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该专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管理的需要。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囊括了以上多个专业领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从各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基本上都是典型的通才培养模式。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研究

九江学院 李松志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8年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由原来的“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和“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两个专业经过调整后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资环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全国业已有160多所高校开展了该专业的高等教育,涉及综合性以及财经、师范、农业、林业、矿业等各类大学,还涉及了普通高等教育、教育等院校;江西省内有江西财经大学、九江学院、赣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开设了该专业。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该专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资环专业人才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鄱阳湖区域经济成长迅速,城乡居民对宏观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洁净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求有舒适高雅的住区环境,更是要保护“一湖清水”。遗憾的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并未得到同步改善。相反,资源退化、污染加重,江河的洪涝灾害、湿地等环境生态问题层出不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而资环专业是在我国城市进程快速阶段提出创建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城市区域发展的需要,在注重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今天,该专业突出了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和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的学生对资源、环境等有深刻思考的能力。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管理的需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乡格局正处于重大转型和调整时期,城市和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诸多矛盾正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在城乡建设中,小城镇布局不够合理、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有新屋无新村、用地失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也大大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各地、各部门缺乏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不无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要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实施科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市场需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具备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策划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GIS应用能力、遥感分析能力和地图制图能力,具有一定的国土、城乡、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很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类规划和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具有系统思维、前瞻性以及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而资环专业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的内容,但又主要着眼于这些学科的交叉点,综合了规划学科、环境学科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地理学科的分析性、系统性,同时具备管理科学的系统性、条理性,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二、现有的资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从各学校培养目标看,该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人多定位为农业、交通、土地、环境、城建、规划等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规划工作,从专业去向看,主要定位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环境保护与管理、城乡规划与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但事实上,环境部门有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在房地产领域有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有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在农业、交通领域更有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囊括了以上多个专业领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我们对江西省内以及省外部分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通过互联网检索、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参观考察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发现:(1)各高校在专业方向上有所侧重。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侧重土地规划占47%,环境类的院校占22%,合计起来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两个方向在本专业开展时间最长,涉及面比较广,理论性比较强,能让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为深入开展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但是在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的结合方面相对较没有其他方向紧密。而其余的各个方向也占到了30%多,这说明国内部分高校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逐步开始多样化,注重了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其中有一个问题也应该引起注意,有14%的同学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说明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定位不清晰,学生的专业目标比较模糊;(2)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学生大多数认为课程设置很杂乱;(3)实践性教学与实验课应该加强。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的专业软件操作,实验和资源考察三个实践项目在专业技能培养上是非常重要的;(4)学生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不应该只限于课件本身,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img23

图1 省内外高校资环专业方向设置

2.培养模式的就业指向不明确。从各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基本上都是典型的通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涵盖环境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地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从教育部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看,就业部门多而广。但学生就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当前的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与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竞争,在规划领域与城市规划专业竞争,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竞争,在房地产领域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竞争,在中学地理教育与地理科学专业竞争等,且都处于竞争的劣势。该专业以宽而大的口径招生,在低年级以宽而大的口径进行基础教育,这对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培养模式,但仍以宽而大的口径在高年级培养,在该专业所涉及的领域都有相应专业培养专门学生的背景下,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种种制度性的、非制度性的要求下,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面临巨大的困难。怎样处理好通才教育与社会对专才的需要的关系,是办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表1 2008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业调查情况表

img24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

3.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目前,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院校类型较多,包括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地矿院校、农林院校、财经院校等。但从收集到的各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看,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就业定位,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各类特色不同的院校开办该专业应具有的特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不同类型院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寻找与社会经济缜密最紧密的切入点,在办学模式上体现出特色。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助于资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

1.有助于资环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理学工办”理念。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规划先行的指导下,各级政府正在开展新的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综合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等。尽管以地理学为学科依托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注重城乡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在规划技术方面,学生在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预测技术和遥感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较好,但图面表达和工程设计能力较弱。然而,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各类规划,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必须大幅度提高,必须转变为“理学工办”的办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以及各种类型的课程设计、实践学时比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依靠实践教育,加强实践教育的主要途径拟通过为主干课程配置相应的综合实习课或者拟在课程内部设置相应的实习课。

2.有助于资环专业人才培养凸现“区域特色”理念。学科的专业区域特色是支撑该专业今后发展的基础。国内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土地管理为特色;重庆大学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该专业面向西南城市、城镇规划建设的需求,形成了偏重山地城市规划的特色,这不仅对学科的发展大有好处,而且有利于面向社会的适用性人才的培养。江西省境内各高校资环专业应紧密围绕服务于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做足文章,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类模拟规划实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效果,促使他们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立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等搞好学科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烙上“鄱阳湖印”。

3.有助于资环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全球观视野”理念。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鄱阳湖不仅是中国的湖泊,也是世界的湖泊。因此,立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系统观、全球观,才能把握当今区域发展的潮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