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开课的性质与分类

公开课的性质与分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公开课如何分类,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对不同等级的公开课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申报相应的技术等级职称,必须先参加校网公开课考评,合格者方可取得相应的申报资格。这类公开课竞争性强,优胜者往往能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能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因而备受重视。

第一节 公开课的性质与分类

一、公开课的概念与性质

公开课,简单地讲,就是在公开场合上课。它是我国中小学校沿袭了多年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是教研的一种课型,也是评价业务水平的一个“硬指标”。可见,其内涵并不玄乎,谓之“公开课”者,其实也就是“打开教室的门”,向教学同伴(同行教师)、向学生家长、向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根据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他人开放的课。“公开”二字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公开课也是一种经常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伴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和推进,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公开课成为宣传新理念、新教法的有力助手。

围绕公开课开展的区域教研活动,它的所有参与者都是主角———在45分钟的课堂上,它的主角是上课教师和同学;在接下来的研讨中,它的活动主角是上课者和每一位观课的教师。而与公开课相关联的是它强烈的互动效果,即表现为互动的全程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执教者与观课者的互动;教研员与学科教师的互动。

二、公开课的类型及特点

对于公开课如何分类,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类型及特点的公开课。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此,笔者尝试着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公开课进行了以下分类:

(一)以目的为分类标准

1.达标型

这类公开课主要是源于职称评聘的需要。一般中小学都依据教师技术职称评定要求,对公开课做等级划分,如初级、中级、高级。对不同等级的公开课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申报相应的技术等级职称,必须先参加校网公开课考评,合格者方可取得相应的申报资格。

2.示范型

这类公开课通常由学校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承担,目的是为了给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上岗教师做教学示范,希望借助示范教学,能有效地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3.展示课

也可叫总结型。这类公开课一般由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课题组成员承担,以公开课形式展示教学科研成果,既带有总结汇报性质,又带有研讨成分,希望借此获取充分的反馈意见,使教学科研进一步走向深入。

4.竞赛型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公开课类型,目的是为了评优评先。这类公开课竞争性强,优胜者往往能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能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因而备受重视。

5.学习型

这类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诊断教师的教学能力,明了其优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教师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策略,一般由青年教师承担。

(二)从学校常规管理角度分类

1.常态性公开课

常态性公开课是指执教者要“公开”我们平日上课的基本状态。它要求:

(1)教学准备要常态化,执教教师的备课应按照平时的状态进行。

(2)教学过程要常态化,是指要按照个人的理解对教学过程进行常态化的设计,注重实用性。

(3)教学用具要常态化,要求公开课执教者从实用有效的角度出发选用教具。常态性公开课以“自然、实用、有效”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在真实中展示教学过程,让教师在真实中得到启示和参考。

2.示范性公开课

它要求教学的诸多环节要超常态进行,也就是要“作秀”。比如,教学设计要有执教教师和许多教师进行磋商制定,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使用比较先进的教学用具,展示前沿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次试讲以达到“完美无缺”。要给听课教师示范一个理想化的教学状态,这对教师的常态教学会起着引导作用,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3.诊断性公开课

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出课堂教学的缺陷和偏差。它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听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要求其他教师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诊评者,在诊评的过程中,听教者对课堂教学的认识都会得到提高。

(三)按学科分类

即按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