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动研究经历与故事

行动研究经历与故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本研究来说,最有说服力的是行动中获得的“数据”,即参与者的经历。本次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文和第二单元古诗文共7篇课文的教学,而本文在这里只摘取了行动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经过前期的联系与准备,2007年10月14日,笔者正式进驻凤凰中学,开始了为期近三个月的行动研究。

二、行动研究经历与故事

对于本研究来说,最有说服力的是行动中获得的“数据”,即参与者的经历。这些经历,包括参与者自己所记录的,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他们的实践反思;也包括笔者“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所观察到的以及对观察现象的阐释,或者通过访谈所倾听到的他们的心声与故事。本次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高一语文(2)第一单元现代文和第二单元古诗文共7篇课文的教学,而本文在这里只摘取了行动过程中的一小部分。

(一)行动小组成员基本情况

经过前期的联系与准备,2007年10月14日,笔者正式进驻凤凰中学,开始了为期近三个月的行动研究。在与领导认真沟通,初步熟悉学校情况的基础上,10月17—20日重点对该校高一年级组的5位语文教师做了一次行动前的基本情况调查。

img16

我们可以看到,该校高一年级组语文教师队伍有一个良好的梯度,老中青搭配合理。伍老师是高一语文年级组长,是本学科的骨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基本完善,对于教学轻车熟路、十分自如,能有效指导别人教学,对语文教育教学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已经取得较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倪老师和周老师从教时间比较长,工作趋向成熟,能适应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自信心、外部的评价都比较好,可以说是合格的语文教师。陈老师和刘老师可谓初为人师,环境全新,对于她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教育实践,完成理论与实际的初步结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尽快适应语文教学的基本需要。就小组成员的基本素质而言,中文本科毕业的只有2人,严格地说,真正符合中学语文教师学历标准的就只有2人。

(二)课前研讨

凤凰中学高一语文学科行动小组针对教师反映语文新课程到底怎么上的问题,安排了高一年级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荷塘月色》的研课活动。为搞好这次研课活动,教师先是个人对本篇课文进行思考,然后形成一定的方案集中到小组“会诊”。2007年10月27日,在进行说课研讨时,教师们发言热烈,最后形成了以下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以依赖教参的教师为代表。倪、周、刘三位教师认为,鉴于是抒情散文,应紧扣文本语言学习,提倡以字词理解为基础,强化知识与技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上,特别注重在疏通文意上的“精耕细作”,如正音正字、积累词语、一词多义、难句突破;再以“作者游踪”和“情感变化”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意境。其用意是以知识为基,构建学生情感教育的大厦。

第二种是以开拓型的教师为代表。伍、陈两位老师认为,鉴于此篇是美文名篇,主张以涵咏诵读为教学方法,以“读懂文意—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结合课文内容的感悟”为主线进行教学,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重点从审美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认知,读中悟情。

(三)课堂教学

在活动中,参与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关于新的课程理念、教师的教育情感以及整合后的能力,并不能够很清楚地表现在设计文稿中,即使有所体现,但真正决定教学行为的,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生动的展现。

时间:2007年10月28日上午8:00-8:45

地点:三教学楼501教室87班

内容:《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刘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直接进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谈谈你们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我们以前读过他哪些作品?

生:朱自清,字佩弦,浙江绍兴人,原名自华。《背影》、《春》等。……

师: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及主要成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身重病,宁愿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毁灭》(1923),《踪迹》(1924),散文集《背影》(1928)。本文作于1928年。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注意生字词,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朗读。查字典

师:生字词学习……

师: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夜游荷塘的经历,请同学们说说写了些什么?

生:交代时间、地点及出门缘由。

生:描写去荷塘的小路及周围景色。

生:描写月下的荷塘;荷塘四周景色。

……

师:讲解并板书。

出门(1)→去荷塘(2、3)→观荷塘(4-6)→进门(7、8)

师:本文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

时间:2007年10月29日上午9:00-9:45

地点:三教学楼401教室84班

内容:《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倪霞飞

师:回忆上节课内容,作者的游踪。这节课主要是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表示作者情感的语句。

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对,这是文章的文眼。“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生:作者追求进步,憎恶反动统治,因而内心苦闷。

师:为了突出作者不宁静的心情,文章语言采取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生:反衬。环境的安静衬托作者心里的孤寂与苦闷。

师: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文中还有哪些表示作者感情的语句?

生:“我且受用这无边的月色好了。”

师:作者想要追寻美来安慰自己。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生:“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作者从美景中又回到了现实,没有摆脱困扰着的苦闷和哀愁。

……

师:通过以上我们对于表示作者感情的语言分析,由作者游踪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感情上的变化:由“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

师:文中的第7、8自然段,描写古人采莲的热闹景象和《西州曲》,请同学们再思考,这两段引用文字,能否删掉,作者留在这里有何好处,说明理由。

生:没有写荷塘,应该删掉。

生:这两自然段写的是比较欢快的事情,似乎与本文感情基调不和,应删去。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img17

生:研读,思考。

师:联系本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可以知道,是应该留。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联想和向往,也是反衬对现实生活的失望。由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内心的不宁静。

时间:2007年10月31日上午8:00-8:45

地点:三教学楼302教室83班

内容:《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周绍庚

师:(导入新课)中国人爱月,李白有月下独酌的诗篇是——

生:背诵《静夜思》,“床前明白光……”

师:诗人用月来承载内心的感情。苏轼也有咏月的词是——

生: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师:从古到今,月为人们思念亲人的载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板书课题)

师:范读课文。

板书生字词:蓊蓊郁郁 袅娜 脉脉 弥望 梵婀玲

……

生:学习生字词。

师:绘制作者游荷塘路线图,分析游踪。

img18

时间:2007年11月5日上午9:00-9:45

地点:一教学楼401教室79班

内容:《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伍友良教师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写月的动人诗篇,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静夜思》、《月下独酌》、《明月几时有》……请大家一起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好!大家背得非常流畅!“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作为一个传统的优美意象,月一直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寄托思念、感时悲遇的载体,那么,在现代文人朱自清先生的眼中,月又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板书课题。

师: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生:《匆匆》、《春》、《背影》。

师:对!那么,大家对他的生平经历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对朱自清的评价,说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才华横溢,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注意,1924年发表诗集《踪迹》,1925年就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当时只有27岁!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师:板书: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作为一名文学大师,朱自清用他那饱含深情而又富有灵性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非常优美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为我们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之中。

师:首先,老师来范读全文,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大家要把自己想象成朱自清,去感悟荷塘月色那优美的意境……(停顿一下,给学生回味的时间)

师:刚刚老师在朗读的时候,有一个字和课文里的注音不同,大家有没有发现?

“媛”。对!“妖童媛女”的“媛”,课文里的注音是yu被n,那么,到底是读yu被n,还是yu苯n呢?它是一个多音字,这里我们还是念yu苯n。念yu苯n的时候是美女的意思,“名媛”,是指“有名的女子”,这个词大家也经常会念错,要注意一下!念yu被n的时候,可以组一个词叫“婵媛”,是婵娟的意思,通常形容女子姿态美好。在预习时查过生、难字词的同学有哪些?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板书:屑、蓊郁、擢、纤、裳、裙、楞、梵婀玲、袅娜……(请同学注音,一起交流)大家在以后读书的时候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不要依赖老师列出生、难字词,这一点我们班的同学做得很不错,大家要继续保持。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像这种优美的散文,很多东西都要大家自己去揣摩,去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请你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他读得怎么样?……朱自清是在散步,不能读得让人感觉他是在跑步,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下面,请大家再一起读一遍,尽量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好!大家的语速和语调把握得都很好!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交代时间、地点、出门缘由。去荷塘的小路的景色及走在小路上的感受。

师:“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无边的荷香月色,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齐读第4-6段)……这3段写了塘上月色,月下荷塘和荷塘四周的景色,最后4段是由眼前所见联想到采莲旧俗,《采莲赋》和《西洲曲》,并在遐想中走进家门。既然我们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结构,就请同学们依文画出作者夜游荷塘的游踪图。

生:……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请大家课后找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认真揣摩,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下课!

时间:2007年11月12日上午10:00-10:45

地点:三教学楼301教室82班

内容:《荷塘月色》第三课时

授课教师:陈文娟

师:前两节我们根据作者的游踪和情绪变化明确了文章是一个从出门到去荷塘再观荷塘最后进门,从不宁静到寻宁静,再得静最后得出静的内外圆形结构。这节课我们的重点赏析第4、5、6自然段,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

生:朗读第4、5、6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有什么感觉?很美,意境很优美,语言也很美……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像朦胧的灯梦,像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很美!之前我们学习《故都的秋》时,提示大家赏析语言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

生:节奏与韵律,用词与修辞,描写及意境。

师:好,今天我们主要从修辞和用词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文章的语言特色。这篇散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通感。

师:通感!好!请找出文中哪几处运用了通感?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师:请大家看到课后研讨与练习二。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把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为什么说清香像歌声似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大家想象一下,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听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时有时无,时断时续。那缕缕清香呢?对!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渺茫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同样,“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个“和谐”,不仅把视觉的形象和听觉的声音沟通了,还烘托出一种幽静清雅的氛围,给读者以想象和联想,从而进入那优美的意境之中。其实,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大家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生:“她笑得很甜”,“不是脸上抹了蜜糖吧”。

“他感冒了,声音有点粗”,“难道声音也有直径的吗”。

“饭菜看起来很好吃”……

师:大家举的例子非常好!以后也要这样子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啊!文中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请大家找出?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师:为什么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就是柔美、飘逸。寓动于静,非常形象!那么,荷花与明珠、星星、美人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忽明忽暗、纤尘不染……

师:大家概括得非常准确!抓住了它们的特质。文中还有一个地方运用了暗喻,大家找找看是哪一句?本体、喻体是什么?

生:“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喻体是牛乳、轻纱,本体是月光、青雾。

师:说得对,这里的暗喻比较隐蔽,大家可能一下子没有发现,阅读鉴赏的时候,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有同学提到“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把路灯光比作渴睡人的眼,既是比喻也是拟人,没精打采的,和作者当时淡淡的哀愁这种心绪是非常吻合的。说到拟人,文中还用哪些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大家找出拟人化的关键词。

生:袅娜、羞涩、肩并肩、脉脉、风姿……

师:通过拟人,把荷花的那种轻盈柔美、含苞待放的娇怯模样、荷叶紧密相连、风姿绰约的样子,流水含情脉脉的姿态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物的人格化还表现了情与景的交融,潜在的意境也就流动起来了。有同学说这个“画”字用得非常好。“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什么要用“画”字?用“印”字来代替好不好?(学生讨论回答)

师:对!回答得非常好!画不仅有拟人的意味,体现了情与景的交融,而且代表着独一无二,是原生态的,富有创造性的,而印呢,是复制的,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个“画”字的确用得非常好,文中还有几个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是哪几个?

生:泻、浮、洗、笼……“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用“照”来代替好吗?……

师:照,通常范围比较集中,比较窄,而且不能与流水相对应,而月光的覆盖面很广阔,倾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流水,不仅巧妙地写出了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还有一种一览无余的幽静之美。“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为什么要用“浮”,用“升”字代替可以吗?是不可以的,浮,轻飘柔美,恬静朦胧,那种水汽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呢?给人一种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表现雾的轻柔和朦胧。那“洗”和“笼”的妙处大家体会到了吗?作者精心选用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恰当,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文中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什么词用得特别多?有哪一些?

生:叠音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师:这些叠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呢?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文中还有很多量词,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

“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师: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也是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但作者却以诗人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也体会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孤诣和苦心。就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荷塘月色那优美的意境。本节课在朗读中结束。

课真的是要听的,光看教案和过程显得那么单薄,毕竟课堂才是最生动的。倪霞飞老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文章主旨,教学的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了知识技能层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真正成了课堂的主导者。伍友良老师显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风范,对教材钻研十分深刻细致,课堂上与学生交流顺畅,把学生带进了课文优美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陈文娟老师在品味语言、分析修辞与用词方面,注意动静、虚实和点面的结合,显现出她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而周老师和刘老师则比较注重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引导学生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为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品味语言,朗读表达,既是情与景的共生,又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四)课后讨论

几位语文教师凭借各自的方案教学实践后,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诊断,大家发现尽管上的是同篇课文,可在教学方法与效果的达成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2007年11月20日,行动小组在学校小会议室进行第三次课后座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气氛相当热烈。经过整理摘取主要讨论内容如下:

倪:我认为,由于大家都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与精心的教学设计,我觉得自己所听的每堂课都是比较成功的。比如陈老师尽管是刚上讲台的新教师,可教态从容,教法灵活,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伍老师的整个课堂基本上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读中理解文意,体验美感,学习写作,体现了较浓的语文味。词句的积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预习自学,凸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学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构建生成课堂,始终有序地在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和理解,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态度与审美情趣的熏陶。整堂课从课案设计到课堂实际操作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刘:老教师毕竟就是老教师,倪老师的课都上得比较生动,语言干净,节奏不紧不慢。听伍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深。伍老师在教学思想及方法上的前沿性令我震撼,听他的课,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教学有如过日子,急不得也躁不得。”让我明白教师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像伍老师这样不温不火、慢慢熏陶养成的。周老师在帮助学生从语境角度理解重点词句时,有意识地调整节奏,给学生一个思考与理解的间隙,这种有缓有致地把握节奏,是教师教学思路转化为教学活动时成熟的表现。陈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非常高超,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周:刘、陈两位年轻教师成长得很快,驾驭课堂灵活自如。对文章的处理,不是简单地从结构入手,而是从情感意境入手,从理性的角度,由部分到整体感受和品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但有几个字的读音刘老师应注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颇pō”,而不是“颇pǒ”;“独处”的“处”读“chǔ”。此外,刘老师在上《囚绿记》时,仅仅自己范读了一遍,就开始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然后就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爱绿的句子。分析课文的时间太少,只占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一,而此后大讲特讲这种绿的象征性,有点偏离文本,几乎成了革命史课了。“语文素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地发展自身母语应用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对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涵养。

陈:其实那天,走上讲台后,我的心里一直是忐忑不安的。讲《荷塘月色》这样的名篇,对于一个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我没上过大型公开课,因此只顾顺着教案上下去……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和学习,我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我觉得一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思路是否成熟。伍老师和倪老师的课就深刻体现了这种特点,以他们个人思维品质及个性化的色彩,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打上了思维品质的烙印。以后,我还要多向老教师们学习。

伍:这次活动,我们的收获确实是很大的。不管是年龄大的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上课,这在农村地区是不容易的。关于像《荷塘月色》这类现代文的教学,我谈谈个人的看法。首先,自己读,自己看,可以适当参考教参,但主要应从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去认识课文。教学中,不需面面俱到,应有所“取舍”。其次,了解学生,看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以问题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做笔记,在书上作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一点就是课堂教学思路应清晰,重点难点的突破井然有序。当然,教学中存在问题也是难免的,比如,刘老师的课思路有些过于简单,而被字词句纠缠的时间又过长,在对文章的脉络梳理完后,学生的思想感情没时间来表达,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陈老师在对课文的朗读上,以听名家的录音范读及以之为准而取代学生对文本的个体阅读体验,然后又匆匆进入“感悟抒情”模块的作文仿写,这种迁移拓展不利于学生的消化。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讲求的是课堂实效,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因此,我理解的新课程新课堂,并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的体验。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显现语文课堂教学生命的活力,彰显课堂教学的灵气。

“我”(笔者):对于《荷塘月色》这样的名篇是比较难教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自己对这一名篇的解读传达给学生?用中国传统的话来说,就是“品味”。从我所看到的情况就是,倪老师、刘老师、陈老师、伍老师基本上都是从文章语言角度切入进行“品味”的,给教学带来了多彩的效果。大家对教学重点把握得都很好,尤其对文章第4自然段描写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的语句进行了仔细的品评,语言知识点运用到位,刘老师在对“田田”等字词作阐释时,还能引经据典,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通过品评,教师们既帮助学生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学习现成的语言美,又让学生于字里行间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但我认为,大家“品味”的深度还可向更高一点的层次发展。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教师已经达到了让学生“腾跃而上”,但这“不过数仞而下”。如果教师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富有作者思想、秉性和情感等个性风格的语言,进而品评作家、品评风格,引导学生感受作家曾经感受过的生活,那就达到了使学生“怒而飞,抟扶摇而上”的境界。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还有一点,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商榷的,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听大家上这篇课文时,给予我的总的感觉就是比较轻松,甚至还有点欢快,与作者“哀愁”的情感显得有些不协调。当然对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历来是有争议的,几乎我听的每位教师都是按教参上的观点认识来进行教学的,即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事实上,本文何处曾表现过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找遍全篇,唯一表示作者感受的句子就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难道“受用”就代表“喜悦”之情?再看文章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的原由是因为大革命的失败,作者对祖国前途的迷茫,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自由的愤懑与哀愁等。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深夜去荷塘走走,试图能让“心里宁静”,荷塘月下固然安静美好,却仅代表自然界寂静,而反衬作者内心的难以宁静,更加突出作者的寂寞彷徨。由这种寂寞作者又联想到古人采莲的热闹、西洲曲及孩子们的欢笑等场景,但“这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说明作者在“寂静”与“热闹”中并没有“喜悦”,心里依然是“颇不宁静”,紧扣文章文眼。换种说法,如果说作者因为找到了这样一片月下美景而立刻变得“喜悦”起来,那么,作者之前的那种忧国忧民、渴望自由的“哀愁”也就似乎显得太肤浅了。由此,有人以为“弥漫全篇的是一种浓郁的哀愁”,毫无一丝喜悦之情,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这启示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教参不再是“圣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经验的回归,注重对书本意义的多元解读。

经过几次的反复研讨,行动小组最终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方面达成了共识。把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素质与学习文章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应起来,这样,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实施教学方案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表6-1 《荷塘月色》三维目标分析

img19

在课后的研讨中,来自不同背景的语文教师,都以不同的角度阐释各自的设计和行动,这些不同的角度给小组成员又提供了反思的资源。每人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个教师的课一定可以成为别人参照的范本,而是从他人的课堂中,每个人都会获得不同的阐释,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阐释,不仅给小组成员们在思考自己问题时作为参考,辨别在自己的实践中哪些是可以借鉴的,而哪些是需要补充完善甚至是避免的。同时,对于被观摩者来说,行动小组就如借给他一双双不同角度的眼睛,帮助他看到那些可能被自己忽视的方面。通过集体观课,课后研讨与反思,大家见证了各自方案在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上的运用,不但明晰了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处理教材与师生关系,而且确立了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思路,比如以丰富语言材料积累为基本,以涵咏诵读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原则,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备课中的独特设计,上课时的亮点展示,讨论中的理性分析与唇枪舌剑,改课中的取优补劣,无不给每位教师增添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每一次研讨就是一次提高,就是一次升华。

(五)感受和体验

在我们的活动中,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经历一次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即从计划→行动→观察→讨论→反思→新的计划→改进的行动。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地循环往复着,一堂堂原生态的公开课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教学经验,相对于研究过程中的自由争辩和深度思考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正如“冰山理论”的昭示。这里,我把隐藏和沉淀在这次行动中的教师们的一些感受和体验讲述出来,但愿对我们的教师教育有所帮助。

刘:上完课以后,我现在反思下来,最大的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今天的课堂上,我当时设计了两个讨论:一是“课文中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优美景色的”;二是“这些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之前,我想本堂课要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不容易的,这要看课堂的实际情况,学生能谈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只要他们能如往常一样畅所欲言就好,到时自己再作些补充就够了。可是,今天却偏偏不如往常,学生一看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还有摄像机对着,一紧张全哑巴了。我把问题提出来,只有几个人怯生生地小声讨论着。后来我只好点了几个平时爱说话的同学,叫他们站起来后,还是一脸的茫然。本来我设计得好好的教案,这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这节课只好匆匆收场。课后与老师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说,我应该一开始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小一点或具体一点,这种大而统之的问题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我想,他们是说中了要害,确实如果从具体问题着手,让学生顺着台阶到核心问题,效果就会不一样了。所以,我认识到课堂讨论确实很重要,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或者知道他们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课堂调控能力至关重要,而这正是我所欠缺的,也是以后改进的重点。(2007年10月29日)

刘老师是这个小组中最年轻的教师,从非师范院校毕业走上讲坛才一年,因此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经验也确有些不足。这堂课,她采用了直接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因为听课的教师多,学生学习心理受到一定影响,本来能够很好讨论的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问题就在于教师缺乏应对课堂变化的策略和能力,在所提出的问题有些难度的情况下,没有考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而有效使用支架问题降低难度的方法。

陈:我这是第一次通过录像看自己,听自己的声音。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自己,我发现课当中有些问题,是我以前从没注意过的。……我觉得阅读教学真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做出周密的安排。为了在这次行动中有比较好的表现,我精心预设了在《采薇》一课开头播放“古诗新唱”乐曲引学生入境的环节。然而上课时,这第一个环节就卡壳了,一声“听”字过后,音乐没有响起,我慌了,面红耳赤,怎么办?这么多老师在听我的课啊!情急之下,我说:“啊!真是不好意思,本来想请大家欣赏《采薇》的乐曲……”我边说边用现代音调哼唱了起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学生的眼睛入神地盯着我,台下的老师专注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我并不优美的歌声、灵机一动的做法打动了大家,起到了引入情境的效果。万事开头难,这一关闯过之后,我镇定多了,如期上完了这节课。课后,我依旧忐忑不安,甚至为课中没有如期响起音乐而遗憾。但听到听课老师、专家和领导谈及此细节时,都给予肯定的态度,一致认为这很能反映一个老师的教学机智,是一个无法预设的动态生成的精彩环节,要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不行。我放心了,甚至为此而高兴。(2007年11月21日)

陈老师在上完课后,又与小组成员一起看完了自己的教学录像,从中发现了自己从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问题,就好像借助别人的眼睛重新审视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从她的反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教师正在由不成熟迈步成熟。

倪: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新课程都怀着一种恐惧,其实是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怀疑甚至否定。羞于自己是数学专科出身,面对轰轰烈烈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尽管自己教学基本功还不错,还真有点力不从心。起初,自以为只要认真上课就行,原来怎么上,现在还怎么上。谁知通过观摩、课后研讨与自我反思,我明显感到自己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与别的老师的课相比,我的课真是了无生趣。这才意识到该学习学习,提高自己才行。随后的好几个夜晚,我辗转反侧,焦急如焚。为了上好课,我一遍又一遍地听取同事和专家意见修改教案。语文新课程倡导对话教学,强调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这些理念我都赞成,而且也渴望这样进行教学,但是基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对话与互动效果。实话说,很多时候我想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但不能达到有效的交流,所以我最终还是要按照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不过尽量让课堂气氛活跃一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显感觉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了,而且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对新课程开始有了信心。(2007年11月17日)

课程改革最终将发生在课堂上,课堂也就成了教师成长的支撑平台。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比较、反思,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碰撞”,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周:对我来说,我觉得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研究中的一些思想,我已经具体落实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去了,大家也都看到了。而且呢,我自己认为,课堂无小节,处处都需要教师的及时、灵活、有效的操作调控,并力求最优化。上课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一节课比一节课上得好,自己感觉也是一次比一次满意,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创新的成分在里面,而且课堂上注入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学生思维表现比以往活跃,感觉到他们切切实实学到了不少。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时刻提醒自己从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方面去把握课文和要求自己,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或者说以前不是很重视。自从这次开展提升教师素质的行动研究以后,我肯定会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我觉得这个对我的收获确实是很大的。(2007年12月8日)

在这次活动即将结束时,周老师反思自开展提高素质的行动研究以来的经历,认为自己从研究活动中吸收了众多的营养,这些营养已经深深地滋润着他的课堂。他认为,这样的经历,将会一直影响他今后的教育教学行为。

伍: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复杂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情感的专业活动,加上我的母亲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语文教学和作为语文教师的角色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十分认同新课程关于教师自己是一个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疑难问题解决的帮助者的观点。因为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有不同之处,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感悟与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有很大的关系,不是老师教给一个公式或一个套路就可以的,也不是老师的个人体验感悟或他人的体验感悟所能代替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一定要懂得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再多提供给学生几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使学生看问题的视野更有广度更有深度。自担任高一语文教研组长后,我对自己的角色理解实现了一个转变。起初,我仅仅关注处理行政管理事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动,慢慢转向在教学上进行一些小的改革,不仅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教学改革,而且从教研组的立场出发,引领全教研组的教师参与到语文教学改革中来,我期望自己真正成为“改革的引领者”。在对待学生的方式以及师生关系上,我崇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激励学生学习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要有威严,又要和蔼地关爱学生。(2007年12月8日)

伍教师不愧为一位兢兢业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尽管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了,思想上依然能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突显学习者的主体性,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基于对话的互动式教学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