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怎样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教师怎样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哲学家研究教育哲学相比,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长处在教育,短处在哲学,尤其是哲学素养较为欠缺,因此他们需要增强哲学素养。哲学是教育哲学的给养,是思考教育哲学的工具。哲学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在和哲学家对话中学会“做哲学”。学习哲学史,对我们既是“学哲学”,又能从中体验“做哲学”。教育者要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要深入教育实践。

二、教师怎样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个复合词,一是哲学,二是教育。这就决定了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必须具有双重素养:哲学与教育。哲学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思维方式。教育既指一种理论,也指一种实践活动。对教师而言,教育哲学不是简单地记忆哲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套用”,而是对教育活动的一种哲思,是哲学对教育的滋养和提升。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个教育哲学家本质上是一个精通教育并走出教育走进哲学王国的人,而不是一个精通哲学并走出哲学走进教育王国的人”[39],这是教师的教育哲学与哲学家的教育哲学形成的不同路径。

与哲学家研究教育哲学相比,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长处在教育,短处在哲学,尤其是哲学素养较为欠缺,因此他们需要增强哲学素养。哲学是教师进行教育哲学思考的工具,不具备哲学素养,就不具备分析教育问题的工具,谈不上对教育的哲学思考。所以,教师学习、研究教育哲学,首先要提高哲学素养,然后才能以哲学的立场、思维和方法,透视教育实践,分析教育问题,提升教育哲学理论。为此,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锤炼哲学思维

教育哲学首先是哲学,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二者是母与子的关系。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决定了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必须以学习和研究哲学为前提。哲学是教育哲学的给养,是思考教育哲学的工具。尽管哲学不是哲学知识的堆砌,但它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哲学家关于哲学问题的论断,我们学习哲学,就要面对这些哲学理论,但学习哲学不能是哲学理论的记忆,而是要走进哲学家的心田,学会和哲学家对话。哲学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在和哲学家对话中学会“做哲学”。所以,康德说,不是“学哲学”,而是“做哲学”。哲学不是思想教条,哲学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学习哲学理论,虽然面对的是理论,但我们要把理论还原为一种思维、一种对话,学习理论,审视理论,挑战理论,形成自己的认识。

哲学理论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1)学习哲学教科书。哲学教科书不是哲学思想,是对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认识。哲学教科书把我们领进哲学的大门,走马观花,略知一二,但要真正领略哲学的思想,还需要后面几种方式。(2)学习哲学史。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哲学就是思想之间的批判、扬弃和超越,哲学就是哲学史。学习哲学,要了解各种思想之间内在的逻辑,展现其思维的历程,就是要学习哲学史。学习哲学史,对我们既是“学哲学”,又能从中体验“做哲学”。(3)研究各哲学流派的思想,进行比较。哲学是以流派而成型的,哲学不应该是东说说、西说说,自相矛盾,而应该自成体系,成为一个学派。哲学各流派之间思考的问题,乃至思考方式都不一致,但都有其合理性,多有借鉴意义,我们要精深研究哲学流派,但不能局限于一个流派,要钻进去,同时也要跳出来。开展各流派之间的比较,找出他们思考问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形成自己的判断。(4)专事于某一哲学家思想的精深研究。哲学是由一个个哲学家的思想支撑的,学习哲学,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研究某个哲学家的思想,其途径就是学习哲学家的著作,形成与哲学家的深入对话。(5)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哲学研究。虽然哲学家的见解各异,但他们讨论的哲学范畴多是相同的,只是他们对不同范畴的理解不同。我们可以以某一哲学范畴,或哲学问题为核心,如对“自由”、“民主”、“正义”、“权利”等研究,在比较哲学家对这些范畴理解的异同之时,更多地要考察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性,从中受到思维的启迪。

2.走进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

不同于传统教育哲学只关注教育的一般问题、普遍问题,强调其抽象性、思辨性,当代教育哲学日益走向实践哲学,实践性成为教育哲学的首要特征。[40]实践性不仅意味着教育哲学要为实践服务,更意味着教育哲学的主题不再只是抽象的一般性教育问题,而是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一般问题,建立教育的形而上假设。虽然教育中的形而上假设,是教育活动的根基,对教育实践活动很重要,但毕竟有着较大的距离,教育哲学不关注实践中的问题,导致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不力。现代教育哲学转向实践,面向实践中的问题,寻求问题背后的原因,反思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传统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形而上问题,使得教育哲学更多的是一种遐思,是一种抽象推理和理论演绎。这使得哲学家即便是没有教育实践,没有教育经验,凭借着哲学的头脑和素养,照样可以做出教育哲学。它同样使一些教育哲学研究者,脱离教育实践,把教育哲学做成书斋里的学问。尽管这样的学问,也是教育哲学,但缺乏生命力,也不受教育者的欢迎。

当代教育哲学走向实践哲学,这意味着研究者必须走进教育实践,参与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丰富教育经验。今天,不参与教育实践,没有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感受火热的教育改革,无法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就不可能生成有价值的教育哲学。

教育实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自己的教育实践,也包括他人的教育实践,既要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也要善于观察和研究别人的教育经验。教育哲学关注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经验,并不在于实践和经验本身,而在于经验的背后,善于分析经验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观念,分析这些实践活动和经验背后隐含的理论,检验其合法性、正当性以及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适切性。必须注意的是,对教育经验的分析,不能就教育论教育,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也是时代的精华,时代精神的反映,教育哲学自然要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所以,教育哲学不只是教育的哲学,也是时代的社会哲学。我们既关注教育,也要关注社会。

3.学会反思与批判,创造教育者的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反思之学、批判之学,反思与批判是教育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习和研究哲学,并不是一般地‘面向文本’、‘面向现实’和‘面向自我’,而是在自觉的反思取向中实现这种‘三面向’。因此,只有培养和训练自觉的反思取向,才能从‘三面向’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提升哲学理论境界。”[41]这段对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论述,同样适合教育哲学。教育者要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要深入教育实践。但学习哲学理论不是为了掌握哲学知识,深入实践也不是为了获得感性经验,而是为了在理论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最终改变个人旧的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哲学的反思,要指向三个层面:第一,反思教育经验、教育习惯、教育常识。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42]经验和习惯是习以为常的,人们按照经验来行动,但却很少有人反思行动的适切性,追问“为什么这么做”。对教师来说,支配其行动的不是显性的教育理论知识,而是由其经验形成的缄默知识、实践知识。反思教育经验、教育习惯、教育常识等,是教育哲学反思的开始,也是最艰难的。第二,反思教育实践背后的理念。教育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就在于每一个教育活动,都受特定的人性观、价值观、知识观、社会观的支配。反思教育实践,重要的不是面向教育操作中的细枝末节,而是要直指实践背后的理念:这种实践反映出的是什么理念,这种理念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及与当代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要求之间的适切性,这种理念是否适合,问题何在,如何改正,等等。教育哲学研究者参与实践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实践,更在于变革实践,但它的变革不是表层的、操作性的,而是深层的、思想性的。第三,反思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思想。思想反思是哲学反思的根本。教育哲学的反思,既要追问和反思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根本问题,如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学观、德育观等,还要进一步超越教育,直指根基的人性观、价值观、知识观、道德观等。后者是对教育理论前提的反思。教育哲学的最深刻的反思,就是对教育理论前提的质疑和挑战,这种反思最终变成哲学问题,回归到母学科的哲学反思。

哲学的反思特性决定了它的批评本质和批判精神。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之学,没有批判,就没有哲学的发展。一部哲学史就是思想之间的批判史,这种批判既可以指向思想本身,更深刻的则指向这些思想的“前提”。对“前提”的批判是一种“清理地基”式的批判,一种新理论的产生,必须建立在这种地基式批判的基础上。

反思既需要于正面总结和理论提升,也需要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指向事情背后的思想、理念。批判教育经验和教育常识中的集体无意识,使隐含的观念得以呈现;批判教育实践背后的观念与实践之间的恰切性、时代性,使之发现教育中的深层问题。批判指向教育常识、教育实践,目的是对教育者进行理性启蒙,使其从陈规陋习中、从蒙蔽中解放出来,彰显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职业的教育哲学批判,还指向一种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前提假设,建立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

批判不只是为了批判,更不是为了“推翻”。在批判中,蕴含着选择和建构。一种观念、思想、理论,为什么是有问题的、是不恰切的,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蕴含了批判者的理想建构。所以,教育哲学基础在反思、在批判,但根本在建构,在批判中建构新的理论,明确教育的方向和标准,实施价值引导。

哲学的批判不是一种人格的攻击,而是一种思想的批判。在人格意义上,批判一种思想,恰是显示这一思想有值得批判的价值。因此,哲学批判是一种“带有敬意的批判”。[43]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特殊语境中,批判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批判就是“攻击”,批判就是“打倒”,被批判的思想,被认为是不正确的、“腐朽的”,是要被“清理”出去的。这种批判的习惯,不利于哲学的“批判”。因为任何的哲学都是一种“合法性偏见”,每种思想都不能全面代表真理,都必然被其他思想所批判,哲学的发展,依靠的就是思想间的批评。没有批判,就没有哲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哲学。批判是哲学发展的灵魂。我们当今开展教育哲学研究,首先要对我们“批判的习惯”加以批判,形成正确的批判观念,开展正确的思想批判。

◎反思与探究

1.如何理解哲学的人本性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2.为什么说“决定教育的最后依据是哲学”?

3.如何理解教育哲学及其特性?

4.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5.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怎样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拓展阅读

1.胡军.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凤歧.什么是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4.刘旭东.论教育哲学的时代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

5.郝文武.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的变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2]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4.

[3]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卷一。

[4]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6]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5-31.

[7]卡西尔.人论[M].甘阴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3.

[8]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

[9]胡军.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24.

[10]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1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44、346.

[13]叶学志.教育哲学[M].台湾:三民书局,2004:26.

[1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46.

[15]转引自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33.

[1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44.

[17]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

[18]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8.

[19]蒋晓.美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探析[J].外国教育动态,1988(6).

[20]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39.

[21]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

[22]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

[23]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8.

[24]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6.

[2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47.

[2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15.

[27]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16.

[28]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

[29]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

[30]邵燕楠.哲学化还是实践化:教育哲学研究的两难[J].教育研究,2009(5).

[31]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

[32]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6.

[33]卡尔.新教育学[M].温明丽译.台湾:台湾师大书苑,1998:115.

[34]邵燕楠.美国教育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特征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9(6).

[35]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23.

[36]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37]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38]George R.Knight.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Andrews University Press,2008,p.161.

[39]刘庆昌.教育者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7.

[40]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

[41]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1.

[4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5.

[43]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