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的基本分类

思维的基本分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抽象思维是以语言(概念)、符号作为思维材料进行思维,形象思维则以表象进行思维。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解、组合、类比、概括、联想、想像等。可见,解题过程中已综合运用了形象思维的分解。由此可见,完全具备上述两种属性的思维,只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我们要指出的是,发散思维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为形象思维,也有抽象思维,而收敛思维则主要为抽象思维。

第二节 思维的基本分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我们都知道,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进行的。通过思维活动,人们可以认识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要实现思维的这种功能,思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属性)。

第一,外界的信息必须在人的头脑中得到表征(反映)。表征是思维的材料,没有思维材料,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抽象思维是以语言(概念)、符号作为思维材料进行思维,形象思维则以表象进行思维。当我们讲“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平方的和”这个命题时,是用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直角边、和等概念来思考的。而当我们说“地球是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时,在我们头脑中呈现的是地球的表象围绕太阳的表象进行转动的画面。这两种思维各自以概念或表象进行思维。

第二,信息的表征是可以操作的。头脑中的表征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可以进行种种加工,加工的方法就是通常说的思维方法。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解、组合、类比、概括、联想、想像等。

事物是复杂的,我们要认识它的本质,抓住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以形象思维为例,比如解一个几何问题,面对一个复杂的图形,首先要能看出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构成(对图形的分解),进而找出这些基本图形的种种联系,如相似、相等、相切等(对图形的类比),或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组合(图形的组合),再通过联想、想像找到解题的途径,最后加以证明。可见,解题过程中已综合运用了形象思维的分解。组合、类比、联想、想象多种方法,而且和抽象思维(逻辑证明)结合起来了。所以,思维的可操作性的涵义包含了思维具有一整套科学的思维方法。

外界信息是无比丰富的,它在人的头脑中的表征也应该十分丰富。无疑,人们运用的语言(文字)是非常丰富的,由于语言的可分离性和可组织性,还可以按一定语言规则组成无比丰富的大大小小的语言单位,形成概念系统,使人们思考时能深入到人类认识的各个领域。表象也是这样,凡是有形之物,都能在头脑中产生它的表象,加上对表象的分解、组合和类比,可获得非常丰富的表象系列,人们用表象来思考,可以生动地深入到整个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由此可见,完全具备上述两种属性的思维,只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分类。关于抽象思维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是比较熟悉的。“形象思维”这个术语,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由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提出来的,多用于文艺领域,而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从思维科学的高度提出来的,而表象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已得到当代脑科学研究的证实。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科斯莱恩把表象作为一种描述性心理表征的基础。他认为“心理表象是物体和外部世界的形象表征,在头脑中形成物体及其空间关系的‘类似’的形象,这一形象具有方位、距离、大小等特征维度,这种形象特征维度与脑内的‘机能空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他根据20世纪70~80年代心理旋转、心理扫描的实验,“认为心理表象是真实的、可实验操作的心理表征。”

人们由于需要,往往根据思维的特点,对思维作种种分类。如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美国学者吉尔福特在他的智力结构模式中提出来的,这个模式中智力的运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评鉴5个方面。即通过认知了解问题的情境、实质,进而进行发散思维,酝酿种种解决问题办法,再通过收敛思维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作评价、鉴定。这两种思维的提出,对创造力的研究有重要作用。江丕权、李越在《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一文中谈到:“发散思维有突破性、开拓性作用,经由它可以‘萌发’真理的曙光,为收敛思维开路,提供丰富的材料……经由发散思维开拓的新领域,其鉴别正误或日趋完善主要靠收敛思维。”我们要指出的是,发散思维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为形象思维,也有抽象思维,而收敛思维则主要为抽象思维。又如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提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文中主要强调了直觉思维的重要性,而分析思维是作为对比而提出来的。我们已知道直觉思维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分析思维按作者的阐述,实质是逻辑思维。

在学科教学研究中,有人提出“语文思维”、“地理思维”、“历史思维”等,是从学科思维特点提出来的。实际上,这些思维一般都是由学科内容特点决定的、形象与抽象两种思维结合的一种思维方式。如“语文思维”,从阅读过程来说,在感知文字后,接着开展再造想像与感受,从整体上领悟课文,再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分析,深入掌握课文,思维过程是想像与分析相结合;写作过程一般分构思与表达两步,构思主要通过想像,表达主要运用逻辑思维,也是想像与分析相结合,即两种思维结合。

由此可见,通常的各种思维分类,都有其根据和价值。但是从思维本质来说,这些分类出来的思维不具备独立的思维的基本属性,它们是由两种基本思维派生出来的。我们弄清思维的源与流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思维作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在教育中对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有利于我们弄清创造性思维的实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