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凯兴斯泰纳为适应这种需要,先是对为6~14岁儿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加以改造,于1905年正式命名为“劳作学校”。按照凯兴斯泰纳的原则,人们开始按学生的职业归属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班级里。凯兴斯泰纳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声明职业训练是人的教育的先决条件,主张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

四、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

格奥尔格·凯兴斯泰纳( 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 1932年)是德国教育家,生于市民家庭。 187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教师。三年后辞去教职,补习中学课程。 1877年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兼修教育学哲学。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校长、督学,并任慕尼黑市教育局长达25年。多次赴美、英和欧洲大陆国家讲学。他的教育主张主要是“劳作教育”思想。劳作教育的目的是从公民教育的目标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职业技能、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以及和谐发展与行动自由的人,即德国资产阶级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他为此建议把传统的国民学校办成“劳作学校”( Labor school),作为实施劳作教育的机构。

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统一后,要求对劳动者子女施以一定的技术培训,以培养大量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劳动力。凯兴斯泰纳为适应这种需要,先是对为6~14岁儿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加以改造,于1905年正式命名为“劳作学校”。其任务是:①进行职业技能训练;②从道德教育角度进行职业教育,使职业训练伦理化;③实现团体的伦理化,使学生能在共同的工作中逐渐明白自己的工作对于“自己个人和团体的重要性”,形成“责任意识”。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每所国民学校增设实习工场、学校园地、实验室、缝纫室、烹调室等,由师生共同组成劳作小组,将劳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这种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劳动训练,陶冶性格,培养职业兴趣,为学生直接从事某项职业奠定基础。因强调劳作教育的性格陶冶功能,认为它是训练公民性格的最有效的方法,故又称劳作学校为“性格陶冶学校”。

根据设想,这种学校的招生对象应是工商业部门中大量从事低级劳动的年轻人,学制二至三年,每周上课8~10小时,主要进行职业技术训练。凯兴斯泰纳把职业教育放在学校教学的中心地位,并把工场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并要求通过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来实现他的这一思想。他的把职业教育原则引进进修学校的主张,其根据是在当时正在加强起来的工业化过程,正是这日益加强的工业化过程,导致在更大程度上分化的劳动种类和新的职业的划分,并对商业起了振兴作用,适应了商业对接受商业训练的劳动力的不断增长的需要。这就是说,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商品流通领域都产生了劳动的专门化倾向。劳动的专门化又反映在职业的分化上,这一倾向,需在学校内部组织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按照凯兴斯泰纳的原则,人们开始按学生的职业归属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班级里。在工艺技术部门,出现了金属、建筑、木材加工、艺术、食品、服装加工等工艺技术专业方向的学校或班级。凡地区条件许可者,甚至按单门职业来划分班级。1900—1906年,在慕尼黑已有52所按凯兴斯泰纳的原则设立的专门的进修学校。

凯兴斯泰纳还写作了《劳作学校要义》一书,1911年出版。该书系统论述了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理论。首先,明确提出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要求公民,即具体的国民从事自己的职业,为国家服务。由此认为,公立学校有三项任务:职业训练、职业陶冶伦理化和团体生活伦理化。伦理化指提高人们内在的人格价值。其次,阐述劳作教育的定义和概念、劳作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强调进行劳动教学时,不仅需重视劳动的职业训练、职业陶冶的价值,更应重视劳动的精神陶冶和精神训练价值。凯兴斯泰纳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声明职业训练是人的教育的先决条件,主张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然而, “职业教育”的概念只要被唯一地应用于劳动者子女的训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就不可能消除。

“劳作学校运动”在本世纪初曾遍及欧美各国,对德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在中国也有一定影响,形成一场“劳作教育运动”,招收企业的青少年工人,二至三年制,每周上课8~10小时,除进行职业技术训练外,亦授以公民教育。劳作学校认为通过劳作教育,可使学生既获得职业技能,亦养成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谐发展和行动自由的人。其教育主张与实践基本适应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型劳动力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