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为78.3万人,其中本专科在校生为69.1万人,研究生为9.2万人。按照同样的发展速度,到2012年上海的高等教育规模将达到97万人左右。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出发点;优先发展——确立地位;改革开放——重点与动力;争创一流——落脚点;引领创新——功能;服务发展——贡献。

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课题组

一、上海教育发展特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上海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通过系统比较、分析和专题研究,我们认为上海教育在高水平、高起点上已步入改革发展新阶段,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一是上水平、上台阶、提质量、促内涵,引领城市教育科学发展已成共识;二是关注群众愿望与要求,努力满足百姓“上好学”的需求已成新的工作着力点;三是正面临加快提升上海教育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新要求、新形势;四是需要更加重视对创新人才以及受教育者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潜能的激发;五是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理念和行动正逐步纳入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框架中。

(二)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若干重大问题

站在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加快创新发展高度,面对人民期盼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我们归纳提出:上海教育改革发展许多方面尚不适应新的形势与需要,尤其是从中长期发展看,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亟待突破6个重大问题:一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高,高端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不强,在创新和推动城市文化发展方面尚未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与不公平问题依然突出,2008年上海中心城区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相当于近郊区、远郊区的1—4倍,两者在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区域差距也较明显;三是教育评价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很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四是职业教育与“面向人人”的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有较大差距;五是政府管理缺乏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尚未形成良好的教育服务制度环境;六是教育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及国际影响力与城市功能定位以及所处的区位不相适应。

二、上海中长期人口变化与教育发展规模趋势

(一)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趋势估计

随着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户籍人口的机械迁入,尤其是2006年已经开始出现的新一轮生育小高峰,未来十几年本市常住人口将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表1 近年来上海常住人口出生数

img4

根据本市最新的人口规划,并充分考虑专家学者有关上海人口方面的研究成果,按目前人口状况以及相应政策影响并通过三个方案推测预计,到2020年,本市常住人口将达2 300万—2 500万人。

借鉴学者看法,并兼顾规划研究留有余地的基本原理,综合有关研究成果和各级教育规模变化的趋势,我们选定2020年常住人口总规模为2 300万人,并以此作为各级教育规模测算的依据。

表2 未来12年上海常住人口与出生人口数预测    (单位:万人)

img5

注:高方案和中方案的人口出生率参数设定为:2008—2015年为8‰,2016—2020年为7.5‰,低方案的人口出生率参数均为6‰。各方案2008—2019年人口是基于2007年人口和2020年目标人口进行平滑插入。

(二)各级教育发展规模分析

1﹒上海学前教育幼儿入学人数估计

近年来,年上海常住人口与出生人口数预测,2007年上海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31.3万人,幼儿的入园率已达99%以上。

表3 2002—2007年上海幼儿园在园幼儿规模

img6

按照市民愿望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今后上海将继续保持接近100%的幼儿入园率水平,预计到2012年,上海3—5岁幼儿将达到51万人左右;到2015年,预计在50万人左右;到2020年,预计在49万人左右。

表4 2008—2020年上海3—5岁学龄人口测算    (单位:万人)

img7

2.上海小学在校生人数估计

2007年,上海小学在校生规模为53.3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已基本全部入学,如果将相应的尚未纳入统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在校生[1]计算在内,到2012年,上海小学在校生规模预计为54万人左右;到2015年,将超过61万人;到2020年,可能达到76万人。

3.上海初中在校生人数估计

2007年,上海初中在校生为42.7万人,小学毕业生基本上全部升入学初中就读,若将相应的尚未纳入统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和初中在校生计算在内,到2012年,上海全市初中在校生规模实际上可能接近50万人;到2015年,预计超过54万人;与小学入学高峰相适应,到2020年,初中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64万人左右的高峰段。

4.上海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估计

2007年,上海高中阶段在校生为41.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为22.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18.9万人,目前本市初中毕业生基本上全部升入高中就读。根据2007年小学和初中分年级学生数静态推算,到2010年,上海的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约为35万人。考虑到目前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对在本市初中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开放这一新政策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考虑高中、高考政策变化的影响,若2009年前后本市普通高中也对在本市初中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则到2010年,上海全市高中在校生实际规模将比静态估计要多出6万—7万人;假使政策放开,高中阶段的总规模可维持在目前的水平;按同样趋势并与小学学生增加的趋势推算,2010年后,上海高中在校生规模将出现增长的趋势,到2012年,达到45万人左右;到2015年,高中在校生规模将超过51万人;到2020年,全市高中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63万人左右。

5.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估计

2007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为78.3万人,其中本专科在校生为69.1万人,研究生为9.2万人。值得说明的是,上海高教规模的快速扩大与世纪之交全国高教发展的宏观形势密切相关,仅2000—2007年,年增速高达10%左右,但近年来4%的扩招限速政策将对下一步上海高教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可预计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高校招生政策控制要求,若2007—2010年间上海本专科在校生继续保持目前的4%左右的年均增长水平,研究生保持目前的6%左右的年均增长水平,则可预计,到2010年上海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将接近90万人,基本达到上海“十一五”教育发展纲要的目标要求。按照同样的发展速度,到2012年上海的高等教育规模将达到97万人左右。如果2012—2020年期间上海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增速放缓,年均增长降为1%左右,研究生规模年均增长5%左右,预计2020年上海的高等教育规模将接近110万人。

表5 未来12年主要年份上海各级教育预计在校生规模   (单位:万人)

img8

三、上海教育发展的战略总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改革开放和争创一流大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和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提高国际化和辐射全国的能力,为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出发点;优先发展——确立地位;改革开放——重点与动力;争创一流——落脚点;引领创新——功能;服务发展——贡献。

(二)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设计

上海承担“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使命。在总结分析上海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的基础上,从服务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服务于城市创新、服务于区域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设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惠及人人的公平教育、理念先进的现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卓越教育和内外开放的创新教育。建立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城市现代教育新体系,让所有儿童少年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让所有人通过学习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形成与国际大都市形象和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建成区域性及国际性教育中心和人力资源高地,明显提升城市创新发展的软实力。城市教育总体发展和人力资源竞争力全面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区域教育联动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教育服务全国作出新的贡献。

2.四个需要突破的重点

一是突破义务教育难以均衡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推进有质量教育公平方面,实现市级政府统筹,实现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同城待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突破只在高等教育阶段才重视抓创新能力培养的陈旧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创新中考、高考等招生录取制度,率先建立各级教育培养目标贯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三是突破科教分立、产学脱节的体制。建立科技、教育及行业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贯通研究院所与教育机构、行业企业与教育机构的联络渠道,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机制,率先建设城市科技、教育机构资源共享、人员多向流动机制。四是突破区域教育联动发展障碍。构建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交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网络和服务平台,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服务全国的能力,率先建成区域教育联动合作机制及其支持体系。

3.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主要特征

到2020年超前于城市的基本现代化,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特征:按照上海“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020年进一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大幅提升上海人口及劳动者素质和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人的现代化引领城市发展整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率先建成具有国际大都市特点的现代教育新体系。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各类教育机会开放、学校和社会教育相互连通、教育资源联动共享的新机制。满足上海国际意识觉醒以及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需要,适应国际中心城市人口、产业、城市功能优化升级新格局,顺应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多样化发展及休闲等教育新需求,真正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及其社会生态环境。让全体居民得以分享教育现代化带来的实惠。

——率先达成国际一流的教育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个性魅力的学校。提升教育国际化,普及教育信息化,推动学生发展个性化,实现教师发展专业化,促进教育机会和资源配置公平化。在高校承担大项目上形成比较优势、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各级教育都建成一批名校。让上海成为国内学子升学、海外学生留学向往的地方。

——率先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城市教师队伍。重点规划与发展,加快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优良、严谨笃学、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锐意创新、志存高远、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适应性强、国际视野宽广、符合城市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师队伍和教育家队伍。为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基础。

——率先建立与完善教育的公共治理结构。改革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拨款、立法、监督、评价、规划、咨询等多种方式形成新型的教育发展及学校运行综合治理模式。理顺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将政府对学校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培育教育咨询与管理中介组织,通过委托代理等多种方式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强市。继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和人才培养层次,加大海外人才引力度,提高国内人才交流强度,不断提高“三支队伍”建设水平,培育形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创业人才队伍,把上海建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高地及科技创新高地,在人才规模、结构、质量以及人才环境等方面形成国际比较优势,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上。

——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建成一批海内外开放、国际知名的自主创新及战略高技术创新平台、国际领先的重点学科、引领城市创新发展的科技园区、“三区联动”生态区域,大幅提升城市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产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符合迅速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新机制,在提升城市软实力、城市创新驱动能力、辐射周边以及服务全国创新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

(三)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为到2020年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在完成上海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的发展。

到2012年,各级教育规模均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学前教育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学前三年在园人数从2007年的31.3万人增长到51万人;普通高校招生中外地生源所占比例达到50%,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也将从78.3万人增加到97万人左右;届时全市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就学获得同城待遇、初中毕业后实现正常升学;区县间、学校间义务教育资源差距明显缩小。在各级教育规模发展、质量提高的推动下,上海人力资源水平将获得进一步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25—6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由2009年的24%提高到29%,达到21世纪初OECD国家平均水平。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到2020年,上海教育和人力资源总体发展将全面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并进一步接近著名国际大都市的水平。通过培养创新人才、科技服务和智力贡献,教育发展在上海城市创新发展中发挥引擎和支撑作用,在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凸显引领和辐射地位。届时,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5 200人,在2009年4 318人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普通高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所占比例提高到15%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相当于大专毕业以上的教育程度;25—64岁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47%左右,大致相当于21世纪初东京的水平,为支撑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战略推进及城市进一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

表6 上海城市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指标预测

img9

注:表中预测数据主要根据以往相关数据基础、需求变化采用趋势外推等多种方法获得,最终能否成为纲要规划指标、最后是否需要调节趋势预判,仍待综合评价与决策。

课题承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负责人:张珏

课题组成员:董业军、王秀军、李芙蓉、付炜、刘菊香、苏玫、杨治平、茅鸿祥、杨晓凤、艾飞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