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德育研究新进展

第三节德育研究新进展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德育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这里主要就现代德育中几种主要的德育理念进行简要的介绍。人本德育观的先进性在于直接指向人自身的发展,防止德育的工具论和非人化倾向,回归德育的本来面目,实现德育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使德育真正走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生活德育观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品德情感。

第三节 德育研究新进展——几种主要 现代德育理念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德育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无论是德育理念,还是德育内容、方法,都有了新的进展。在这里主要就现代德育中几种主要的德育理念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人本德育观

道德简要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本化的历史,是服务于以人为手段、走向以人为目的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现代道德教育日益凸显人本身的价值,并以此为重心,实现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全面转轨。从注重对人的规约走向注重人的发展;从注重社会规范的传授走向注重价值辨析和道德智慧;从注重道德灌输、行为控制转向注重道德互动、活动体悟、自我反省。

(一)人本德育观的内涵

人本德育观强调德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实现人的德性发展。从教育实践看,人本德育观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活动,使之成为个体健康人生的需要;二是德育的过程与方法,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悟,淡化教育痕迹。

(二)德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德性完善

自德育产生之日起,德育的功能问题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或者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认为德育应首先服务于政治;或者强调德育的经济功能,说德育应首先服务于经济。诚然,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德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但是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一切教育的最本质的功能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而德育的最本质功能必然也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德育是以人的德性发展和人性完善来服务于社会的。因此,脱离了德性培育这一本质功能而去谈德育的派生功能,都是不科学和不道德的。德育的本质功能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的道德完善,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三)崇尚“以人为目的”的德育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人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目标,社会的最终发展是人本身的发展。德育人本化主张教育首先必须把学生自身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德育人本化强调德育的本质是促进人本身的德性发展,实现人性之完善境界。德育以人为目的,就要有益于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培养和造就有“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的理想品格。

人本德育观的先进性在于直接指向人自身的发展,防止德育的工具论和非人化倾向,回归德育的本来面目,实现德育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使德育真正走向科学性人文性并举。

二、生活德育观

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的活动。儿童的道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学习才能引发儿童内心的道德需要,使他们获得道德体验,提升道德认识,建构道德品质。

(一)生活德育观的内涵

生活德育观是相对于运动式德育、塑造式德育而言的。所谓运动式德育,是以“政治运动”作为学校德育的唯一的或者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所谓塑造式德育,完全否定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是一种陈旧的、机械的德育观。所谓生活德育观就是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的品德。生活德育观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品德情感。生活德育观主张以现时的、自然的、真实的生活为基本途径对学生实施德育;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在教育原则上主张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体验能力、感悟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

(二)生活德育观的依据

第一,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起源于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第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与道德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充分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自我才能有效形成,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三)德育如何回归生活世界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含义指德育要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个体的特殊的生活世界,从生活出发,尊重生活,积极地干预并超越现实生活,创造生活。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主要路径包括:

1.体现学生是生活的主人

学生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应该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实践活动,获得多角色体验;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让学生参与班队建设,学会自我管理。其一,要“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德育工作不能违背生活的内容,闭门造车,也不能本末倒置,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应该着眼于解决学生生活的难题,丰富生活的内容,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由抽象转变为具体,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其二,要“贴近实际”。贴近实际就是要贴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贴近我们当下的事情,贴近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设计生活化德育课程

生活化德育课程要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比如,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有机整合,以个体生活的四个价值维度(即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情、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教育有机整合,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大主题,按个体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力求使课程建立在个体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活化德育课程要求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

3.全面关注学生生活空间

其一,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世界,学生差不多每天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所以,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离不开对学生课堂生活的研究,要力求做到课堂呈现的生活是快乐、有意义的。

其二,社会组织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载体。首先要充分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使社团成为学生长知识、长才干的实体,成为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实体。最后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学生组织的德育工作。通过德育进社区、进公寓,使新型学生组织成为学生张扬个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试验地,成为自我成长的摇篮。

其三,课外活动是学生重要的日常生活世界。一是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三是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管理,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的重要场所,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其四,校外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心灵港湾,学校要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相互配合开展德育。广阔的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母体,所以德育工作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校园周边环境,要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德育资源,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德育的强大合力

三、主体德育观

(一)主体德育观的内涵

传统德育观,在德育目标上重社会不重人,在德育过程上重视理性引导而忽视非理性引导,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重视认知性课程而忽视活动性课程,在德育方法上一味强调强迫式、说教式、灌输式方法。以此观念为指导开展的德育是一种“就范”教育模式、客体化模式,时常成为限制人、约束人的工具,造就的是良民、顺民,而不是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公民。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受教育者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价值观念和情操修养,通过教育者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

(二)主体德育观的特点

1.主体性德育是通过改变学生观从而改变整个德育的状貌

主体性德育是通过改变学生观从而改变整个德育的状貌,认为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是具有发展意义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2.主体性德育旨在塑造完整道德人格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由道德的理性因素与道德的非理性因素的有机组合和整合所形成的一种稳固持久的精神组织系统,它表征个体一贯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与个体的道德行为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道德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3.主体性德育在德育过程上,体现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一方面,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德育内容、方法、手段,逻辑地设计、组织和控制德育过程,以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循序渐进,螺旋提升;另一方面,主要利用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结合个人独特的特征等因素对学生实施教育,把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起来。

四、生态德育观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首先,生态德育超越了人际德育。人际德育的德性视野教会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突破了人际德育的狭隘性,从一个更高远、更宏大的视界去观照人际行为。从纵向上,将视界提升到人类“代与代”之间,要求本代人际关系不仅应看到个人眼前利益,而且要关心后代人的利益;从横向上,将视界提升到“类与类”、“族与族”之间,不仅看到个人利益与本民族利益,而且考虑他人和其他民族(类)的共同利益,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其次,生态德育超越了环境教育。所谓环境教育,指使个体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同人类的关系中,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8)环境教育的道德价值在于唤醒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良知,使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形成新的人口价值观。所以,与传统德育相比,环境教育弱化了人类中心主义,已经注意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告诫人类不能无限制开发、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生态德育不仅与环境教育一样,强调引导受教育者去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存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价值,生动体悟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从而培养当代受教育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而且还从生态体验的观点出发,用一种长远的、战略性的、互惠共生的观点研究问题,在体验中建构和生成生态道德境界,超越了环境教育。所以说,生态德育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它从人的个体本位和部分人的群体本位,向人类的群体本位转换,从单纯以“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界看做“人化”对象向“天人合一”转换,把道德放在更广阔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审视,赋予道德以时代内涵,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体现了人类的最高道德思想和道德准则,体现了面向未来的道德伦理思想。

案例分析

最近,不断有学生向陈老师反映,“肖峰(化名)今天迟到了”,“肖峰今天上课在睡觉”,“肖峰在教室里打牌”,“肖峰昨天在校门口的游戏机房打游戏”……肖峰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肖峰是陈老师班级的学生,是上一级留下来的学生。陈老师对他的教育花费了大量心血。来到陈老师班级仅半个月的时间,肖峰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主动找陈老师表态:“陈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从失落中解脱出来,我一定好好干。我要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争取入团,争取做班长!”听了肖峰的话,陈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她提议让肖峰在班里担任电脑课代表,她还及时进行了家访,取得肖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有了付出就会有收获,期中考试中,肖峰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

正当老师、家长沉浸于喜悦之中时,事情却发生了突变。由于各种原因,在班委改选中,志在必得的肖峰落选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听到这些反映后,陈老师火冒三丈,把肖峰叫了过来。当看到肖峰那张倔强的面孔时,陈老师冷静了,他及时调整了情绪,开始倾听肖峰的述说。“我留级以前,原来班级的人都看不起我,所以我不想到学校里来。后来遇到了陈老师您,是您给了我表现的机会,给了我生活的动力。我之所以这样拼命地努力,就是为了证明给我原来班级的人看,我还是行的!如今,新班级中的同学也看不起我,不让我当班委,不给我机会,我还要这样努力干什么?”陈老师知道,此时如果一味责备肖峰,只能增加他的逆反情绪。于是,陈老师就给肖峰分析原因:“虽然你成绩进入了前三名,但你是第二次学习了,有优势,成绩好是应该的;你平时在课代表工作上,是干得不错,但是你的傲气,使你远离了其他同学。”

肖峰若有所思地离开了陈老师办公室。在此以后的一个星期中,肖峰的犯规行为少了,但是他的情绪仍旧很低落,精神委靡。

又是一个星期后,陈老师找来肖峰:“你的管理能力不错,接下来,能否在你的电脑技能方面进一步提高呢?”看到肖峰点了点头,陈老师继续说:“最近,学校要成立一个电脑兴趣提高班,你来试试如何?”肖峰答应了,眼里闪出喜悦的光芒。

一个月后,肖峰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软件和自己的个人主页拿到了陈老师的办公桌前。他充满深情地说:“陈老师,您让我懂得一个道理:当命运的一扇门关闭时,命运的另一扇窗肯定打开了,关键在于你是否在追求!谢谢您,陈老师!”

陈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关于肖峰违纪的反映他听了不少,但他知道,从辩证的角度看,今天的“差生”并不意味着明天也是“差生”。老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转引自陈品华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1期。)

请结合相关的德育基本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德育的功能?

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性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

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4.分析德育人本化的内涵。

5.德育如何回归生活?

【注释】

(1)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4)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页。

(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7)《汉书·董仲舒传》。

(8)何齐宗:《环境教育:一个广受关注的教育领域》,《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1期。家长也反映,肖峰最近表现比较奇怪,甚至又开始夜不归宿了,脾气也变得有些暴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