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提出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在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中明确提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提出了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重大举措。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提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

早在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要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论述20年内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强调要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

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1988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划时代的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他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邓小平同志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靠科学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论断,为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战略思想,党中央在1985年先后发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分别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略方针。

1992年,党的十四大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在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中明确提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提出了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重大举措。

199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阐明:“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重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整个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