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觉他,让生命充满阳光

觉他,让生命充满阳光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学重点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与教育。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唤醒”,建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觉、觉他,是佛教术语,意即“自己觉悟”“唤醒他人觉悟”。自己能够通过修炼达到觉悟,唤醒自己,然后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去唤醒他人,去“觉他”,让生命充满阳光,这就是教师一生的使命。唤醒他人的觉悟,靠说教不行,首要是师范。

自觉、觉他,让生命充满阳光——教师的使命与“教育五部曲”

决定人发展的三大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遗传是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遗传对人的身体素质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遗传却不是教育学重点研究的问题。教育学关注遗传,只是为教育对象的发展,为因材施教寻找起点。遗传是遗传学、优生学研究的问题。教育学重点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与教育。

我把对环境与教育的研究概括为“创设情景、唤醒觉悟、指明方向、引领方法和促成习惯”的“教育五部曲”。

一、蕴含教育理念的教育五部曲

1.创设情景

环境对于生物的成长至关重要:“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橘生淮北则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环境育人,环境熏陶渐染,决定人成长的质量。人是社会性动物,成长、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发展,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孟母三迁”,佛教大师净空的“汤池环境育人实验”,郝文君“23次搬家成就一双北大学子”都是环境育人的好例证。

中外各级各类名校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教师创设情景的主阵地是班级和课堂。今天,世界的大环境不理想,竞争急剧,动荡不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思潮冲撞交汇,物欲横溢;应试教育的危害、“教育产业”舍本逐末的逐利思潮,出版社、书商甚至某些主管部门编教辅、发资料、搞竞赛、出文集……都是对教育环境的污染青少年面临着教育环境的严重危机。在这特定的形势下,教师更是应该以一颗教育者的良心,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情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抗拒诱惑,抵制干扰,做一个大写的人,保持教育纯净的天空,让青少年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成长。这是“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本领”和“学习生命的意义”的重要前提。

2.唤醒觉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主体性精神。

人的主体性包括人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等。自主性主要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等;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求知欲、成就动机、竞争意识与精神、参与态度与行为以及社会适应性等;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意识与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创造性是人的主体精神和潜能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成了主体,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主体性是人的这三种属性综合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特征。

心理科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则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去做;而主体性不强,就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适应环境。马克思人类主体理念为研究人的主体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心理科学为研究人的主体性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根据内因起作用。人的主体性就是推动人发展的内因。在教育理论界,中外教育家有许多关于教育就是唤醒、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论断。

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他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制约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而教育本质的东西不是“制约”,而是“解放”。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唤醒”,建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因而,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是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的归宿。弘扬每个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潜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以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

对教师职业历来有许多比喻:蜡烛、园丁、太阳、工程师、助产士……

而我认为用菩萨比喻教师更恰当。教师是菩萨,是自觉、觉他的修行人,是自己不断发展,又引领学生发展的人。

自觉、觉他,是佛教术语,意即“自己觉悟”“唤醒他人觉悟”。这是佛国世界中菩萨修行的功业。原始的佛教不是宗教,更不是迷信,“佛”的含义是“觉悟”“智慧”。佛教就是唤醒人“真善美慧”本性的教育。

教师正是“菩萨行”的修炼者,是“自觉”并能“觉他”的人。自己能够通过修炼达到觉悟,唤醒自己,然后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去唤醒他人,去“觉他”,让生命充满阳光,这就是教师一生的使命。

佛教世界,佛、菩萨不懈努力的就是唤醒人的觉悟,唤醒人自身本来具有的“追真、向善、求美、开智”的人格本性,佛教术语叫做人的“真如本性”。

唤醒他人的觉悟,靠说教不行,首要是师范。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不断地引领和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去亲历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爱心的呵护中让学生学会爱,进而爱其师信其道,逐渐达到觉悟的境界。

教师要做菩萨,要唤醒学生的觉悟,就必须修炼智慧,提升学科专业素养,达到深刻、独到、广博。

孔子重视德育,强调求学必先“立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唤醒觉悟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和理想,如诸葛亮所言“志当存高远。”

高远之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确立的,“有志之人常立志”“唤醒觉悟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唤醒”觉悟常常是回环往复,螺旋攀升的。唤醒觉悟要经常提醒,正所谓“教育之道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开窍,就是觉悟唤醒的三步阶梯。

3.指明方向

方向是行动的指南,是前行的路标,关系育人的标准。方向错了,南辕北辙,就会犯方向性错误。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肥遮百丑”,唯以考试成绩为教育的功利目标,是对人生全面发展目标的极端扭曲。

在觉悟唤醒,激情满怀,动力充足之后,教育者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当扬帆起航,航行在途时,为了不偏离航向,又要时时追问“我现在在哪里?”因此,“指明方向”是教育者肩负的责任

领航者自己要有正确的目标,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要牢记:

“教育首先是‘心’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灌输。”

“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合格人才的要求是“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是关键,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中国台湾忠信教育倡导者高振东先生对“学生”一词的解释是: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本领,学生命的意义。

教育家陶行知对教育的理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人”就是人的发展方向。

“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道德学问达到了“人”的最高成就,在道家就称之为“真人”。孔子讲“真人”就是“学而”之人,就是“有学问”的人。在儒家的认识上,“学问”不是文学,也不是知识渊博,“作人好,做事对”就是学问,有学问之人,就是“真人”。

孔子整部《论语》,就是讲究作人做事,讲究如何成就一个“真人”。

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大类,以道德教育为重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授科目,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整理和编纂的文化典籍“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射箭、驾驭战车技术,识字、文学和写字,还包括计算、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传授)。

重品德修养,关注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文学、史学和哲学的经典为教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对话式的教学实践方式,孔子的教育是完美的素质教育,因而取得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辉煌成就。

儒家把真人培养的学习实践过程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数千年来引领着中国知识分子入世、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进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指明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制定奋斗的目标,既要有宏观、中观、微观的时空层面,也要关照学生的个性差异,确立目标的层次,以便因材施教。

4.引领方法

发展方向明确之后,学习者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和“现在在哪里”之时,就要解决“怎么去”的问题。就要研究“去”的方法。

方法是捷径、是效率——得法者事半功倍、无法者事倍功半。达尔文称“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哈佛学习格言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它是学习力中最讲科学含量,最讲技术操作品质,其优劣程度决定着一个人学习的成败。”

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过河,可以过桥、乘船、游泳、经水下隧道,还可以从溜索、钢缆或飞车过去……

学习方法虽多种多样,且随时代发展。但基本的方法却沿袭相传,例如: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学思不殆,切磋琢磨……至今生命力不衰。

“学而时习之”是求学问的最重要方法。“时习之”就是时时处处在生活中求学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传授方法,贵在探究、分析别人的方法是怎样总结出来的。提倡借鉴别人方法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求学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方法,正所谓“法古不尼古,方为上上法”。研究方法,最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展,促进自主精神的养成。

教师要做菩萨,要引领学法,就必须修炼智慧,提升教育专业素养:谙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练就在教学实践中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和身怀教育技能绝招(写字、板画、口语、表演等技能)。

5.养成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动力定型。由于人的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外界的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一个条件反射链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适时出现,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英国学者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为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俗话说:习惯,习惯,“习”了才能“惯”。好习惯的养成,一是靠学习培养,二是靠爱心和耐心。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为培养一个班学生的良好坐立习惯,曾经作过116次提醒、督促和指导,直到养成为止。其爱心和耐心令人钦佩。

要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应重视养成三种习惯:

(1)有计划地学习和工作的习惯。“计划性”是提高效率的奥秘;

(2)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习惯。磨炼意志,集中注意,提高成功效率;

(3)整理知识和总结的习惯。系统化是提高知识积累、运用和创新的有效方法。总结、反思能去伪存真、去旧存新,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就像火箭推动卫星升空的过程,是艰难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而习惯一经养成,就如卫星进入了太空轨道,不再要火箭的动力也能自动运行一样。习惯的力量将推动你的学习不断前进,不断成功。

好习惯是推动人健康成长的巨大惯性力量。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教育五部曲”可以从宏观层面指导教育行为,也可以从微观层面指导每一节课、每一次教育活动。

以爱心和责任“创设教育情景”,以真情和执著“唤醒学习者的觉悟”,“指明真人成长的方向”“引领求取学问的方法”,持之以恒,“促成学生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我们就为青少年的成长,为国家的繁荣,为社会的发展,尽到了教师的神圣责任,也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这就是菩萨修行的无量公德,这就是教师充满阳光的智慧人生。

作者:刘晓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