,5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会宁一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办好教育关键在于有一支水平高、师德好、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本次考察学习走过的几所名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就是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树立尊重教师职业、尊重教师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促使教师苦教乐教。会宁的领导告诉我们,在会宁,人们可能不知道县长是谁,但那些知名度很高的教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使教师愿做教育事业的“垫脚石”。会宁的教师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把教学中的吃苦当乐事,靠的就是夜以继日的敬业工作和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蜡烛精神。

要以师为本,为教师排忧解难。要想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必须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轻装上阵,愉快工作。会宁全县财政收入每年也就2000万元左右,但是仅教育支出就达57%,教师工资按月发放,从不拖欠。教师中住砖瓦房、盖洋楼的比比皆是。

(五)设施齐全是办好教育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齐全而又先进的教育设施是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跟不上步伐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办学条件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此次考察走过的几个县(区)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城乡里最美最好的建筑在学校,宽畅明亮的教室,干净卫生的餐厅,洁净舒适的学生宿舍,平坦宽阔的操场,齐全而又先进的实验设备、电教器材,教学、办公、生活区域规范、合理、整洁、美观,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宽带网等应有尽有,让人赞不绝口。“好气派的学校啊!”“好先进的教学仪器啊!”

静宁一中硬件建设实现了四个翻番,在校园布局上,东为教学区,西为生活区,南为活动区,北为办公区,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辉映,“绿树成荫、碧草遍地、鲜花丛生”的优美校园让人流连忘返。

会宁一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和可供2000多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建成了校园网和计算机中心,图书馆藏书达11万多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教室设施、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原州区六中率先在全市装备了微机教室,一个集微机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应用于教学,可以说全市最“牛”的教室就在六中。

四个县(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县委、县政府办教育舍得花钱,大手笔、大气魄,坚持教育带动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创造着新的教育奇迹。

本次教育考察虽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走出去”。他山之石确实可以攻玉,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新了我们的理念,尤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坚定了我们办好教育的信念。虽然考察已经结束,但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却没有结束,进一步探索贫困地区办教育、寻找教育管理奥秘的路永远不会结束。

(此文曾发表于中国教育学会《百家校长倡言求是》2010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