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经验研究的意义

教育经验研究的意义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经验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进行教育创造、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础”,每位教师都应珍惜自己的这一笔精神财富。最后这四条原理成为国家教委推广青浦教改经验的主要成果之一。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把教育经验研究称之为教育经验总结或教育科研中的经验总结法。这种教育经验的获得与积累,大体上是一种自发性学习的过程。这是通过交流与对话,使教育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学校组织文化和教师集体共同精神财富的过程。

第一节 教育经验研究的意义

一、经验与教育经验

(一)经验的定义

辞海》对经验做了如下解释:“泛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通常指感觉经验,即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它的本原和内容都是客观的。”这一解释概括了经验的四个特征:由实践获得;是对事物表面的感性的初步认识;它的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有待于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人们总结经验使它上升为理性认识,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教育经验的定义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一种主观认识,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它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种成功的或失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经验进行分析、提炼和加工以后的认识。也就是说,教育经验是研究者从教育活动的结果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理性认识,是能反映一定客观规律的精神产品。

(三)教育经验的获得

教育经验是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但实践活动本身并不能自然地变成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因此,需要对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维加工,把在实践中经历过、感触到的片段,零碎的感想集中起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肯定成绩,明确问题,得出经验教训,并用文字写下来,这就是总结。教师总结经验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有经验可总结;二是要掌握经验总结方法,具备应有的思维能力,如分析能力、比较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等。如果没有第一个条件,那么经验总结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如果缺乏第二个条件,那必然会对经验总结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说,教师的经验总结就是这两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教育经验的价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讲道:“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教育经验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进行教育创造、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础”,每位教师都应珍惜自己的这一笔精神财富

(一)教师的教育经验主导着实践

教育活动领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复杂领域,教师从事专业活动不仅需要一般的理论形态的知识,而且需要实践性的知识。陶行知先生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讲过:“知识有真伪。知识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放在经验里的。”我国课程理论家钟启泉认为,作为专家的教师,是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和特色的。这种“实践性知识”,是一种依存于特定情境的经验性知识,它是高度个人化的、“默会”的知识,渗透于教师的具体行动中、积淀于教师的活动经验里。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经验主导着教育的实践。

(二)教师的教育经验实现了创造

教师的工作不可能是按照某种理论或规定去“照章行事”,教育实践有自身的逻辑。根植于日常教育实践的教育经验,充满着教师的创造。这就如丁钢教授所指出的:“日常教育实践活动绝非仅是一种被动的策略,事实上它们向规范体系中注入不断翻新的内容,这种实践过程也构成了一种精细的策略艺术,即如何把自己的差异融进占主导地位的规范体系之中。”“我们需要揭示那些在教师群体或个人中分散的、策略性的以及权宜性的创造力所采取的潜在形式,即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的运作方式,描述其潜在的变化因素。把日常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着力关注教育实践者对教育的主动参与,并使日常教育实践成为教育教学变革的沃土。”

(三)教师的教育经验产生出理论

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教育经验是实践成果的思维加工产品,更应当成为理论产生的直接来源。我们知道,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提出了“扎根理论”,他们指出,在社会学研究中,通过系统化的资料搜集及分析的程序而被发现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而这套系统化的程序,就叫扎根理论研究法。实际上,“扎根理论”就是指从经验材料中提取和建立的理论。“扎根理论”不像一般的宏大理论,不是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而是强调对经验资料进行分析。“扎根理论”主要通过比较,找出相关关系来提炼类属,然后建立起一个形式理论。

案例点击

有效教学“四条原理”的产生

顾泠沅在主持青浦数学教改实验时,先是对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调查,获得教学经验(含教训)至少有160项,实践筛选后归纳成四条:

①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②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

③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

④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这仅仅是有效经验,是否各条经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必然性,这四条经验的内在关系如何,必须进一步进行教学实验,经过三年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最后归纳成“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和“反馈原理”等四条有效教学原理,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后来他们将四条原理的文稿拿去征求高校教育专家的意见的时候,教授问他们:“从古到今提出过许多教育原理,为什么青浦就只有四条?”他们回答:“这四条在青浦教改中具有独特有效性。”教授表示赞同。最后这四条原理成为国家教委推广青浦教改经验的主要成果之一。

三、教育经验研究

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把教育经验研究称之为教育经验总结或教育科研中的经验总结法。它是指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教育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我国学者施铁如认为,教育经验总结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经历过的,所体验到的东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则、规律的精神产品。经过从分散到集中、从实践到理论、从结果到寻因、从局限到扩展这样一种加工、转化的过程,经验的总结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成为了一种研究活动。

我们认为,在校本研究中,教育经验研究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积累教育经验

教师在学校教育场景以及家庭、社区等日常生活场景中,通过亲历与习得,观摩与感染,会聚了一些实践性的感受与体验,形成了一些感性的、初步的或者零散的认识,这些经验往往同行动结合在一起,具有默会知识难以言传、不很稳定等特点。这种教育经验的获得与积累,大体上是一种自发性学习的过程。

(二)重构教育经验

这是一种教师自觉、积极地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通常要经过教师的经验反思与经验重建。经验反思是“为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个体所进行的一些探索经验的智力或情感活动”;经验反思发端于已积累的经验,而又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些经验,使之超越狭隘、肤浅与偏执的状态而成为有价值的认识成果。经验重建则是经验的改造,是在反思基础上对经验的提升,它可能是内隐的,也可能是外显的(如写出经验总结),其目标是观念(图式化),其最高形态是理论化。

(三)共享教育经验

这是通过交流与对话,使教育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学校组织文化和教师集体共同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校本研究中,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吴刚平提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开展校本教师培训,建设学习型的学校文化,使优秀教师的个人教育经验能够为更多的同事所分享,转变成为教师群体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共同财富。另一方面,要激发更多的教师去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教育经验,让学校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教师。要鼓励和保护每一位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参与和从事校本教学研究,解决真实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