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开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启开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学习和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有意识地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学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积极启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有效方式。根据加德纳的理论,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为达到双赢的目的,与他人相互理解,交互影响的能力。

启开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杨炳奎

摘 要: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面对学习、升学竞争的压力,在交往过程中显得缺乏自信,出现偏差。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学习和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有意识地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学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育;人际交往;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非常吻合。实践证明,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中学生的教育效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及很强的可操作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根据当前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多元智能为我们揭示了崭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体现了现代的教育观念。教育部(2003)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中走出来,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极参与课堂,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提高参与的质与量,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英语教学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积极启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作为当代教师,就要更新观念,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造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发展学生的全面能力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和创新的主要阵地,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着重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一、人际交往智能的内涵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为达到双赢的目的,与他人相互理解,交互影响的能力。它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处理冲突、达成一致的能力以及信任、尊重、领导、激励他人以达到共同有益的目标的能力。对他人情绪、恐惧、期望、信念的感知,中立倾听他人诉说的意愿,帮助他人不断提升以达到最高水平的愿望,这些都是人际交往智能的关键特性。简言之,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一个人理解他人的目的、动机和愿望并最终与他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推销员、教师、政治领袖、演员都需要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智能。人际交往的研究由来已久,哈贝马斯认为,人际交往究其本质是一种理性的标志,如年青一代学习前辈积累的经验,个体和群体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沟通等等,无处不体现人际交往的这种蕴藏于生活实践中理性潜能的重要性。他认为交往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交往行为是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

(2)它是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介的;

(3)它必须以社会规范作为自己的准则

(4)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通过对话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所以交往的本质目的是“理解”。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交往是在信息层面和情感层面展开的,交往的展开是通过语言渠道和非语言渠道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也是开发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重要渠道。

二、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期的到来,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家庭向独生子女化发展,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升学的竞争等因素,使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显得缺乏自信,出现偏差。

1.认知的偏差

有的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有偏差,如认为双方意见分歧会干扰人际交往,竞争会使朋友变成敌人,当朋友的需要与自己的意愿发生矛盾时应迁就朋友等等,但更多的时候,他们表现出认识与行为相悖。有些学生一边在发表“人际交往中尊重别人”的言论,一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学生,以致引起冲突。

2.言语的失体

一些学生受网络语言和暴力影视的影响,出言不逊的情况频频出现。有些学生叫别人的绰号习以为常,嘲笑别人的错误,对成绩差和自己看不惯的学生爱理不理,对自己的父母和长辈缺少敬意,常用命令口吻与长辈交谈。在学校课堂里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参与活动理解为“教师讲,学生答”,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盲目追求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为参与而参与,为讨论而讨论,不求实效。学生不能充分行使参与权,参与度不高,参与层次较低。这样的参与只能将其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定位在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一目标上,而对学生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社会价值特别是主体价值和内在生命价值的体现等目标则是弱势的。

3.交往的偏向

我们的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交往有功利性的倾向。这一方面反映在生产领域中物-物交换法则已渗透到人际交往过程中,“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成了他们脱口而出的回答,反映学生利己和实用倾向;另一方面表现为愿意与班干部、成绩好的同学及家里富有的同学交朋友,有意孤立其他学生。他们尽管“认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传统观念,实际上他们只愿意和自己同龄朋友倾吐心声,而不愿意和自己家长交流沟通,导致很多问题难于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4.交往重自我

现在学生大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为中心现象越来越突出。家庭的优越环境使独生子女更加自信,同时也产生“自我中心”的现象。这样影响理解别人能力的发展,影响与他人的交往。他们对问题的解读往往基于自己的视角,忽视他人的看法与情感,更有甚者把“自信”建立在自我封闭的基础上而拒绝客观的事实和他人的评价,成为与他人交往的障碍

5.课堂环境要素质量低劣

我们发现作为课堂环境的教室及其设施,其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中的人际交往、信息沟通和课堂气氛。从目前的课堂环境构成要素来看,低劣的质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参与度。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秧田式”的课堂空间形态,即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以教师为中心,所有学生面向教师,而学生之间,则是前额对后脑,互不见面。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教室的常见形态,在这样的教室里,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区域是从教师前面的第一排延展开去,到教室的三分之二处,而坐在教室后排和两旁的学生较少参与课堂活动。这种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的开发极为不利。

6.班级授课制的先天不足

从学生参与的角度来分析,班级授课制的重心和中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方面,教师教的活动时间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堂时间,学生参与和合作学习占用的课堂时间则很少。在信息传输与反馈方面,虽说班级授课制是一个双通道的闭路系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多,教的活动时间长,导致反馈信息量少而不全,形成了一条单向信息传递线路,客观上阻碍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在班级与学生个体之间缺少一个中介环节即全体学生沟通的有效学习集体,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合作学习。

7.传统教学的惯性作用

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课堂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的“统治”地位,学生几乎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很少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因此,英语课堂出现了学生低效参与甚至无效参与的现象。学生的这种机械被动的参与方式,表面上看课堂活跃,但实质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均无明显发展,思维能力没有提高。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教师与学生也难以进入语言交际状态。

三、启开人际交往智能的新思路

人际交往智能必须依赖于社会交往。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在钻研学问过程中,别人总有长处值得自己学习。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学问,无拘无束地争论,总能产生思想火花,对大家都有启发。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了探讨“定比定律”激烈争论了九年,最后普鲁斯特胜利了。但他说这里有一半的功劳应归于贝索勒,因为贝索勒提出了种种质疑,激发了他的智慧,促进他更加深入地研究,这充分说明学会现代社会里必不可少的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殊的交往活动”,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干扰,师生正常的交往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偏差,讲授、灌输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阻碍了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进给我们开启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提供了契机,我们的做法如下:

1.课堂教学中渗透交往教育

教师要主动与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交流,给他们以安慰、鼓励和信心。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其整个高中阶段的生活品质,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但主要的影响无非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智力因素,而其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的开发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形势下,学生进入高中,特别是进入以升学为主要任务、学习竞争十分激烈的重点高中,学习的负担骤然加重,一时难以适应。普遍的现象是,满怀信心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们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由于种种的不适应,在学习的竞争中一部分学生开始被边缘化,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成绩中等或者很差的学生普遍感到自卑畏难,没有成功感,无法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此时,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进行人性化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能有倾诉的对象和机会,并得到教师和学生及时的帮助,他们一定能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教师不但要注意抓他们的“闪光点”,扬长补短,而且要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多层疏导,稍有进步就立即表扬,让学生感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期望,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在自信心中提高英语水平。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可能会认为学习英语困难,这时,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使他们精神放松,让他们相信老师,相信自己。通常来说,赞扬优生并不难,难的是赞扬差生,而差生才是最渴望、最需要表扬的。差生的基础差,起点低,心灵敏感而脆弱,所以不能与其他同学同步要求。教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自如畅快地表现和发挥,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赞扬。也许,这个过程很难很慢,但转变一个差生的意义绝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生。作为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赤诚的爱心。在与学生的相处与教学中,应少一些威严与冷漠,多一些慈爱和笑脸,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这些闪光点放大,使他们能在受人关注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从心理上逐步适应中学的教学。

新课改更强调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人机交往,形成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的交往互动。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展更好的交往教育。交往教育作为一种富有生机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于20世纪70代初在联邦德国产生。交往教学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并为交往过程提出了几条公理。在实施交往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合理交往原则;二是相互依赖原则。交往教学把学生看成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发展中的、富有潜力的、整体性的人,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承受教学影响的简单客体。交往教学主张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创设吸引学生热情参与的教学情景与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需求,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应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优势,设计大量的富有现实意义的活动,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内的师生、生生交际活动。如我在每一节英语课的开始几分钟,总要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用英语作一个简短的演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合作学习中强化人际交往智能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群体)活动为主体,教师分配任务并控制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广义上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包括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发展的过程),因此也称之为群体合作学习过程。这种组织形式把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群体)竞争,强调学习者自我指导、个性发展和合作意识,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交往能力起积极的作用。这种教学是实施和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有效举措,也是强化人际交往智能训练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与人合作共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色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加强过程性、体现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吸收合理信息的能力,提倡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研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共事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认为这一要求是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分享认识成果的过程。

但从整体形势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强大,加上人才选择机制的不完善,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教学改革中诸多问题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尚未构建出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因此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大量有益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新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在前一阶段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新教材的新要求,就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提出合作学习模式,这是针对应试教育体制下单一的个体独立学习模式而言。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互动,没有影响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教学。提出合作学习,一是要改变以往个体独立学习方式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方式多元化,二是要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间的更广泛的交流和积极互动,使有效学习方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可以设想如果课内只有师生间交往,那么40分钟一节课,每个同学只能有一次交往机会,如果分成小组活动(每组2—4人),用3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活动,10分钟交流总结,那么学生的交际和互动机会就大大增加,而且学生善于倾听、关注他人的合作意识可以充分地得到强化。

英国的教学法专家哈默(Harmer)说:“最好的老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的人。”课堂合作是指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和在老师指导下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形式,一切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要实施这一教学活动应注意以下三点:

(1)课前师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目标。可以通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互相听课等活动,来设计比较理想的教案。学生分组时,人数因讨论内容而定,确定合适的组长人选,使每个小组能积极地开展讨论。有些老师还采用要求学生在课前群体预习、课内群体练习、课外群体复习的做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每堂课开始与结束,老师导讲和总结也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占课时间1/4,开始布置任务,把学生分2到4人的讨论小组,做10—15分钟的讨论和交流,使教学交际化。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可以合理分工,如记时、记录等,以便需要时在课上或课外交流使用。

(3)教师最后进行精辟总结,将最有效的语言信息以最佳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要善于抓住学生交流过程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成绩,让学生提高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能力,满怀信心地完成新任务。

我国的教育学者林生博在论及合作学习时提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教育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荣辱。”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更是一种新颖学习方式。这种共同活动使学生既学会竞争又学会合作,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中的个体独立学习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国内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有:(1)群体合作学习是学知识、学外语、培养交际能力的好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发现问题,钻研讨论和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又锻炼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斯坦·利·弗希曾写一本“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的书,谈到关于学生对课文理解是否一致的问题,结论是否定的。其根源是学生的家庭出身不同,来自不同的地域,学生的动机态度、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个性特点和经验阅历各异,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差,因而对课文理解观点也不同。群体合作学习就为他们创设了交流“平台”,创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各种对课文理解的观点互相交流,实际上是对课文一次更新认识的机会,学生以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独立思考,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创新的理念去认识课文,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启迪,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2)群体合作学习更加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求。它一方面把个体竞争转化为群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竞争的压力,对于一个备受考试压力的学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另一方面,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和个体和群体综合型学习方式的出现,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也就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这样在认知、交流和解题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要认真思考,总是有机会表现自己思想和才能,有时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在教学管理中赏识是老师对学生的一次重要奖励。群体合作学习中老师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会把这种进步看得十分珍贵,对优秀生来讲,奖励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中等生而言,相信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学困生来讲,体现关爱与平等。这种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就能给学生创设更多成功机会,强化成功体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优化了学习环境。(3)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引起师生兴趣还有更深层次社会文化历史原因: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总是以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为主体的,这个集体取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外国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无我文化(I-Less culture)。群体取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无论做什么事比较重视集体的作用,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自炫其能不足取;中国人注重互助和依靠,视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中国人注重保“面子”,人们情感外露不值得称道,办事说话讲究含蓄。可以这样说我国青少年是在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社会环境和家庭文化氛围,与群体合作学习的理念十分相似,学校开展群体合作学习,自然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3.课外活动中延续交往教育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展有益的交往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组织不同的交往活动,如有些学生有口才,可以开展辩论会,模拟记者招待会,学生小记者采访活动;有些学生不善口头表达,但书面表达很好,可以开展小报设计比赛、专题征文比赛;有些学生喜爱画画,让他们画出与学习内容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图片并在校内展出;有些学生爱好文艺,那么就可以通过组织文艺活动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这样,提供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交往机会,促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实践中有所提高,也有利于去除学生交往中的功利倾向。

我们因势利导,实行与课内群体合作学习方式相呼应的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方式,使得群体合作学习有更多的形式,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生的课余活动、假日休息有群体活动趋向,适宜开展群体合作学习;另一方面我国的休息制度与国际接轨,休息时间越来越多,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如何科学安排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是个新课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可见如何安排学生的业余时间有时会影响他们一生。调查发现有些学生业余、假日时间安排得很好,有些学生业余时间多得发愁,更有些学生胡乱安排时间。基于此,我们把群体合作学习方式用于业余时间,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1)组织形式。根据时间和内容不同采取不同形式。可能以宿舍为单位分组,以个人兴趣爱好分组,寒暑假与长假,可以社区、街道分组;农村可按自然村分组,有时也可以外出旅游分组,这样根据活动形式自由组合,采用灵活多样学习娱乐形式,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

(2)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按组合成群体或开展新闻采访,播放校园英语新闻,英语报刊设计;或举行大型、小型英语晚会;或参加社区学英语辅导和公益活动;参加旅游活动等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有些群体小组还把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实践证明,上述活动是开展课外群体学习的好形式。

(3)不断总结和表扬。当然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方式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联系手册和班上骨干学生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定期开展交流,召开总结和表彰会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总结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些群体合作学习方式较好,且又能持之以恒,一些原来成绩居后的学生也赶上来了,他们反映原来自己英语基础较差,自己也想学好英语,但回家后无人指导,几乎想放弃,群体合作学习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使他们又喜欢上英语课了。这也证明了“霍桑效应”的非正式群体存在,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十分类似于非正式群体。它往往是以感情纽带建立起来的,十分有利于情商整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对课内群体合作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延伸和补充作用。事实证明,单靠班主任抓这一工作有一定困难,任课老师的加入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课外群体合作学习活动的深入。

4.家庭、社区活动中强化交往教育

在课堂与校内的交往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社会交往相比毕竟缺少一定的真实性。为此,我们鼓励学生与自己家人进行交往活动,定期邀请家长旁听课程,了解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鼓励家长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交往活动,把交往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及时推广,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与社区活动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进行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听取群众呼声,体察民情,了解民警如何解决群众的纷争,帮助困难群众等等,这对提高学生洞察社会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受益匪浅,学生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实际的锻炼。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由学生写交往案例,选取典型进行剖析,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学会交往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郭富昌.多元智能在中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顾明远,等.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Howard Gardner.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21st Century[M].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4.

[6]张敏.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海云明.情感智商[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8]Wilga M.River.Interaction Language Teaching[M].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9]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0]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获2008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