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萨特的自由观

如何理解萨特的自由观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为存在主义下一个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几位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观念很不相同,有些有宗教信仰,有些是无神论者,有些积极面对人生,有些较悲观。现主要介绍四位代表人物的思想。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来自丹麦的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被公认为存在主义的倡导者。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者之一,虽然他不接受这个称号。他指出存在是有时间性的。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思考方式是对存在的误解。

二、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要为存在主义下一个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几位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观念很不相同,有些有宗教信仰,有些是无神论者,有些积极面对人生,有些较悲观。著名的存在主义者包括鼻祖丹麦的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德国的雅斯贝尔斯(Jaspers)、海德格尔(Heidegger)、巴尔特(Barth),法国的萨特(Sartre)、马塞尔(Marcel)、加缪(Camus)、维尔(Weil)、波伏娃(de Beauvoir)、莱·先尼(Le Senne)、拉维尔(Lavelle),其他如布伯(Buber)、蒂利希(Tillich)。现主要介绍四位代表人物的思想。

(一)克尔凯郭尔(Sōren Kierkegaard,1813—1855)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来自丹麦的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1813年生于哥本哈根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外人看来,他拥有一个当时社会标准下的理想家庭,但家中的丑事(他是非婚生的私生子)却要掩藏起来。他父亲把忧郁、罪恶感、不安、对基督的虔信遗传给了他的儿子,而克尔凯郭尔也继承了父亲在哲学的辩论能力和创意能力。

克尔凯郭尔提出怎样在基督教世界中成为真诚的基督徒。在当时教育制度下,人们成为群众中的一员,没有机会找寻个人特点。丹麦从一个封建社会变成资本社会,所有儿童都可以接受基础教育。乡村人口涌向城市,社会流动很快,由层式结构变成水平结构,人面对“自己”,愈来愈感到困难。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必须使用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迫使人们对生存的选择负责任,而且超越社会加在他们身上的身份。他运用讽刺、嘲弄、幽默或破坏建构的技巧来打破传统知识和价值的基础。当时欧洲黑格尔的唯心论十分流行,黑格尔主张运用逻辑辩解来获得绝对知识,用“正、反、合”法则来衡量,提出精神的绝对性,于是一切变化都只是观念,所有发展,不外是思想的演变。个人需要参与国家的生活,才能得到他真正的价值。理性、抽象、共相的观念主宰一切。人们的个性、情绪、尊严与价值全部消失。[3]克尔凯郭尔反对黑格尔的见解,他觉得黑格尔所说的个人存在和自由,已消失在整体的存在和自由之中。

克尔凯郭尔提出人存在的三个层次:(1)生理感性——只求一己的满足。(2)伦理制度——想到他人的存在。(3)宗教——人必须认同神的存在,是人最完美的存在。[4]第一个层次是官能上的,人在这阶段中,受命运与外来事件所摆布,要逃避这样沉闷的阶段,人便要娱乐自己,但他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方法,只会使自己愈来愈感到孤寂。在伦理方面,克尔凯郭尔认为人须服从自己的责任,这样他才可以得到一个平和的经验。因他的宗教信仰,伦理学中“好”与“坏”的最后决定,不是社会一般的准则,而是神的决定,因为神对好、坏定义是超越人类社会所定义的。伦理道德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不足或罪孽,但却没有带给人新的生命,所以人必须跳跃至宗教层面。他强调基督就是个人,这里,是单独的一个人站在上帝面前。他对宗教充满热情,确信只有信仰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我。他说:“信仰不是通过学者讨论而得到,它也不是直接来到。在这些客观性中,我们失去了信仰的条件:无穷的、个人的、热烈的兴趣。信仰的存在是无处不在,哪里都不在。”[5]

人类肩上负着很多责任,这些存在的抉择,决定他是应获得救赎还是诅咒。克尔凯郭尔强调自由抉择的主观个人,反对跟从客观与科学导向的世界,所以他主张真理的主观性,知识是来自个别的、主观的体验。

(二)雅斯贝尔斯(Karl T.Jaspers,1883—1969)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有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早年从医,四十岁后转到哲学的研究。在纳粹统治德国期间,因为他妻子是犹太人,夫妇俩长期受到监视,甚至受到生命的威胁。雅斯贝尔斯被公认为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著作中大量引用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学说,同时,他对个人自由的看法也作了大量的阐述。

在早期的著作中,他谈到现代科学及经验主义。他指出人们质疑现实,但当碰到一些用经验或科学方法无法超越的情景时,个人便要面对选择:失望、放弃,或采取跳跃方式(超越transcendence)。这一跳,要具备如信仰般的热情。跃升后,个人可以获得无限制的自由,经验真实的“存在”(Existenz)。“超越”是凌驾世上的空间和时间,他解释这是终极的“非客观性”或“无物性”(虚空)。

在《哲学与存在》一书中,他提到自由和可能性的经验时,指出真实的个体认识到生命的全部,要面对痛苦、斗争、罪疚、机会和死亡,人的自由不是通过理性产生,非理性是每个人“存在与生命”的动力。雅斯贝尔斯是有神论者,但他批评保守的宗教。第一,宗教的中心常由一些虚假的客观真理所组成,所以忽略了“超越性存在”的出现,所以宗教的世界观是一种局限性的态度,最后变成教条,逃避了“超越性存在”所带来的无限性和变动,宗教反过来窒碍了人们拥有“超越性存在”的能力。第二,教条式的宗教销毁人们自我批判和理性沟通。但他认为人类的真理不能没有宗教的诠释,人存在的意义,要由物质经验世界跳跃到精神领域的自由世界。

雅斯贝尔斯后期的著作提出“人性共通”(shared humanity)的概念。这些共通点只能在文化、传统、理论所组成的政治生命中找到,所以他晚年致力于探讨人本主义的政治。[6]

(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海德格尔是20世纪一位知名的德国哲学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哲学家。[7]《存在与时间》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本哲学书籍。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者之一,虽然他不接受这个称号。他与雅斯贝尔斯同期,二人政见虽不同,但学说却有共通之处,同样谈到人存在的问题。

海德格尔受他的老师胡塞尔的影响,借用现象学分析人在时间、历史的特征中的“此在”(Dasein)(也翻译作“此在”、“亲在”)。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探讨“我们本身的存有”,创造了“此在”(Dasein)这个词语。他认为“存在”不能被视为现象背后永远不变的本质,与时间没有关系。他指出存在是有时间性的。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把人看做主体,自然为客体,运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进行对自然的度量。“存在”被看做一种永恒的现存状态,一种处于身体之外、呈现在眼前可被观察的客观实体。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思考方式是对存在的误解。他把笛卡儿的话反过来看:“我在故我思”,因为个人的存在是在世界存有(Being-in-the world),是“此在”的一种基本状态。海德格尔指出在世存有的概念由三个基本面向组成。第一个面向是个体把世界经验变成一种环绕式的环境(Umwelt),这个环境不是客观的物理环境,相反,这是个体经验得到的环境,所以它不是一种严格的客观经验。第二个面向是对他者或一群个体(Mitwelt)的经验,社会关系的网络很复杂,不只是个体对他者的主观经验,也包括他者所拥有的自身个人观点的主体性。意思是说个人存在世上虽然是命定,但如何去利用这种关系,却是个人的自由。换句话说,个人在世上,世界属于他,但他却不属于世界。找到自己,找到他人,这才算完成人的存在。第三个面向是个体对他自身作为一种确切的和主观存在的(Eigenwelt)观察。这是在一种极度个人的层级中所遭遇到的经验。当一个人提出“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时,个体必须正视面临的痛苦和焦虑,因为这个问题在一个活生生的经验层级上并没有清晰的答案——没有法则、指引或客观的现实会主动给予答案,人们必须为自己解答。“存在没问题,我们得接受要通过存在来说明人的存在,我称这种了解本身为存在的了解。”[8]

海德格尔指出人的存在具有时间性,死亡是不能避免的,人们未来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因此当“此在”视死亡为存在的自我显示的总表现,视“虚无”为存在的总体依托时,人便会产生焦虑。“存在”的本质就是“虚无”,因此“存在”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存在”没有本质,这就是理解“存在”的本体论和认识意义的先决条件。海德格尔提倡以果断的行动达到生命的自我超越。他认为个人如能冒险,能超越现存时间的限制,便能克服恐惧、忧虑,便能面对死亡,展开未来的远景,此时间性为一切“存在”的最后统一。

海德格尔的学说对法国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也曾引起一阵回响,在萨特的著作《存在与虚无》中便找到海德格尔思想的痕迹。

(四)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存在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德国传到法国,可以说到达顶峰,人才辈出。其中可以分作两大阵营: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前者以西蒙娜·维尔(Simone Weil)、加布尔埃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为代表;后者以尚-保罗·萨特、阿尔伯特·加缪(Albert Camus)、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ior)为代表。

“二战”后法国文化思想非常活跃,过去的价值、传统观念,出现了激烈的变化。人对自己发生疑问,“怎样才是人”?“我又是谁”?知识分子感到孤独、苦闷、无出路。在这一背景下,存在主义在法国风靡一时,是20世纪50—60年代欧洲最流行的哲学思潮,后来影响至美国和亚洲地区。存在主义者多利用文艺作品来宣扬存在主义,其中佼佼者就是尚-保罗·萨特。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用小说、戏剧来实证存在主义的学说。1964年,萨特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因为他不愿意因奖金而改变自己。

萨特在1937年的著作《超越自我》中(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Ego)就已开始讨论“在己存有”(Thing-in-itself)的问题,任何形容、解释、叙述“在己存有”的,萨特统称为“反思的意识”,所以人的反思注定引起焦虑。在1943年出版的《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中,萨特把存在分成两类:“在己存有”(Being-initself)和“为己存有”(Being-for-itself)。前者是指一个物体同其本身的存在。例如:一把刀,它的存在是为了切割东西的目的而存在。“为己存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省与否定。仿佛人类意识试图成为它自己的目标物,如同一个自我意识的人,扮演着一个角色,却试图成为其他人(other),这样的企图总是失败。意识或个体性无法成为其所不是的东西。[9]萨特认为我们的思想超越自身,超越一切,我们无法占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永远在我们自身之外。这看法成为萨特最有名的学说“存在先于本质”的基础。

萨特在1945年一次名为“存在主义就是人本主义”的演讲中,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见解。他说:“人先于存在,面对自己经历世间折腾,然后定义自己。”人没有既定本质,个人本质是通过他怎样创造自己的生活而定义。存在主义重点在探究人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条件。存在主义探究的是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和他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世界,但一些条件是人存在的特有条件,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世界本身的“荒诞”,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可以随时失去所有意义。这些情况可以使一个人变得精神不平衡,所以存在主义其实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些情况。

萨特指出人总不免受环境所限制,这种情况不是不能接受,但当人感到压迫,这情况便不能接受。所以人们的意图反射到现时的情况,便有自由通过行为来改变这种情况。他说这世界是他自由的一面镜子,世界推着他作反应,要他超越自己,跳过局限的境况。人们被判获个人自由,但人对自由感到畏惧,因为人们须为自由的决定或行为而承担一切后果。我们不能做了某件事情,然后声称这是上帝的意旨,或说因科学法则所致,又或推说这是社会逼使我们这样做的。

当萨特说人自己界定自己,读者常常误解为人想怎样便怎样,例如变成一只小鸟,但萨特认为这是“极坏的信念”,因为没有神来创造人,人是通过行为来定义自己,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一个人虐待他人,就是这一行为,他被定义为“残酷的人”,在这一刻,他要为这“残酷的人”负所有责任。当然,这个人可以选择成为“大善人”,他可以为恶为善,所以他的本质非善非恶,纯粹是他的选择,但面对自由选择时,人感到焦虑和晕眩,好像一个站在崖边的人,他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跳下去自杀,也可以不跳。作出怎么样的决定,他不能依赖任何东西作选择,也没有上帝的指引。这种自由,使他焦虑、晕眩,所以他要超越这没出路的境况。在选择时,可以设想每个可能的后果,这样人才可以作出合适自己的选择,然后承担后果。总之,萨特认为人是孤寂的、绝望的,他被抛掷在世上,世界对他冷淡无情,所以他与世界无必然关联,他的一切行动都是自由的。但人要真诚地、朝向他身外的目的地去实现他自己。

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人,在存在主义看来,是无法预先界定的。因为人最初空无所有;后来,渐渐有人模样,而且是透过他自己的意愿所造成。所以,没有所谓人的本性,即使是神也无从知悉人。只有人晓得他自己是什么,不仅如此,在直入存在之后,人是唯一可以使自己成为自己所希望者。人就是靠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成就他自己,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J-P Sartre,Existentialism and Human Emotions.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57,p.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