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期的教育

时期的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时间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德国教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1810年规定,任用中学教师需要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称号。这一反复和倒退尽管推迟了德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却无法阻挡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继续向前涌进。

三、18世纪末至普法战争(1870年)时期的教育

这一时期为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德国在教育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的兴起

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影响下,德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泛爱主义学校运动和新人文主义运动。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其代表人物有巴西多(Johann Bevnhazd Basedow,1724—1790年),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他们赞同卢梭的教育思想,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巴西多还创办了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重要课程的泛爱学校,此举推广到德国各地,形成了运动。巴西多还著书立说,传播资产阶级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同时,德国的文学方面则出现了仿照《鲁滨孙漂流记》、给青少年自读的《少年鲁滨孙》等几部作品,成为教育的重要读物。

img121

巴西多直观教学

(二)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

同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相呼应的是新人文主义教育。它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当时新人文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人文主义运动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和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历史上一次进步的运动,史称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辉煌的创造,反映在教育上则强调学习古典语言、文学、历史等学科。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不同,新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发扬古希腊文化中一切珍贵的和有用的东西,强调复兴古希腊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注重领会其中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在于对古代语言和生活样式的模仿;强调在教育中尊重人性,重视人性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均衡发展;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一切力量。

为此,要求注意学习自然科学,重视审美教育,并建议在艺术教育中渗入德育的要素,强调感情的陶冶应重于理智的训练。其代表人物有洪堡(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年)、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年)、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年)。

(三)洪堡对教育的改革

作为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洪堡于1809年初担任普鲁士公共教育部部长,负责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教育工作。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时间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德国教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洪堡首先注意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他认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他一上任就专门派遣了一批教师到瑞士去向裴斯泰洛齐学习,并特别要求学习裴斯泰洛齐热心办教育的精神和伟大人格。他还邀请裴斯泰洛齐的学生斯勒到普鲁士师范学校任教,传授经验。这一做法影响到德国的师范教育。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师范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像第斯多惠那样在办师范教育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家,也为德国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培养了大批质量较高的教师。

其次,洪堡在任职期间,注意对文科中学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重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新制订的中学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同时,德国还加强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规定,任用中学教师需要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称号。考试由国家委托的大学办理,考试科目以大学训练中学教师开设的课程为依据和标准。这就改变了中学教师由神学家、牧师和未经考核的人员担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学教师的质量。

img122

洪堡

再次,洪堡还重视创建新型大学,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他和哲学家费希特一起于1810年最先创建并领导了柏林大学。他们着眼于学术研讨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主办讲座,开展自由讨论,提倡师生研究,鼓励新的建树。他们聘任黑格尔讲授哲学、冯特讲授实验心理学、斯塔尔讲授法律、穆拉讲授病理解剖学、李沁讲授实验化学,使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都荟萃于柏林大学,1811年建立的波恩大学等,均按此宗旨办校,从而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风气,保证了大学教学的最优质量。

洪堡的改革措施,后来在国际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神圣同盟”时期与欧洲革命失败后,教育上的倒退与反复

1815年,拿破仑“百日政变”失败,欧洲封建势力重新抬头,同年9月俄、奥(奥地利)、普(普鲁士)三国结成所谓的“神圣同盟”,由于它的干预,德国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宗教事务和国民教育部又取代了公共教育部。1819年政府命令学校监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并专设特级教师完成此项任务。1824年又下令监视教师的行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文科中学的古典学科时数大增,自然学科被削减。政府认为这些学科是“破坏了信仰的力量”的危险学科,1856年后干脆取消了自然学科。大学神学科目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学术研究活动和中学讲授受到极大限制,试图把哲学科学、学术中心变成实验、搜集的贮存库。这一反复和倒退尽管推迟了德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却无法阻挡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继续向前涌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