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造高中生地理学习氛围的途径与方法》开题报告

《营造高中生地理学习氛围的途径与方法》开题报告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艳 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认识、学习态度及学习现状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写出分析报告,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关资料。

《营造高中生地理学习氛围的途径与方法》开题报告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刘 芳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建设家乡和祖国,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都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从地球上的天气变化、自然灾害、战乱,到每天收看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最主要、涉及信息量最多的还是地理知识。如一年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而有的地方却感觉不到?为什么月有圆缺、海有潮汐?为什么天气会变化、海陆会变迁、地壳会变动?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又如联合国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什么叫“南南合作”、什么叫“南北对话”?什么叫“世界贸易组织”?人类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这些内容,既可帮助同学们揭开地理知识奥秘,又可增加生活情趣和学习兴趣,其乐无穷。一个人如果缺少地理知识,那他的生活也就失去了色彩,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情趣广泛、知识渊博的人。学习地理对同学们的生活有用。

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不仅决定了学习地理对我们的生活有用,而且也必然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从全国的课程改革和高考内容、学科设置等的改革,都决定了我们一定要学好地理,从一个人自身成长、成才,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也决定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地理。一个人不管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做农民要科学种田,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经商做生意要研究各地的生产生活习惯、资金的周转和商品的流通;兴建工厂企业要考虑原料、能源、市场、交通、信息等区位的选择;交通建设要注意各地的地质构造以及人流、物流等,科学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要注意合理有序、有度,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要讲求区位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总之,学习地理,可以为同学们将来参加人类各种生产建设活动学得丰富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使同学们成为合格有用的、活跃负责任的公民。学习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宇宙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及防御,分别介绍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人文地理则从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出发,学习了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生产生活特点及影响因素,也学习了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良性或恶性影响,并把人类在防御和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传输给人们。

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课改后的新教材从体系和内容看,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仍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也是多年来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中困难甚至超过了数学、英语、化学等学科,仅次于物理,而且较普遍,甚至学不懂。更由于我校多数学生都属于理科生,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兴趣不浓,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地理课堂教学的难度,同时也影响到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更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环保观念的形成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调整高中生地理课的学习动机,提高高中地理课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等课题成为高中地理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全方位地、立体地营造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氛围,旨在提高高中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地理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理论。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和充实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

1.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1)组建天文观测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学校天文馆开展天文观测;

(2)利用学校地理实验室中的声、像、图等教具及模型如火山喷发、夏季银河系星空图、三球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形成高中生地理知识集;

(4)地理制作:地球仪、等高线演示仪、地图绘制、实测并绘制校园平面图等,还可结合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举办的“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活动激发学生动手欲望和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5)野外考察:校园树化石、贺兰山麓岩石风化、褶皱断层、泉水、冲积洪积扇及其堆积规律等。

2.结合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加深对自我能动性的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如组建环保小组,在环保局有关部门帮助下抽测大武口区水质和空气质量情况;

考察论证大武口电厂、石嘴山电厂、石嘴山工业园区等的区位的合理性及评价;

考证森林公园和星海湖对大武口市区局部小环境的影响;

本市经济转型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石嘴山城市功能分区之我见。

3.建立地理专题网站,使地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学与教师的教;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进行案例教学,形成地理案例集。

5.学生收集制作成地理新闻剪报本、地理小知识剪辑本、地理小论文集、地理图片佳作收藏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重视理论学习,积极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信息,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二)调查法

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搜集、整理学生对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的意见,确定我们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并通过随堂测试、辩论、办手抄报、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评价研究成果。

(三)行动研究法

边学习、边研究、边应用,及时将研究所得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中。

(四)案例研究法

通过典型课例的公开示范课及对个案的评析与研讨跟踪认识本课题发展变化进程,尝试一些积极的改进措施,为课题的整体推进提供依据。

(五)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成员及其分工

组长:

刘芳 负责管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撰写结题报告。

主要成员:

曹洋 负责地理兴趣小组的天文观测、野外考察、科技小制作等有关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并收集整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李艳 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认识、学习态度及学习现状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写出分析报告,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关资料。

五、实施步骤和任务

(一)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6月)

1.组建课题小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实施方案。

2.确立研究对象: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1级高一年级学生。

3.对课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论证,同时进行课题的启动和宣传工作。

4.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上的深入学习和讨论、查阅收集有关新课程理念下

高一有效教学的文献资料和优秀成功案例。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

1.各部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进行物质准备,分组并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2.正式操作阶段

(三)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

1.各部分汇总整理各类资料、信息,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相关论文,拿出实验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预期成果和目标

形成地理小制作、论文、实验报告等成果形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本组老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使团队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利用高中地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相结合,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营造学习地理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