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农民工培训

浅谈农民工培训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工培训。但是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应当看到,当前的农民工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实施培训。据调查,不少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下达指标,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进行农民工培训。

浅谈农民工培训

罗中洪

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亟待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工培训。

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工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应当看到,当前的农民工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策力度不足

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社会也多方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各级部门缺乏考核激励机制,培训工作开展的好与差,没有目标考核、没有奖惩措施、工作措施不得力。再加上经费少,组织培训和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都不高。特别是乡镇和村社这两级,上述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组织、宣传、动员农民参与就业培训上,有应付了事的思想,有的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已。

二、社会支持欠缺

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使其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又由于其在城镇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因而其对城市也怀有一定戒备和恐惧。

从农民工分布情况看,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不少企业认为,工人只要每天完成生产任务“能干”、“够用”就行,用人单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其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不愿有较多投资。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实施培训。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使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这就导致一些农民工虽打工数年,但在职业技能方面并无长进。所以,一遇企业结构调整或技术改造,便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科技和生产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于是出现了一边是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一边是用人单位发愁招不到人的“民工荒”难题。

三、农民工认识不到位

1.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还停留在二元化经济,无法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不少农民工外出打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该不该学、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另外,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虽然不支付培训费用,但仍需支付车票、伙食费、住宿费等费用。

3.农民工自认为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有歧视,以及自身先天的不足,不少人目前还没有谋取固定工作,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签过,没有足够的经验,这种短暂的工作经历,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得过且过的方式,这样就无法激活他们的培训需求和培训热情。据调查,不少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下达指标,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4.一些有学习热情的农民工却受家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参加培训。

四、当前培训制度制约

1.一些培训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农民工就业的实际需要,按规定每个农民只能享受一次免费培训,而根据农民工择业的需求,常常掌握二三门技术的农民工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

2.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参差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3.培训机构的培训目的针对性不强,和用工单位联系较少,但有的培训机构存在培训技术力量不足,资金不足,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有的培训时间短,农民工真正掌握一技之长的不多,因而,多数培训只是凑人数,能有效上岗的不多,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鉴于以上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落实国家政策,改变农民工培训观念,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

五、健全培训制度,抓好培训工作

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过去的职业培训观念和模式。把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各级相关部门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以政府为领导,部门相互协调合作,社会各方参与的培训制度。大力开展适合农村劳动力需要的各种服务,健全农村县乡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层层抓好组织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工作顺利开展。

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在农民工的培训中,应利用有限的培训资源,齐心协力,打好总体战。重点扶持技术力量强的部门,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对农村知识青年进行继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培训输出质量。对承担培训工作的单位,要实行竞争机制,鼓励他们多方面了解和掌握用工信息,要和用工单位建立信息平台,选择信誉好、待遇高的工厂、企业及公司作为合作单位,签订就业合同。针对不同人群,根据不同的工种要求,培训专业技能,开展订单式培训。在培训中要实施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严把质量关,确保他们在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后,顺利就业。

七、改善培训手段,优化培训过程

1.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进行农民工培训。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培训内容更加简洁易懂、易学,符合农民工接受知识的特点。

2.培训对象要层次化。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精密技术工种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技术工种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的、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3.培训方法要多元化。一是和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举办针对企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企业合作,把培训和向用人单位的农民工推荐结合起来。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当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

4.培训内容要实用化。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要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脱离教材,始终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尊重对象、适应环境;故事案例、提问解疑。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八、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培养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农民工培训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想让农民工掌握技能,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考核,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并且在技能、道德、法律、纪律、言行等各方面,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在培训中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从安排、维权守法等公民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通过培训后能融入现代社会,顺利就业,并且确保工作的稳定性。

重视培养农民工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避免那种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想法。面对现实,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认真学习两种谋生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劳动效益,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总之,农民工培训需要全社会对农民工的真正关注,需要了解他们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希望全社会改变对他们的认识。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全力来进行农民工培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小康社会

(罗中洪 宜宾市筠连县职业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