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峰填谷绘新图

建峰填谷绘新图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上下求索,建峰填谷,只为寻求那个民众期待已久的答案。在这种教育政绩观的引导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热衷于通过集中力量办重点学校来快速出成绩,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大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保持上海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这是上海教育的新使命,也是上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第三节 建峰填谷绘新图

实现教育均衡,是一种悠远的企望,是一项沉重的责任,是一句亟须回答的提问,是一个需要用智慧去破解的难题。我们上下求索,建峰填谷,只为寻求那个民众期待已久的答案。

教育均衡有多重要?城市里,治理择校“顽疾”,消除“占坑班”,消除“天价”幼儿园,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现象,从根本上缓解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是根本之道;在农村,改变目前部分学校仍在追求“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级有教室、学校有课桌)的现状,改变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落后、全校仅有几台电脑的现状,改变部分学校无法吸引、留住优秀教师、优秀师资严重不足等现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根本之道。

教育均衡有多复杂?以经费投入为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对原有教育拨款制度带来不小的改变。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了实现教育均衡,拨款的数量将不能再以城市为优先、以示范学校为优先,而应重点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不能一味注重“锦上添花”,而应首先做到“雪中送炭”。但是,均衡发展又不能以牺牲优质学校和城市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代价。那么,如何既保证质量好的学校继续优质、快速发展,又能缩小城乡之间、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差距,这就给政府部门带来很大的挑战,对部分维持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已经捉襟见肘的省市区来说,无疑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

分析目前我国部分区域教育失衡的根本原因,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张天雪指出,可以从非教育层面和教育层面两个角度来归因。从非教育层面看,我国教育失衡是社会二元结构下的必然产物,是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长期“城市中心”、“精英主义”及“效率优先”等观念的外显;从教育层面看,教育失衡是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的衍生物,尤其像“重点校”政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策”和“教育督导与学业水平评价城乡双重标准”政策使失衡变得更加严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董泽芳教授指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推动,而不均衡发展却能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绩”。一个地方的教育工作抓得好不好,往往是根据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多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多少学生取得学科竞赛奖励等各种与考试有关的硬指标来评价的。在这种教育政绩观的引导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热衷于通过集中力量办重点学校来快速出成绩,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从本世纪初起,各省区市就开始探索教育均衡的路径问题。在探索解决这项事关教育公平的崭新课题的过程中,各省区市体现了不同特色,也彰显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实践智慧,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思路和实践模式。

教育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进程中的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调研报告”显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就以“集团化办学”方式来整合教育资源,具体方式包括“兼并”、“创设”、“联盟”等,或以优质学校或示范学校为龙头,兼并原有小规模或者办学业绩不佳的学校,或通过强强联手,形成跨层次、跨区域的学校联合体,目的是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实现资源共享。北京市于2006年起,对多所薄弱初中进行改造,还利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契机,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强化对区县教育的政策倾斜,突出表现在加强教师流动、加大对薄弱校的资金、设备和校舍改造的投入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知易行难”的推进过程。有专家指出,分析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障碍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这项工作的科学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不少国家都建立了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在英国,尽管教育经费拨款多年停滞,但其农村教育投入却一直保持增长;在澳大利亚,为了促进乡村地区计划的顺利开展,政府专门设立了乡村地区计划基金;南非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学校实行倾斜拨款政策,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及学生家长的收入状况,把学校分为五个层次,对越“穷”的学校拨款越多,对越好的学校拨款越少。

围绕标准化校园建设、改造城乡薄弱学校,国外的做法也可以参考。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联邦教育经费拨出专款用于“补偿教育计划”,其中40亿美元用于奖励先进学校和扶持薄弱学校;日本通过改善教育资源分配来解决薄弱学校问题,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只有级别差,没有校际差和城乡差;韩国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平准化教育”政策,撤销一批名门学校,推进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化。

有专家指出,教育均衡是很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处于实践和摸索的过程中,国外的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应根据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现状,选择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可行性道路。

近十年的实践探索之后,如今,针对教育均衡发展是不是“平均主义”、是不是“削峰填谷”、是不是搞“一刀切”,学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相对的概念。湖北经济学院财经与公共管理学院段云华指出,均衡是相对的、动态的均衡,任何水平的教育,只能从绝对的不均衡,发展到相对的初步均衡或者叫基本均衡,然后再发展到不均衡,再发展至基本均衡,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同时,教育均衡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教育均衡一定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分类发展,不是统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持续发展,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协调发展。

在国家规划“十一五”即将过去的时刻,上海市的领导决策者清醒地意识到,在未来一个阶段内,上海市要立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加快速度为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大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保持上海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这是上海教育的新使命,也是上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发展格局转变大背景下,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随着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随着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并由生活服务业为主向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为主,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单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向多规格、多类型方向转变。

2.以功能、形态和布局调整为重点的城市转型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任务

上海城市形态由单一的中心城市向一城多辅城(镇)的多中心城市格局转型,城市功能由单一工业经济中心向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多中心乃至综合功能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转型,城市发展格局由单一的封闭发展向长三角一体化、亚太地区国际门户、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市群转型,要求上海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和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提升集聚与辐射作用,增强服务与交流、合作能力。

3.以规模、结构加速变化为特征的人口发展态势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等人口变化特征,使学前和义务教育面临规模持续扩张的挑战,基础教育面临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的挑战,老年教育面临满足前所未有的普及化、多样化旺盛需求的挑战。

4.以扩大公平优质教育为焦点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新期待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程度持续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满足与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期待,要求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公办和民办教育间的发展差距,率先破解城乡新旧二元结构的难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郊辐射,提高特殊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上海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公平的压力依然较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特色还需进一步彰显;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建设任务繁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足,对接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亟待提高;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尚未全部完成,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迫在眉睫;继续教育还无法满足市民的多元教育需求,终身学习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制度瓶颈刻不容缓,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

就是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金山区教育局领导一班人,站在对未来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立场上,审视金山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他们经过多次的思想碰撞、智慧交锋,达成了共识。让所有的学生都享受到有值得教育资源,全力做好最突出的两件大事:

第一,要竭尽全力消除学校教育资源的两极分化。当前,从全国范围内来说,为数众多的重点大学中,来自农村学生的比例逐年减少,这个现象正在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不说,这个减少有正常的一面,就是城市与农村的人口结构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相对降低。问题在于,当前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与我国城乡人口分布的自然比例严重不相称。造成这一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城乡教育资源巨大的差距,这是导致城乡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机会差距的根本原因。很多优秀的农村学生,缺少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国家教育的一个缺憾。

第二,尽最大努力缩小区域内教育机会两极分化的现象。《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马太效应”具体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思潮的泛滥下,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马太效应”现象,学生们享受的校内教育资源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状态。这一现象,在城市和农村不同学校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学校内,也有什么“重点班”、“实验班”、“兴趣班”、“奥林匹克班”等,不一而足。而且,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还被名之曰“因材施教”。说到底,这是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极端追求而进行了的“因分施教”。在这里,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材”的一点影子。学校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从教师配置、资源投入等方面,可谓不惜一切代价。而那些被划入非“实验班”之类的学生,则被打入了另类,在教育配置上常常相差十万八千里。

今天的教育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和谐来讲,就其承担的终极功能来看,教育究竟是促进社会公平,还是拉大社会鸿沟?这一点不言而喻。而在极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育,不但不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工具的伟大使命,而且成为拉大社会鸿沟的罪魁祸首。因为我们不能不承认,教育能不能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的神圣使命,当一个社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教育机会之后,关键看教育的实质公平,即进入学校之后的教育是不是公平。而当今教育体制下,由于校内外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质量的两极分化,导致的是人的发展水平的“两极分化”,从教育对人的社会分层所产生的基础性作用而言,这种教育促进了社会分化,拉大了社会鸿沟。

时代在呼唤,社会在呼唤,未来在呼唤,我们的教育要真正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神圣使命。

实现社会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就需要理解教育的实质公平中以下三个具体内涵:

1.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

每个孩子走进学校大门之后,他在教育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公平的。基于独立而平等的教育人格,他具有天然的平等的教育权利。这种教育权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教育人格上一律平等。不能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二是学生在教育资源的分享上一律平等。在这里,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师资、课程资源、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等,不能人为地向某些学生倾斜,而剥夺一些学生的机会,等等。在当前,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要学校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课程方案。

2.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国家对总的教育有要求,有教育方针;对具体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育,有培养目标、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讲,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构成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有基本质量标准的教育,这是学校教育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就是说,保障每位学生在人格、身心素质、学业成就、综合素养等方面,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这是学校必须向每位学生做出的基本承诺。

在当前,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标准的教育,就是让每位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质量的基本标准。学校教育对于每位学生而言是有质量底线的,也就是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

3.让每个孩子享受个性差异的教育

我们讲教育的实质公平,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并不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不能不承认,人与人是不同的,有差异的。就学校教育而言,这里的学生个性差异具体表现在智慧类型、学习速度、学习水平上。基于此,学校教育在全面贯彻实施好国家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通过国家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分层教学制度的实施,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差异的教育的机会。分层教学是适应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的需要,国家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是基于学生智慧领域差异的需要。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与一些学校办所谓的“重点班”、“实验班”等有根本的区别。

这里的关键是,学校应该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国家课程服务的基础上,开设丰富多彩又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大力倡导、积极推进“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谁说我们反对因材施教?只不过,我们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指向的不是某些人所强加给学生的所谓“重点班”、“实验班”,而是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个性发展的、天然禀赋的学习需求。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而要真正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就必须改变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调整区域内学校的整体布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优化教育资源。基于金山区当前的现实情况,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我们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一步一步做起,借助于委托管理的优势,拓宽学校发展的渠道,让区内优质学校在稳步提高的前提下,扶持相对薄弱的学校,建峰填谷,携手并进,一同发展,共同开创金山区教育的美好未来。

2008年,蒋志明局长站在推动未来金山教育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认真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变与守的关系

蒋志明指出,金山教育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得到了人民与各级领导专家的肯定。很多教育界的同仁在沾沾自喜的同时,开始滋长一种守成而不思进步的思想,这对金山教育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在过去的10多年中,金山教育取得了超出金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成绩。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这份财富,特别是这份财富中的精髓:金山教育的风骨!但是,社会教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都促使我们不能停步,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无论是个体(教育者)、学校,还是整个金山教育,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不能抱着过去的成就不思进步,而应该是吸收昨天成果的营养,面向未来,不断追求变化(发展),也就是要求每一个金山教育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不断超越(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过去)。

2.强与弱的关系

强与弱是相对的,即强相对弱是强,弱相对强是弱,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在金山教育界,主要有如下几对强弱关系:强校与弱校、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教师(强势)与学生(弱势)、领导与下属、语数英学科与音体美等学科,等等,处理好这些关系,金山教育才有可能健康发展。如强校与弱校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今天努力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对于教育局,我们的方针是建峰填谷,即让优势学校的优势、特色更明显,弱势的学校能迅速上升。如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我们将继续通过名师名校长工程为优秀教师成长搭建舞台,我们也将通过各类培训、名师带教、岗位培养等方式普遍提升普通教师的教育素养。如语数英与音体美等学科的关系,我们既要突出语数英等工具学科的中心位置,也要加强音体美等技能审美类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3.硬与软的关系

这里的硬特指金山教育的硬件建设,这里的软特指学校内涵与教师的发展。过去10年,金山的教育硬件已上了一个台阶,学校的内涵与教师发展也有了良好的起步。在未来5年中,除了进行必要的教育硬件建设外,我们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学校的内涵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来。我们要着力培育一批办学有特色、高质量的学生喜欢的学校,更要使金山所有学校成为内涵丰富、高质量的学校;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大批学生心目中的名师,我们更要通过自培与他陪、岗位与脱产培训、校本培训与专家引领等方式提升所有金山教师的专业修养。我们要求各校都要处理好学校教育硬与软的关系,特别要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4.城与乡的关系

金山区是由原带有浓厚上海城市文化的石化城区与以农民为主体的原金山县组成,故从客观上造成了城乡教育之差别。未来5年,我们将在过去10年城乡一体化努力的基础上,根据新五年金山教育发展规划,我们将进一步处理好城乡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快城乡一体步伐,提升城乡一体水平,使金山教育均衡快速发展。其一,城乡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建峰升谷,也就是让优者更优,弱者变强。其二,教育局将通过城乡教育干部流动、骨干教师支郊、工资待遇倾斜、评优评职称优先等政策,扶持乡镇学校的发展。其三,我们将支持、引导城乡学校间的交流结对,更希望我区学校与市区学校乃至国外学校的交流结对,全面提升金山教育水平。

5.远与近的关系

中国有句名言: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对金山教育来说,虽有很大发展,但这是比较低的起点上的大发展,是基于较弱金山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基础上的发展,所以我们金山教育人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面对金山教育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个共识:金山教育人要做好一年,想好三年,着眼十年。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要脚踏实地、卓越地做好当下的工作;其次,我们要科学规划好三年的学校教育,让当前的工作与三年规划是一致的;同时,我们当前的工作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求金山教育人要踏实有效做好当前工作,但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杀鸡取卵,对教育要有远大理想。真正做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img2

走校际合作区域联动的金山教育特色之路研讨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