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和科学研究表明,原始人群由于缺乏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寿命很短,据考古学家对四五十万年以前的40多具中国猿人的遗骨化石的研究,发现约有40%的人未满14岁便死亡。儿童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对象,老人则成为教育工作的自然承担者。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约在公元前21世纪。从世界范围看,奴隶社会经历了约4000年,在中国经历了约1500年左右。在奴隶社会,教育史上的一大重大发展就是有了学校教育,教育作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形成。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它与人类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密不可分,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各要素密不可分。社会是动态的,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与社会发展相同步的教育形态。由此,我们需对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一考查。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从历史学的观点来划分,社会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由此也就有了与之相联系的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各异,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一、古代社会与教育

1.原始社会与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从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社会再经父系氏族社会,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从世界范围计,经历了约300万年,以中国范围计,也至少经历了170万年以上,这对于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确实是遥远的过去了。但人类社会正是由此开始,人类的教育也是从此发轫。

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考古和科学研究表明,原始人群由于缺乏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寿命很短,据考古学家对四五十万年以前的40多具中国猿人的遗骨化石的研究,发现约有40%的人未满14岁便死亡。但原始人并没有绝迹,却顽强地生存下来,所依赖的不是个人和体力,而是群居生活和教育。不同于一般动物,人类首先结成群体,在群居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特定的取食方法和自卫方法,形成特定的共同遵守的习俗,以齐心协力与大自然搏斗。这些方法、习俗、经验、技能和技巧在原始人群共同生活过程中得以传习、模仿,特别是传授给下一代,这就是原始形态的教育。也正是有了这种粗糙的萌芽状态的教育,原始人群才得以生存延续,人类社会才有今天。

原始社会的教育萌芽在进入了氏族社会后进一步发展。儿童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对象,老人则成为教育工作的自然承担者。教育也逐渐从原始的自发状态,发展成为内容比较丰富的具有一定自觉性的活动,并朝着教育活动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的方向进化着。

相对于以后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的生产性。原始社会的教育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完全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的社会活动。教育即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直接反映生产、生活实践,并作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没有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年长者为幼者之师,经验丰富者为无经验者之师,没有专门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任何一种生产生活经验的产生,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改进,即刻成为教育的新内容,教育活动完全渗透到生产、生活之中,因此也就无教育制度而言。我国古籍记载的传说,反映出教育与生产的密切关系,例如: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无论是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逐步由渔猎为主发展为种植为主。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这一传说所反映的,正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

(2)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同一氏族中每一人所受的教育基本相同。因为原始社会的分工只按性别进行,十分简单,与此相关的教育也相差无几。社会生产水平低,人们劳动所得极为贫乏,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社会上没有剩余产品,生产资料为大家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与剥削,过着平等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在共同劳动和日常交往过程中掌握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能、技巧的,教育是在生活、生产之中进行,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人们除在生产过程中受教育之外,也在社会生活中受教育,学习和养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习惯、准则和道德规范。

(3)教育的原始性。表现为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的简单、粗浅与低水平。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水平,人类自身发展的低水平与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贫乏,导致原始社会对新一代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使他们获得参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教育内容侧重于对体力、耐力、吃苦精神和生产劳动技能的训练,教育方法也以看、模仿、做等掌握直接经验的方法为主。

(4)教育的模仿性。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融合,当时语言还处于萌芽状态,极为简单,还没有文字,这就使模仿成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儿童同长者一同生活,一同劳动,模仿学习,习得经验和智慧。在教育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内容相一致的条件下,在实际活动中,儿童跟着成人学,不会的人跟着会的人学,模仿着做。随着语言的逐步发展,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可以“口耳相传”动作的模仿学习得到语言的帮助,效果就更好了。

2.奴隶社会与教育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有了专门管理生产,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由此,人类社会出现了剥削与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形成。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严格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开始。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是埃及,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欧洲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希腊,约在公元前8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约在公元前21世纪。从世界范围看,奴隶社会经历了约4000年,在中国经历了约1500年左右。较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所经历时间要短得多,但却创造出了原始社会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希腊文化、古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古代文化对以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奴隶社会,教育史上的一大重大发展就是有了学校教育,教育作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形成。有了学校,意味着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了专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了预先确定、相对稳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培养人的活动专门化了。在生产和科学文化有了一定发展的奴隶占有制晚期,学校教育已完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了,社会职能更为突出了,专门机构兴起,专职教师出现。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促成了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教育理论的萌发。这期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精辟地阐述和指明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夏朝,如古籍《孟子》记载:“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但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方可入校学习,劳动人民子弟仍然是通过父传子、师传徒的方式,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学得一些生产和生活经验。这样,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门机构从事的学校教育,另一种是在其他社会活动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与原始状态那种与劳动紧密结合的教育长期并存,各自为不同的阶级服务,但是,占统治地位的是统治者掌握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其中经济的发展为学校教育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成了设立学校的最主要的需要。文字的出现,为文化的积累和传递提供了脱离经验主体机体的独立存在的媒体,也促成了教育专门化。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首先,社会统治阶级掌握学校领导权和只有统治阶级及其子弟才能进学校。从这时起,享受学校教育,成为具有特权的标志之一,也成为谋取权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其次,学校教育的阶级性还集中表现在培养目标上。奴隶社会的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官吏、文士、武士、僧侣、政治家、雄辩家等。这些人都属统治阶层,是国家机器的操纵者和维护者。与此相关,教学内容也呈现出阶级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奴隶社会中脑体分离与对立的状况,在学校教育中反映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与直接生产者中的自由劳动者和奴隶开始无缘,能进学校的却又是与直接生产过程无关的统治阶级的子女。奴隶主阶级主要依靠对奴隶的占有权,享有奴隶的全部劳动及其成果。因此,奴隶主不关心生产,他要生活得更好,不是靠改进生产,而是靠占有更多的奴隶。这两点决定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不仅相脱离,而且极端鄙视生产劳动。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卑贱地位,使他们从事的活动和技艺也同遭鄙视。广大的自由民和奴隶只有在学校之外,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接受仍未独立和专门化的非学校教育。

(3)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奴隶社会初期,由于文化尚处在幼稚的状况和奴隶主阶级占有奴隶的政治需要,教育内容以尚武为主,没有明确的分科。随着奴隶社会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内容也就趋于分化了。在我国西周,就有“六艺”之分(礼、乐、射、御、书、数),到孔子办私学的春秋时期,教育内容不仅增加了以哲学思想为主题的“易”和以历史为内容的“春秋”。而且在重心上也发生了转移,不再是军事、体力的训练为重点,而是以当时认为的内容为重点了。在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智者派,学校教育中加强文法、修辞、逻辑等知识性的内容。当时,希腊、罗马的一些哲学家、教育家对教育内容提出过各种见解。公元4世纪,文法、修辞、逻辑、音乐、体育、几何、算术等七门已被确定为学校的课程。在高一级学校中还设有天文、法律、哲学等学科,教育内容的分科化和以知识为重点在此时已很明确。

(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在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为统治阶级子弟奠定进一步学习基础的初等教育的学校和当时意义上进行高等教育的大学或学院这两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中等教育在当时还未普及,还未明确地成为学校教育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阶段。如在我国西周时期,国学有小学和大学之分,无中学之称。除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外,在学校内部教育的组织制度也是不健全的,没有年级和班级之分,教学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这正是学校教育尚未充分发展,处于起始阶段的表现。

3.封建社会与教育

欧洲封建社会自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起,历经漫长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约1200年。在我国,封建社会起始于春秋战国末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止,前后约2000多年。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教育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历程。

封建社会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铁器与畜力的普遍使用,劳动生产率得以大提高,生产关系发生了新变革,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奴隶社会最终被封建社会所代替,原有的适应奴隶社会需要的学校教育体系也受到极大的破坏,历经否定、改选,确立了适应封建社会需要的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由于在封建社会中,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既有属于过去的奴隶社会已形成的文化教育的传统与思想,又有属于未来社会的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当然,最主要的不是封建社会本身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即影响封建社会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比奴隶社会要复杂得多这一事实。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封建社会的教育理解为仅是与封建地主阶级有关的教育。

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有着相继承的一面,因而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的特点。相同之处不再列举,下面着重分析封建社会不同于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的一些特点。

(1)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封建社会的国家官僚机构比奴隶社会更为庞大、更为复杂和完善。为了维护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就必须加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封建社会的等级性又以世袭的方式、血缘的纽带维系,再涂上宗教的色彩,因而特别牢固,富有束缚力。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这一特征在教育上的突出反映,就是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如我国唐朝的官学中,中央政府一级的有六馆。六馆共分四级,每一级的入学资格都有严格规定,其区分的标志主要是祖父辈官品的高低。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僧侣属第一等级。他们几乎垄断了文化教育的权力。为了培养神职人员和文官,专设了僧侣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在世俗的统治者中,最高层的皇室子弟有专门为他们开设的宫廷学校,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接受的是骑士教育。

与等级性有密切关系的是专制性。为了维护现有的等级,统治者必然要加强思想上的控制,必然要利用教育为其政治统治服务。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基督教的世界,教会控制学校的一切。他们要培养的人是服从上帝安于命运,寄希望来世,灭绝人欲的信徒。在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中,以儒学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以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修身养性,中庸之道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教育上的保守性是等级性和专制性的必然产物。维护现有秩序的、专制的统一必然是保守的、反对变革的。加之封建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由此形成的社会心态趋于保守等因素,使得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长期保持相对不变,呈现出明显的保守性。

(2)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多。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对象的扩大与统治队伍本身的扩大有关,也与封建统治方式有关。封建社会对生产者已不能像奴隶社会对奴隶那样完全占有,农民有人身的自由或半自由,由此统治者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来维护统治。这样就增加了一些低水平的学校教育,同时也加强了非学校教育的社会教育。

封建社会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种类的增多,一方面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逐步增长有关。它突出地表现在各级新学校的出现,以及相关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譬如在初等教育方面,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出现了城市学校和行会学校,同时有了中等教育,出现了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中等学校教育方面,欧洲出现了具有明确的专业教育目标和内容,授予博士学位的中世纪大学。在我国不仅有官学,还有私学。私学的发展对我国学校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封建社会的教育比奴隶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数量上,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新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的生产力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孕育,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萌芽也是在封建社会中生长出来的。

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依然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很少有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对世界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二、近代社会与教育

18世纪从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大机器生产阶段。大机器生产的发展,使劳动者不能仅仅凭借传统的技能和自己的体力去操纵机器,进行生产,还要求劳动者必须要有文化,必须懂得机器的性能,掌握进行机器生产的原理和技能。这种要求,使学校教育的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和训练工人。这样,出现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趋势,出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趋势。由于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社会形态中,因此需加以分别阐述。

1.资本主义社会与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从自由资本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17世纪~18世纪末,是资产阶级教育家为改革封建社会的教育,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教育进行理论、舆论和思想准备的启蒙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卢梭、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一大批富有影响的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摆脱教会对学校独霸局面的时期。从此教育普遍成为国家事业中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始了一个新的大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发展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的时期,也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化和基本完善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建立以来第一次影响波及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这次教育改革运动在欧洲称为新教育运动,在美国被称为进步主义运动。改革者意在加强学校与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教育以学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张以活动和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育。这一改革运动虽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它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资本主义社会尽管也是由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但由于与封建社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经济形态不同,统治者剥削方式、统治方法的不同以及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因此在教育上也表现出与封建社会不同的特点。

(1)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双轨制,学校教育的阶级性隐化。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学校是由资产阶级掌握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在这一点上,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资产阶级却用法律上宣称的平等、民主掩盖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血统区分的等级学校取消了,代之而起的是以金钱为限制的,保障资产阶级享受教育特权的阶级学校,使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了双轨制。即在学校系统中并存着两个学校子系统为资产阶级服务,这类学校收取昂贵的学费,提供优良的教育设施和师资。一般的劳动者子弟不可能进入,它的顶端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各种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另一个是供劳动人民的子女就学的。这两个系统自成体系,就如两条平行的轨道,因此被称为双轨制。英国是双轨制学校教育最典型的国家。

(2)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由于义务教育是由法律规定的,因此带有强制性,又称为“强迫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每个人有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学校教育从此面向全社会成员,而不只是少数人。由于人人都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这就使学校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影响,使学校与社会上每个家庭、每一部门、各个方面都发生联系,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全部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准、国民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志。

(3)形成了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和古代学制相比,近代学制在分级上更细致,分类上更多样,在总体上更注意联系。确立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实现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标志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联系。教育的功能在扩大,教育的地位在加强。

(4)教学内容丰富化。在普通学校中压缩了古典文科的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的内容,提出了劳动教育的要求。自然科学知识的增加和教育目标的变化,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缩小了。学校教育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了,教育的世俗化、民族化进一步落实。

2.近代中国社会与教育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演变。这个演变过程充满着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大大小小的内外战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发展缓慢,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拉大了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转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朝末年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这是中国社会激烈变动的时期,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终于被推翻,但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势力、买办阶级相勾结,却把中国推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教育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化是废科举、兴学校、建立近代学制。指导这一变革的基本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阶段自1919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内战争连绵不断,政治斗争尤为激烈,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最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势力战胜了外来的侵略和国内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教育上作了一定的改革尝试,介绍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创办新教育,特别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扫盲运动,开创着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事业。

简述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教育,可使我们感知到,社会政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文化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在一个政权腐败、战争连绵、经济贫穷、科技落后的国家内,教育是无法取得成就的。从中也可看到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全球性,认识到人类社会进入近代后,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其影响性质取决于该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在教育上也是如此。

三、现代社会与教育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深刻而激烈、广泛而又迅速的变化。20世纪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带来的新的产业革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它使世界各国都面临现代化的问题,人类社会的社会化进程进入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有序变革阶段。现代社会的教育,是和现代生产、现代经济、现代国家和现代科学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教育已成为人类自身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和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及国家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现代国家的立国之本。基础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方兴未艾,终身教育深入人心。因为现代生产的发展已经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生产中的技术设备的更新和产品的更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都要靠人来创造和实践。因此,教育的水平如何,能否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就成了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的大问题,教育的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空前的要求,要求其成员尽可能地受教育,尽可能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教育的价值观念也变化了,其社会价值在于促使社会全面发展,促使人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教育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协调、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准备、创立、推动新的社会关系,教育分担着国家、社会的命运和难题。

为更好地履行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当代教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积极调整学校教育的结构、模式和管理体制,使之更富有衔接性、延续性和弹性,使学校教育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改革办学和管理体制,实现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兴办和管理学校教育的格局。其次,各国、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在普通中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以培养更多的国家建设所需的各种中、高级专业人才。再次,积极调整中等学校教育的结构,改变单一的普通中学为主体的局面,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四,高等学校教育向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方面转化,使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而且是促进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地。

(2)积极而又谨慎地开展较大规模的、有扎实理论依据的、整体化教学改革试验。在教育目标上,将重心放在促使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改革的重点放在删除陈旧落后的知识,充实新的科学理论,适当提高课程难度,改变课程的内部结构体系,使学生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更接近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改革的重心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使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状况。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面,传统的考试制度正向评价制度方向发展。

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两头延伸,一头向前延伸,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提前入学年龄,幼儿园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另一头向后延伸,与此相联系的是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蓬勃兴起,强化基础,突出普及,重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普遍化与直接化。近代社会使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每个人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从而使教育成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在此基础上又向前进了一步。它使教育成为全社会的事业,学校教育不只是与人一生中的青少年时期相关,而且与人的终身相关。人之所以需要教育不仅为了谋生,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学校教育不再是孤立的社会活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学校教育制度开放化与弹性化。近代是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形成和完善的时期,近代学制的结构是宝塔形的封闭结构。由于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提高,使中等教育趋向普及,高等教育大发展,终身教育和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蓬勃兴起,现代学制呈现出底角趋向直角的梯形,弹性化、开放化的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培养更多数量,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

(3)以培养现代人为目标,实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现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教育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仅要扩大教育规模,改革教育结构,而且要培养出现代人,这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人的培养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不行的。因此,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中不适应的部分,形成新的教育观,并以此为指导对原有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变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力。

由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l.教育与人类一起产生,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教育现象存在,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所必需,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人类之所以需要教育,并非教育能够直接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什么物质资料,而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能够传递社会和生活经验。人们掌握了这些经验,才能从事社会生产劳动进行社会生活,从而使人类得以一代一代延续、发展,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2.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社会中教育的发展水平都是该社会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诸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教育上的每一个变化都不是由社会某一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与社会之间不存在单线的因果关系,它们是作为整体的社会母系统与作为部分的教育子系统之问的相互作用,以此正确处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使教育沿着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

3.历史表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对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是不平衡的,并循着一定的趋向变化,即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越高,教育的科学性越强。从历史上看,古代社会,政治对教育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直接影响。从近代社会开始,生产对教育的作用逐渐显露,到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相对隐蔽化或间接性,社会生产的影响则直接和明朗化。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对教育的影响则可能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科学文化对教育的直接作用,认识这一点,有利于认清每一历史时期中教育的重心。

4.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比例的关系。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是进步的社会,就越需要教育,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越大。正因为如此,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处于战略重点的位置,不仅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社会任何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高度发展的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从过去更多地为继承、传递、保存服务转向现今更多地为变革现实,创造未来而提供服务,奠定基础。

5.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为一定社会服务的,它必须反映这个社会现实的要求,同时必须依据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不是同质的,这就决定了教育与社会诸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此外教育的发展还有自身的继承性。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变革也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而是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因此,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是简单的吻合,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机制,在发展时间上教育与社会不完全同步。所以,不能要求教育直接、全部、及时对社会的变革作出反应。何况,教育不需要对社会的变革加以过滤。从社会的角度看,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采取保护性措施,这对现代社会来说更为重要。以此保证教育与社会协调、健康的向前发展。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教育,并非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中。而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发生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从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研究教育就必须置教育于社会整体之中,全面地研究它与社会诸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其中的特殊功能,从而科学地、准确地把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因而也是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基础。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关,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

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

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条件。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可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由此,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社会物质水平的高低。原始社会的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全力以赴为生存与大自然搏斗,因此,就不可能产生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学校。近代生产的发展水平不仅要求,而且有可能使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一段时间内接受学校教育。现代发达国家的生产发展水平,不仅使青少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延长,而且使在职人员也有重新获得学习、深造机会的可能。

发展教育事业,需要有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不可能来源于学校通过生产劳动自己创造的财富,而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支付、生产单位的投资。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水平高于生产落后的国家;在同一个国家内,经济贫困的地区通常也是教育落后的地区;在各类家庭,经济富裕的家庭一般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金。可以说,贫富程度是造成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

社会物质生产力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力,主要反映在教育物资的水平上。社会能否为教育提供数量充分的物资,包括足够的校舍、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运动器材等等,是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关的。而且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它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通讯手段。与此相关的是社会可能提供的教育物资的质量和其中蕴含的技术发展水平。随着生产技术手段的更新、普及周期的不断缩短,教育媒体的丰富与更新随之加快,生产技术水平对教育的影响也不断加强。

由此可知,发展教育事业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提供的,即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超出社会生产提供的可能范围。但因此不可以认为,只要生产发展了,人民富有了,教育就能自然地发展了。大量的事实说明,生产发展了,教育是否也能发展,即已有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的发展,还要看人们的观念和思想认识,看人们对生产发展向教育提出需求的科学认识如何。

2.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首先是适应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历史向我们呈现的趋势是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越高,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高。

人类生产按技术状态来分类,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初露头角但尚未完全形成的信息社会。构成生产活动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等各要素在三类不同技术形态中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在反映生产对科学知识、人类智力和能力的需求提高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第一个趋势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和人类的智力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人类越来越多地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智慧的创造物——科学技术来创造社会财富,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体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第二个趋势是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生产技术的革命上。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的新挑战,世界生产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

物质生产发展的这两大趋势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只把教育作为消费事业的片面认识,开始认识到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发展现代生产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展上,也表现在对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途径等一系列教育内部系统加以改造的要求上。只有确立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教育和社会物质生产才会得以健康、协调地向前发展。

教育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而人的劳动能力不是生而具有的,因此,“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5页)。通过教育使人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掌握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从而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教育和训练,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以增强,首先表现在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使劳动者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第三,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要的时间。第四,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五,提高劳动者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为生产部门提供的不仅是直接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力,而且提供生产中所必需的各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情报人员和服务人员等。教育实际上是生产中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手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的每一部门、每一环节,都需要受过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和不同程度专业教育的人。这就使教育,不仅是广义的,而且是狭义的学校教育,成了社会生产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教育是加快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

古代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更新,主要依靠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从近代社会起,科研成果对生产技术更新的作用日趋明显,学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为加速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手段。现代学校在进行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直接产生出新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生产技术的更新,促进生产的发展。

教育对生产中技术更新起促进作用,还在于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再生产。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生产者,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越普及、教育水准越高,教育与生产的结合程度越高,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就越高。

总之,社会物质生产与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物质生产已有水平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物质生产未来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需求;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上,又为未来的物质生产创造着条件。因此,教育具有生产性。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教育,与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外各国历来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社会发展到现代,政治的内容与形态更为复杂,国际间政治斗争更为激烈,尤其需要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相关。政治是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所以,政治对教育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从教育的领导权到教育享受权,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到速度,从教育制度到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等等,无不反映出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

政府执政党往往对教育机构从组织上进行直接领导,如通过国家政权来颁布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规定办学宗旨,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选定教师,并通过教育经费的划拨,牢牢地控制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2.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个手段是法律。

法律本质上是掌握政权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国家意志”形式的表达。国家用强制力保证其实施。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统治阶级都重视用法律来管理和控制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社会,由于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日益增大,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因此,各国都重视教育立法,采取一定的法律来保证教育的发展,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3.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念和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

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在政治课程中及各门课程中,并通过对学生的管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与训练加以实施。

因此,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教育对社会政治的重大作用:

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和路线,传播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使受教育者建立起一种共同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实现青年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教育制度的政治性质是由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但一种教育制度一旦形成,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反之对政权的巩固起作用。因此统治阶级都重视发挥教育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以直接推动社会政治活动的开展,并让学生在斗争中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积累参加政治活动的经验。这在政权斗争异常激烈、政局发生重大变动时经常采用。

4.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巩固、完善和发展政治、经济制度。

无论何时,无论哪一国家,掌握政权的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来培养造就合格的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政府所希望和要求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任何政权也是通过教育培养在政治斗争和国家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各种政治人才。

教育的性质由社会政治所决定,这是因为政治这一社会因素是以政权为核心的,因此它对其他社会活动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任何一个阶级、政党掌握了政权以后,都竭力使其他社会活动为巩固、维护自己的政权服务,至少要把这些活动限制在不威胁政权存在的范围之内,对教育活动更是如此。有什么样性质的政治,就必然会有相应性质的教育。对于政治来说,教育也不是恭顺的奴仆,而是有力的武器。它可以成为巩固政权的武器,也可以成为被统治阶级手中的武器,用来加速政权的灭亡,为新政权诞生创造条件。因此,教育对政权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为哪个阶级、哪种政治服务。它可以是促进历史发展的,也可以是阻碍历史发展。其作用程度大小取决于教育本身的成效。教育与政治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互相作用,但不能相互取代,其位置也不能相互颠倒,这应为我们所明确。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文化主要是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文化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存在的形态主要有四种:第一物质形态,指精神创造物化在物质产品之中,如历史文物、古建筑、各种工艺用品等等。它们本身是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第二是用物质手段存留的观念形态,如人类创造的从语言文字到数学符号等各种形式的符号。各种文艺作品和科学著作。第三是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形态,如学术活动、艺术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团体、社会设施,如学术机构、大众娱乐机构、文化出版机构、学校等。第四是人们的心理行为形态,如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社会的生活方式、习俗传统等。由此可知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密切。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文化规范是指在各种文化领域中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规则,教育的目的总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规范的,而且随着社会文化规范的变化,教育目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2.文化提供教育内容。

文化的发展使课程不断丰富和更新,使课程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使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不断改进,从而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3.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社会中一切文化活动对参与者来说,无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还是接受欣赏文化的主体,都具有教育的价值,即对参与者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使社会文化势必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同时又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事业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犹如水涨船高。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对教育的需求。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必然是全社会成员终身从不同渠道不断接受各种级别和各种类型教育的社会。第二,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着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一方面,随着文化的发展,学校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为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开放,无形中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全社会成员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学校之外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接受教育,学习文化,即使在校学生,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既充分利用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又努力控制或削弱不利因素,并努力扩大学校对家庭、对社区文化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识别、选择文化产品的活动能力,才能使学校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延续和更新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人类文化的延续,不论是以物化的观念形态存在,还是以人的活动形式、行为方式存在,都离不开对人的培育,对于文化的更新也是如此。没有人对已有文化的掌握和运用,没有人在掌握和运用文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意识和创造能力,就谈不上新文化的创造。此外,教育也是传播新文化的手段。

教育使文化延续和更新并不是以直接的传递或增添方式实现,它是通过把人类共创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再通过个体发挥智慧、才能的活动,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从而丰富人类文化的宝库,推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2.教育承担着传递、普及文化的使命,因此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以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掌握文字和其他一些最基本的认识世界的工具,这是人类吸取文化和创造文化的最基本的条件,而这项任务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教育的普及尤为重要。教育不仅能普及文化,还能养成人们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教育还具有交流、吸取、融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这种作用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间,在各种文化的包容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推动因素。唯有发挥教育的这种积极作用,选择、吸取世界文化中对本社会建设有利的部分,才能建成现代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优秀文化。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不同于与物质生产、与政治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具体地讲,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教育的内容,每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而教育活动又是传播、保存、更新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文化活动的构成。因此,这两者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在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中作用的加强,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关注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是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与个体有关,也与社会人口状况有关。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它是社会生态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是指教育事业与社会中人的总体的关系,而不是指与社会个体的关系,这一点需要明确。

(一)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人口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人口数量变化的速度可以用增长率来表示。在此,我们着重分析教育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

1.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

在人类社会中,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出生和高死亡构成的低增长,古代社会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属此类型。第二种是高出生和低死亡构成高增长,19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始向此类型变化。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过渡到第三种类型,即低出生和低死亡构成的低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在人口高增长的类型,这样世界人口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趋势,一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二是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迅猛,特别是非洲人口增长率高达2 9%。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3/4强。当前,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却还在发达国家过去所经历的人口高速增长给社会带来极大压力的阶段,因为人口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经济、科学、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在教育上,人口的高增长必然要求扩大教育的规模。以我国为例,从198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在规模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1949年到1989年间,小学在校学生由24391万增至123731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由103 9万增至4554.02万。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由117万增至218 3万。但是,即使这样的发展速度依然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校学生数与文盲数相等,都是2.212亿,12岁新生文盲率还有约1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口增长过快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就要求普通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发展。

另外,人口增长波峰与波谷的反复出现对学制和学校内部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新中国成立后,曾几次出现人口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50年至1957年间,第二个高峰是1962年到1975年,1982年起又出现一个高峰。这种人口增长高峰期造成在一定时间内应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多,不仅时间集中,而且入学人数起伏变化大。这一冲击,使教育难以保持在相对稳定下持续发展。为了适应人口增长对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口增长进行科学地预测,制订出发展教育的总体规划。要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的质量,必须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逐步追加教育经费。因为教育投资的需求量取决于人口增长量。现有学龄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同教育投资的需要和增长速度成正比。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投入多少教育经费,是随着受教育者的数量而转移的。如果投入不足,势必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增长过高造成人口数量激增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影响教育事业的质量。首先是使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以我国为例,有近2亿儿童要接受基础教育,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儿童。这就需要大量的经费。虽然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努力,但毕竟因受教育人数过于庞大和经济、历史等原因,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也不尽如人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样,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表现出了人口增长率过高对教育的不利影响。据1968年的统计,世界人口中约7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15岁以下的世界儿童,发达国家占22%,发展中国家却占78%。但是发达国家用于教育的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10倍以上。由此,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处于教育的不利环境。正如在1974年世界人口会议的文件中所提出的:“展望未来,许多国家是否有财力来发展他们的教育机构,似乎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抑制人口的增长率,而这个增长率已经大于他们的教育计划制定的基础了。”

3.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增加状况和人口密度。由于政治、经济、历史、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总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人口的迁徙位移及其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人口的增长状况,决定该地区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公里容纳人口数量。世界各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高密度与低密度相差悬殊。世界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3人。我国江苏省人口密度高达577人,西藏地区每平方公里则不足3人。一般说来,人口分布合理的地区,教育相应地比较发达,人口分布和密度,不仅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及学校的布局,而且影响受教育者的人均教育费用。在人口密度过于稀疏的地区,常常出现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进而影响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学龄儿童少,无法充分发挥投入这一地区的教育费用和学校现有人力、物力及各项教学设备的作用,造成教育投入的浪费。在正常情况下,人口分布平衡,人口密度均匀,办学规模适度,教育投资则可充分发挥效益,促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经调查研究和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态势显现,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教育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首先,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提高有关,由此刺激家庭教育的需求。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必然会增加抚养儿童的费用,以使子女享受较好的教育,得到较好的社会职业。这就使许多人不得不少生一些子女,从而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其次,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家庭观和生育观,不再束缚于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陈旧观念,而是着重子女的质量和自身的生活质量。第三,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这些都使人们愿意控制人口的增长。在此前提下,如有健全的医疗措施,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就能成为现实。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育这一控制人口增长的社会功能,不仅要普遍提高全社会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而且应对成人和青少年进行专门的人口教育。因为不同的生育观,就有不同的生育行为。对成人的教育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使人人懂得控制人口增长与社会进步、家庭幸福的关系,懂得怎样实现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来实现。学校担负着对年轻一代进行科学生育观的教育。今天在校的青少年学生,若干年后将先后进入婚育年龄。所以,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分别以各种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人口科学基础知识、生理解剖知识、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初步掌握优生优育的科学原理,这是建立科学生育观的知识基础。另外通过人口再生产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教育,帮助学生懂得人口状况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懂得未来社会发展、经济的增长将不再依赖于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是依赖于对人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树立全新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二)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适合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与身体素质一同构成人口质量,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水平,形成人们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

人口质量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直接影响反映在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反映在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教育质量。众所周知,年长一代对新生一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身体素质上,优生是保证新生一代遗传素质良好的重要条件,而孩子出生以后的科学喂养和教育则是保证新生一代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这两方面的实现,就与父母的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水平有关。从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角度看,老一代对新一代的影响更为明显。老一代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新生一代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对新生一代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老一代的精神素质不同,对新一代的期望程度和要求也不同,这同样影响着新一代的精神素质。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手段。

人口再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一方面通过生育,繁衍后代,以维持人类社会世代更替,不断延续;另一方面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培养,求得延年益寿,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是社会总人口素质的提高,都与教育密切相关。在人口再生产中,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统一体。人口质量是由一定数量的人来体现的,而人口质量高,才可望人才辈出,更好地改造世界、创造财富。实行计划生育,是从量的方面限制人口增长,无疑,这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条件之一。但更重要的是用优生学的科学原理指导人们的生育行为。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是人口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人们在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是相关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当社会生产力处在落后的状态下,强调的是人口数量。因为在主要依靠手工和人力进行生产的时代,生产的发展、投入的增加,主要通过增加劳动力来实现。但当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度科学技术化之后,人们就更重视强调人口质量的提高,以高质量来代替多数量。

构成人口质量的因素有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由营养、保健、教育等多种条件作用下的素质状况。特别是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智力发展状况、生产劳动的经验和技能等,这一切都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重任,而青少年时期正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时期,这就必须抓好基础教育。其次,通过对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使成年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等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通过对成年人进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以使成年人获得遗传学、优生学以及生理、生殖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懂得优生优育与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为新生一代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

1.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这两方面都对教育结构产生影响。

首先,人口的年龄结构直接制约着学校的程度结构,即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比例。性别结构对实行男女分校的国家或歧视妇女的国家的教育结构影响明显。其次,在人口的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历史上以阶级、民族、种族结构影响重大,现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的影响,趋势是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大。人口中现有各种文化程度的结构,既是过去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又是今后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它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教育需求和质量的影响上。人口文化构成的总体水平高,对教育的需求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人口的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人员的比例。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带来了人口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劳动力从农业、工业向服务业转移。从体力劳动向智力劳动转移,从一般技术向高技术转移。人口就业结构的这一新变化,对教育的需求也相应地提高,教育结构也随之变化,以使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投入到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去,作为社会劳动力的一员而劳动就业,这就有一个劳动就业的问题。劳动力就业结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形成适当的一定比例,以在物质上和数量上适时地向社会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合格人才,这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关键。因此,办教育就要时刻关心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科学地预测各行业的发展趋势。

2.教育是使人口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教育能对人口的社会结构加以调整,使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各方面的发展。这首先表现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促使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部门或工作类别流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如农业劳动中缺乏有文化的人,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院校,为农村培养实用的人才。并通过倾斜政策和大力发展边疆、民族落后地区和农村的教育,吸引一部分人才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偏远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使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文化技术水平得以改善,快速走上科学文明的发展之路,并为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有利于人口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通过对人口的社会结构加以调整改善,促进人才在不同技术特征的部门间流动,在不同的部门和职业间流动,在不同的地区间流动,在不同的阶层间流动,以使人口趋向合理化。由此,现代教育成为一项决定着社会未来发展的宏伟事业。

(四)教育与人口相互关系的性质

教育与人口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性条件之一,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态性条件之一,并且构成教育潜在对象的总体。因此,社会现存的人口状况与人口发展的趋势,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形式、目标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当前人口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教育又基本普及和趋向于终身化的情况下,更需重视人口这一办好教育的社会条件。

今日的人口状况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今日的教育却又是影响明日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教育对明日人口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制定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首先了解现今的文化教育状况,而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又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教育与人口之间相互制约作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渐确立的。两者都受社会生产发展的制约,只有当社会生产发展到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教育与人口之间才确立了直接的联系。所以,在看到教育与人口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同时,还要认识到人口不是制约教育的唯一因素,尤其在对教育性质的影响方面,同样,教育也不是制约人口诸方面的唯一因素,尤其在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方面,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联系,准确地把握教育与人口之间的制约关系,推动教育与人口数量、质量的健康发展。

本章小结: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现象的教育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的存在,教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世界进程史表明,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和基础。不论从西方发达国家百年发展的历史,还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事实,都可以看到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53年英国移民开始,靠教育,熔铸了一个崇尚自由、勇于创业的美利坚民族;靠教育,荒无人烟的美洲大陆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农业发达、工业强盛、科技进步的世界强国。据统计分析,美国从1945年以来,产出增长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教育和技术进步,而劳动力增加的因素仅占产出增长的27%。正是凭借高度发达的教育,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迅速工业化,是以其大力推动教育与技术培训为基础的。早在明治末年,日本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超过95%,大正年间就已开始普及中学教育。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虽面临崩溃的边缘,但凭借良好的教育基础和在教育上的投资,创造了经济起飞的奇迹。从1950年到1972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增长了25倍,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9倍,其中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52%。谈到战后日本在短短20年时间里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时,日本朝野都将此归功于教育。前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说:“这算不上是什么‘奇迹’,但有一句话我可以奉告各位,我们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韩国,也是由于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推行了重大的教育计划,才使其从60年代开始,以雄厚的人才资源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世界银行的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根据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计算,教育资本在增加国民收入中做出贡献的比例是33%。日本、前苏联和美国用各自的方法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投资给他们带来的收益分别是25%、30%和33%。

21世纪将是竞争空前激烈的世纪。哪个国家能很好地通过教育,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哪个国家就会变得富强,赢得主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的潜能蕴量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唯有把教育摆在战略地位,致力于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使我国的现代化基石变得更加深厚、坚硬,才能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大厦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实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健康发展。社会发展史表明,无论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看,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其核心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忽视教育,忽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最终必将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一个教育欠发达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这是我们在新世纪必须明确的一点。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是把劳动力作为资本的一部分看待,把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视为资本价值的重要标准。1924年前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在《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中对这一理论已有初步的阐述。1935年美国学者沃尔什出版《人力资本论》,标志着这一理论的确立。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真正开始影响教育改革是在1959年舒尔茨出版《人力投资》和1961年出版《教育与经济的增长》之后。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学校教育的质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舒尔茨的研究,1900~1957年,美国物质资本投资额增加了4 5倍,教育经费增加了8 5倍,而物质资本投资所获利润增加了3 5倍,教育投资所获利润却增加了17 5倍,国民经济增长额的l/3应归功于教育。第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最高投资,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经济增长,以至现代文明就不可想象。第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而教育投资是关键。各国人口和劳动力的先天能力是平衡的,但后天获得的能力却相差甚远,各国人口和劳动力质量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后天的能力。教育在改善人口质量方面起很大作用,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教育能够增长一个人的能力,包括技能、技术、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等。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点是把教育与经济结合起来,把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教育的目标,通过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教育效益。具体来说,人力资本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教育改革。第一,带来了教育观念上的巨大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把教育看成消费性事业,教育投资是消费性投资,发展教育被视为兴办福利。人力资本理论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消费性的,而且更是生产性的,对教育的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教育应该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我国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以及“科教兴国”等等,其实均含有人力资本理论的主张。第二,人力资本理论成为20世纪中叶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使教育改革形成了朝着适应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第三,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国家和经济界对教育改革的干预。1961年,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召开了“关于经济发展和教育投资的改革会议”,会议的总结报告即为《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OECD十年后的教育目标》。它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制定OECD成员国教育发展战略,要求成员国增加教育投资,以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1962年日本文部省发表了具有改革性意义的教育白皮书《日本的成长与教育——教育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其依据的理论也是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和经济界普遍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并以此为杠杆引导教育改革朝着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向改革。第四,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投资和效益的研究规定了教育改革的重点。80年代初期,世界银行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研究成果和对40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的调查,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教育投资重点为初等教育,这无疑为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第五,人力资本理论为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教育援助提供了依据。“世界银行现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有关各级教育的成本与收益的资料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世界银行政变了以往一味投资于使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济部门,而转向更多地投资于教育,“最贫穷的国家最需要在教育经费方面得到帮助,因为在教育上的投资能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它对促进各国政府增加教育投资,推动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除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外,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41806万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100105万亿美元,增长68倍,而同期全世界教育公共总开支从515亿美元增加到6275亿美元,增加11.2倍;这一时期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2倍,而人均教育开支增长7倍。按学生每人占有的教育公共费用,1981年发达国家生均2272美元,是1960年的86倍,发展中国家为221美元,是1960年的69倍。1960~1982年,世界初等教育入学人数从3.39亿增加到5.75亿,增长70%;儿童入学率从82%上升到94%:中等教育入学人数从8309万增加到2.368亿,增长185%,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更为惊人,入学人数从1319万增加到4959万,增长276%。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惊人,亚洲增长了319%,非洲增长了77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增长了948%。

人力资本理论由于其固有的欠缺,在指导教育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政策性失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一些人的猛烈批评,影响逐渐下降。

首先,人力资本理论单方面过分地强调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即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把教育的经济功能提高到了一个不恰当的高度,未能科学地说明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在教育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之间的相关上,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以100个国家为对象的一项深入研究表明,这些相关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决不意味着教育投资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有的国家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原理,加大教育投资以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教育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但并未得到理想的结果,反而使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产生了失去平衡的危险。教育与经济之间确实有着重要的关联,但其性质也许比人力资本理论所推论的简单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其次,由于人力资本理论过于强调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使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过分的夸大,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的其他功能遭到漠视,教育目标极为功利,变异为仅仅是培养经济人,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均围绕着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进行,使20世纪60~70年代的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道德问题,被认为是“西方道德教育的衰亡时期”。再次,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价值的分析并不全面,它过分强调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对经济的意义,忽视了人格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的中学当时所开设的课程中,绝大部分是与生产和经济活动有关的科学类课程,与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相关的人文类课程却寥寥无几。

20世纪末70年代中期,人力资本理论给教育带来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偏差逐步显露,各国教育改革计划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反思,认识到发展教育需要对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进行综合的规划,进而确立一种适应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不能过度强调教育某一方面的功能。否则,不仅会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社会发展的失调,而且所强调的社会功能也不可能得到持续发挥。

人力资本理论对20本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意义和价值并未随着对其的批评和矫正而消失。相反,这个理论被各国教育家作了改造,继续给教育改革以影响,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即现代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观点,不仅成为教育经济学赖以成立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成为一切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四节 “科教兴国”战略

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提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

早在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要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论述20年内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强调要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

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

1988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这个划时代的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7页)他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邓小平同志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靠科学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论断,为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战略思想,党中央在1985年先后发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分别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略方针。

1992年,党的十四大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在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中明确提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提出了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重大举措。

199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阐明:“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重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整个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二、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一百多年前,当科学及教育对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刚刚显示出来的时候,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地总结概括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科学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在当代社会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构成了科教兴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用这个科学观点来教育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头脑。

科教兴国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发展教育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条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可见,邓小平同志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的。这一高瞻远瞩的思想得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集体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充分证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

科教兴国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当代世界,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后劲,将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和专门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同时,科技进步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邓小平同志从7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和提倡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的重要思想,党中央遵循邓小平同志这一正确指导思想,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在当前工作和中长期规划中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教育事业三者统筹考虑、紧密结合,力求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人们看到,在中央以正式文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之前,全国不少地区就已经提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和“科教兴县”。可见,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广泛共识,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的客观需求。

三、科教兴国思想的重要现实意义

科教兴国思想为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指明了有效途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局面。但是,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及教育的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当今时代特点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注意吸取现代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正确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倡导的科教兴国思想到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正是对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动力的重大课题所作出的科学回答和最佳选择,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教兴国思想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顺利

实现的正确抉择。从1992年“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以来,世界各国均在考虑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需要足够的智力资源的支持。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在这个国情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加快发展教育、加速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时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对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国同时选择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中长期现代化建设两个基本发展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国情的需要、历史的必然,着眼于人类未来的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推动下,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压力。首先,到2010年,我国受学历教育人口将达到近3亿人,全国儿童,青少年人口群和劳动年龄人口群将形成庞大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需求。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求我们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解决教学内容陈旧、部分课程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世界风云变幻,我国既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优势的挑战,又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压力。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的缺陷和负面影响也会反映到教育上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重视和切实解决这些新的课题,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对新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我们需要解决好以下一系列新的问题和难点:第一,在继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要使科教兴国战略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重要观念真正成为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使企业和部门充分认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性作用。第二,尽快建立起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机制。努力解决我国历史形成的科技管理分散,科技人员和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高等教育“条块分割”,专业划分过细,高校布局设置重复、教育结构雷同、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使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体制改革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向21世纪的需要。第三,进一步协调好教育和科技发展中长期宏观规划。通过普及教育和发展科技,使我国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差距,趋向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