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自由选择的机制建构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自由选择的机制建构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学生的自身要求与自身定位多元化、选择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目标凸显。因此,目前学者提出的交互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很好地消除政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作用。

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自由选择的机制建构

1.课堂内部机制的建构

(1)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转变。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所谓关注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而关注个人的发展,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满足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学生的自身要求与自身定位多元化、选择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目标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个人发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善。具体表现在:

①从应试教育转向自我选择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严酷现实面前,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只会强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促使学生向相反方向滑行,这应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人本教育和选择教育,引导学生由应付考试转向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这样一种教育显然必须贯彻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要创造这样一种氛围,使学生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几个必须要得到的学分,相反,得到几个学分,应该仅仅是实现一个重要得多的目标的副产品——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应该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学生深入认识社会、认识人性,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的过程。

②从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转向师生双向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当然是教学的主体,但教师应当在两个意义上也把自己当成客体。第一,教师应当自觉地把自己当做学生的客体。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固然应当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即尊重教师的人格、劳动与课堂主讲人和引导者的地位。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已经失去了获得信息资源的优先权与垄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与学生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人格是平等的,提高思想认识的要求是平等的,接受信息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因此,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居高临下、单向传授知识的错误认识与做法,坚持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双向互动的关系。学生也有权把教师当做客体,即把教师作为可以而且应当加以质疑、批评乃至否定的对象。教师也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是要被否定的,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敞开胸怀接受包括来自自己的学生的质疑。虽然一般来说学生在知识和经验方面不及教师,但他们相对教师来说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纯洁、敏锐、有勇气、青春活力。这正是教师远远不及学生的地方。在这里,教师则应该主动、积极、自觉地接受来自学生的影响,从他们那里汲取新鲜的血液和力量。那种以至高无上的权威自居、拒绝接受学生的批评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至少不是好的、甚至不是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那种鼓励学生挑战和批评自己的教师才是最好的并最终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教师。据《风暴主播思考中国与世界》这本书的介绍,耶鲁大学著名的保罗·肯尼迪教授经常在课堂上被学生批评,说他的观点不对,而肯尼迪教授也会饶有兴趣地听学生的理论,或加入他们的讨论中。这样的效果特别好。第二,教师应当自觉地把自己当成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变成教师本人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谋生的职业活动变成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因为随着年龄的老化,老师的思维方式会慢慢变得僵化和封闭,价值观念也会变得保守和狭隘,个性变得平庸和平淡。也就是说,教育者也要与时俱进,继续学习,也要向年轻学生学习,认识到双方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关系。

③由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转向交互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存在传统偏见,在人们的眼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意识形态方面的课程,而且出现了泛化的恶果——政治化的宗教、政治化的哲学、政治化的艺术、政治化的道德乃至政治化的科学,出现了政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化的美育、政治化的智育乃至政治化的体育。这种结构和格局显然会极大地阻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说,在现代社会,政治当然仍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但其性质、功能、作用范围和运行方式与传统政治有了根本的不同,“公民权利、公民责任、公民社会”的理念、“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宪政、民主、法治”的理念、“自由、平等、正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转化到社会的建构、治理和运行过程之中。因此,目前学者提出的交互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很好地消除政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作用。因为交互主体性的本质内涵正是每个人在努力成为自由独立的主体的同时,也承认并且希望乃至帮助他人成为自由独立的主体,而这正好满足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交互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和主体性潜能,并且发挥和发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教师也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交互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传统的政治化、行政化、权威化与学生日益主体化、个性化、自我中心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矛盾冲突,引导学生与社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有序参与、合作双赢的关系,由消极地逃避乃至对抗社会转向积极地适应、改造和建构社会,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和建设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转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学生之前所不了解和掌握的、早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形成的、现存的社会要求和规范。这些要求和规范是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经现在的统治阶级和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可的东西,但这些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转化为他们的知、情、意、行、信,才能真正被他们选择和接受,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实现如下转变:

①由传统的一元化向现代多元化并存转变。一元化理论建立在个人没有主体性或只有同质的、无差别的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在这种唯一正确性和权威性面前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和自主判断的机会,教材和老师代表的就是某种强势话语和绝对话语。要求无限多样和特殊的个人只相信和遵循唯一的一种理论,显然是不现实的。现代社会是主体性和个体性普遍觉醒的社会,个体主体的无限多样性和独特性使一元化理论难以为继。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定是一种建立在主体性和个体性基础之上的一种多元并存的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性,而不能强行要求他们只能选择某一种理论或标准。

②由传统的高调标准转向低——中——高三层次有序递进的梯级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遵循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尊重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利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道德到较低层次或梯级的道德,再到较高层次或梯级的道德一步一步地上升。避免宣讲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大、空”的道德教条;要让学生自己觉得,不道德的生活是一种危险的、失败的生活,从而自觉地要求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且仅仅符合底线道德的生活也不是一种最好、最幸福和最有意义的生活,从而自觉地要求一种更道德的生活。当然,如果有些学生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那么,只要他们站在底线之上,他们的选择同样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转变。

前文已经分析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格局的背后,潜伏着一种错误的主客体关系:双方都把对方当成达到自己外在目的(挣工资或拿学位)的客体、手段和工具,于是便出现学生与教师积极接近是为了套题、教师与学生积极接近是为了争当“优秀教师”之类见怪不怪的现象;如果双方都没有这种要求,那就形同陌路,毫无师生感情可言。老实说,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如不上。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既不在教师方面也不在学生方面,而是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主动内在地结合并因此而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不等于“进头脑”,“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但如果师生双方都把对方当成独立的人格主体并进而积极地、建设性地影响和改变对方,效果就好多了。首先,双方进入课堂,是为了寻求一种主动而内在的结合——教师需要把自己经过辛勤研究得到的真知灼见和经过摸爬滚打得到的人生经验拿去接受另一些人格主体的验证和质证,并得到来自学生的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补充和改正;学生来到课堂,是为了得到前辈的知识和经验的教训和启示,是为了解决青年期、人生关键成长期所遇到的问题,以便过一种更为成功、更为幸福的生活。其次,双方将会产生一种相互尊重、挚爱、关怀、理解的感情,经历一个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会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作为教师的价值感和尊严感、焕发青春活力的自信心和为自己还能够不断成长进步而骄傲的自豪感;学生会大大减轻青春期的烦恼和孤独,会增加自己对师长、同学、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自觉地把自己推向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实现由抽象的理论教化、思想灌输到活生生的人生实践、生命体悟的转变。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由一个抽象的理论教化、思想灌输过程,转化为—个活生生的人生实践和生命体悟的过程。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理性知识的过程,而本身就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修炼、自我改变、自我提高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教师的确是一个拥有某些特殊权力并因此而承担特殊责任的主体,但他的特殊权力和责任又仅仅在于促使学生主体按其内在的潜能自由地成长,而不是越俎代庖,或强制他们接受成人世界的规训,或按某种统—的模型而把他们批量地生产出来。原则上说,只要学生主体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基本共识并因此而达到某种良性的、和平共处的关系,他们完全拥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己的道德阶梯和道德理想的权利。承认每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体悟到、发扬起这种主体性和个体性,而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性发展和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具有的理念和实践。

(4)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的转变。

方法是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犹如过河的桥和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灌输,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不同方式将教学内容从外部注入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这种方法并不是过时和错误的,问题在于灌输不应成为教学方法中的唯一,而且还应当研究如何灌输和怎样灌输,目前的灌输方法成为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唯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灌输的方式上呆板僵化,不是将学生看成思辨的主体,而是将之当做不变的容器,走入填鸭式灌输的误区。

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和内容的转变要求相应的方法和形式的转变。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做了许多工作,也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但收效并不十分显著,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即使部分教师运用了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使用效果欠佳的现象,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形式重于内容,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形式化的技巧,表演多于真诚,既没有智慧的深入发掘,也没有情感的真诚投入”。(23)例如,实施讨论教学法时,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重引导,只是在形式上让学生发言讨论,却未取得深入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成长的实效。方法只有有效才能真正起到桥和船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这种形同虚设、缺乏成效的教学方法,即使披着丰富多彩和创新的外衣也无法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无法优质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呢?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老师主讲理论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所当然是课堂中的主角,承担主讲理论的角色。但就是在理论部分,教师也只是“主讲人”,而不是“独白者”,而且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要紧密结合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教学,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呢?

一是向研究问题、探索科学结论的“研究型教学”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师生共同的或自己独立的研究中得出正确结论,达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尤其是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可以当场提问、提出质疑或不同意见,或安排有所准备的学生上台发言,甚至可以让对某一问题有所研究的同学担任某一堂课的主讲人,或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并使他们困惑不解的题目撰写论文等。这样一些方法和形式,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教学,激发学生追求道德真理的热情。再比如,对某个理论问题,采取专题教学也是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好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观点,选择和提炼当前社会生活实际中人们所普遍关注或面临的重要课题,分析、研究、概括出学生中存在的主要思想认识问题,然后将二者紧密结合,形成教学专题。做到以问题破题,突出重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既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为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空间,这样的专题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增强课堂吸引力。比如中山大学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TAT”教学模式实现学以致思(Think)、学以致用(Application)、学以共处(Together)就值得借鉴。二是向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型。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可以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三是向“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型。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研读经典、对话研讨、论文撰写、社会实践等,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②开设大课堂主题讨论课,案例由师生共同提供并进行共同分析。开设大课堂主题讨论课,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理论重点、难点、热点,围绕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社会政治课题以及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组织主题讨论课,是深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非常有效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要组织好课堂讨论,确立主题要有针对性,学生准备要有目的性,课堂发言要有积极性,教师引导要有方向性,总结讨论要有概括性,从而在讨论中深化认识,达到效果。与理论教学不同,案例应当由师生双方共同提供并进行共同分析。教师选用的案例一般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有利于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和说明基本的理论。但学生选择出来的案例可能更加生动活泼,与年轻学生的生活联系更密切,这样的案例教学最容易与理论相结合,最直接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也最容易收到实效。因此应该综合采用。分析案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激互励、共同提高理论水平和境界的过程。

③分类指导,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学生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就是说,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遇的社会经历和所受的社会教育不同,他们各自的个人素质、心态体系也就不同。教师需要先弄清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态度等,再与之进行教学和相应的互动。否则,与学生特点和需求不符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遭到回避和拒绝。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首先必须摸清学生思想认知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到其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主观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育实效。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教育者要能够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其摒弃旧的知识和观念。再次,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能激发学生的自身需要。需要越强烈,学生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当然,教师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消极的自身需要,成为学生的附庸。

④人生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学生为主,老师积极引导和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进行人生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协助。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归根到底是学生个人自己的选择,任何人无法替代。在新课程开始讲授的第一节课中,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自己的困惑和缺陷,制定一个规划,随后在实践此规划的过程中随时讨论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为人生修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试验、探索和选择的过程,其中允许犹豫、犯错误乃至失败。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多元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或较低、或较高、或最高的人生境界。到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收获,明确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人生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关键环节。仅仅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即参与、体验、行动,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体验、感悟和思考,能够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进而转变为行为。

探索实践教学,组织好社会实践、落实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措施。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及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小课堂教学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大课堂相结合,与面向现实、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必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及其真理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样,第一节课时,老师就把实践的总任务以清单的形式公布,让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主题去准备,去实践,最后以对话的方式或者是论文的形式作总结。各学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如河海大学的实践教学方式就值得借鉴和推广。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每年投入十余万元用于学生社会实践。学生组织成5~7人实践小分队,在教师指导和必要经费的支持下,进行内容广泛的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活动,最后以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的形式进行评估和考核,其成绩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总成绩内。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成效显著。社会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同时很好地展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力量,促进了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⑤课程考核形式由单一化向形式多样化转变,成绩根据学生自评和老师考核综合评定。课程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研究和思考的空间,考试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打破“千人一面、千人一卷”的考核模式。比如可以增加“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形式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并通过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题、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和参加答辩等一系列实践环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受到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熏陶,并通过文字表述(论文)和语言表达(答辩)两种形式,提高和升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阐释水平,从而使学生从认知、情感到行为等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这种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和自主性思考的意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程成绩评定上,学生有权利甚至有责任给自己一个学期来的表现作出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可以作为综合考核的一项指标,在课程成绩评定上占一定的权重。这个评价可能有偏差,而且也不排除个别学生故意高估自己,因此教师必须参考学生平时的参与和表现,综合平衡后,最后给学生一个总评。如果学生对最后的总评不服气的话,可以向老师提出疑问,同时有申诉、抗辩的权利,教师应实事求是地作出客观的回应,应该以理服人。

2.学生自治机制的建构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明显不如智育和体育那样有明确的接受意愿,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具有更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更为明显,它更趋向于加固或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深层次的思维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这类信息内容往往会产生自由度较狭窄、甚至压抑感较强的感觉。因此在选择和接受这类教育内容时,他们往往不会产生积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是表现为更为谨慎的选择。特别是对那些与受教育者自身固有的观念相反或不一致的教育信息,其反应更是消极怠慢,乃至缺乏主体参与、配合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以及自主地选择、评判、践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教育者有没有主观愿望。(24)能不能依靠学生自治取得一定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学生有自治的渴望。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自主、自立,期望自己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学生也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在选择专业、求职、考研等方面,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独立判断、决策和选择。正因为如此,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理论、判断是非等的过程中,也希望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机会,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决定对各种观点的取舍与接受。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希望能够安排可以通过他们自己思考、判断,最后作出结论。希望多一些讨论、对话、独立研究的机会。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给他们更多发挥能动性的机会,希望除规定教材以外,要给他们提供更多课外学习的资料选择,希望自己能够选择自己偏好的老师的课,等等——这些都表明学生有自治的心理需求和热情。

其次,学生自治是一个锻炼自我选择能力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学生自治就是要让他们在一种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的权利边界和合理位置,这比强制性地改造他们的效果要好得多。目前可以借助学分制的推广,相应地制定学生自治条例,这有利于提高他们自我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在更大的范围内融入社会,有利于他们把自己塑造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有利于他们个人一生的成长、成功和幸福。当然,学校和老师要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为学生自治创造条件,并在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矛盾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帮助。

再次,学生自治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完全可以把课堂考勤和课堂纪律问题纳入学生自治的范围。现在主要由任课教师来抓这两个问题,效果很不好的。第一,几百人的大课堂,点一次名就要花十几分钟,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第二,教师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学生,于是会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总会变着法儿来应付考勤;第三,由于考勤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损伤了一些始终上课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反而会抱怨老师不公平;第四,最为重要的是,恶化了师生关系,学生认为自己成了“管”、“卡”、“压”的对象,因而只是消极被动地来到课堂,教师则因为不得不采取这种笨拙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于是使劲抱怨学生素质太差。总之,师生双方形成了一种相互提防、相互指责乃至相互敌对的关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如果主要通过学生自治来解决课堂考勤和纪律问题,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每个班级人数有限,而且彼此熟悉,谁来谁没来一目了然,即使点名也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既迅速又准确;第二,学生自治的规则是由大家自己制定的,公平合理,是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方式,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第三,通过学生自治,可以更好地、更积极地、更有建设性地伸张学生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权利,促进教师主体性教学的水平;第四,教师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人格尊严和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总之,学生自治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达到一种良性互动的、互为主体的状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唤醒人实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25)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下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自我选择、自我管理和教育,并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有效地进入学生的头脑,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真正达到有效性的结果。

3.外部机制的建构

外部机制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不是说能改变就能改变的。需要各种条件和机遇。当然有些方面是可以努力的。比如,第一,将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编写的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只作为指导性参考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4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这一规定给了学校和老师很大的选择余地。现在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还能够收到一些正面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们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改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因此,统一教材最好作为指导性参考教材。

同时,统一教材的编写需要处理好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要处理好理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关系,要处理好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要处理好稳定性与前瞻性的关系,要处理好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关系。在教材的写作风格上,既要注意科学性、严谨性,又要注意形式和语言的生动活泼,符合大学生接受理论的认知特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特别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样和丰富的选择方案和追求目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主体性的发挥留下自由的、广阔的空间,同时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平等互动的过程中合乎逻辑和情理地消除那些错误的观念,塑造学生的灵魂。

第二,班级规模适度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课堂人数太多或是太少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相关部门对课堂人数也作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很多学校都没能落实,一个课堂里几百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时有耳闻,这么大的课堂,想实现学生的自由选择是不可能的,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这里关键就是教育行政部门是不是重视,是不是下定决心。

第三,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应该有更好的设计。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教学评估活动,而学生评教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课程的重要性、课程难度、教师职称、班级人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偏好等的影响。如果评价机制设计有问题,比如突出教学管理的倾向,就有可能忽略学生的权利和老师的权利,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主动参与的热情,也使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受到很多的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