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老子的教育之道

试论老子的教育之道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把“道” 描述为“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老子的“道”是有其的本性的。老子的回答是“无为”。老子认为“道”世界万物的本原。老子认识到了教育在个体发展成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和社会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试论老子的教育之道

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 招生就业处)

摘 要: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以图对今天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改革能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要义;复归于朴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相传为春秋末期楚苦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的厉乡曲仁里人,是道家始祖,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和教育思想家。老子做过周的守藏史,是东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官员,传说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周礼的问题。老子思想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期,起源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学之学,老子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丰富的理论根源,老子开创了道家思想的先河,并同儒家和佛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老子思想,“道”是其核心范畴,他的整个思想系统都是围绕“道”来展开的,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的著作《老子》(也称《德道经》)中,《老子》共八十一章(以下引《老子》原文只注章名)。

一、老子“道”的思想

(一)“道”的含义

“道”的本来意思是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是规范。老子的“道”首先就是天下万物的最初本原,万物都为“道”所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老子的“道”,“道”是最高的实体范畴,万物的总根源,人类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总规律。“道”是原始的客观实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道”的存在形态就是“恍恍惚惚”,在“恍惚”之中有“有象”“有物”“有精”“有信”。“道”是无形无象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夷”是没有踪迹,“希”是没有声音,“微”是没有形状。这三个词来描述“道”,强调了“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超出了感觉的范围,所以“道”是“不可名”的。

“道”是指自然规律,“道”虽然不是普通意义之物,是没有形体可见、但它作用于事物时,却表现出某些规律性,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十四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是生活准则,当形而上的道作用于各种事物时,就表现为“德”,所显现出来的基本特性就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反者,道之动。”(四十章)“道”创造了万物,万物最终也要回到“道”,这里的反包括正反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反”,万物是在“道”的指引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运动,强调了万物普遍存在的内在矛盾,事物总在对立转化的状态下存在,这是“辩证法思想较高的运用”;另一个意思是“返”,万物都要回到原来的起始状态,起始状态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十六章),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弱者,道之用”(四十章),正是柔弱的“道”让万物应时而生,繁荣昌盛,“道”之动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二)“自然无为”

老子把“道” 描述为“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老子的“道”是有其的本性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就是说“道”与“天、地、人”并列为“四大”——他们都必须遵循“自然”,否则只能是自取灭亡。这凸现了“自然”的最高法则,并且是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的。老子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老子认为“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人要悟“道”就必须感悟“自然”,“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老子认为教育也应顺应人之自然天性,要如婴儿一般,在其他人“熙熙”之时,“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释放自己的真性情,没有杂念,像婴儿一样自然。老子 “这种自然天真”的“婴儿”状态应该说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怎么才可以回归“自然”?老子的回答是“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六十三章),“无为”应该是有所作为而不是无所作为,它不是去否定人类一切行为和活动,这里的“为”就是指以满足个人的私欲为目的,破坏规律所做的“妄为”。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老子要“无为”了。“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行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这就是说,做事情必须顺应规律“道”,如果妄为,就会办坏事情。在教育上,同样也需要“无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不言”则无不教。“自然”与“无为”都是“道”的本性。“自然”是从肯定角度看,要遵循事物本身发展规律;而“无为”是从否定角度看,不可违背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合称为“自然无为”。

“道”与“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内在精髓。

二、老子的教育之道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讲学者之一,老子设教讲学,传授生徒,宣扬自己学说,这在《庄子》中有明确记载。《庄子》记载:“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庄子·庚桑楚》)“柏矩学于老聃”(《庄子·则阳》),这说明庚桑楚、柏矩都是老子的得意弟子,这足以说明老子曾设学授徒,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中心,主张“自然”“无为”“不言之教”。这些教育思想在《老子》中有深入的论述。

(一)老子的教育之道:“复归于朴”(二十八章)

老子认为“道”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即是说,人世社会各层面上的人道,包括为政治国、施行教化、个人修养都要遵“道”而行。老子认识到了教育在个体发展成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和社会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教育与人的关系上,老子认为初生婴儿其德最质朴、最纯厚,“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然而老子深以为虑的是这种纯厚之德会随着人涉世渐深而消失掉,这是因为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会有贪婪的欲望,为了满足欲望而把美好的婴儿之德丧失殆尽。老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于使人能够复归婴儿德性。“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这是指要使那些竞相用智来满足自己耳目之欲的人们抛弃私欲,回复质朴。老子赋予教育深远意义,企图通过教育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影响,减少人的欲念,消除伪诈,还原其质朴的本性,达到清静自正的境界。笔者认为这正是我们今天讨论教育价值的最重要方面,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在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上,老子认识到教育和社会政治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老子深刻认识到教育要遵循政治的目的和方式,统治者的言行对于百姓教化所起的深刻作用。“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五十八章)这就是社会政治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结果——百姓的人格特征。老子通过多次对“无为”和“有为”的论述,表达了政治对百姓的深刻影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是老子的理想的教育方式,而老子所深恶痛绝的教育方式是“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同时老子也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明确提出了“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的教育的社会目的,这里是说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在人皆纯朴敦厚的基础上使整个社会得到治理。

(二)老子的教学之道:知行合一

老子认为“道”体现在万物中表现为“德”。人们只能通过对“德”进行观察、认识、反观、顿悟、从而领略“道”,并且自觉勤勉的行“道”,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教化过程。老子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老子认为“道”性恍惚幽深,但它却作用在万物上,显现出许多可以为人察觉和效法的特点,因此,人们要认识“道”,第一步就是“观”,“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五十四章)老子就是用这种“观”的方法得知天下情况的。老子还从天地的本始“无”中去观“道”的奥妙,从万物的根源“有”中去观“道”光明,即“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的“双观”得学习方法。

第二阶段:“明”。老子认为通过“观”要达到“明”的境界,达到把握事物隐秘微妙的运行法则的程度,“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是能见微小之“明”;“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七十一章)这里是说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错误的,这是自知之“明”;“能知古始”(十四章)、“知众甫之状”(二十一章)这是指知道宇宙的原始和万物的本始情形,这是知“常”之“明”。

第三阶段:“玄览”。“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十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老子认为要达到道的境界,就要排除前识,以清静无为为前提,深入静观,复归于真朴,这样“心”与“道”合,就能把握“道”了。

第四阶段:“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四十一章),这是说学以致用的人才称得上为有道之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二十八章)这是指要洞察事物的转化规律,用以指导实践。老子十分重视行道,主张教育目的在于使人人都唯道是从,遵道而行,是社会得到大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子强调必须始终贯彻“不言之教”的要求,教师要潜移默化引导,受教育者要有自知、自化、自正、自朴、自宾的自我觉悟和理性思考。

(三)老子的为师之道:“行不言之教”(二章)

老子认为,凡是体道、悟道、行道之士即为圣人,他们就是百姓的师表。老子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并提出了“择师”的思想。

在老子看来,为师之道必须遵从以下四点要求。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与对道的掌握能博大精深的人。他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唯此,教师才能把握规律,再教育中才能站在高处去把握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自觉运用道的法则和运用自身人格去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才可解决教师只起“传声筒”“贩运知识”作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要求教师揣摩受教育者的心理,了解其特点和需求,把握其发展水平,做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恰当选择,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不放弃任何人,对善者和不善者要一视同仁。“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二十七章)老子认为,善人和不善人只是外在表现不同,并无实际上的不同,所以不能放弃。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去教化任何人,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再次,在教化中,教师要唯道是从,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优秀的教师要重身教,轻多言,重引导,轻牵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二十七章)这里“善言”“善行”就是指善于行不言之教,“善数”“善闭”“善结”各句,都是意义相同的譬喻。教师教育要如春雨润物,学生如草木生长发展,而无丝毫束缚之感。老子告诫为师者,千万不可让受教育者感到被压抑、被禁锢,甚至被摧残的痛苦,真正使其达到心情愉快,无为自化。

老子还较早地阐述了师资问题。“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这里是指,不仅善人是不善人学习的榜样,不善人也能为善人避免犯同样错误提供借鉴。善人与不善人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这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师生关系的最早认识,最早提出了“师资”的概念。也特别强调了“贵师”“择师”的重要性。

(四)老子的为学之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了使受教育者可以回归自然本性,老子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的为学要求,就是说不断地学习礼乐知识,每天都有增长;但是为“自然之道”,每天都有减损,减损的就是人的欲望。

老子将学习划分为“为学”和“为道”两个范畴,认为“为学”是对外物的求知,知识越积累越丰富;“为道”是精神境界的追求,应渐渐消除后天的习染。读书积累的知识都只是相对的知识,因此在取“真”的同时要去“伪”,消除任何知识的遮蔽,这就是“损”,这个“损”既是“破”,又是“悟”,希望把人从虚假的蒙蔽中解放出来,悟出出最精粹的价值,避免我们的大脑塞满后天的习染,因此,教育应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即建构过程;一个则是知识的反思、批判过程,即解构过程。而这第二个解构过程恰恰是我们现代教育所需要建构的。看来“为学”和“为道”似乎是对立的,他们在各自相反的道路上运行,但是“为学”和“为道”又是相互作用的问题的两个方面:为学日益要求受教育者在探索追求中,不断积累和巩固自己的知识,逐渐把握形而上的“道”,这是“为道”的实现路径;而“为学”中如不除去私欲,不遵循“道”,“为学”也很难实现。对于“道”,必须“日损”,而且要“损之又损”,这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克制的教育方法。老子讲的“损”,就是在“为道”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克制,减少私欲,使修养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为了逐步地把人的心灵从世俗世界中净化解放出来,是人对自己所处世俗社会存在弊端的一种理性反思,是人生在更高境界上的一种理性追求。这种理性追求,应该是对人性的丰富与提高,并不是人性的退化。实际上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一教育思想价值将“为学”与“为道”统一起来,提出了精神修炼行为(为道)与社会认识行为(为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一见解,而这个差异的存在,使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协调和平衡为学者精神这两个不同方面的发展问题。

在“为学”“为道”上,老子还强调学习者的“虚静”状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一个人如果清静无欲,就可以凭此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精深之处,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多欲的状态,就只能看到大天地万物的表面现象。“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这是说认识事物必须有一个虚静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饶尚宽. 老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车载. 论老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5] 张瑞潘,陈学恂. 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 孙培青. 中国教育思想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 郭齐家. 中国教育思想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8] 于述胜. 道家教育智慧的现代启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9] 汤伟侠.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道教的影响[J]. 社会科学研究,2000(1).

[10] 唐德俊,阳德华. 老子教育思想要义解读[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