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人性

什么是人性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性是人的特性,附属于人。理解人性与理解人是一致的。这其中不只是普通人不同意,很多哲学家也不同意。可是,人性不是物性,因为人不是动物。相对于神性,人性要认识到自身的不完善性和缺陷。人性是“人”性。人性不是神性,但神性是人性的一维。但后方是动物,它在紧紧拉着人,阻止人成为神。以成“人”为指向的教育哲学,更应该关注人性假设,为“成为什么人”提供方向。

一、什么是人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尽管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再多的不同,也阻挡不了他们最大的共同性:他们都是人。人性是人的属性、特性,不是某个人的特殊性,而是所有人的共同性、类的特性。它超越了民族、国家、地域、个人身份和身心发展的差异,只要是人,都具有人性。人性是一切人都具有的属性,是人的共性。人性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而只能在人与“非人”的对比中寻找,人性是与“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相对的“人之为人”的特性。简言之,人性即“人”的特性。

人性是人的特性,附属于人。理解人性与理解人是一致的。人不是物,人也不是神,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人是非物非神的独特存在。因此,人性非物性,也非神性,人性是“人”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对人和人性的独特理解,即以人的方式理解人和人性。

人性不是物性。说“人性非物性”,完全能够理解,似乎也是常识。但要说人非动物,怕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也不同意。这其中不只是普通人不同意,很多哲学家也不同意。因为他们都是把人看做动物,无论是最初柏拉图的“两足无毛”动物,还是到后来哲学家提出的“合群”的动物、“政治”的动物、“理性”的动物、“思想”的动物,以至于今天提出的“符号”的动物、“文化”的动物、“劳作”的动物,不管以后还会变换出与动物的多少区别,但核心属性是动物,人是具有附加值“X”的动物。如此理解“人”的话,人性就是物性。可是,人性不是物性,因为人不是动物。相对于物性,人性要实现对物性的超越。

人性不是神性。把人当做神,西方宗教文化比中国世俗文化表现得突出。从最初的“上帝造人说”,到中世纪把人归属于上帝,到当代哲学家萨特的“自由意志”、尼采的“强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都超越物的被动性,呈现出超凡的超越性、自由性,表现为神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少了宗教色彩,但强调树立“圣人”的形象,把人“神圣化”,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人非俗人,是圣人,是神,超凡脱俗,无所不能。这同样是以神的方式认识人得到的结论。人性不是神性,人不是神,人就是人。相对于神性,人性要认识到自身的不完善性和缺陷。

人性是“人”性。这句看似无意义的重复,具有深刻的内涵,因为它道出了看待人的一种非物非神的方式,这就是人的方式。人不是动物,但人由动物进化而来,人具有肉身,这决定了人永远不可能脱离动物性。人性非物性,但物性是人性的一维。人不是神,但人有着与神一样的精神追求,正是这些使人区别于动物,向神靠近。人性不是神性,但神性是人性的一维。就这样,“物性”与“神性”、“自然性”与“超自然性”两种完全相反的特性融于人一身,把人看做物不行,但人有物性;把人看做神也不行,但人又有神性。人不是动物,也不是神,动物和神容纳不了人,“人就是人”。人性就是“人”性。不是物性,也不是神性。对于人的这种双重特性,正如尼采所说,“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上方”。[3]前方是“超人”,具有神性,引导人朝着它的方向前进,超越物性。但后方是动物,它在紧紧拉着人,阻止人成为神。面对物性,人性要实现对物性的超越;面对神性,人认识到自身的不完善和缺陷,有意识地无限趋近人的理想性存在,发挥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精神。人性和物性、神性形成一定的张力,人就是寄居在这种关系与张力的境遇之中。[4]人有着超人的追求,但又摆脱不了物的被动。人性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矛盾性存在,它是人的特性,不是物性,也不是神性。只有以人的方式认识人,才能真正把握属于人的性质,理解“人”性。

类特性是人性的根本。人不能归结为物,也不能归结为神,因为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具有自在的性质,非人所能自主,它服从自然的法则,与肉身结为一体,作为“种特性”同等地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而“类生命”是人所创生的自为生命,仅仅属于具有自为创生能力的人所特有。类生命作为对种生命的超越,突破了个体生命的局限,具有超生命的永恒、无限的性质。它体现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创造。[5]种生命使人具有动物的自然性,类生命使人具有超生命的本性。如果依据种生命来认识人,人性是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的本性,这就是人的动物性。一些人认为,人性是个人生而赋有的性质,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本能,这就把人性等同于动物性,其结果必然是人的物化和人性的丧失。以人的方式认识和把握人性,就是要把“类生命”作为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把“类特性”作为人性的根本。“类特性”体现着“人之为人”的特性,是人的独特性。

人性不是单一的,而是种特性与类特性的独特的复合体,因此,全面地认识人性,既不能以物的方式认识人,把人性等同于与生俱来的普遍的动物性,也不能把动物性排除在外,只把握“人之为人”的独特性。离开了动物性,人是超生命的神,不是人;同样,没有超生命的精神追求,人只有空灵的肉身,也不是人。人性是物性与神性、种特性与类特性的矛盾统一。物性是有限的,神性是无限的。面对物性的有限,人要超越有限;面对神性的无限,人的无限要受到物的限制。种特性代表人性的实然,显示人性的有限和被动;类特性代表人性的应然,显示人性的无限和超越。人性作为双重的特性,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在实然中追求应然,在自我否定中实现着自身的发展。

“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6]人性是众多学科共同的研究主题,但不同学科对人性关注的层面不同,重点不同。生理学研究人的动物性和生理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机能和心理意识发展;伦理学研究人性的善恶,对人的行为作出道德评价;社会学关注人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人的社会性特征;哲学关注人性的假设,即人性论。以成“人”为指向的教育哲学,更应该关注人性假设,为“成为什么人”提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