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人文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论人文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人文学以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实现了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目的和意义——对人的培养。但目前由于工具理性、科学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普遍存在人文学被边缘化的现象。但是不可否认,人文学科事实上为现代社会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普遍边缘化的倾向,使学科丧失基本的人文关怀,如何阻止这种趋势成了当务之急。而人文学与通识教育紧密相连,是通识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文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伍联群

(绵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摘 要:在当今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潮流之下,人文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受到质疑。但是科学主义无法解决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于是人文学重新被纳入教育的改革视野,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实际上,人文学以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实现了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目的和意义——对人的培养。教育通过对受教者的人文训练和人文培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也为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培养了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公民群体。

关键词:人文学;高等教育;人文关怀;公民

人文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反映了人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由于工具理性、科学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普遍存在人文学被边缘化的现象。实用主义、实利主义的思想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同时,在市场经济和权威政治的双重夹击之下,人文学发展的空间非常狭窄。重实用而轻学理,是当今中国大学普遍的现象。高等院校过于注重职业的需求(服务社会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而由此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另一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功能——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和具有道义感的公民。原本独立于市场之外的高等院校,正迅速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在人们越来越喜欢以“有用”与“无用”作为衡量一切之标准的语境下,人文学科的课程以及研究已经从过去大学的主体地位明显退居二线,人文学科在大学中的作用乃至人文教育本身,也一再受到广泛质疑。

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在短时间之内的无法实现,使得人们和社会很快转向科学主义。但是不可否认,人文学科事实上为现代社会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为了培养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通过传授知识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而且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说,知识的传授过程还会使接受知识者形成一种独特的信仰和责任感,建立文化心理基础,发展更高的理想。人文学科普遍边缘化的倾向,使学科丧失基本的人文关怀,如何阻止这种趋势成了当务之急。因此,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的深刻内涵,人文学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全面成熟之影响,以及人文学对于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之重要作用,都是现代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研究。

一、人文学的独特内涵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并且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中国大陆普遍使用的一种称法,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有所不同,但人们却都认为,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而人文学与通识教育紧密相连,是通识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要了解通识教育,或是素质教育,或是博雅教育,需要理解人文学科的内涵。

何谓人文学?中国大陆通常把学术领域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人文学则属社会科学之列。这种分类法与别的国家有所不同。在美国,学科通常分为自然科学、人文学和社会科学。而在法国和德国,人文学就是人文科学。美国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有其特别的意义,因为人文学有些方法、内容、取径和自然科学有相当大的不同。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对象是身外物,有着某种客观的形态,通过研究可以重复和实验,可以反复了解所得结论是否实在,此确定性在文学、历史学、哲学乃至人类文化学研究中皆不太可能。一般的科学家在研究科学对象时没有发生和对象的认同问题,人文学者则有认同感和参与感。同时,人文学者的学术积累非常重要,没有积累很难开展文学、历史学或哲学的研究。

人文学英文为Humanities,顾名思义,是有关人的学科。人文学具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是一门对人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定义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当然从广义上理解,所有的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人对自我所做的了解和研究,但是无论是在方法、取径,课题范围或知识特性方面,人文学都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研究对象和诠释方法。人文学作为人之为人、了解自我最重要的学问,其所考察的是:历史是了解我们所自来、我们的集体记忆;哲学是探究我们思考所根据的理念,即对思考的再思考;文学是对我们最深厚、最细腻的感情,用最精致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这些领域中,人都不可避免地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客观的旁观者。所以,人文学的问题意识不仅与自然科学不同,而且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特别是量化的社会科学也有所不同。西方哲学家认为有两种知识:“to know that”和“to know how”(了解是什么和了解如何是、如何做)。人文学在很多地方要“to know how”。这种“to know how”的认知方式,不仅用脑甚至用我们的身体,即能够内化体验的知识,这种知识与我们的身、心、灵都有关系,这种跟体验有密切关系的学问,常常无法用量化之法来展现。

从人文学教育的历史来看,对人的根源性、存在的精神依据和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的教导塑造,是人文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调动文科和其他学科培养人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史哲的融会贯通,形成宽阔深邃的视野,充满理性而不失人伦情感的生命立场,清醒地了解自我责任而又能推己及人的生命关怀,既能参悟苍天玄远也可以体知草木冷暖的生命美感。这样一套理想标准,体现在个人身上,是人的综合素质,体现在社群、民族、国家的集体身份上,就是公共智慧。

二、人文学与高等教育之关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高校曾经就大学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展开过激烈的辩论。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校长克拉克·克尔提出,大学教育旨在为社会服务。这是在工具理性引导下得出的观点。毋庸置疑,高等教育首先应当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接受教育者提供寻求职业和发展个体的基本技能。但是大学教育的中心并不在于经济效益,除了为社会服务以外,还应该承担基础研究的职责,形成强大的社会批判力量,致力于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还应该具有独立于市场机制和社会功用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学科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效用之一就是它所承担的独特的社会批评的功能。

高等院校除了显而易见的服务社会和承担基础研究的功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应该成为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的批判中心。高等学校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具有独立功能的机构,这种视察和批判社会的力量是政府、企业或社会的其他部门及其运作机制中所没有的。高校内社会批判力量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不分学科,但是人文学科具有发挥这一社会功能最大的潜力。大学作为社会的批判中心,是通过长期察视政府、社会而得知其策略上的弊病,从而引起政界的关注而谋取改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具有的这种社会批判的功能来自高校教育和人文科学的紧密关系,因为人文学的精髓之一也在于其独具的批判精神。

此外,高等教育还为受教育者提供创造和储备社会资本的重要场所。一个复杂的文明社会,除了科技能力,还须有文化能力,而文化能力与人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谓的“文化”,主要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往往超越人文学科领域,而扩散到其他学科,成为其他社会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力量。文化能力是为人的基本功,不管以后走哪一条谋生之路,文史哲都是不可或缺的普通常识。1977年以来,新加坡进行全面教育改革,其中最关键的项目就是加强学生的文化能力,并以此作为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文化是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是由于文化的传承。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几乎没有人能否认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所应重视的是人文传统的传承,人文传统在各类职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注定大学内的知识传统和社会资本的储聚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所起的作用将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人文学帮助受教育者培养人文关怀,成为关心政治、对社会具有责任感、具有文化敏感度的人。西方的研究发现这些人就是大学的通识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通过人文学可以培养这类人才,即在各个不同的知识领域之内,除了自己的专业研究之外,他还有更高、更宽的一些考虑。

近百年来,体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理念大致有五个方面:(1)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授业解惑,教书育人;(2)大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知识;(3)大学应当服务社会;(4)大学的任务是接续文化,弘扬传统;(5)大学是社会政治批判的中心。在今天这个以资本现实和民主信念的二元激荡所构建的社会,这五个方面似乎无可或缺。儒家传统中的“成人之教”“圣贤人格”,古希腊的“人文教育”,体现的都是把培养有教养、有境界、有思想、有责任的人当做教育的核心理念。按照这个理念,大学的教育应当是教最高深的书,培养最全面的人。但这个理念在近现代社会受到了相当大的干扰破坏,其主要原因即源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内在分裂和近代工业社会崛起所带来的压力。工具理性、拜金主义、技术主义猛烈地撞击着人文学的教育理念,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挑战着传统的大学使命。人们经常感叹如今的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相当多的学者呼喊重建人文关怀,痛贬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社会腐化。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一切向钱看,腐化了人的道德良知。对于放纵利益追求将造成的社会破坏,中国的先哲早有所谓“义利之辨”“天理人欲之辨”。他们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肯定人的正当利益需求,同时又强调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即人文化教育,提升人的素质,自觉地抵抗过度的“人欲”。财富不是价值,在儒家传统中是基本的常识。但是,随着近代西方的军事进入,从“体用之争”起,重视器用的功利主义粉墨登场,到了“洋务运动”,技能主义席卷了整个中国。这种重视技能实用的倾向,到了五四时期愈发明显,科学主义、工具理性成为那个时代精英们的当然之选,从此,科学的大纛迎风飞扬,扫荡礼乐教化的“毒雾”。这样的倾向也孕育了中国近现代的大学理念。短短百余年的中国大学史,从开始到今日,一直都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技能主义的规划和纠缠中成长。“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高等教育如此热衷于就业性的技能教育,又怎么能遏止整个社会追金逐银的风尚呢?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由这一传统引发的人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高等教育的现状,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获取一种才能,并能用之于社会,从而发展自己的职业前途。如果纯粹是以获取一项职业为目的,那么可以上一些技术性非常强而又见效快的专职训练班,比如会计学、电脑班等。但是对高等院校而言,教育的目的应该超出这些最基本的考虑。进一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出于求职的需求,受教育者也需要接受最基本的人文学的训练。随着世界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就是如何运用大学里学到的技能适应不断变化、更新和发展的社会,从而服务于社会。大学毕业生不仅要适应局部需要,而且还要顺应国际社会变化的需要。业务专一越来越少,更换职业的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以彻底区分人文学教育、通识教育的作用是在于传授专业知识,还是熏陶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义理。过去那种专业定终身的现象不再存在,而人文学的力量亦随之增大。

由于难以对人文学科作量化的价值评判,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利用人文学科的特色来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倡导人文关怀的理念,如何更好地利用人文学来发挥其巨大的社会作用。大学不是研究院,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为有才能的人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用儒家传统的话来说,就是为己之学,为了完成个人人格或实现个人的潜力。如果高等教育不能优先于人文培养,那么教育也就难以开拓更为广阔的境界。21世纪具有人文学和高等教育不可分离的趋势,如何把握和运用这种契机给教育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综而述之,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引导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精英,而不是谋取一己私利的能工巧匠。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人文学教育,增长智慧和知识、开阔胸怀眼界、陶冶情感情操、培养理想境界、理解责任使命,并在这个基础上成为专家人才,在各个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人文学对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之意义

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认为,世界存在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种是关乎世界的常识,一种是关乎人生的常识。大学的教育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思索人生的价值,追问活着的意义。唯有储备了这两种知识,一个人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价值坐标,才能建立起一种健全的精神视野。真情实感的文学,集体记忆的历史、睿智的哲学和终极关怀的宗教学都是紧扣人的存在、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等方面展开的学术领域。

虽然人文学被边缘化是大势所趋,但现在很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人文科学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时代。虽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颇大,但是却不乏经过人文学和社会科学训练的研究人员和精英分子,也有不少杰出的人才立志进入人文学、社会科学领域。主持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罗索夫斯基在《美国校园文化》中,列专章介绍了哈佛大学的六类核心课程——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外国文化、道德理性。单看课程名称,就能明白人文学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而在谈论通识教育宗旨时,罗索夫斯基认为最有可能被长久阅读品味的,往往是人文学——“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著作几乎仅仅限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人文学科了。《圣经》、莎士比亚、柏拉图、孔子以及托尔斯泰还是像当时写作时一样地具有现实意义。人类道德取向的基本问题——如公正、忠诚、个人责任等——仍然没有变化,而在这些问题上的当代思想的质量还不能轻易地表现出它们比古代更加优越。”换句话说,所谓通识教育,所谓“参加进有教养的人们行列中去”,都意味着以人文学为知识传授的重心。经过人文学的长期磨炼,受教者到任何领域都能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的技能和专长。人文学研究所起的作用,也许从量化的角度很难显出,但是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关怀方面的熏陶是其他量化的学科所望尘莫及的。

中国的高等教育,用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杨叔子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鉴于此,教育部发布专门文件明确规定:“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近年中国各大学的素质教育或通识课程,也都主要围绕人文学来展开,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新世界出版社的《在北大听讲座》、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人文通识讲演录》,无一例外地弱化科学而凸显人文。中国高等教育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自不待言,但21世纪的中国高校不应该只是“欧洲大学的凯旋”。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曾经指出,每一个人都是“文化中介”(Culture Agent,或译“文化作用者”)。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接续文化,同时又用自己的生命行为使文化丰富增值、更新成长,唯如此,文化才是一个族群用历史书写的集体智慧。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建立在简单的基础构架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而在于其具有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巨大潜力。塑造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这是大学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如何办大学,在长远的意义上,就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的本质才成为关心人类发展的人们反复探讨的课题。大学与社会存在如此紧密的关系,它怎么可能不服务于社会呢?但是,它的服务不是急功近利,而是通过培养杰出的人才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人文学的力量,是社会的道德良心、公共智慧、理想担当、精神领袖。高等教育就是着力培养这样的人才而永久地服务于社会。

在这个实利时代,身体和性可以公开谈论,理想反而耻于被人言及。今日的大学,迫于权力、社会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丧失理想的精神,但一种有未来眼光的教育,必然要从理想的重铸开始。当大学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理想人格,大学才能锻造有希望的人生,也才能寄寓一个民族的希望。人文教育并非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而是通向现实生活的一座桥梁。耶鲁大学教授安东尼·科隆曼声称:“一所高校,首先是培养品性的地方,是培育智识与道德修养习惯的地方,这两者的目的是要使一个人能够过上最好的人生。”现如今,如果想要在一个庞大但却空洞的时代寻找意义,就必须转向人文学科,因为唯有人文学科才能帮人们解决生活的意义何在的问题。

必要的技能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儒家教育理念在先秦时代就有把“六艺”作为君子必修的传统。但是,技能教育的功利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的约束,就会污染和改变教育的根本使命。高等人文教育是培养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这样的人是当仁不让地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作为己任的“民族的脊梁”。人文学面对的是整个历史社会的总体,面对的是生活世界,它与人们的日常伦理,与对整个历史社会总体的思考,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是没有办法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能发展,社会资本、文化能力和伦理智慧也就没有办法发展。

总而言之,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管是规模宏大的名牌大学还是小型的人文或理工学院,教育体制的完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传统所谓的“百年树人”早就道出了人类教育的一条真谛:在高等教育中倡导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离开了人文学的基础培养,仅仅依靠专业化,精致博大的学问从何而来?社会的公平正义又从何而来?

参考文献

[1] 克拉克·克尔. 大学的功用[M]. 陈学飞等译.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 李若虹. 人文学和高等教育[J]. 当代,2003,193.

[3] 亨利·罗索夫斯基. 美国校园文化[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8~112.

[4] 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7,249~272.

[5] 亨利·罗索夫斯基. 美国校园文化[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8.

[6] 亨利·罗索夫斯基. 美国校园文化[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0.

[7] 杨叔子. 永必重求真,今应更务善.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5.

[8] 周远清. 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9] 陈平原. 大学之道——传统书院与二十世纪中国高等教育[J]. 岭南学报,1999(1).

[10] 陈平原. 中国大学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27.

[11] 郭英剑. 人文学科能拯救我们吗[J]. 中国青年报,2009-10-28.

[12]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