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设“校园文化学”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了解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内容、活动和形式,从而增强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引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 可行性论证:高师院校校园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丰富、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能促进高校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培养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陶冶情操,不断地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而使学生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些作用不是自然产生的。校园文化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有赖于各级组织和教育工作者对它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引导,必须有赖于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论自觉和理性参与。因而,很有必要通过开设校园文化课,使广大学生具备系统的校园文化理论知识,从而更自觉地参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德育创新的需要

各高师院校一向注重大学生德育工作,注重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高师院校的德育手段比较单一,过分注重硬性“灌输”,实践证明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因为当代高师学生的思想普遍没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师学生那样单纯,那样富有激情,他们对我国历史、国情了解不多,而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大,他们的思想较为复杂,正确的人生观还没有牢固树立,其心理特征表现为动态多变,容易受社会偏激文化因素影响而表现出逆反势态,在“超人”哲学、非理性主义、性解放、享乐观等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现实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下,产生苦闷和困惑,不知道如何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拨除迷雾,促进他们健康成才。实践证明,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校园文化要在德育创新中发挥作用,必须走进课堂,走进教学计划,让教学成为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课程教学,让高师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文化的本质,正确分析种种校园文化现象,自觉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进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因而,开设和建设好校园文化学,适应了当前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德育创新的需要。

三、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校园文化是与学校同时诞生的。但是以往由于没有理论的自觉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成为盲目的自发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唱歌、跳舞、体育活动只是为了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只是为了健康美观;开展学术活动只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看不到文化、体育、学术、社交活动的背后潜藏着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潜藏着对学生情感心理的影响。校园文化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阶段的产物,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普遍指导,例如如何根据社团自身特点开展健康积极的活动,如何根据校情、系情、班情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等。校园文化学课程的开设,就是要把校园文化理论这把钥匙交给学生,把校园文化研究的成果交还给校园文化的实践主体,指导他们科学地建设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在新世纪挑战中能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四、实现高师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师教育培养的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作为智力培养的“知识传声筒”,而是完整个性的塑造者和心灵的培育者。因而,教师要完成对学生个性、世界观的塑造和心灵的培育,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知识和认知的素质只是其中一部分,而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则是更能反映教师职业需要的重要素质。由于校园文化涉及面广,它对于学生在思想、文化、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熏陶、培养和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要打破传统的片面发展“经师”、“教书匠”的师范教育模式,实现真正的“人师”培养,校园文化教育应成为高师教育目标之一。校园文化课开设的价值就内在地隐含在高师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之中。

五、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基础教育改革在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列为工作重点。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转轨需要的高水平的师资是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从小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重要园地,普遍受到各地中小学的重视,得以广泛开展,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正逐步形成。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缺乏具有校园文化教育综合素质的师资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适应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高师院校亟待加强学生的校园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开设“校园文化学”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了解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内容、活动和形式,从而增强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引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