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原则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原则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深入,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依法实施,高校管理权要规范合理使用,学生的利益和权利要充分给予保障。这既是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否坚持平等的原则,主要取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是否能正确处理与大学生的关系。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原则

1.法制性原则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权力关系色彩,学生只是消极的被管理者,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尤其在纪律惩戒方面,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学生的正当权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随着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深入,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依法实施,高校管理权要规范合理使用,学生的利益和权利要充分给予保障。这既是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

(1)学生是不受任何怀疑的法律主体

学校与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且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但在这种基本法律关系中,学生均处于弱者地位,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学生作为权利主体,公正地、平等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作为法律主体得到彰显,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同时在学生管理中公正地、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坚持做到有管有放、有宽有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佳条件。

(2)建立完善学生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不能与国家的法律、法令相抵触,而且要照章办事,违规必究。同时在制定校纪校规中必须坚持民主思想,开辟各种民主监督渠道,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讨论,通过学生组织,或直接向相关部门表达自己的主张,参与有关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可以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严格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消除长官意志,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同时要在依法管理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和权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佳条件。

(3)遵循管理正当程序,畅通诉讼渠道

要通过正当程序管理过程,规范权力的运行秩序,使权力的行使遵循符合法治精神的规范步骤和方式,避免管理运行的无序性、偶然性和随意性,保证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高效性。没有正当程序,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平等是难以实现的,其合理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和合法的知情权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为此,要改变过去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明文规定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严格程序,如原告的申诉、举报程序、调查程序、专门委员会听证并作出处罚前建议的程序、被告辩解和申诉的程序、具体实施处罚的程序等;要规定有效证据的范围,包括有关物证、证人签名的证言、有关单位的综合材料、违纪学生的检查书等;要引入事前的正式听证程序,尤其是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处理决定作出前应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要给学生自我辩护的机会和对有关事实和证据的质认权、确认权;要明确处罚通知送达的期限和送达回证期限,完善学生申诉制度,明确受惩戒学生的申诉期限、时效和学校受理申诉的机构、申诉条件及学校行政决定的合理期限,保障学生的申诉权落到实处。

2.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教育要着眼于人的思想,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等,管理的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政治行为、法律行为和道德行为。教育是通过内在的思想来管理人,管理是通过外在的约束来教育人。教育之中有管理,管理之中有教育;教育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管理工作有赖于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有时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贯彻落实和深化的过程,有时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又是以管理的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和管理犹如人的两只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既不能只教育不管理,也不能只管理不教育,而是要既重视管理,又重视教育。一方面,管理一定要以正确的教育为基础,没有教育,没有循循善诱的分析,没有动之以情的说理,管理就让人难以接受,甚至让人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当然也就难以发挥作用。因为管理活动的展开和管理目的的实现要通过教育奠定思想基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具体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使他们在较深层次上明确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才能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利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管理目标的成功实现。否则,即使管理制度再完善,手段再先进,措施再周密,效果也不会好。另一方面,教育也要通过管理来实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要靠管理来规范。教育不落实到管理上,就无法使人们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要把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管理之中,赋予教育以更多的硬性约束;同时,管理之中要体现教育精神,提高管理者的人文素质,赋予管理以更强的教育功能,这样互补互促,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3.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自身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否坚持平等的原则,主要取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是否能正确处理与大学生的关系。

现代控制科学的理论认为,建立施控系统与被控系统之间的同步平等的关系是最优控制关系,这种最优控制关系可以取得最佳控制效果。因此,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广大的青年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最优的控制关系,它可以使二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工作过程中的双向传导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向青年大学生传递信息的通路,而且也有青年大学生向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传递信息的通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和青年大学生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过程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和青年大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最优化的教育结构,可以得到最佳的效果。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和青年大学生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二者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必须尊重青年大学生,爱护青年大学生。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说到底是通过各种方式向青少年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那么要让青年大学生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去做,首先就要有一个对待他们的态度问题,也就是要以尊重为前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实在地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向他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尊重人,主要是尊重对方的人格、思想感情,对对方持信任、关怀的态度。一般来说,学生事务管理者比较喜欢先进的青年大学生,而对于落后的青年大学生,特别是有一些劣迹或过错的青年大学生则往往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更谈不上尊重、关心和爱护,这是不公正的。事实上,落后的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学生事务管理者的信任和尊重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

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个态度出发,于是就有各种政策、方法、方式。离开了这个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很强,因此,更应当尊重他们、信任他们,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才能够成功地做好工作。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能,促使人们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持续不断地围绕目标而奋斗,它是人产生内动力的源泉。学生工作需要激励参与其中,激励能够促使学生把外部刺激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的行为,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模式,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贯彻激励原则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运用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教育者设计具体目标,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目标对人的行为有着规定作用、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使人产生方向感、使命感和探索感。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的期望论揭示,目标对于激发一个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会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产生强烈的动机,以顽强的意志投入到为实现目标的具体实践中去。学生工作者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确定个人行为目标。

(2)运用赏识激励

心理学研究揭示,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社会认可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一种鼓舞、鞭策、催人奋进的动力,推动个体积极行动。成功能给人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会增强进取的信心,进一步激发更高尚的动机。反之,失败往往导致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会使人产生焦虑感、自卑感,丧失完成任务、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要少一点批评,多一份表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经常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自我才能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并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心理体验,尝到奋斗的甘甜,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奋斗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鼓舞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向新的目标前进,成为追求新的成功再获奖励的动机与力量。

(3)运用使命激励

加强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和背景,认识到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人民还不富裕;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事实,充分理解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样就会使学生增进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人民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历史紧迫感、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坚定的信念,形成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发愤图强,积极主动地学习。

5.继承创新原则

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是指在继承学生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学生工作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不能忘,传统不能忘,忘记了历史就会使现实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等于背叛。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需要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固然不能忘,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增强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就必须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涌进大学校园。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将进一步发展。这使大学生工作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真正实现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的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树立平民教育意识

在观念上,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扩招人数的快速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只是高级中学最优秀的群体,不再只是“社会精英”“天之骄子”,而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公民群体,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树立“平民教育”意识,进而提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2)创新机制

社会变迁与教育对象的变化必然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机制有所创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机制是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素联系和运转方式。这个机制的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机制的影响,也受工作对象——青年大学生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一是要回归本位,体现人文主义关怀。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实践能力为中心而展开。二是要开放、宽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实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目标。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形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网络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