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绵阳师范学院教材质量调查与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教材质量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所使用的部分本科专业教材质量的调查与分析,以有效把握学校教材选用的质量状况,并对学校的教材管理和教材建设提出建议。根据以上研究目的,本次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讨论设计了教材质量调查表。因此本次调查采用将两者相结合的办法,以绵阳师范学院所使用的127种教材本科专业教材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教材质量调查与分析

柳润香

(绵阳师范学院 教务处

摘 要: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实现这项中心工作的工作目标,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本文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所使用的部分本科专业教材质量的调查与分析,以有效把握学校教材选用的质量状况,并对学校的教材管理和教材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材质量;调查;分析

一、教材质量调查的目的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等教育教材则是承载知识,反映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的载体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教材选用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选用合适的教材,按照教材深入浅出的教学,是完成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教育部在日前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教材建设“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加强教材分类指导、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为着力点,为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工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版单位、编写教材专家及高校教材管理有关部门,都在努力探索、研究、组织编写和出版更多新的、高质量的教材,在这些教材中,既有列入“十五”“十一五”规划或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同时也存在教材内容不严谨科学、体系不够完整合理等不适应教学的问题教材。如何在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教材中选出好的、适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如何选用最优秀的教材成为是高校教材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次调查旨在通过使用教材的教师及学生对正在使用的教材质量进行评价,以切实加强教材选用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规范教材选用,确保学校教材质量,从而达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材质量调查的方案及实施

根据以上研究目的,本次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讨论设计了教材质量调查表。《大学教材工作概论》中提出,教材质量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学生评分法和专家(即从事本门课程或相近课程教学的教师)评议法。但由于科学素养的不同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学生和教师的评价都可能失之偏颇。因此本次调查采用将两者相结合的办法,以绵阳师范学院所使用的127种教材本科专业(主干课所适用的正式出版教材)教材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

其中教师用表共有12项评价指标,分别是:思想性(5分)、适应性(15分)、逻辑性(10分)、系统性(15分)、实用性(15分)、先进性(5分)、理论性(10分)、语言文字(5分)、图表(5分)、编校质量(5分)、印刷质量(5分)、优秀教材(5分)。总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得分≥85为优秀,≥75为良好,≥60为及格,<60为不及格。由学院抽取10~15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教师完成调查。

学生用表分教学水平、科学水平、思想水平、图文水平、教学效果与风格特色共5项一级指标。其中教学水平分内容恰当、认知规律、教学适用3个二级指标;科学水平包括理论与实践、先进性、客观性3个二级指标;思想水平包括思想性、思想方法与思维结构两个二级指标。学生用表共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学生调查表由这些专业的大三学生完成1~4学期,大四学生完成5~6学期的教材调查;选取其中二分之一班级的学生完成调查。

本次调查方法为问卷法,采用普通问卷形式,2010年11月1日至15日,向各学院师生发放调查问卷表,共发放学生教材质量调查表5145份,回收4246份,回收率为82.5%;有效份数为2985份,有效率为70.30%。

三、教材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教材质量调查表5145份,回收4246份,回收率为82.5%;有效份数为2985份,有效率为70.30%;其中,等级为“优”的调查表有1235份,所占比例为41.37%,等级为“良”的有1466份,所占比例为49.11%,等级为“中”的有207份,所占比例为6.93%,等级为“差”的有77份,所占比例为2.58%。发放教师教材质量调查表979份,回收97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份数为943份,有效率为96.32%。其中,等级为“优”的调查表有480份,所占比例为50.90%,等级为“良”的有449份,所占比例为47.61%,等级为“及格”的有14份,所占比例为1.48%。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学生评价情况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教材质量调查学生评价情况

img68

从表1看,其中等级为“优”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教材共为3种,占所调查教材比例的2.4%,良及良以上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教材共为109种,占所调查教材比例的85.8%,良及良以上的比例未达到80%的教材共为18种,占所调查教材比例的14.2%。这说明,学生对所调查教材的教材内容、教材适用性、教材编排等基本满意。

2.教师评价情况分析

从教师调查表评价结果看,其中等级为“优”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教材共为30种,占所调查教材比例的29.1%,良及良以上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教材共为103种,占所调查教材比例的100%,良及良以上的比例未达到80%以上的教材共为0种。这说明,教师对所调查教材的教材内容、教材适用性、教材编排等比较满意。

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比较

(1)从以上统计结果看,对上述教材教师比学生的满意度要高。

(2)从以上统计结果看,学生多数对上述教材比较满意,但是在教材的难度和实用性及适用性方面有更高要求。

(3)剖析其原因,与学生使用教材时间不长,对教材的了解不如教师深入有一定关系,也跟教师课堂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有一定关系。

4.调查结论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论中,我校在选用教材的教学水平、思想水平、图文水平上得到较大比率的认可。科学水平不尽如人意,其中“科学水平”中的二级指标“先进性”及“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指标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为:

(1)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各专业和课程也随之进行改革与调整,而教材内容体系却未能随之更新,或更新速度明显较之缓慢;

(2)选用信息不畅,教师对教材的选用有局限性。除按照《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目录汇编》按照教材征订目录进行教材选用外,有些教师还根据已有的教材实物进行教材的选用,虽然目前教材的出版更新很快,但是教师信息来源有限,教师选择教材范围的局限性必然会影响教材的选用;

(3)教材研究工作薄弱。教师未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不能很好地跟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定位及教学实际和学生工作实际联系起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四、加强教材质量调查的建议与对策

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保证这个中心工作的工作任务和质量,必须同等重视高等学校的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

(1)充分重视教材选用的重要性。认真贯彻《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建材的建设、改革、管理与发展工作,建立健全教材全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杜绝教材选用中主观随意性,确保我校使用教材真正的适用性及先进性。

(2)充分发挥教研室在选用教材方面的积极作用。依照学校现有的教材选用制度,教材选用的主动性掌握在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手中,但由于各种的原因,教师选择教材的技能优先,因此,发挥教研室的团队作用,集思广益,充分讨论,严格把关,对教材选用质量的提高无疑有重要作用。

(3)切实加强教材的更新力度。教材内容长期不变,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去甚远,进一步加强教材管理与建设工作,使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齐头并进;进一步加强对自编教材、自编讲义编写的引导与资助,以便教师将收集的最新资料编成教参以供学生使用,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校自编教材的质量。

(4)建立健全教材信息库,积极举办各种教材样书展示活动。教材选择是教材使用的前提,是教材选用质量保障的关键。教师在获得大量、准确的信息基础上,按照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教材的选择,才能够选择好教材。建立健全教材信息库,积极举办各种教材样书的展示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选用教材信息局限的问题。

(5)进一步加强教材选用的质量监控,坚持教材选用质量评估。坚持定时教材质量调查与评估,了解教材选用现状,采取针对措施,保证选用教材质量;同时发挥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监督作用,充分调动我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教材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从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秀玲,罗旗帜,徐银燕. 高校教材选用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J]. 高教论坛,2009(10):108~109.

[2] 何晓阳,蔡一林. 优选高校教材的探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4~267.

[3] 杨大寿,倪镇封. 大学教材工作概论[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108~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