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材更新机制的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材更新机制的研究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选用了“九五”新教材的教师中调查,有将近60%的教师认为新教材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座谈调查中,教师们对“九五”许多新教材发表了肯定的意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材更新机制方面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材更新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系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高等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项目中的研究课题之一,教育部委托武汉大学为本课题的总牵头单位,课题组总负责人为李进才教授。该课题研究荣获2005年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更新教材机制推进教材建设》专著系该课题最终主要成果之一。参加该课题研究的还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一批专家学者。

一、基本思路与调研简况(略)

二、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在教育部及原国家教委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基本满足了高等学校恢复招生以后的教学急需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文革”期间的破坏,新中国成立近30年的我国高等教育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几乎中断了十年,当考虑高校恢复招生时,教材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一方面突击重印文化大革命前的优秀教材,另一方面组织强有力的编写班子突击编写新教材。执行了1978—1980年的教材规划。到1981年统计,三年间累计编审出版高教教材2149种,连同各校自编的大量讲义,基本上满足了高校恢复招生以后的教学急需。同时在这期间也出版了一些优秀教材。

1980年以后教育部通过制定“六五”(1981—1985)、“七五”(1986—1990)、“八五”(1991—1995)、“九五”(1996—2000)计划锲而不舍地抓教材建设,先后编写出版了高教教材30000余种,其中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4000余种,在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教材有无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了开课采用教材的基本质量,许多课程(特别是各类基础课课程和专业基础课课程)还有了可供选择的多种版本,基本满足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计划的实施

特别是“九五”以来着重抓了教材编写与出版质量的提高,通过“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计划的实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具有改革特色的教材,我国高等教育教材质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67.42%的教师认为“九五”以来这批教材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有11.15%的教师认为这批教材中有不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批教材虽然暂时数量还不够大,但对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发挥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在选用了“九五”新教材的教师中调查,有将近60%的教师认为新教材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座谈调查中,教师们对“九五”许多新教材发表了肯定的意见。

(三)组织管理上积累了新鲜经验

“九五”期间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计划的过程中,在组织管理上还产生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新鲜经验,包括抓好重点教材、发挥精品战略;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滚动立项;加强监督检查,落实教材规划;发挥出版社的积极性,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密切配合课程改革的立项研究,编写出版富有改革精神的教材;进行系列教材规划,提高教材的教学适用性等。这些成功经验有力地保证了“九五”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质量及工作进度。

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在更新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材更新机制方面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大量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从更新机制的角度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机制运转不灵,二是机制缺乏活力。调研中许多教师认为这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之所以发展缓慢,教材内容、体系陈旧等问题的根源,也是造成目前高等教育教材工作从编写、出版到选用、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存在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教材机制运转不灵,对社会的发展及教学需求反应迟缓

1.教材更新周期较长

许多教师在座谈中谈到国外教材更新快,一般2—3年更新一次,如计算机方面的教材几乎年年更新;在更新机制上,国外出版社的策划(组稿)编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头脑敏捷,眼光锐利,知识丰富,善于捕捉教材市场上有用信息并及时有效地组织教材编写,所以国外教材的更新基本上能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新知识、新技术在更新教材内容中占相当的比例。例如:美国大学物理教学中,近代物理内容占的比重较大,达到40%以上,且内容较齐全,体系较新。在教材中所列入的事物图片、科技发展和研究范例都比较新,而且能及时反映物理新概念、新应用和新趋势。其调整的周期短,效率高,基本上每两年更新一次,甚至更短。而在我国,一本教材从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立项,到教材出版,最少也要3—4年的实践,有不少专业教材更新周期时间更长,如果将教材选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考虑进去,有不少课程实际开课使用的教材有的长达十年、十几年不变,致使这些教材的内容和体系都十分陈旧。

2.半封闭式的教材建设管理模式

首先缺乏国内外的交流。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抓教育、教材,当时亲自批了每年100万元人民币购买国外教材,在国内有关高校先后建立了11个外国教材中心,比较重视国外教材的引进工作,但后来的几个五年规划中教材建设在引进方面重视不够,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搞的。现在20多年过去了,国家投入的用于引进国外教材经费还是100万元/年,分到每个中心只有几万、十几万元。在我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以后,有一段时间更是见不到国外教材,许多教师编写教材考虑的主要是“教学基本要求”,很少开展对外国教材的研究,不能及时吸收国外先进教材的编写经验和先进的教学内容,至于国内外作者合作编书,评价、编译、翻译国外教材则更少。

另外在国内一般也是封闭在教育教学系统内搞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结合不紧,尤其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更是脱离科学研究,这是新编教材大同小异,内容、体系更新缓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教材内容、体系陈旧,严重滞后于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调研中教师们对此有强烈的反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更新,而我们培养人才所采用的教材的内容和体系经常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的教材还处于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尤其像有的技术基础课,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材都有。有的老师认为目前有些教材还是前苏联时期的那一套,像1979年第一版的一本高等数学教材,现已出了第四版,但教师们认为体系上改动不大。而美国的高等数学教材几年来变化非常大,书后面附有许多软件供学生使用,学生课后能在计算机上解决问题,而我们则强调求导运算,不定积分要做大量的练习,而他们的教材对这些都只是一带而过。为了解决教材内容体系陈旧的问题,“九五”期间在教育部领导下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富有改革精神的新教材,但是根据这次问卷调查结果,由于数量少,这批教材的影响面也只有17.68%,另外根据武汉大学教务部在四所高校的调查,现在所有的956种教材中,属于2000年以后出版的“九五”新教材不足10%,因此对这些新教材在解决教学内容陈旧问题方面的影响不能估计过高。

二是滞后于教育思想的更新。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界展开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以后,对各类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出要重视培养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五种能力。用这个标准要求我们的高等教材,大多数教材还有很大距离。目前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线,教材编著者追求的往往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然而体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方式等编著思想的教材极少。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读到的书与父辈五六十年代用的书在内容、体系上无本质变化。一些教师认为教材编写体系需要按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内容的更新更应当符合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征文中一位教师认为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大学生正在从“注入式”、“传授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独立研究、主动参与的“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否编写出版与这种教学模式转变相适应的教材,将成为促进这一转变的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

三是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专业数量减少、专业口径拓宽。近年来各高等学校都据此相继调整了专业设置。但不少专业新整合的课程没有适用的教材,或者有50%—70%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急需更新。另外高等教育的综合化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座谈中有的教师举例说,牛津大学开设的“科学与经济”、“哲学与数学”、“哲学与物理”等课程,充分反映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特点。尽管在国内这种综合化已在部分高校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所体现,但当务之急是将其落实到教材建设之中。近年许多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层次,把高专、高职、成教“三教统筹”,急需各类应用型专科层次教材等。总之,几乎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都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教材建设还严重滞后。

四是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这里是指电子教材(包括CA I课件、多媒体教材以及适合于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使用的电子教材等)建设滞后于现代教育发展。这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中使用了CA I课件的只占36.65%,使用了网络教材的教师占1.55%。究其原因,有75.89%的教师认为是由于本校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不具备。但最近有关统计表明,在我国开始于1993年的计算机校园网的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教育科研网已通过160多个城市,有800多所高校已经或正在建设校园网,联网主机达120多万台,网络用户800多万。在远程教育方面,到2002年,教育部远程教育试点单位已发展到67所高校。这就是说近年来我国高校硬件条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软件的教材、电子教材建设大大落后,即所谓“有路没有车”,急需大力加快电子教材的建设。

回顾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历史,早在“六五”期间,在初步解决了教材的有无问题之后,就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要着手解决高教教材陈旧落后的问题。在以后的二十年间,在教育部领导下做过很大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教材内容、体系陈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少学科领域的教材,这个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大家认为教材更新机制运转不灵,对社会的发展及教学需求反应迟缓是一个根本问题,要解决发展速度问题必须从“机制”改革入手。

(二)教材机制缺乏活力,对教材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缺乏及时应对的措施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制度有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搞“一刀切”,大家整齐划一,缺乏个性,目前在教材建设管理机制中这种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痕迹比比皆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作质量要求和质量监督,缺乏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所以在调查中老师们呼吁建立质量监督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包括教材质量评价,出版质量评价,学校选用教材质量评价等。

大家反映,教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绝不是今天才有的,许多问题在“八五”、“九五”期间就已经有所反映,但是由于“机制”方面缺乏应对各种情况变化的活力,即使采取一些措施也缺乏力度,往往治标不治本,致使有些问题愈演愈烈。例如高水平教师大多不愿意编教材,而低水平教师争相编教材,搞所谓联合编书,大家选用的“职称教材”问题;又如教材选用当中的地方保护,有的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使用本省市组织编写的教材,侵犯了高校使用教材的自主权的问题(教育部还为此专门发过文件);发行工作中不正当竞争,大打回扣战,干扰正常教材选用的问题;低水平重复编写出版问题等,近年来都有所抬头。一门课程有多种教材,如果质量有保证,且各具特色,应该说是好事,但低水平重复则不可取,甚至是有危害的。这次调查表明,全国出版的工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教材就有400多种,其他如工科物理、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国革命史等用量大的基础课教材都有几百种之多,其中属于内容、体系创新的教材则很少。面对众多低水平重复教材,加上教材选用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已出版的为数不多的高水平教材、有新意的改革教材就很难走进课堂,使学生直接受益。

四、指导思想的更新与转换是教材机制更新的先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们民族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要加快培养这种人才,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是先导也是关键。近年来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方法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的教材建设包括教材更新机制的建立在内,同样应该体现这些教育思想改革的成果。在这次调查中,普遍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在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和对一些观念问题的认识上,进行一系列重要而深入的变革。

(一)以全面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选择教材内容、安排编写体系

改革过去单纯从学科自我完善出发选择内容,单纯从传授知识和认知的逻辑性安排体系的做法。许多老师提出:教师的工作重点应当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革和更新现有教材体系和内容,教材的编写体系就需要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进行审视,教材内容的更新就应当符合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强调知识结构的完备性而编写的教材,虽然对于学生了解学科体系、掌握基本原理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新世纪教材建设工作,必须面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转变观念。

(二)在教学上要打破“一门课程一本教材”的旧模式,实施一门课程多种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新模式

许多教师反映,在教材编写上要淡化“教学大纲”及“教学基本要求”的束缚,强调教材编写要在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和学术专著不同)充分发挥编者在学术上和教学上的特长,编出有自己特色的教材。调查中不少教师还提出,要重新定位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课程沿用基础教育的做法,一门课程使用一本教材(实际上是课本),一本书教师讲到底,学生学到底。教学中使用教学参考书的课程很少,有的教师把这种情况称为“一本书主义”。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当中的能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赞成改变这一状态的老师约占55%,有32.42%的老师认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类型的课程分别提出不同要求,不赞成的不足10%。也有一些老师认为改变一门课程使用一本教材,广泛采用教学参考书,目前条件还不够成熟,需要逐步展开。大家认为障碍因素主要是(以重要程度为序):课程教学体制不适应、师生总体素质不适应、图书和教材市场不适应、增加学生负担(学习负担、经济负担)等。大家认为作为一种课程,可以首先做到除指定一本教材外,还可以指定若干本教学参考书,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提供给学生选择。许多被调查者强调,从教材更新来讲,打破“一本书主义”等于是对教材编写来一次“松绑”,从此便可以淡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束缚,有利于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编写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有利于抵制低水平重复的教材出版。许多老师建议今后不再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或“符合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为衡量一本教材教学适用性的基本指标,而是用“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体现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等指标,来衡量教材的教学适用性。

(三)提升高水平教材在各种学术成果中的社会地位

有不少老师认为,现在学校教材水平不高,关键是名家不愿意写教材。在调研座谈中武汉大学一位老师谈到,在美国有一本很有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是通过招标方式编著的,标的为120万美元。参加竞标的有很多名家,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最后是年仅30多岁的学者曼昆中标。这本教材在美国有广泛的影响。为什么国内外会形成这么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一些同志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认识。今天的情况则不同了,我们应当在努力更新机制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高水平教材的学术地位。事实上一本高水平教材对于编者的要求是很高的,调研中一位教授说:“前苏联写教材的许多人都是够院士水平的,不是你想写就写。”还有一位老师举例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一套《微积分教程》就是经典,几乎找不出毛病来,它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这本教材培育了几代人。

(四)正确处理新老知识的关系,努力搞好教材更新,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目前高等教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陈旧”,解决办法就是抓紧教材更新,提高对教材更新的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如何搞好教材更新呢?大家认为要十分注重正确处理新老知识的关系。不少教师反映,新出版的这批“面向21世纪教材”也有不少是书越编越厚,老师称为“喜新不厌旧”,这样的“更新”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九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有的课题组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四条:一是注意删除那些已不被现代科学广泛应用的传统内容,二是注意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观点阐述传统内容,三是注意引入已构成相关学科基础的现代科学的重大成果,四是注意引入已经成熟的本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

对于多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的新编教材,更要精心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精选教材内容,认真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五)注重教材形式的多样性,大力加强电子教材建设

不少老师提出,除了继续支持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建设外,当前尤其要加大对电子教材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网络教材以及适合于远程教育使用的电子教材的建设。有的老师认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材载体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伴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出现而诞生的一种新的教材形式,它的特点是快捷、直观、清晰、形象、信息量大,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有的老师认为21世纪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人们学习行为模式会发生重大改变,其特征有三:

一是在学习时间方面: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是学习的社会。

二是在学习管理方面:固定地点的学习将为网络站点的学习所取代,人际互动式的学习将转变为人机互动式的学习。

三是在学习目的方面:将为了他人、为了竞争(升学、奖学金、求职等)转变成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

据此他们预计未来若干年后网络教材、电子教材有取代纸质教材的发展趋势。当然也有些教师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对如何加快电子教材建设,大家提出了以下一些看法:

(1)在没有进入市场运作之前,迫切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的力度。

(2)在规划文字教材建设的同时做好电子教材的规划。国家规划的“精品”教材,都应要求有配套的电子教材,如:电子教案、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试题库、素材库等。

(3)开展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立多媒体教材制作中心,实现电子教材的专业化制作,大力提高电子教材制作的艺术、技术水平。

(4)在加强使用电子教材的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广泛宣传现有课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课件的交流与推广。充分发挥现有电子教材的教学效益,避免重复开发。

五、改革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教材机制更新的关键

本文一开始谈到,所谓“机制”就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方式”。而管理制度呢?实质上是这种“组织”或“相互作用方式”的行为规范。因此在我们研究如何进行教材管理机制更新的时候,应该看到改革管理制度是关键。应该把改革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管理制度”建设上。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宏观管理,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引导高教教材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我们根据调查意见归纳为五句话:强化质量监控,繁荣教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教材更新,加强信息服务。

(一)强化质量监控,建立并完善教材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制度

调研中不少教师提出了建立教材质量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监控制度。认为这是进行制度改革与机制更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对教材质量的评价与监控制度的建设,还必须主要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主持完成。这就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对教材的宏观管理过程中,把工作重点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对教材的质量监控也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逐步从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过渡到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社会中介机构和出版社具体组织实施。要花大力气,从多角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材质量的评价与监控的管理制度。它应该包括:

1.加强对教材的质量评价

建立反应现代教育思想的科学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使这个指标评价体系能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教材质量的衡量标准,引导编者遵循“站在时代前沿,重视基础理论,强调素质培养,有利自主学习”的编写原则,编写高水平教材;建立以多种形式组织专家评价教材的管理制度(包括评优与评劣),例如:通过评奖集中组织专家评价教材,通过创办“教材评论”刊物,组织师生、读者投稿评价教材,对某些重点教材进行专项社会调查及评价等。

2.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教材出版后的社会反映

包括使用情况、使用效果及其他质量信息。统计各高校开课教材选用(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情况统计结果;网上开办交互式读者园地,方便师生反映情况、发表意见。

3.对高等学校教材选用、使用情况及出版社教材出版情况进行质量监控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抽样检查与评估。

4.建立、扶植社会中介机构对教材质量、效益进行跟踪调查

建立社会对教材的公正、公开、公平的量化的评价机构。目前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省(市)教材建设研究会”等学术机构,依托退下来的干部、专家开展工作。初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发展一段时间被社会广泛认同之后,有可能做到经济独立运作。这类中介组织要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独立实施教材质量监督。

(二)繁荣并规范教材市场,强化教材建设市场运作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管理制度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国外,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完全是市场运作,这中间出版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也应逐步从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为转变为出版社或出版集团的行为。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老师们认为当前影响出版社在教材更新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部分出版社过分注重经济效益;(2)从总体来说编辑水平偏低,尚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稿编辑队伍;(3)不太重视教材和学术专著的出版(更重视畅销书的出版)。规范出版社的教材出版,建立教材出版管理制度,应该有利于以下问题的解决:其一是建立对出版社或者出版集团教材出版情况进行定期(或抽样)评估检查的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出版社参与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的选题、编审和出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条件使出版社更多地参与高教教材建设。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组织社会力量在评价教材的同时也评价出版社,激励出版社加快发展,繁荣教材市场。其二是规范编辑出版。对于教育部及各省(市)、部门的规划教材,应该有一个编辑出版规范,它主要是通过建立制度从严管理,确保规划教材的编写质量和出版质量。关于编写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主审责任制,出版社三审定稿责任制及事故追究条例,确保教材出版宁缺毋滥。关于出版质量,对于出版、装祯、用料应有最低标准要求,出版水平可以超过,但不能降低。其三是改革教材的价格政策。科学合理的价格政策是强化市场调节的重要条件,教材价格一方面要考虑国民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调动出版社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水平教材及时出版。因此应该变过去主要按印张数定价的平均主义做法,允许优质优价,允许出版社根据教材的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情况自主定价,通过合理的价格政策繁荣高水平的教材出版。

2.建立健全学校教材选用管理制度

这项管理制度在不少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都已经建立,但是多数学校执行不好,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批程序,二是没有使用情况的信息反馈及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应该本着“鼓励选用优秀教材,加强实用信息反馈,及时淘汰劣质教材”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教材选用管理制度,形成一个有利于更新的动态的教材选用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学校教材供应管理制度

从长远来讲高等学校的教材供应工作应实现社会化,教材供应交由书商来完成,但是目前我国由于教材市场尚不十分繁荣,部分教材还十分短缺,教材供应还不能完全交由书商来完成,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由主管部门(教材科)负责。所以这里存在着来自某些出版社和某些书商的不正当竞争,影响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同志认为目前可以采用有些高校实行的教材“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增加学校教材采购的透明度。具体做法是在开课教材选定之后,由学校教材主管部门(教材科)汇总通知有关上课的学生,组织学生自愿订购,在汇总全校订数以后形成集团(全校)采购清单。然后根据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批销折扣的多少),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供书单位,增加透明度。全校其他单位和师生不得经营教材,杜绝教材采购当中的回扣风,保证教材的选用质量。另外还应提倡学校自办书店或对书商有偿提供适当的开架售书的面积,为同学提供计划外的教学参考书及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用书。

(三)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和激励的管理制度

大胆引进建立竞争和激励制度,使竞争机制贯穿到教材的编写、选用、出版、发行的全过程,从而真正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激发教材工作的活力。

1.广泛试行“招标”管理模式

在教材编写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五年(或年度)教材规划时,每年选择几种重点学科的主干教材采用招标的办法落实编者,标的应有足够的力度,吸引高水平专家参与竞标,评标要有严格的程序,通过这种办法建设一批精品教材;在教材出版方面,在对出版社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各出版社出版经营管理水平和对高教教材出版管理制度的认同与执行情况,确认教材出版定点企业。在制定规划时,允许作者根据出版社的服务质量、出版质量及稿酬标准等各方面条件在定点企业中选择出版社;在教材选用方面,对于用量比较大,对人才培养影响比较大的公共基础教材,采用招标评审的办法推荐选用,可以通过出版社申请,相关课委会组织评审认定,公布推荐名单,建议高校选用。

2.重奖有突出贡献的高水平教材

不再一般地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只把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如省部级以上的规划教材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作为提职、晋级的依据。调研中教师们对教育部决定恢复教材单独评奖,而且周期改为每两年一次表示热烈欢迎。大家希望严格掌握标准,拉大奖金差距,加大奖励力度。对于其中极少数水平特别高的教材(如占获奖的1%—3%)给予特别奖。与此同时通过评奖带动教材推荐评价工作的开展。

(四)加快教材更新,奖励开放式教材建设管理制度

在调研中,有的同志提出:“加快教材更新就应彻底放开,政府不要干预。”课题组不赞成这种观点,认为放开不等于不管,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图书市场还不够繁荣,教材市场还很不规范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的监管,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里提出的建立开放式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主要是相对于过去半封闭式的教材建设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应是实现以下五个结合:

1.中长期规划与年度滚动立项相结合

在每五年一次集中讨论教材建设大政方针并集中进行选题立项审批以外,每年对规划教材进行一次补充立项审批。据了解,“九五”期间面向21世纪教材已经做了这样的尝试,表明这可以有效的缩短从意向到立项的时间间隔,缩短教材更新的周期。

2.高等学校组织申报与出版社组织申报相结合

过去编制教材建设规划,主要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师申报立项。为了发挥出版社的能动性,逐步强化出版社在教材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今后出版社总编室也可以组织有关编者(也可以不是高校教师)申报编写规划教材。近期还应特别有意识的鼓励出版编辑人员(组稿编辑)推荐高水平选题。近年来,不少出版社都出了一些双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高)的培训教材,在社内快速通道安排出版,从编写到出版只有两三个月,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选择重点教材,安排快速出版。逐步在教材定点生产企业形成教材出版的快速通道,大幅度的缩短出版周期。

3.在制定教材规划时,要把国内与国外相结合

过去制定五年教材建设规划,基本上都是国内教师编写的中文教材选题。今后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教材,加快国内教材的更新,也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培养参与国际竞争的合格人才的需要,以及推进双语教学的需要,建议每个学科都应把国内新编教材与引进国外优秀教材(主要是购买版权与合作出版)同时规划。此外,还要鼓励教师与国外高水平教师合作编书,鼓励编译国外教材,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管理学科等教材。还应鼓励国内教材进入国际市场。

4.把教材编写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九五”期间,我们强调了教材建设要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这完全是应该的。在这次调研中,有的教师提出了“创新教材的编写要与相应的科学研究相结合”,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路,应调动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参与高教教材的编写。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使各大科研院所,凡属重大的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项目,在出科研成果的同时,能积极参与相应的教材编写,出版高水平的教材。鼓励出版社组稿编辑把组织高水平研究人员编写教材列入规划,鼓励高校教师与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合作编书。对于高等学校更应该针对本校优势学科的科研课题与相关教材的编写同时立项,科研结题时能出两项成果,使教材成果成为课题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年级(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要模糊教材与科学专著的界限,要重视科学专著的出版和在教学中的使用(参考书),特别是专业课更应如此。

5.把教材编写与现代生产实践相结合

目前实践性较强的教材比较短缺,许多教材结合的生产实践,还是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性比较强的教材,只有与现代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改变滞后于人才培养需要的现状。所以应该采取措施鼓励高校教师与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编书,也鼓励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把他们的实践经验、生产工艺上升到理论高度,系统化编写相关教材出版。

(五)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利用互联网的教材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服务的管理制度

从管理学角度讲,可以分为“物流的管理”和“信息流的管理”。以上谈的基本上都是物流管理,即讨论的是物(教材本身)的评审、调控、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机制问题,这无疑是最主要的。但是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近年来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已经取得快速的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网上的各种信息服务等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大大提高了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因此,在我们研究教材更新机制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材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服务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环境,强化信息流的管理,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教材工作者进行全面的信息服务,对于加快高教教材建设与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议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建设一个“高等教育教材信息库”,充实管理人员,建立规章制度,做好教材信息数据的收集、更新与管理,并利用数据库的资源面向广大师生和教材管理人员提供服务。信息库资源可以包括:分类整理的国内、国外教材出版信息;各类高校开课教材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的反馈信息;重点教材的推荐评价,各类教材的质量评价信息;历年教材建设规划,历次优秀教材评选结果;政府部门有关教材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文件;其他有关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新闻、动态等。

(原载李进才主编《更新教材机制推进教材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本文为该课题调研总结报告,系与白光义教授合作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