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社会化理论

老年社会化理论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口迅速老龄化,老年人增多所引发的老年人问题也会逐渐严重化。毋庸置疑,老年人完全脱离社会将意味着社会不得不面对巨大而沉重的负担。进入老年期以后,角色中断,地位下降,构成老年人的孤独与郁闷,加深其老龄化程度。

第三节 老年社会化理论

有关老年期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对正在建立的老年教育学理论是很有价值的。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所说的那样,“因为它们使我们可以积累知识和理解世界,连贯地和符合逻辑地看清我们本来可能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东西,从而引导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老年社会化理论简介

(一)脱离理论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卡明和亨利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脱离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行为开始向内收缩,脱离他们在整个成年期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这种脱离被认为是自然的,因为老年人身心衰弱,不宜于继续担任角色,而应该脱离社会,这既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

1.脱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脱离社会的生理基础。老年人身体与日俱衰,生命脆弱、易于患病,其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期盼死亡。

(2)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老年人主动退却、减少活动和社会联系,是老年人启动的脱离过程;社会对老年人的排挤、歧视和强制性退休制度,是社会启动的脱离过程。

(3)老年人的脱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老年人因再社会化能力降低,无法满足应付较高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望,容易形成较强的心理压力。脱离社会一方面可以摆脱职业角色的负担,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另一方面可以进入比工作角色更令人愉快的家庭关系。这些方面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上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发展需要代际交替,当老年人无法履行职业角色所规范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时,年轻人就要成为老年人的接替者,或者说,年轻人将会完全取代老年人所拥占的职业角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变迁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由于老年人不像过去那样有用或可以依赖,必须让青年人担任过去由他们占据的职位而把他们挤出去,以保持社会体系的平衡;另一方面,老年人自己也感觉到精力衰退、余日不多,选择了退隐。虽然个人的因素或文化上的因素会使脱离形式有所改变,但可以认为,各处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最终会切断。”

虽然脱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期社会老龄化的事实,但其总的基调是消极的、被动的,呈现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郁闷心理。特别是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脱离理论日益引起老年学家的注意,也受到广泛的批评。

2.对脱离理论的批评

(1)忽视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存在的,而且会对整个人生过程产生影响。性格开朗、喜欢交际、思维活跃的老年人可能并不喜欢、也不赞成脱离社会,而是主张继续参与活动,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而那些性格沉闷、不喜交际的老年人,则比较愿意选择退避社会、“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活方式。因此,脱离社会并非是所有老年人的选择,而只是符合部分老年人的意愿。

(2)忽视地位差异。老年人脱离社会的程度与方式往往与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有关。老年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可能大大超过退休工人。即使同样深居简出,知识分子可以读报纸、听新闻,心理和精神上依然保持着与社会的联系,而闭门养花、打牌、打麻将的退休职工,则处于一种全方位的脱离社会状态。

(3)忽视脱离造成的弊端。老年人脱离社会,有对老年人和社会有利的一面,但也会造成明显的弊端,这是—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随着人口迅速老龄化,老年人增多所引发的老年人问题也会逐渐严重化。毋庸置疑,老年人完全脱离社会将意味着社会不得不面对巨大而沉重的负担。另据研究,有工作、有朋友和有家庭的老年人,其身心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无工作、无朋友和无家庭的老年人。这也证实,脱离社会利弊兼有,不能一概论之,应作具体分析。

(4)忽视脱离的文化特征。脱离理论认为,脱离是不可避免的,构成了老年人遵行的普遍规律。而在实践中,脱离行为常常表现出鲜明的文化个性,从而打破了脱离行为不可避免的理论思维。处于老年亚文化群体中,老年人是主要角色,没有心理压力,没有受歧视、被排挤的感觉,始终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崇尚年轻、崇尚技术的文化中,也并非所有老年人都被排挤于社会之外,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依然为社会所接受。从社会功能学角度来说,老年人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人口群体无可代替的,因此脱离理论将老年人脱离社会绝对化,起码是不全面的。

脱离理论从理论高度总结了老年人口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特征,加深了人们对老年人口社会特征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脱离理论又忽视了老年人口现象的复杂性,使理论观点过于简单化,还需要补充和完善。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在社会老年学领域中是一种占优势的理论。这种理论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R.Havighurst)通过对美国堪萨斯市300个人——主要是中产阶级的白人,健康、年龄在50岁到90岁之间,通过6年的定期谈话的调查分析所形成的。这个研究结果发表于哈维格斯特与艾玉白(R.Albrecht)合撰的巨著《老年人》(Older People)一书中。

1.活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

活动理论的要点可以归纳为:“进入老年时期老年人所扮演的非强制性角色的来源越多,就越不会因为失去了强制性的角色而情绪低落。在成年期,这些强制性角色通常置于首位。”这段话有三个意思:一是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二是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三是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活动理论观点基于四个假设之上:第一,老年人的角色丧失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第二,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第三,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第四,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这四个假设阐明了一种逻辑关系,即生活满意度源于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源于新的角色,新的角色源于参与社会的程度。

从活动理论的要点和假设条件上看,活动理论主张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以改善老年人因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也就是重新认识自我。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身能力以及社会反映的一种综合评价。一般来说,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社会责任,是自我认识的物化形态。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就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角色更替、地位上升正是中年期活力之所在。进入老年期以后,角色中断,地位下降,构成老年人的孤独与郁闷,加深其老龄化程度。因此,改变老年人精神状态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虽然老年期的新角色多为非强制性的,但其仍能体现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也能获得社会的尊重与回报。我国老有所为的很多事例均说明了这一点。

活动理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社会的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它强调参与活动与社会的认同。它也符合如下的调查结论,即精神状态、个人调节和活动水平之间存在一种肯定的关系,因而受到老年人的欢迎。我国近年来所提出的“老有所为”理论,“六十而立”论,“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论,都是活动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老有所为”理论还是活动理论的一种升华。

2.活动理论的不足之处

活动理论得到多项老年人调查资料的支持,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活动理论没有回答个性在老年人参与过程中的作用。有的老年人参与了但并不愉快;有的老年人没有参与却很愉快。该理论观点也未能有效地解释个人经历与老年人晚年活动需求的关系。一般来说,中年期的活跃性格应该是老年期积极参与的前提,而实际上,有些开朗活跃的中年人,在老年期却喜欢安静地读书写字,不太愿意涉足社会活动。

(三)连续性理论

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局限性促成又一种老年学理论的出现,这就是连续性理论。该理论的重点在于解释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异性。

1.连续理论的观点

连续性理论认为,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将会延续到老年期。换句话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年期开朗活跃者,老年期也会积极投入社会活动;中年期沉稳内向者,老年期一般不会热衷参与社会活动。

连续性理论是以对个性的研究为基础的。所谓个性,是指个体特有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论年轻或年老,人们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是动态的,在不断发展,但它们又是个体变化的稳定因素,始终扎根于过去。“相当多的证据表明:正常的男性和女性并不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明显的个性脱节,相反却日趋连贯。始终是个性核心的那些特征,似乎变得更明显,个人一向坚持的价值观念益发显著。在保持完整的个性中——在环境许可下,公开行为的形式很可能与个性的潜在需要和个人的欲望更为和谐。”

美国学者赖卡德(Reichard)、利夫森(Livson)和彼德森(Peterson)曾对87位年龄在55岁至84岁之间的老年人的调适情况进行分析,列出了五种主要性格结构。调节正常的人可以归类为成熟型、摇椅型和装甲型。而调节不顺利的老年人则可归类为愤怒型或自我怨恨型。属成熟型的老年人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既看到增龄的强处和弱处,又看到退休的不可避免性,坦然面对各种问题。属摇椅型的老年人消极依赖,满足于既成事实,不为工作烦恼,也不为退休烦恼,对于社会活动漠然置之。属装甲型的老年人性格刚毅,有独立见解,一般依赖于活动以显示自己仍具有的独立性。属愤怒型的老年人时常感到年龄的极度威胁,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满腹怨言。属自我怨恨型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个凄凉的失败者,生活于一种自我怨恨、压抑不舒展的心境中。

2.连续理论的弱点

连续性理论看到了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并用个性特征予以解释,弥补了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欠缺,这是一个进步。但该理论亦有明显的弱点:其一,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视为老年期结果良好与否的标准,忽视了个性特征的具体内涵。调节不顺利的愤怒型和自我怨恨型,无论是在中年期还是在老年期,均不会带来结果良好的生活方式。其二,个性是发展的。健康状态不佳或经济水平下降以及事业不顺利,都有可能影响到个性的变化。从中年期到老年期,个性有稳定亦有发展,差别在于发展的程度。连续性理论未能充分考察连续性中的个性发展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其三,个性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好的社会环境会塑造出好的个性,不好的环境会塑造出不好的个性。因此,脱离社会环境的因素,孤立地用个性阐释个体老龄化的差异性是不全面的。

(四)老年亚文化群理论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斯(Rose)提出的。该理论旨在揭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并认为老年亚文化群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

按照罗斯的观点,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老年人口群体正是符合这个特征的一种亚文化群体。

老年亚文化群的形成有客观背景和主观背景。在客观背景中,法定的退休制度是开始老年期的最主要标志。老年公寓、老年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的兴建、老年学校的开办等,加强了老年人之间的接触。老年人数量的迅速增加,也是引起社会注意老年人问题并将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认识的重要方面。在主观方面,相同的背景(衰老、孤独、60岁以上等)、问题(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照料需求)和利益(“三M”或“五个老有”)发展了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彼此之间的交往多于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主观的吸引和客观的推动,共同促进老年亚文化群体的形成。

由于构成老年亚文化群体的客观背景与主观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意志所能左右的,所以该群体中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和活动能力,而职业、教育或经济特征不如中年期那样重要。大概正是这些原因,在老年亚文化群中,老年人可以找到共同语言,较少感受到年龄歧视,容易认识自我,对社会的沟通和认同感也会增加。在西方国家,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年亚文化群是一种少数民族群体,与少数民族群体有着相似的问题,如经济地位低、就业机会不平等。随着老年人数量和交往的增加,老年人不再满足现有的社会地位,一些老年组织开始组建,构成了潜在的社会势力。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指出了老年人活动和地位的一般特征,但这一概念不能应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老年人。在某些环境下,如论资排辈的环境,老年人就拥有较高的地位,也能掌握较多资源,如知识、关系网、经济控制权、潜在的权力等等。有的老年人生活在几代同堂的家庭中,很少与外人交往,成为老年亚文化群的观望者。

(五)其他老年学理论观点

除了上述已介绍的五种老年学理论观点外,还有其他几种理论观点,现简要介绍如下。

1.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之一,也是社会老年学家解释个体如何适应衰老的最早尝试之一。角色理论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多种角色。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个体通过角色形成自我概念,获取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回报;社会通过角色赋予个人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和社会期望。可以说,角色是个人以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形式,满足程度随角色变更而提高。

老年人的角色变化与中年人不同,它不是角色的变换或连续,而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角色丧失或中断。因退休而丧失劳动者角色,因丧偶而丧失配偶角色等等。虽然并非百分之百的老人都无法重返原劳动岗位,但至少绝大多数老年人或因知识陈旧、体力衰弱、单位满员、制度限制等原因,而没有再次扮演原角色的机会。角色中断或丧失意味着从“一个人物”变成了“什么都不是”,连带着就是回报减少、地位下降、无人睬无人问。这种变化自然会引起老年人心理失衡、郁郁寡欢,从而损害其健康状况。

因此,角色理论认为,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老年人适应衰老的途径,一是要正确认识角色变换的客观必然性;二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寻求新的次一级角色。

2.现代化理论

美国学者考吉尔(D.Cowgill)和赫尔姆斯(L.Holmes)在讨论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现代化的关系时提出了几个命题,我们称之为现代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社会与老年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推进了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数的增加。比如,老年的概念与现代化的程度有关。在工业化以前的社会里,40岁或50岁就已算是老年人了;在现代化社会中,老年人是指60岁或65岁甚至是70岁以上。寿命长短也与现代化水平有直接关系。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增大了老年人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又削弱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比如,现代化社会强调变迁移动,这不利于老年人;现代化社会强调个人中心主义,老年人地位会受到损害。因此,如何既保持现代化社会的水平,又有效地保护老年人利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还有年龄分层理论、相互作用理论、交换理论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老年社会化理论的应用

介绍理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研究提供指导。为了说明研究是怎样进行的,我们看一下以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指导的社会研究。

(一)帕尔莫尔的研究

厄尔德曼·帕尔莫尔搞了一项研究计划,以回答“变老会减少社会活动吗?”这样一个问题。这一问题有四个可能答案,每一个都跟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相关。如果帕尔莫尔发现人们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其活动,对生活也感到很满意的话,那他的研究会支持脱离理论。如果他发现人们并没有脱离,而生活满足感很低的话,那这也会支持脱离理论。如果他发现人们的社会活动程度较低,同时生活满足感较低的话,或者,如果他发现人们的社会活动程度很高,对生活感到很满足的话,那他的研究就会支持活动理论。表述了社会活动和生活满足感之间的关系;正如活动跟脱离理论所预测的那样。

帕尔莫尔运用了一项研究的资料,在这一研究中,127人被访问过4次。这些人都是自愿参加这一研究的,又是在不同的时候接受访问的。第一次访问是在1955到1959年期间进行的,第四次访问是在1966到1967年期间。有51名男人和76名女人参加了这个研究。其平均年龄是78岁。被研究群组不是随机抽样本,所有成员都是美国一个地区能行走的非制度化的居民。然而,这是一个小组调查,好处是研究者可以观察数年的变化。

通过对男女性别的活动和态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帕尔莫尔分析了研究结果。他发现男性在活动或态度上几乎没有任何减少,即使有,其减少程度也是小得很。然而,女性在这两方面都有减少,虽然减少程度并不太大。帕尔莫尔得出结论认为,大部分人的活动并不随年龄而变得少起来,其社会活动程度一定不会有显著的减少。事实上,他发现老年人在某些领域活动会减少,但与此同时,在另外些领域活动会增加。帕尔莫尔还发现,那些积极参加活动的人生活满意程度也最高,而那些减少活动的人生活满意得分较低。

他的结论是:脱离理论适用于一些人,而活动理论适用于另外些人,一些人感到脱离最满意,而另一些人觉得继续参加活动最愉快。但是,在我们的研究小组中显然活动理论最适用于大部分的成员。

(二)莱蒙的研究

莱蒙跟他的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一个退休社团中社会活动与生活满足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社会活动量跟生活满意程度之间有关系吗?

他们用了一个由411名人组成的随机样本,这些人曾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退休社区购买住房,他们在这些人迁居到这个社区之前对其进行了访问。被访问的人中大部分是中层阶级的新教徒,男的有182名,女的229名。研究者对寻找某些问题的答案很有兴趣,其中有些问题是研究可能跟生活满足感有关的不同活动的类型的。接着,他们对每一种活动都做了研究假设:

(1)非正式的活动(同朋友、亲属、邻居)直接与生活满意感有关。

(2)正式的活动(参加自愿组织)直接同生活满意感有关。

(3)孤独的活动(业余爱好,收拾家庭)直接同生活满意感有关。

研究者们提出这样的假设,试图发现根据活动的类型,看看活动同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是否总是同样的,或是否会发生变化。他们发现原先的假设没有一个是对的。就是说,同活动理论的预言相反,研究者们并没有发现较高的活动程度跟较大的生活满足感有关联。由于其原先的假设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他们试图想找出一个更加专门的活动类型是否同生活满意感相关。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原先的假设部分是对的:在与朋友一起活动与生活满足感之间有一种关系,而同亲属或邻居一起的活动跟生活满意感就没有。再深入几步,他们发现与朋友一起的活动同生活满足感存在关系,只是对女性和那些65岁以上的人而言。但这种关系很脆弱,因而研究者们的结论是,原先的假设没有得到证实。正如他们所说的:

资料对老年活动理论的含义提供的证据少得令人惊奇,几十年来,这一理论一直是作为老年学领域实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活动越多,人们对生活满足感越高的假设,失去角色越多,生活满足感越低的假设,总的说来并没有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三)尚无答案的问题

以上谈的两个研究是老年社会学理论与研究之间关系的很好的例子,它们如实叙述了研究过程。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提供了一整套观点,研究者们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对它们进行验证并予以评价。然而,研究并没有使我们对当中的一个理论完全相信。帕尔莫尔研究并没有证实分离理论,尽管它为活动理论提供了一些证据。莱蒙及其同事的研究没有为活动理论提供一点儿证据。这说明,理论家也好,研究者也好,都将从这一点出发,或对理论进行些更改,或对其研究方式予以调整,或是(最有可能),对两者都作一些调整。另外,既然活动理论和分离理论都没被证实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其他理论将会发展,对老年的研究提供另外的方法。

老年社会学产生了两大主要理论,活动理论和分离理论,对老年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而存在的起初几十年进行的大部分研究起了指导作用。活动理论第一个被应用于老年过程,即使现今它算不上顶有影响的老年理论,但它仍然是最有影响的老年理论之一。它假设各年龄的人天生很活跃,并参加社会互动,实际上,它认为人们就是从这个社会的互动中获得其动机和自我鉴定的。特别要指出的是,活动理论家们强调认为,老年人若要获得一个能使他们感到生活满意的老年方式,就必须维持足够程度的社会互动,老年人要集中起来,创造一个有社会意义和得到承认的新角色。老年人新角色的发展会使老年人可以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的、为人接受的群体参加社会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