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甘肃民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提高甘肃民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甘肃民众收入水平较低限制文化消费支出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能够解决和满足民众、尤其农村居民部分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可以促进民众文化消费,进而带动甘肃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五、提高甘肃民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甘肃民众收入水平,夯实文化消费水平的基础

民众收入水平对民众文化消费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甘肃省应当从以下主要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民众收入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吸纳就业,保证居民收入增长。二是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补贴三农等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把低知识水平、低技能劳动者提升到高技能的劳动岗位上,提高工资水平。四是运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收和费用,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工资发放能力。

(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甘肃农民文化消费能力

由于甘肃农村居民整体消费能力较低,文化消费在农村居民消费中不处于重要地位,因此,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甘肃农村民众文化消费能力,一是继续加大文化下乡、家电下乡、“村村通”等力度,运用消费直补方式解决甘肃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问题;二是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的实际情况,以社区、企业为依托,开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劳动素质、文化素养的公益性文化消费。三是根据农村交通不便,文化消费设施短缺,电影、演出等文化商品无法在农村消费的实际现状,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通过通讯、网络方式进行文化消费。四是鼓励和支持各出版单位加强“三农”题材出版物的出版和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的建设,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出版物发行市场。

(三)积极建设和完善甘肃民众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文化消费的社会保障能力

认真落实2010年4月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甘肃省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相关精神,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农村贫困线水平和最低工资水平,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距,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使民众文化消费意愿和能力大幅提高。

(四)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结构,提高甘肃民众文化消费层次

提高甘肃民众文化消费水平,要积极引导甘肃民众提高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水准,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结构,使甘肃民众文化消费结构向高层次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媒体、报纸、网络、进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转变文化消费观念,引导民众进行发展型文化消费。二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对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宫等设施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丰富居民文化消费的场所与资源,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设施,提高民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和力量开办学校、培训机构。

(五)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促进甘肃民众文化消费

针对甘肃民众收入水平较低限制文化消费支出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能够解决和满足民众、尤其农村居民部分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可以促进民众文化消费,进而带动甘肃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甘肃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各级政府应在财政支出中安排用于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的费用,解决发展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的资金问题。二是分清公益性文化消费和经营性文化消费。三是免费开放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是政府投资建设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属于公益性文化设施。五是借鉴北京等地政府和企业发放文化消费券、东莞政府补贴平抑文艺演出票价、温州主推“市民音乐会”、成都推出“10元音乐会”等经验,甘肃省各级政府采取发放文化消费券、补贴文艺演出费用、降低观看演艺电影票价、举办公益性文艺演出等具体有效的措施推动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