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开展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增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人才培养必须选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面以一个通用专业和一个行业特色专业为典型案例,展示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探索与创新。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刘建超 刘 铁 王晓霞 陈治平 刘晓辉 何 龙 易磊隽

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是“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中的重点课题(川教高〔2005〕253号)。本课题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通用专业)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行业特色专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个专业成功实施了“企业进校园,机制市场化,共建实训基地育人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融入产业,整合资源,‘订单’培养出人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取得了“企业—学生—学校”三方满意的效果,各项教学基本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肯定。实践充分证明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工学结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建章立制是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急需大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专门知识和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应用性、手脑并用、技能强、素养高的特征,是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急需大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中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1.4亿名产业工人,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人,居世界各国之首,但是我国技术工人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高级工只有245万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发达国家高级工占比为40%);技师100万余人,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4%(发达国家则占20%)。人才结构性短缺,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因素。

造成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很多。除了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从制度上对高技能人才重视不够等原因以外,作为以

*荣获2008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和发展上存在偏差也是重要原因。办学理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未能将市场需求有效转化为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并由此导致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诸多不足。所以,开展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增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人才培养必须选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学校与企业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才能培养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突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已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三、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航空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院在制造业领域内,开办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各专业都在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

由于专业特征与背景的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有差异。下面以一个通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和一个行业特色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为典型案例,展示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探索与创新。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企业进校园,机制市场化,共建实训基地育人才

1.专业背景

模具是特殊的工艺装备。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是模具工业大国,但不是强国。生产技术现状是低档模具生产过剩,高档精密模具生产不足,需要大量进口,其根本原因是设备和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因此,我国模具技术应加快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为主要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转变,加强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模具专业的社会需求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办学方向与思路,即与模具先进企业紧密合作,抢站技术高点,共建专业,共育人才。

2.校企合作方式

依托四川省、成都市模具工业协会,与新加坡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成飞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宏明双新等现代模具企业开展深层次战略合作,融专业入产业;按照市场规则,尊重教育规律,以与新加坡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精密模具学习型生产性基地暨成都宝航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实体企业),营造精密模具生产环境,构筑校企合作支撑平台,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条件并提供保障。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专业融入产业、教学与生产结合的理念,依托行业协会,准确专业定位,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校企共同构建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岗位工作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有机衔接,形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1(基础课程学习)+1.5(模块式集中训练)+0.5(顶岗实习)”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并经行业专家审定。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在校企合作平台支撑下,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1)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取得实效。在2004年与上海泰永企业有限公司(台资)成功实施“泰永”订单班合作项目的基础上,2007年与新加坡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以共建精密模具学习型生产性基地为合作形式,实施了校企深度合作。

(2)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成绩突出。①建成了精密模具学习型生产性基地,并实现良性运行,形成自我造血功能;②建成《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2门国家精品课程;③形成由国家名师和行业专家领衔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模具专业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生半年企业顶岗实习率达100%,先后有多名模具专业学生在全国和四川省的各类比赛中获奖(如2006年和2008年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四川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2008年获“中图杯”全国大学生制图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和二等奖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4)形成了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合作形式,符合市场规则,教学与生产协调,实现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融入产业,整合资源,“订单”培养出人才

1.专业背景

无论从军用还是民用航空来看,中国都被公认为航空业发展潜力最大、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大批飞机的投入使用,为保卫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飞行安全和飞机使用效能,不断发展壮大的我国航空维修产业,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航空维修专门人才。航空维修是投入高、技术含量高、规范程度高的产业,是一个门槛高并对从业人员要求高的特种行业。产业特征决定了航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环境条件要求高,必须与优势航空企业紧密合作,整合校企资源,优势互补,走“订单式”联合培养之路。

2.校企合作方式

坚持“依托航空、服务航空”的专业定位,主动融入航空业发展之中;抓住航空业快速发展良机,寻找校企双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利益共同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与著名的军用航空维修保障企业空军航利集团、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整合校企资源;学校利用设在航利集团的航空发动机修理系统培训中心、国航成都机务培训中心、海航机务培训中心等优质资源,依据企业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航空维修高技能人才;企业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在职职工轮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实现双赢发展。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依靠校企合作平台支撑,整合校企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生产资源,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引入企业文化,将岗位从业人员资格标准与人才培养规格有机衔接、岗位工作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有机衔接,实施形式多样的“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配置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管理,共育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航空维修人才。

民用航空维修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参照CCAR-66部及CCAR-147《关于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和部件修理人员培训要求与内容规定》的相关要求,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合作,实施“2(学校学习与训练)+1(企业学习与顶岗实习)”校企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民用航空维修高技能人才;与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1.5(规格教育)+1(民用航空维修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0.5(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分阶段合作“订单”培养民用航空维修高技能人才。

军用航空维修是保密性要求高的产业,为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X型军用航空发动机维修高技能人才,我们与航利集团合作,实施“2(学校专业基础学习与训练)+0.5(军用航空维修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0.5(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分阶段合作“定制”培养高素质的军用航空维修高技能人才。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创新合作机制,与优势航空企业群深度合作,整合校企资源,采取形式多样的“订单”、“定制”式培养模式,校企共育高素质高技能航空维修专门人才,取得“企业—学生—学校”三方满意的效果。

(1)构建了“N+X”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形成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与航利集团、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发动机集团公司等多个企业合作的局面,“订单”项目逐年增加,已成功开办有1届“航利班”、2届“国航班”、1届“海航班”。

(2)形成了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校企资源整合机制,企业所有、为我所用的资源大增,专业教学基本建设取得成效。先后得到行业和部队支持,新增飞机2架、航空发动机12台;实训基地新增企业所有、为我所用的资产5500万元;新增持照兼职教师67人;新增200余册各类机型手册等课程资源。

(3)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肯定。学生半年企业顶岗实习率达100%、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且专业对口、就业质量高,涌现出了一批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的优秀毕业生。如2007年就业于航利集团的毕业生毛晓翔同学,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勇敢、果断,方法得当,防止了恶性重大事故发生,受到企业特别嘉奖;2008年录用到航利集团的毕业生颜太军、乔庚,在顶岗实习阶段参与抗震救灾,表现突出,被批准火线入党等。

(4)探索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配置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管理(如图1所示)。

img10

图1 “订单式”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项目运作图

(5)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仅2007年,本专业就为企业开办了3期高级工培训班,有5名受训学员参加市、省部级相关技能比赛并获大奖。2009年,与国航成都维修基地合作,参与并协助国航机务培训中心共同申请、获得CCAR-147培训资质

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实践证明,我们在制造类专业实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成功的,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肯定。同时,探索实践也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1.以校企合作之举,构建育人工程环境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办学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开放意识。在办学模式上,要与行业优势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和提供资源保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积极引导和争取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行业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及先进企业文化引入教学中,达到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目的,从中也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学校也要积极承担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攻关,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

2.行工学结合之实,打造专业特色品牌

在培养模式上,要实行工学结合,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这是培养职业素质、训练职业技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应有的基本特征。在校企合作平台支撑下,校企共同组建“学”与“工”有机结合的组织实施团队(师资团队)、建设“学”与“工”有机结合的环境条件(实训基地)、构建“学”与“工”有机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确立“学”与“工”有机结合的考核标准(评价体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

3.走机制创新之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校企合作能否实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是否有制度保障。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机制创新,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和师资建设管理、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也即,要按市场规则,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利,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专兼职教师的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要建立适应教学与生产,有企业管理特征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使实训基地良性运行,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同时,要建立有助于“学”与“工”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成长、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它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校企合作方式众多,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多种多样。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必须根据所处区域、行业及专业背景情况,大胆创新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和工学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内涵与特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点

1.创新了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差异,分别创设了“企业进校园,机制市场化,共建实训基地育人才”和“融入产业,整合资源,‘订单’培养出人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了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的合作培养要求,在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施了“N+X”校企分阶段“订单”培养和校企全程合作“订单”培养等。

3.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配置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管理。

实践效果及推广价值

1.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设了“企业进校园,机制市场化,共建实训基地育人才”校企合作形式和工学结合模式。依托行业,校企共同构建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形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1(基础课程学习)+1.5(模块化集中训练)+0.5(顶岗实习)”模块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市场化机制,以与新加坡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在校内共建精密模具学习型生产性基地,营造精密模具生产环境,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①建成了精密模具学习型生产性基地,并实现良性运行,具备自我造血功能;②建成《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两门国家精品课程;③形成由国家名师和行业专家领衔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模具专业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④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生半年企业顶岗实习达100%、先后有多名模具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和四川省的各类比赛获奖。⑤形成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合作形式,符合市场规则,教学与生产协调,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2.在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创设了“融入产业,整合资源,‘订单’培养出人才”校企合作形式和工学结合模式。与著名的军用航空维修保障企业空军航利集团、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整合校企资源。实施了“2(学校专业基础学习)+0.5(军用航空维修学习)+0.5(企业顶岗)”、“1.5(规格教育)+1(民用航空维修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0.5(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分阶段合作订单培养和“2(学校学习)+1(企业学习与顶岗)”校企全程合作订单培养等形式多样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企业—学生—学校”三方满意的效果:①构建了“N+X”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订单”项目逐年增加,已成功开办有1届“航利班”、2届“国航班”、1届“海航班”。②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则的校企资源整合机制,企业所有、为我所用的资源大增(新增为我所用企业资产5500万元、兼职教师67人、各类机型手册等课程资源200余册),专业教学基本建设取得成效。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肯定。实现学生半年企业顶岗实习达100%、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并且就业质量高,涌现了一批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的优秀毕业生。④探索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⑤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明显增强。

3.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进一步证明: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工学结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建章立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有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有模式但没有定式。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