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改革与创新

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向大学生系统全面地传授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如何增强“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就成为教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仅从“概论”课课堂教学而言,必须首先认清该课程性质、功能和定位,从而从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

三、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改革与创新

——以“概论”课为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向大学生系统全面地传授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如何增强“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就成为教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干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更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更多,由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更高,且更为紧迫,只有以改革精神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多年授课感受,总结同行经验,联系江汉大学实际,从转变教学理念和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等多维度探索,以增强课堂实效性,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为更好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先进思想奠定了良好基础。

1.转变理念,设计“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体系

(1)确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一系列课程,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就是育人为本,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贯彻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标?教学理念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深刻反思并明确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重新审视并设定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转变教学观念,明确确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教育对象的需要、转变教学方式。

第一,和谐师生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处于一种人际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体现在激励引导、把握方向,不能“唱独角戏”;学生的“主”体现在自主学习、不断探索,不能“被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表现在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培养主动求教精神。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找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内心世界“自主建构”的结合点,增强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的契合性,在和谐共存中促进彼此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跳出“唯教师”、“唯书本”、“唯讲授”的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实现从冷冰冰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向促成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从强调完成教学任务向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目的的转变,从学科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强调民主意识,贯彻平等交流的原则,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为集思广益、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不断变化的多样性需求,既要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和备考研究生的现实需要,还要从人格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拓展能力的成才愿望。

第二,在课堂教学组织上凸显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教师要真正形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基本教学观念,在教学全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思想政治课“满堂灌”之所以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就在于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结合,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如可以实行挂牌上课,赋予学生选择教师的主动权,尽可能满足学生听不同风格课的愿望。在课前,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的特点、学习要求和学习安排,这样使课程内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提前安排学生社会实践要求,以此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专题教学。教师在提纲挈领地对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进行讲授之外,必须从教学理念上由既定的结论灌输向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科学结论转变,由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共同探讨解惑转变,要注重提出个人见解,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适当减轻常规课外作业,可以考虑多增加一些随堂练习和测试,既能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又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给学生更多地参与权与发言权,考虑积极采用讨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把课堂管理模式转变为交互式的、自主的管理模式,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目的,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更好发挥。同时,教师还要定期与学生交流,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教学过程。

(2)准确把握“概论”课的课程定位和制定教学目标设计。

如何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从“概论”课课堂教学而言,必须首先认清该课程性质、功能和定位,从而从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突出“概论”课课程定位。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概论”课的定位,是本课程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称“原理”)课程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后称“纲要”)课程一历史的深度和厚重见长,“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称“基础”)课程注重规范性和实践性,与其他三门课相较而言,“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称“概论”)课特点表现在实践性、政治性、理论性、动态性、时效性很强,课时最多,联系实际最紧密,最易感觉比较熟悉,而且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难点、热点非常多。既要讲政治,又要讲理论,史论结合,以论为主。这就要求各门课要相互沟通渗透,从整体出发,统筹布局,准确定位,根据各自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侧重点,舍弃可以舍弃的某些内容,以便在其他课中作为主要内容详细展开,不能舍弃的,要准确确定其讲授角度。如“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问题,贯穿于各门课程中,“原理”课回答的是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纲要”课回答的是当初我们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概论”课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在和中国实际结合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以及这样为什么和思想文化的繁荣并不矛盾;“基础”课回答的是如何把上述问题具体化。如果没有各门课的教学为基础,单独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概论”课这些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教育功能的特殊性。“概论”课教学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其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概论”课的课程定位,就是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理念转换为大学生成才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概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把“概论”课讲授的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观察、判断、认识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上来。

第二,对“概论”课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几点想法。首先,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起点和归宿。提高教学实效性,就是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性,从课程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实效性体现在被教育者的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规限着课堂教学的运作。目标虚设或目标错位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无序、随意,有时会造成低效甚至负效,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目前,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这样的后果造成课堂教学的随意和无序;考核目的模糊不清导致试卷质量不高、考评缺乏依据。其次,“概论”课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设计。即使存在一些教学目标系统也会出现由于目标表述太笼统而难以操作,难以测量和检验,或者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过于强调知识性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设计;或者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恰当等,就会出现这样的目标难以对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领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以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避免目标确定的片面性,使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从而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比如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目标要求美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文字书写精确而流畅的能力、口头表达沟通顺畅的能力、富有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数理统计和分析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的能力;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多种领域和多种主要的探索方法,让学生获知不同的分析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并了解其价值所在。(37)因此,在设计“概论”课课堂教学目标时,有课程总目标,还包含章节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不同类型的有机整体。如“概论”课课程总目标是:

知识目标:使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能力目标:使大学生培养起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在章节,目标的设定就应该体现教育目的、学科目标、学生需要和兴趣等,表述具体精确、操作性强、可测评。比如在“概论”课讲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时,该章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把握几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几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和重点是:①理论创新的重要性。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几大理论成果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之比较。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几大理论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在具体节、课时分别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安排:如安排学生阅读伟人传记、收集对伟人及其时代的评价资料,看相关的教学影片,写发言稿准备讨论等,通过这些要求,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力、批判性思维、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理解和认同感等提高。

总之,教学目标设计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有内容、有针对性,可执行、可观测。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南。

2.实现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优化“概论”课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涉及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学生感觉内容繁多无重点而无法把握或者内容重复,产生倦怠情绪和厌烦之心,认为教学内容对现实解读乏力,导致学生信度逆反心理加剧,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概论”课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无论是从相对课时较多的64学时的局限,还是老师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特长,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筛选、编排、提炼,根据教材体系、授课时数和学生特点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实现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形成重点突出,收放自如的教学内容。

(1)吃透教材,突出重点,做到“照本不宣科”。

“05方案”“概论”课教材建设形成了由全国高水平专家学者统编的高质量教材及其不断修改更新的机制,体现了教材科学性,思想性,价值导向性的圆满融合,完成了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同时也应看到,教材编写由于篇幅、体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对话语体系的选择必然为严肃的书写和公正的叙述方式,表现为学术语言、文件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叙事话语逐渐从理论中隐去。这样在理性分析、论证与结构化写作模式中,理论就失去了固有的鲜活内容,在生动性和实际材料方面需要教学过程弥补。教师授课并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一种能动的再生产过程,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背景的学生讲授的要求就不一样,就需要实现理论语言向大众语言转变,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教师能动地对教材体系的再加工、再创造过程,是知识理论有效进课堂的过程,这要求广大“概论”课教师深入做好教学体系的建构工作。教学内容既不能离开教材,也不能照搬。如何做到“照本不宣科”?

老师讲什么?“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再创造要有全局的谋划和整体的思考。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依据教材内容的层次结构、逻辑主线,结合教学的实际在教学观念、教案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作出设计、调整和转化。针对“概论”课作为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公共课,实践性占主要地位而学术性相对次要的课程特点,坚持给大学生讲解理论体系的内在层次和结构逻辑性。“概论”课的总纲和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课教学改革应牢牢抓住这个主线,在把握基本范畴和原理的基础上,梳理各范畴和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演进理路,通过课程讲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和构建,帮助学生确立分析、思考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根据“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照顾到课程内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取舍,确定专题作重点讲授,其余内容点到为止,而不是停留在规范教材的章节进行一般内容的介绍。“概论”课老师应当不仅要给大学生讲清楚“是什么”,更要着重讲清楚“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由此,教师的作用定位更多地体现在讲教材背后的东西,如背景材料,文献,内容的学术层面等。

老师怎么讲?这里涉及实现理论语言向大众化语言的转化。语言体系的转化,就是用比较简单、具体和易懂的语言转达较为深刻的、抽象和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文件语言的内涵和精神。“概论”教材是直接体现党的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其基本观点的表述和判断的提法都必须具有权威性,教材语言势必强调规范而不过多追求生动鲜活,为此,教学中教材理论语言体系到课堂语言体系的转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筛选当前社会和大学生中流行的健康话语或者是网络语言,清晰、生动、幽默、新颖的大众化语言旁征博引,把课堂内容讲得形象、透彻、明白,用语言魅力感染学生。

(2)将重大理论问题、学生关心疑惑的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教学,把基本的道理讲深讲透,同时又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是将重大理论问题、学生关心疑惑的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90”后的大学生广泛“触网”,思维敏捷活跃,眼界开阔,社会责任感强。大学生关心国事家事,教学效果要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老师要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进行问题设计、案例讲授、比喻性解释,由此触及学生的兴趣点、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概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生动的实践性和时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并深入研究社会现实,根据国内外实践和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对社会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的讲解,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现实问题带动理论教学联系现实,积极回应现实问题挑战。在每个专题讲授前举出几个与本专题紧密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以问题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力和判断力。2008年的地震、奥运、金融风暴、三鹿奶粉等,比如富士康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中国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都成为我们讲课的案例。把学生关心和疑惑的问题讲明白、讲透彻,学生不仅懂得了道理,还会收获思想和方法,这将对大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以理论为指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加强“概论”课对学生的理论提升。既要研究学生,也要引导学生,既要有理论高度,又不能脱离实际,贴近社会,学生实际。

如上海大学在教学中收集学生关心的2000个“原汁原味”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综合分析,后又凝练成200多个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教材中的重要观点结合起来,然后在课堂聚焦热点难点的问题,构建研究型的专题授课的重要内容。(38)所谓专题授课是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把相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出来的专题形式,根据“概论”课教学大纲和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结合同学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在哪?社会主义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市场经济能够与社会主义制度兼容?发展市场经济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西方那样的多党制等问题。设置有针对性的专题组合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喜欢听、容易懂的方式进行深入讲解。

(3)依托教材拓宽加深教学内容。

“概论”课政治性、现实性很强,教材不可避免存在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将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最新精神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一些重要的文件和文献精神需要学习领会,如“十二五”规划、胡锦涛“七一”讲话等。还有一些辅助材料,有生动的事例,大量的数据,透彻的说理,为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换提供视角和材料,教材和辅助材料结合,把理论的高度和生动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如《六个“为什么”》读本,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参考》等书,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面”,有助于回答国际国内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模式”的主要关切,有助于抵制错误思想、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在提炼了概括出8个方面问题,涉及物价、分配不公、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发展不平衡、反腐败,既通过分析原因、解释现象回答“怎么看”,又通过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阐明对群众的利益安排回答“怎么办”,着力指明方向、凝聚共识。

同时,需要我们及时吸收当前理论界和具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体现在教学中。在教学中自觉与人文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有机结合,善于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文化知识含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整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譬如,我们在讲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时,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借助社会流动理论来启发学生客观看待社会流动,适时做好人生规划。

在教学中,采取了在尽可能客观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把即时性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与“概论”课中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力争有理有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点评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基本情况,及时在课堂上给以介绍,帮助学生要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认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已知的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认识现实社会的林林总总,并得出正确认识和判断。

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分拘泥于对各种观点来龙去脉的介绍,而忽略了对各种观点的系统整合和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缺乏理论的穿透力和深刻性,把“概论”课讲成历史课;也可以避免过分专注于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的推演铺陈,而忽略了对典型事例的捕捉和引证,把本来内容鲜活的一门课讲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干瘪的说教,把“概论”课讲成了“布道”课。

3.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概论”课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方法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不断改进“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些年来,我们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如基本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影像观摩式教学,案例教学法,论文、调研报告比赛法,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法等多手段灵活运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概论”课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满意率。看看国内兄弟院校也有很多新的方法经验值得借鉴。如苏州大学的“主—客—主”教学模式即以教师、学生为双主体,以教材体系、语言体系等教学资料为客体的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人格魅力法、激情渲染法、案例教学法、视听共振法、主题研讨法、实践体验法等教学方法。上海大学的“项链模式”教学即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的主线,构成“项链”的基底,同时聘请其他学科专家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像“钻石”那样镶嵌在“项链”的基底上,这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资源,有效地增强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大连理工大学的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其中“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以“小班研讨”配合“大班授课”,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深化了教学实效。对照来看,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上欠缺“顶层设计”和团队协作,步伐小。“教学有章,教无常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方式创新应在遵循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富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结合江汉大学的情况,一方面继续完善原有的方法,另一方面探索新的方法。

(1)需要继续坚持完善的教学方法。

第一,讲授式——重在传授系统完整的知识理论。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重视课堂讲授,力图突破“一言堂”、“满堂灌”的模式,采用讲授与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授课内容上我们力图做到:对重点问题反复讲,对难点问题分开讲,对热点问题展开讲。

第二,立体化教学——重在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概论”课政治性现实性很强,对缺乏社会阅历的在校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制作了大量的配合教学内容的电视片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观看。如近几年重大纪念活动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有很多政论片、访谈片、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可以收集重新加工,观看前由教师布置好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看,或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讨论,或以写论文的形式发表意见和见解。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把抽象、静止的理论和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第三,大力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如我们请学生针对一周来的国内外热点发表意见,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授课,促进学生的教学参与性;增加课堂提问和随机发言,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布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题,如“于细微处思和谐”、“从金融风暴看全球化的利弊”和“如何看待‘富二代’现象”、“如何看刘翔在全国政协会议的全程请假”、“如何看待各地层出不穷的祭祖现象”等,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政治。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学生普遍反映,重点问题经过课堂讨论,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真正入脑、入心,使他们对这些重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学习效果更明显。

(2)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第一,问题解析式教学法。提问法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常言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里培养创新思维必须从问题入手,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概论”课教学应当把教育重心放在充分发挥理论逻辑力量和正确引导价值观上面来。凸显“问题意识”的教学取向,“浅入深出”,把能反映社会和理论热点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导入问题,透析背后的根源,挖掘背后的理论思维和价值观念,在问题中渗透理论,而不是“原理加例子”,从而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以学生的问题为抓手,通过问题解析式教学和问题随堂反馈,“概论”课将越来越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我说的正是你想知道的”目标。提升了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认同,提升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新思维,提升“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问题解析式”的全新教学方法强化问题意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问题逻辑”教学模式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出符合教学规律的问题体系,二是在课堂内外有意识地征集和解答学生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将学生的提问与“概论”课教学要求对接起来,实现教学与学生需求的结合。从现实情况看,没有无疑问的学生,只有不能诱发学生疑问或不敢回应学生问题的老师。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回答提出质疑,也可以在平时成绩中留一块,有意识地为提出问题学生加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收集学生关心的“原汁原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与教材中的重要观点结合起来,按照学生喜欢听、容易懂的方式进行深入讲解。

如何提问?有一问一答式,这种方式适合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和焦点的掌握程度,比如课堂前五分钟,老师可以围绕当日新闻自由地与学生问答,这样能活跃课堂氛围,缩短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对时政的关注;预设性提问,在学生没接触教学内容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是不设防的,作为老师应该是“有备回答”和“即兴回答”相结合,特别是即兴回答是富有挑战性,也能较好提升教学吸引力的好办法。要回答问题,需要区分问题的内容,诸如本源性问题、知识性问题、生活化问题等,因而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扬主旋律与尊重多样性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与树立忧患意识相融合、坚持价值性与注重知识性相统一、把握宏观视野与切入微观视角相联系等。

第二,调查研究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实例研究、问题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对社会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学习活动。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概论”课要引导学生以自由探究、合作、开放、实践的态度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要增强三种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坚持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研究,通过教师专题讲授、学生进行专题调研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见微知著,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并进而“润物细无声”地外化为实际行为,在实践中使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改革实践,对大学生进行国情、省情和乡情的教育,加深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概论”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各校安排不一样,有的是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大实践,在这更多涉及的是“两课”相关的课堂实践。清华大学组织开展课前调研,由于学生事先参加了社会实践,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开学第一周要求同学交实践报告,里面有1000~2000字的调研报告,列举自己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开好这门课的建议等。老师集中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报告进行整理、分类、综合分析,形成教学重点,然后在课堂聚焦热点难点的问题。(39)

江汉大学的课堂规模一般是100人左右,我们还没有四门课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可能安排寒暑假学生的调研,只能在开课学期间进行。一般以6人左右的小组为单位展开社会调研。在活动策划阶段,小组同学要向教师递交课题研究策划书,内容包括: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手段、实现方式、研究大纲、时间安排等。教师收取策划书后仔细阅读并提出修改的参考意见,同时还要提出平衡方案,确保每个课题都有小组参与研究。在活动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同步协调地开展课题研究与体验:有的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去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有去工厂参观学习的,有去学校图书馆打扫卫生、整理书籍等。有的拿起数码相机,拍摄实践中的画面,为课题提供最真实的论据;有的录下采访原音,为日后整理提供素材;有的举起小型摄像机,记录同学们开展课题研究的细枝末节。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搜集、自我体会。调研报告内容包括:调研问卷数据统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对策调研过程、卷首语、编后语以及心得体会等。在课程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章节时,安排小组为单位组织调研PPT的汇报演讲、阐述本小组讨论的主题内容和热点问题,课堂上同学们可以提问、讨论、点评,老师总结引导,这样下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三,隐性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的隐性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最大化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思考。显性方法指教师采用明显的物质手段作用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给予明确的反馈的方法。隐性方法却只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并通过语言等信息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并没有明显给予反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开放性、复杂性,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的自主性、独立性,还有在复杂环境下主流社会价值遵循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规律,“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有必要在保持显性教育法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法“润物无声”的熏陶、感染作用。

如前面提到的问题教学法中,在讨论、辩论中探讨问题,求证是非,学生思想相互交流和碰撞,老师把握好收和放的火候,“放”是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氛围中调动他们思想积极性寻求问题的解决,“收”是让适当的环节进行指点、辅导与启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收放自如是显性隐性相结合的教学艺术的体现。还比如利用视频资料的视觉、听觉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和兴趣,视频的情景交融有助于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自学式、讨论式教学,在收集资料、阅读原著、相关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和调研报告等网上学习,使教育从被动到主动,为显性教育做好铺垫,也能寓教于乐。

俗话有“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要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课,该教师首先想办法“上好第一节”课,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的展示传递的信息,还是从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衣着是否得体、肢体和语言是否到位,是否平易近人、是否有平等民主的对话姿态,这些细节,起隐性教育的作用,注意了,有气场,就会有“粉丝”,“亲其师,信其道”,就会为后面顺利教学做好了铺垫。

林语堂曾指出幽默的化学作用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特质,可以渗透到文化的根底。教学中老师不要太厉害,多夸夸学生,以幽默的元素、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增强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课堂的趣味性,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其引人入胜,鞭辟入里的长处,增强隐性教育法的感染力。还可以运用中医的方法,望闻问切,了解学生思想情况;运用音乐创作的方法,由低潮到高潮,掌握教学节奏;运用烹饪的方法,制作教学实例,似引子吊胃口吸引注意。这些都是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总结出来的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概论”的兴趣,促进教学内容入耳、入脑。“法无定势”,对“概论”课的不同章节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概论”课的每一章节,都可以灵活地采取一些教学方法,甚至,同一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专业班级,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前所述,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播放伟人传记片的方法,在讲授“一国两制”理论时,又采用历史叙事的方法;在讲授农村改革和企业改革时,通过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总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这需要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者三者的统一来确定的,并经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和调整。

总之,“概论”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今天活生生的现实的理论升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随处可见。大学生又是对新事物、新观点最敏锐的一个群体,对于解决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只要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即使理论还不十分成熟,也能引起学生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佘双好等:《武汉大学“两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实践探讨》,载《学校党建与教育》2004年第7期。

(3)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4)张海鹰:《网络传播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7页。

(5)顾海良、佘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41页。

(6)赖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

(7)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8)刘延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11日。

(9)白琳:《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问题》,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10)舒泰峰:《胡锦涛亲自批示高校政治课调整,新教材贴近现实》,载《望东方周刊》2006年7月26日。

(11)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1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3)王宏波、苏玉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9期。

(14)黄朝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载《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第1期。

(15)邱若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6)《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17)门瑞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及标准》,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18)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19)王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8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21)王东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载《文教资料》2009年第4期。

(2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7页。

(23)孔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载《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年第1期。

(24)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10页。

(25)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页。

(26)万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改革研究》,载《世纪桥》2010年第9期。

(27)杜广强编著:《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8)管文虎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29)孔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载《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年第1期。

(30)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转引自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3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32)刘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33)孙居涛:《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个关系》,载《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34)!道中:《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35)孙健:《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36)钱东霞:《试论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技巧》,载《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8年第9期。

(37)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38)张丹华、陈海青:《提高“概论”课教学有效性要着力实现几个转化》,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4期。

(39)孔祥云:《组织学生“课前调研”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