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话“农村教育”

漫话“农村教育”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教育公平问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两大问题。农村教育公平,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包括城市的广泛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关键,关系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

漫话“农村教育”

赵家骥

话题一:农村教育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两大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体现为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农村教育公平,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包括城市的广泛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关键,关系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既有大力发展的问题,又有怎样发展的问题。既需要政府的导向,又需要教育部门自身的努力。总之,这两大问题涉及的具体问题很多。从实践上讲,包括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办学特色、农村教育模式构建、农村学校管理素质以及农村教育改革等问题;从理论上讲,又涵盖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农村办学模式的探索选择以及对“以人为本”的认识等尚未明晰的内容。国家发展研究中心近几年反复强调“三农”是重中之重。那么,农村的重中之重又是什么呢?农村的重中之重就是农村教育。

话题二: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

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表现形式很多,首先是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的起点不公平、地区不公平和个人不公平等诸多问题。据人民网载:2003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为240.2亿元,决算教育总支出24 649.95亿元,教育附加费收入为212.30亿元,仅占总支出的0.7%,这种比例明显是失调的。

从学历人口看差距:据第五次人口普结果显示,农村人口低学历情况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其中小学程度以下和初中的比例分别是城市的3.2倍和1.28倍,而城市人口中高学历比例则明显高于农村,其中研究生比例是农村的323倍、本科是281.55倍、大专是55.5倍、中专是16.5倍、高中是3.5倍。当然,上面数据中含有不可比因素。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从生均经费看差距:近年来成都市花大力气在农村教育上投资,投入金额蔚为壮观。尽管如此,成都市生均经费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如2003年六城区小学生均经费为2991.56元,初中生为4523.27元;14郊县小学生均经费为1430.96元,初中为2091.51元,郊县仅为城区的46%左右。成都市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尚且如此明显,其他地方就更难想象了。

从教师学历情况看差距: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差距反映在教师学历上尤为突出。据调查,成都市教师低学历比例越往下越大,而高学历比例则越往下越小。以2004年为例,高中中专:城区为2.5%,城郊为8.0%,重点镇中为4.5%;大专:城区15.5%,城郊为46.2%,重点镇中为47.0%;本科:城区81.4%,城郊农村45.6%,重点镇中为48.5%

从教师职称情况看差距:城乡差距还体现在教师职称情况上。据调查,2004年成都市高级职称比例城区为20.7%,城郊为11.3%,重点镇中仅为7.5%;初级职称比例城区为32.0%,城郊为44.1%,重点镇中为50.8%。由此可知,本科学历比例城市比农村高35.8%;高级职称城市是郊区的2倍,重点镇中的3倍。

从城乡收入看差距:从1978~2004年短短的20多年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9元上升到7000多元,相对收入差距已超过了3.2倍。另外,城市居民绝大多数有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现在才开始提上日程;城市居民享有道路、医疗、服务等公共设施,而农村居民却相对缺乏。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城乡人民平均收入至少相差十倍以上。由此看来,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显著。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由普及转变为提高,由以数量为主转变为以质量为主,这里不再赘述。第二个变化是从城乡教育的二元发展转变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这个问题理论界尚少涉及,我们主要就此展开思考。过去,我们都强调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来推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现在却要求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来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这就是说,当前的举措关键有两条:一是政府真正把农村教育当成重中之重,“以父母之心办教育”,切实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二是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以城市教育带动乡村教育,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从历史进程看,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为此,今后的发展战略到底是要让农民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作贡献,还是应该由工业和城市的经济更多地带动农村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十分明显。要深化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必须坚持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话题三: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

城乡教育一体化,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但公平并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的情况提出一个公平度,在保护合理的社会激励机制和建立和谐社会之间找到一个最优解,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激励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和互补互促。公平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特定条件下,平均是公平,认同也是公平。但是我们追求的绝不是平均,也不是认同,而是机会与条件的公平。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必须打破“农村教育农村管”的思维局限,坚持“四个必须”,即必须统一制定具备平等条件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必须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和责任,必须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必须对城乡教育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其次,还需要制定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及有关条例和办法。在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和城市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支持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为城市提供资金积累,当城市化得到发展之后,我们就必须及时调整思路,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以工促农,以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是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作出的判断。)我们的任务是要不断探索城乡教育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科学发展。

话题四: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问题

由于不适应农村的发展变化和教育本身的改革需要,农村教育发展目前出现了内外交困的困境。

第一,与外部不和谐。农村发展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现在则要依靠一、二、三产业的共同繁荣,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使得人们对从事农业生产者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为此,构建协调和谐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只有具备这种特征的教育结构,才能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教育体系内部诸要素共同发展的协调和谐。农村教育结构体系包括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和布局结构四个结构要素。目前,构建该结构体系的要素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层次结构体系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高中阶段的发展尤其滞后;专业结构体系不能适应新农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类型结构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形式单一;布局结构体系不适应,不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更不利于农村教育的长期发展。基于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当前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亟待改革,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应全面小康的农村教育结构模式。

第二,内部不和谐。一是高中阶段教育成为公平与和谐的焦点,问题突出反映在弱势群体出高价、优势群体出平价,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城市中心取向十分突出,高中教育的发展滞后。现存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累积和延续,高中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最为狭窄的瓶颈。二是“重点学校制度”引发的教育不公平因素。在我国,重点学校制度作为选拔甄别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曾经为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重点学校基本上集中在繁华的城市或发达的经济区,很少进入乡村,因此,实际上这种制度也是一种趋向城市忽略农村的不公平制度。如今,重点学校制度已经成为扩大差距,并逐渐成为一种复制和扩大这种差距的制度。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豪华的名牌学校、重点学校既是地方政府的政绩,也可以满足优势阶层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的说法。为此,研究不同家庭子女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途径,成为当前许多教育研究者考察教育是否公平的重要视角。

鉴于农村教育内外不和谐的现状,我们必须提出第三点,即农村教育必须改革的问题。在我看来,农村教育的内外不和谐问题,不能只靠扶持来解决,而要下定决心改革发展。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本。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为什么农村学生缺少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课改进行那么多年,为什么我们的农村教育还是把“学”和“生”分开讨论?讲素质就应当讲生存和发展,生存和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连生存和生活都成为问题,又怎么谈创造和发展呢?二是从县域发展看,当前的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升学率高与人民群众相对比较穷的现象,这是不是违背了“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初衷?且不违背了以教育成果惠及人民的目标吗?三是农村教育要走特色教育之路。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有特色的不多,基本上是克隆城市教育模式。农村学校为什么就不能创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呢?这是一个值得反复审视的问题。在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我认为应当学习宣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说,“学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生,要很好地生活或是生存就要学”,“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传统的意识使农民对职技教育认识不足,需求不强,普遍存在短视、盲目、狭隘的特征,再加上过去教育供给的失误,使农民的需求欲望更是受到严重挫折。为此,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必须认识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宣传和引导成为教育的重大责任。

话题五:农村教育研究现状问题

在我国,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研究农村教育会掉价”的认识,长期以来研究农村教育的队伍始终很小,社会对农村教育关注始终不够。有些人把农村教育问题看得很简单,似乎有钱就可以解决问题,认为只要改变农村教育长期的弱势地位,其他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事实上,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农村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较之城市教育要复杂得多,而现在的农村教育基本上是简单地克隆城市教育的升学模式,不能算完全意义的农村需要的教育。真实的农村教育,应当既包括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还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阔、层次复杂的各级各类的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又涵盖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研究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包括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政治学等方面学科知识的强大支撑。为此,农村教育这样一个综合课题,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实现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在高等学校研究农村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如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农村教育研究所和农村教育博士点对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如此,就发展需求而言,这样的专业人员还是为数太少,远远不能适应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我真切地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更为实在地关心农村教育,建立以高校和农村教育实践家联合的强大的农村教育研究队伍,长期扎根农村基层,扎扎实实地解决农村教育的实践问题。搞农村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决不能做远离农村教育实践,搞缺乏实证的田野研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跳不出传统教育研究的狭隘视角,我坚决反对搞虚假的农村教育研究,反对用农村教育作秀的浮躁心态和喧嚣风气。

话题六:农村教育发展道路问题

农村教育必须走自己的路,构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就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但区别于其他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农村量大面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教育形势严峻但具有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因此,我国农村教育要改革要发展,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必须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走自己的路,构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我们不是要刻意地制造什么模式,而是要在实践中去总结去提炼,把那些成功的,实践有效的典型个案,转化为具有一般特征的模式。比如,在西部地区最早走向世界的“短平快”模式和在国内很有影响的“宽实活”模式,就是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四川特色。就“短平快”说吧,当初也没有想到创造什么模式。是根据农村和农民的要求去改革,在改革中自然地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后来是张文焕同志在联合国亚太地区大众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让人折服,被当时的总干事概括为发展中国家的优化模式,这才不胫而走流行开来的。近年来,农村学校有着许多探索和创造,也不乏成功的典型。四川就有不少好的经验和创造。笔者觉得要走自己的路,就要构建自己的模式,就要多总结和宣传土生土长的经验。

话题七: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伴随“两基”攻坚计划、“两免一补”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尽管如此,当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第一推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加强其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重视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是落实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主要以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为核心,为此,必须建立农村教师工资福利长效保障机制,将教师工资从“以县为主”过渡到“以中央为主”,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完善教师的福利制度。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教师编制与人事改革制度,建立高效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形成新的城镇教师支教与大学生支教相结合的支教制度。三是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一方面应当更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学历层次,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专业水平。与专业发展水平相关的问题是,教师的职称评定一定要向艰苦的地区倾斜,而不是原来那样向城市倾斜。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扎扎实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采取骨干教师培训和后进教师培训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这个方面,四川群众中有不少成功经验,比如,以总课题带子课题,大课题带小课题,在学校大力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参与面尽量扩大,通过这一途径,教师个个有收获,人人有提高。绵阳游仙石板小学就是立足校本抓教师队伍建设,使该校成为人才辈出的好典型。

话题八: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生事物”,不仅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且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较长一段时期内都需要关注和面对的问题,更是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和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无后劲的大问题。为此,教育对这个特殊群体不是管得太多,而是应当管,必须管。按照联合国的定义,1~18岁都称为儿童。应当明确,教育要管的更多是留守学生,即进入学校的这部分。

第一,留守儿童是伴随全面建设小康新形势过程中在农村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量与日俱增,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中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最大区别在于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如果不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对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后果,主要包括:一是幼小的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缺少亲情关爱,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监护不力,会导致部分儿童受到监护人漠视;三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由于缺乏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存在的学习行为和思想道德问题比较多;四是“留守儿童”中的大部分孩子,年纪比较小,还不太懂事,容易受周边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五是缺少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制约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成为新时期农村有着特殊问题的特殊群体,需要特殊的关注、教育和保护。

第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比较长时间都需要关注的问题。笔者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有的人认为留守儿童问题过些日子就自行消失了,也有人认为把进城务工人员叫回来就能解决问题了。其实,这些认识都是对当今时代背景认识不够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又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新的社会现象。有的人说:“做好工作,让进城务工的人逐步回流,问题就解决了。”对此,笔者不能认同。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化建设发展进步的结果,它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除非到工业化完全实现,这种现象不会完全消失。

第三,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大问题。笔者曾经参加过国务院和省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对此深有感触。农民工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有的是孩子的父母留一方在家,家务活很多,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一般而言,祖孙之间年龄相差大,加之大多数农村老人文化偏低,所以对于孙子辈的教育只能做到照料生活起居,而对孩子的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在发育成长中的孩子普遍存在三缺:生活缺人照顾、行为缺人管教、学习缺人辅导,导致不少农村儿童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而成为“问题少年”,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邪路。由此,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关乎社会稳定、关系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受伤害案件成为农村社会治安新的突出问题。

第四,世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劲的大问题。以英国和爱尔兰为例,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一度是世界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曾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涌入城市,但由于政府没有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为这些工人的子女提供相应的教育,到19世纪末,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工等技术的掌握已经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进入20世纪,英国更是因此而无法保持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而逐渐落伍。与此相反,爱尔兰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时,是欧洲最穷的农业国之一。由于该国政府十分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带来科技的突飞猛进。结果,爱尔兰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到最富的国家的巨大转变。

(赵家骥 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农村教育分会会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