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四次失败,直到25岁中进士。在仕宦生活中,韩愈多次出任教官,即使是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亦甚重视教育。韩愈认为由于人性的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同。从封建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韩愈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明先王之教育”,“学所以为道”。“学无常师”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

第一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824年,见图8-1),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修武)人,因祖籍昌黎,人称昌黎先生。韩愈出生于官僚家庭,充满着儒家正统思想,他的祖父、父亲、叔父及长兄韩会都曾做过官。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四次失败,直到25岁中进士。从26岁起,又三次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考试,但均未获选。后来他被汴州刺史董晋选为幕僚,进入官僚阶层,参与政治生活。此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吏部侍郎,故人称韩吏部。在仕宦生活中,韩愈多次出任教官,即使是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亦甚重视教育。他为唐代教育的发展,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其著作被编为《韩昌黎集》。

img12

图8-1 韩愈

在教育实践方面,韩愈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能打动学生的心弦。在此基础上,他在教育教学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传统教育理论。

一、“性三品”与教育的作用

在“攘斥佛老”斗争中,韩愈为倡“仁义道德”和“先王之教”,提出了“性三品”说。其基本观点如下文所述。

(一)人性是天生的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他继承董仲舒的观点,将人性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人性中包含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因素,“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这和孟子的观点很接近。

(二)情是后天生成

“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人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还有一种潜在的情感质素,这种潜在的情感质素接触到外界事物,受刺激而产生现实的情感表现,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感。情的品级也分三品,且与性的品级相对应。上品的人“动而处其中”,情感表现自然适度;中品的人“求合于中”,情感表现虽然有时候过分,但力求自然适度;下品的人“直情而行”,情感表现没有控制。“性”对“情”起着一种调节作用。

(三)关于教育的作用

韩愈认为由于人性的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同。“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所以韩愈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从天生不平等性来论证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

韩愈的人性论有一定的历史影响。他的学生李翱后来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性”、“情”二元的“复性说”,宋明理学家也常常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

二、“学以明道”的教育目的

面对佛、道昌炽和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韩愈欲纠偏补失,打出了维护儒家道统的旗号,标榜“愈之志在古道”,故将教育目的诠释为“学所以为道”。从封建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韩愈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明先王之教育”,“学所以为道”。他的“道”是指儒家之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1]韩愈认为只有成为儒家仁义道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德治人才,才能对付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成为儒学道统的维护者。

对于个人,韩愈则提倡走“学而优则仕”———读书、科举、做官的道路。他在《进学解》中告诫国子学生说:“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口口声声以读书做官来引导学生。在家庭教育中,韩愈也灌输读书做官的思想。他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教育儿子:自己在三十年前是一介穷书生,除了一束书之外,空无所有,经过不懈努力奋斗,现在功成名就;居住的是堂皇的府第,交往的是在朝的卿大夫;如果当初不立志和勤学,和一般人就没有差别。他在《符读书城南》这首诗中,用对比的手法,对读书不读书两种不同的前途进行比较,用以鼓励儿子读书成才。

三、着重于“勤”的学习论

在学习论上,韩愈的观点突出一个“勤”字,他的著名格言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认为学生学业的进步在于勤奋,荒废在于嬉闹;品格的完善在于深刻的思考,道德的败坏在于放荡随便。勤奋应该达到何种程度,韩愈借学生之口表达了他自己一生对学业的追求:“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提倡博学,“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简而言之,就是要长年累月、夜以继日的学习。韩愈一生依靠自己的勤奋刻苦,获得功名成就,成为著名文学家,所以他有切身体会。

韩愈也强调在勤奋的基础上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博学的前提下也要抓住重点。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学习和思考结合,如读书时要“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3]

四、尊师重道的师道观

针对儒学不振,求师请益则“群聚而笑之”,或以为教师仅“习其句读”等“耻学于师”的怪现象,韩愈不无感慨地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乃作《师说》一文,以提倡尊师重道,捍卫儒学,恢复和维护儒家的道统地位。《师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论,表面上看是写给他的弟子李蟠的赠文,但不是一般的应酬随意之作,是有针对性的,且有感而发的。《师说》在理论上亦具有新意。

(一)《师说》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了“学者必有师”

韩愈这一思想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它的意义:第一,肯定了教师工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第二,对当时知识分子中存在的“耻学于师”、羞于承认老师的恶劣风气进行了批判。

(二)《师说》提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自古以来,关于教师工作任务的论说不少。如荀况说:“师者,所以正礼也。”[4]汉代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5]这些观点都只是对教师任务某些侧面的说明,没有作比较全面的概括。韩愈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即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授业,即传授知识;解惑,即解答学生在上述方面存在的疑惑。在历史上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由于文字表述精炼,后世传为教书人所共知的名言,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三)《师说》重新强调了“学无常师”的思想

“学无常师”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如《尚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孔子说,“就有道而正焉”,“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是主张学无常师。韩愈主张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可以为师,“道”才是做师的唯一标准。“学无常师”的思想表述得更为彻底:“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四)《师说》提出了师生之间可以“相师”的主张,确立了比较合理的师生关系

韩愈指出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师生的关系,不再看成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这是对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传统的一个突破。在专业日益细化、知识量迅猛增加的今天,韩愈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

韩愈自己堪称教师的楷模。他与弟子间情深意笃。他的教学水平很高:“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哨歌,使皆醉义忘归。”(《韩文公墓志》)他诲人不倦,深得学生的信赖。凡经他指教过的学生,皆以自称为韩门弟子为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