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吏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8],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的生徒中选拔,造成了学校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三、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选士和养士有着密切的关系,选士制度如何,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有着重大影响。隋唐科举制对学校教育影响深刻。

首先,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科举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养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产生后,二者就有了紧密的联系。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吏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由于学校出身的生徒可以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再加上唐代前期选士较重视两监出身的生徒,从而调动了人们入学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唐代前期的学校在科举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统治者偏重科举,轻视学校。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8],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的生徒中选拔,造成了学校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统治者为了维护官学的地位,不断调整科举与学校的关系,至使科举与学校聚散分合。直到明代“科举必由学校”,才使二者完全合一,形成了完整的由养士至选士的制度体系。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科举作准备,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学校考核学生成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采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